手足口大潮来袭,这些知识家长和医生都该知道!
编者按
最近在儿科急诊值班,发现手足口病相比上个月已有所增多。
打开新闻一看,全国各地疾控中心也陆续发布了相关疾病提醒。
所以,这次我们总结下该病相关知识,大家提前先学习起来,防患于未然!
肠道病毒A71常可引起重症病例;
柯萨奇病毒A16则为手足口病爆发的常见原因。
5岁以内患儿(尤其<3岁);
发热超过3天;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
呼吸心率增快;
末梢循环充盈时间延长;
WBC计数增高或明显减低;
高血糖;
高血压或低血压。
当患儿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需要收住重症监护室:
第一、情绪及性格明显改变,极度烦躁及惊恐,出现频繁抽搐、进行性意识障碍、脑疝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第二、呼吸困难、节律改变,皮肤发绀青紫,咳血性泡沫痰,肺部闻及啰音,胸片示渗出性改变等呼吸系统表现。
第三、心率明显增快,高血压或休克,末梢循环不良,充盈时间明显延长等循环系统表现。
可以,但不是绝对的。
白细胞计数:重症病例相对轻症病例而言,白细胞升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排除合并其他感染),标准不一:如>12×109/L,>15×109/L,>17.5×109/L。
血糖:升高,>8.3mmol/L。
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
肠道病毒71型检测:常检测粪便标本,除简便易得外,主要是粪便排出病毒的时间长,可达4-6周。
脑脊液检查:可呈现无菌性脑膜炎改变。2011年WHO手足口病临床管理与公共卫生应对指南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有些病例在发展为心肺衰竭期前,虽然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受累临床表现,但其脑脊液检查已有细胞增多现象,对辅助诊断中枢系统受累提供参考指标。
脑电图检查:部分病例脑电图可异常,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或棘波,但特异性不大,有学者认为,该检查可作为重症病例并发脑干脑炎的预警指标。
胸部X线片:双肺或单肺肺纹理增多,斑片状阴影,渗出性改变,提示肺充血或肺水肿。
心脏彩超:重症病例彩超检查可出现左心室收缩不良和/或心功能衰竭等表现。
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动力学检查:颅内高压时可表现为血流加快或不对称,疾病进一步加重,出现颅内高压危象时,则表现为“钉子波”或“震荡波”。根据血流征象,予以指导降颅压治疗。
头颅CT或MRI:肠道病毒71型主要引起脑干病变,不建议行大脑CT。必要时选择头颅MRI检查,主要表现为脑干局限性受累,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过早检查,影像学上尚未表现;过晚检查,因患儿病情危重,临床意义有待考究。
根据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病例可以确诊,轻症病例只需对症支持治疗,并要避免滥用抗生素;重症病例,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遇到患儿出现甲脱落就诊时,记得询问近期有无手足口病史。
临床上,我们偶尔可以接诊到个别患儿因脱甲来诊,询问到半月-1月前曾有手足口病病史,需考虑甲脱落与手足口病的密切联系。
当然也不绝对,常需要与大疱性疾病、药物反应(如青霉素、先锋霉素、复方新诺明、卡马西平等)、急慢性甲沟炎、严重的精神压力、外伤、真菌感染(如念珠菌)、川崎病等疾病鉴别。
甲脱落常发生于手足口病后2-6周,表现为无自觉性指、趾甲受累,常累及多个指(趾)甲。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包括成人;受累指(趾)甲从甲近端出现Beau线,并向远端甲发展;损害进而发展为双层,下层甲新鲜,甲下绯红。随着甲的生长,受累甲逐渐脱离甲床,翘起,直至脱落(如下图D)。
图片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
而愈合时间在2-42天不等,新生甲板平整、光滑,一般无任何不适,无需特殊治疗。
家长们只需为患儿保持甲部及皮肤清洁,避免患儿使用患指抓痒,与受累的趾甲穿鞋袜时需宽松,防止挤压患处。如有局部破损,可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应用,常常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毒虽然来势汹汹,但也有些“娇气”:56℃以上高温会失去活性;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甲醛、氯化物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
因此,患儿的家庭可使用肥皂、84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将衣被阳光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同时,注意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此外,接种疫苗也很重要!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关于疫苗接种的更多问题,可以看这里哦→手足口又要回来了,疫苗你知道怎么打吗?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