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便秘拉不出,竟然是肠子“太长”?

张光成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3-09-25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这个病并不罕见


   



医生,孩子怎么拉‘粑粑’越来越长了,这次是7天还没拉。过去是2-3天拉一次,后来4-5天拉一次,现在都7天多了,还没拉‘粑粑’。




位妈妈带着个3岁左右的男孩,走进我的诊室。

追问病史,孩子在新生儿期以及生后6个月内,大便次数、性状均正常,便秘大约是从6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因添加了辅食,妈妈认为是饮食原因导致的“攒肚”。后来也曾就诊过多位医生,给予益生菌、喂水,运动按摩、以及调节饮食等措施,患儿拉“粑粑”的情况也没有明显改善,腹部稍胀,偶有腹痛。

孩子生长发育尚可,腹部体检腹胀外无特殊表现,建议行钡剂灌肠检查。后检查结果如下图:

图示:乙状结肠冗长症(长度约45cm)

结果出来后,孩子妈妈说:她也有结肠冗长症。


结肠冗长症的诊断

正常小儿1岁以内乙状结肠长度平均为21.8 cm,2~5岁29 cm,6~10岁33 cm[1]。小儿乙状结肠长度超过正常范围达40~60cm或超过正常长度的35%~45%,且机体出现慢性便秘和间歇性腹痛等症状称为乙状结肠冗长症[2]


临床表现

乙状结肠冗长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慢性便秘。

乙状结肠为粪便储存器,因冗长导致粪便通过时间延长,水分吸收过多,粪便变得干燥,出现排便困难,引起便秘。如果病史过长,肠壁将变得肥厚,肠腔出现扩张。

图源:www.163.com

多数患儿便秘出现在1岁左右,处于母乳喂养转向人工喂养或添加辅食阶段。因粪便潴留,常会产生肠管胀痛、肠管蠕动不协调等导致肠绞痛等,如果给予排便后腹痛即可缓解。

长期便秘,也可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相关的全身症状如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睡眠不安等。严重者可出现呕吐、反复腹痛、腹胀等肠梗阻表现。


检查手段

(1)首选X线钡剂灌肠:乙状结肠蜿蜒迂曲,呈环状甚至多环状,并突向右腹部,有的达肝下;长度符合诊断标准即可诊断。
(2)直肠肛管测压:一般医院可能不具备。如果有直肠抑制反射存在,但波幅深而宽大,呈现“W”波形;直肠静息压降低;肛管高压带的长度变短;直肠适应性反应率降低,肠壁出现迟钝反应等,可作为重要参考。
(3)直肠组织活检结肠黏膜下可见巨大神经节或异位神经细胞等等。


注意的是:作为一种侵袭性检查的纤维结肠镜,因本病患儿结肠功能不良,收缩性或痉挛性出现改变,易于发生结肠穿孔的可能;而且又不能明确结肠冗长的长度情况,故一般不能作为诊断结肠冗长症的方法[3]。


鉴别诊断

(1)先天性巨结肠:(可能是同源性疾病)该病肠管常是无神经节细胞的分布,所以出现便秘更早,有时出生后即出现胎粪排除延迟,随之出现顽固性便秘。乙状结肠冗长症可能系肠管的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所以有时并不出现便秘症状,即使出现便秘,常是发病较晚,便秘与自发性排便交替。

(2)继发性巨结肠:本病常继发于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肛门狭窄、肛门闭锁、手术后排便困难等等,一般有相应的病史,且病程较长时间才会产生巨结肠的结果。
(3)其他:如功能性便秘;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导致便秘等需要鉴别。


治疗

乙状结肠冗长症的治疗一般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目的:使潴留在乙状结肠的粪便及时排出。所以其治疗类似于便秘的一般性治疗,如:

(1)饮食调节: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等;
(2)排便训练:每天定时定点排便,培养良好的排粪习惯;


(3)扩肛:在医师指导下,由细到粗进行扩肛,刺激直肠感觉,促进肠道蠕动;
(4)灌肠:多日大便无法排出情况下,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开塞露等灌肠,促使大便的排出,缓解腹痛症状;
(5)也可以辅助某些药物如益生菌、乳果糖等治疗。

手术治疗:1.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病患强烈要求者;2.出现急腹症如肠扭转等。

总之,乙状结肠冗长并不罕见,但一般并不引起临床症状,对于患儿出现慢性便秘者,要考虑到本症的可能,钡剂灌肠检查是主要且重要的明确诊断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果,李振东.小儿肛肠外科学[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643—647.

[2]翁一珍,陈绍红,杨小进,等.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9,20(6):343-344.

[3]Zutshi M,Hull TL,Tracinski R.Surgery for slow transitconstipation:are we helping patients?Int j Colorectal Dis,2007,22:265-269.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张光成

责任编辑:CiCi



推荐阅读


医学界医生站APP「疫情动态」,带你第一时间了解新冠疫情最新学术进展,长按下方图片二维码即可查看。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