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每天控制不住地打嗝,奔波几个医院后发现居然是这个病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这个病少见单纯的以“打嗝”为表现
近日接诊到一名12岁的男性患者,今年上初一,因“打嗝半年,加重2月”就诊。
孩子自诉从半年前开始频繁打嗝,每次声响巨大,起初隔几天出现一次,后来越来越频繁,精神紧张时尤其明显,最近两个月几乎只要醒着的时候都在打嗝,并且伴有反酸,引起身体不适。
因为身体不舒服,加上打嗝声响太大,影响到同学,现已休学在家一个来月了。
孩子妈妈皱着眉头,迫切地问:“医生,你见过这种情况吗?到底是什么病呀?我们去了好多家医院,做了好多检查了,药也吃了,还是不见好”。
根据孩子提供的病史,我初步判断他有可能是患有“抽动障碍”,但这种疾病更多见为形式多样的快速的非随意的发作性刻板性动作,如不受控地眨眼、努嘴伸舌、歪嘴、摇头、抬肩等,少见单纯的以“打嗝”为表现的。
我追问孩子这半年里是否有过类似的症状,孩子及其母亲均予以否认。
我一边翻看患儿既往的诊查资料,一边用余光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先有不自主的抬右肩,紧接着轻轻甩头,继而出现腹部肌肉用力收缩,最后打出一声“震耳”的“呃~”,如此反复。
非常典型的抽动症的发作过程。
然而,在诊断抽动症之前,排除躯体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本例患儿这样伴有消化道症状的。翻看这半年来的检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头颅、胸、腹CT均无异常,血生化亦无异常,患儿既往也无腹痛、腹胀病史。
最后我给他下诊断“抽动障碍”,并以硫必利片0.05g Bid口服治疗,嘱注意情绪调节,发作频繁时可做呼吸肌肉放松训练缓解症状,1周后复诊。
1周后再次见到患儿,仍有打嗝,但声响明显比之前小了,发作频率也比之前减少了,妈妈也不再皱着眉头,连谈话语气都变轻松了。
01.
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肌肉不自主收缩)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属于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可能是遗传、免疫、心理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共患各种精神和/或行为障碍,如俗称的“多动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以及睡眠障碍等等。又分为短暂性TD、慢性TD、抽动秽语综合征(TS)三种类型。
TD大多在18岁之前起病,以4~8岁最多见,在10~12岁症状最为严重,此后随年龄增长抽动症状逐渐减轻,部分患儿症状在青春后期和成年早期消退。男女比例约为3~4∶1。
抽动是指突然、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运动抽动指手指、面部、颈、肩、躯干和四肢的快速收缩运动; 发声抽动指口鼻、咽喉及呼吸机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
根据抽动的持续时间、参与的身体部分和肌肉群,又可细分为简单性抽动和复杂性抽动,详见表1。
表1 抽动的分类
02.
抽动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抽动障碍(TD)分为3种类型,包括短暂性TD、慢性TD以及抽动秽语综合征(TS),详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TD的诊断标准
3种类型间有一定延续性,短暂性TD可发展为慢性TD,慢性TD也可过渡为TS;部分患者不属于上述类型,而属于其他TD,如成年期起病的TD或晚发期TD,以及任何其他未指明的TD。
抽动症状需与继发于躯体疾病的运动障碍进行鉴别,如癫痫发作、物质/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舞蹈病的肌张力异常等,详见表3。必要时,需完善脑电图、神经影像学、心理测试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鉴别。
表3 常见疾病鉴别
03.
抽动障碍(TD)的治疗
抽动症需不需要治疗,能不能治,能不能治好,是家长最关心的三问题。
研究显示,约50%的TD患儿在青春期或成年期完全缓解;约30%在成年期抽动症状获得部分缓解;20%的TD患儿抽动症状会迁延到成年期/终生。
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抽动的严重程度,即抽动症的症状对孩子的社会功能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1、对于轻度TD,可先予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习惯、改善家庭关系以及心理治疗等。
2、对于中重度TD,同样推荐先行为干预或心理治疗,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3、对于共患多动症(ADHD)、焦虑症、强迫症等疾病者,需同时治疗共患病。
影响TD的治疗效果/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家族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心理社会压力、抽动严重程度评分较高、精细运动能力差等。
▌ 药物选择
表4 治疗TD的推荐药物
注:推荐治疗剂量按年龄而定,<8岁使用最小治疗剂量至1/2最大治疗剂量,如硫必利(100-300mg/d);≥8岁,使用1/2最大治疗剂量至最大治疗剂量,如硫必利(300-600mg/d)。
▌ 药物治疗方案
(1)起始治疗:首选一线治疗药物,从最低起始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1~2周增加1次剂量)至治疗剂量。
(2)强化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后,需继续治疗剂量至少1~3个月。
(3)维持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良好,仍需维持治疗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2~2/3(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
(4)停药:若病情完全控制,可考虑逐渐减停药物,减量期至少1~3个月。
(5)总疗程:1~2年。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应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
(6)共患病治疗:如共患ADHD、OCD或其他行为障碍时,可转诊至儿童精神∕心理科进行综合治疗。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