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月龄宝宝7公斤,需要减肥吗?

徐灵敏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3-09-24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做好这2点可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



 

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刚过,2月龄的胖宝宝就被爱子心切的爸爸妈妈带到了儿科门诊。


他们看到了很多关于超重/肥胖危害身心健康的科普资讯,了解到预防超重/肥胖要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就赶紧给宝宝称了体重,画了生长发育曲线,一看明显超重,就忧心忡忡地来到了医院。



诊疗经过



儿科医生:

您好啊,宝宝才2个月,哪里不舒服呀?疫情防控期间来医院不容易,也比平常风险大,要注意防护好啊!


儿童家长

是呀,我们也不想来医院,但看了一些“5.11世界防治肥胖日”的科普文章,很多文章说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可以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很多疾病,还会增加患新冠肺炎的风险。宝宝才2个月,看着有点胖,我们赶紧称了体重,画了生长发育曲线,发现明显超重。我们想来看看宝宝这肥胖算是有病吗?怎么减肥和治疗?


儿科医生:

对于儿童来说,控制体重、减肥和成人不同,保证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提倡通过调整改善喂养方式和生活习惯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标,首先我们要了解评估下宝宝的情况。


儿科医生:

宝宝出生时体重多少?现在体重多少?


儿童家长

宝宝出生的时候3.3kg,今天测量体重是7kg,是超重了吗?我们画了生长发育曲线,发现宝宝的体重在97%以上,到了超重的范围。


儿科医生:

宝宝出生时体重3.3kg,在标准范围内。现在2个月测量体重是7kg,是有点超重了。


儿科医生:

宝宝是吃母乳还是配方奶?宝宝每天吃几次母乳、几次配方奶?


儿童家长

宝宝是混合喂养,以奶粉为主,母乳比较少,每天晚上喂2次母乳,感觉宝宝不喜欢吃,也许是不想用力吸吮。目前基本上两个小时喂一次配方奶,每次100-120ml,想延长吃奶间隔,但宝宝2小时就要吵着吃,有时不到2小时就吵着要吃。喂慢了就哭闹不停,吃奶后还会经常打嗝吐奶,几乎每次都要吃到吐出一点才满足。医生,这是不是属于过度喂养了呀?但是喂少了他又不满足,这该怎么办?


儿科医生:

由于宝宝有点超重,建议适当减少配方奶的喂养量,增加母乳的喂养次数。如果母亲工作生活允许,可在宝宝要吃奶的时候,每次先吸吮母乳,母乳吃不饱了,再加点奶粉。母乳是越吸吮越多,不吸吮就没有了。母乳的营养均衡丰富更加适合宝宝。


儿童家长

好的,医生,我们回去就按照您说的调整饮食。


儿科医生:

宝宝大小便怎么样?每天大便几次?小便几次?


儿童家长

宝宝大便3天1次,稀糊样,量中等,金黄色有酸臭气味,金黄色,有奶瓣的。宝宝的小便每天都很多,有10多次吧,基本上是吃一次奶小便1次,颜色清亮。


儿科医生:

宝宝的消化功能不太好,在调整喂养的同时,可以吃点益生菌助消化、调整肠道菌群。那宝宝的吃喝拉撒睡玩看起来难不难受呀?


儿童家长

宝宝的吃喝拉撒睡玩看起来都不难受,就是不让他吃他就难受,只要让他吃就不难受了。


儿科医生:

也许宝宝哭闹是想玩了,不一定都是饿了。平时可以伸伸四肢、翻翻身锻炼身体转移下注意力。晒晒太阳,看看外边的花花草草,不仅长了见识,也通过皮肤合成了维生素D。


儿童家长

好的,医生,以后多带他出去走走,活动活动。


儿科医生:

宝宝是在正规医院出生的吧?出生时做了采足底血、听力、视力、先天性心脏病等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吧?没有发现问题吧?

儿童家长

宝宝是在正规医院出生的,您说的那些都做了,没有发现问题。


儿科医生:

那宝宝出生后儿童保健和疫苗注射本都发了吗?都在规范进行吧?

儿童家长

宝宝出生后儿童保健和疫苗注射本都发了,都在规范进行,儿童保健医生也做过1次家庭访视。


儿科医生:

宝宝在补充维生素AD吗?怎么补充的?


儿童家长

宝宝在补充维生素AD,每天400U的1粒。


儿科医生:

因为宝宝缺乏维生素D时,宝宝会烦躁不安,容易通过过度吃喝来安慰自己,所以建议补充维生素AD,晒1个小时以上太阳的这天补充1粒,不晒太阳的这天可以补充2粒。


儿科医生:

综合下来,是个健康的宝宝,目前也没有发现任何基础疾病。宝宝2个月了,越长越需要锻炼身体和进行户外活动了,建议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适当晒晒太阳。


儿童家长

好的,医生,我们按照您说的回去调整饮食,多让孩子户外活动,多让他玩玩。另外,我们看到那些文章说预防肥胖要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以后我们该怎么做呢?宝宝有个堂哥10多岁,也是从小能吃能喝,一直很胖,现在已经有脂肪肝了,减肥很困难的。


儿科医生:

是的,防治超重/肥胖重在预防,越早预防越好,可以从孕前准备就开始。现在宝宝已经2个月了,我们就说说2个月后的宝宝该如何预防超重/肥胖吧。


病例解惑


 

一、做好儿童保健,定期测量评估身高体重
 

1、做好日常生活的护理。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为儿童指定的疫苗接种免疫计划进行疫苗接种。居室应阳光充足、通气良好,冬季室内温度尽可能达到18℃~20℃,湿度为55%~60%。衣着(尿布)应选择浅色、柔软的纯棉织物,宽松而少接缝,以避免摩擦皮肤和便于穿脱。


2、定期健康检查评估体重和身高,发现超重/肥胖及时纠正。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定,0-6岁散在儿童和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系统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关指导和采取相应措施。

表1 正常儿童体重估算公式


生后3个月婴儿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超过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为肥胖。

 

二、提倡母乳喂养,禁盐限糖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培养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保障营养均衡丰富,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先决条件。提倡母乳喂养,科学进行断乳期辅食添加、幼儿期进食行为培养、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的膳食安排等。

母乳营养成分全面、营养素比例适合小儿消化能力与需要,尤其以最初4~6月最为适宜,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不仅如此,母亲还可以随着婴儿的生长调整母乳的成分,与婴儿的需要相适应。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机体各个脏器也在发育成熟中,饮食结构以富含蛋白质的乳类为主。

出生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初步添加铁强化米粉、菜泥、水果泥、肉末、菜末、蛋、鱼泥、豆腐、配方米粉、水果等辅食,1岁内饮食中避免加入盐,5岁内饮食中避免加入糖,限制喝含糖饮料。从婴幼儿开始养成口味清淡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肥胖。

婴幼儿的味蕾非常敏感,食物天然的味道就很鲜美,吃天然不加盐和糖的食物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婴幼儿过早适用盐和糖等重口味调味品,会影响味觉的健康发育,养成重盐重糖的不良饮食。

3岁看大7岁看老,肥胖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良好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向要从婴幼儿出生后即开始科学培养,从婴幼儿开始的禁盐限糖饮食是促进婴幼儿健康、预防肥胖的关键措施。

儿童禁盐限糖饮食不会导致营养缺乏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各种各样丰富的营养素满足需要,均衡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糖和盐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营养素,那么,提倡儿童饮食中1岁内避免加入盐、5岁内避免加入糖,是否会导致这些营养素的缺乏呢?

其实,不用另外添加,儿童食品中这些成分都是存在的。食用盐的主要成分为钠离子和氯离子,婴幼儿食用的母乳、奶粉、米粉、菜泥、水果泥、肉末、菜末等食物中,所含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均可满足生理需要量,无需额外补充盐

对于5岁以内儿童来说,从婴幼儿期乳类喂养开始到添加辅食、主食,遵守的原则都是天然、无添加、营养丰富均衡,婴幼儿食用的母乳、奶粉,以米粉、菜泥、水果泥、肉末、菜末等食物已经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生长发育需要,不需要再添加糖。

这些大家都喜欢喝的含糖甜水,饮用后容易上瘾,会影响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向,造成喜欢糖的重口味饮食习惯。

儿童禁盐限糖饮食有助于保护内脏功能

禁止1岁以内婴幼儿进食盐的原因,除了从婴幼儿开始养成口味清淡的饮食习惯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婴幼儿肾脏功能发育不成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在肾脏进行代谢的,肾功能发育不全或发育未成熟时摄入食盐,可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甚至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

5岁以内儿童,除了食品中不能加糖,也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临床研究证实,苏打水、运动饮料、果汁饮料、柠檬水等含糖饮料中的果糖和蔗糖,会导致人体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明显上升。

因此,这些大家都喜欢喝的含糖甜水饮料对儿童健康均无益,而且可能会提高罹患肥胖、蛀牙、心脏病、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病的风险。

在日常饮食中,儿童若从糖中获取10%的热量,就可能造成胆固醇水平异常,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酸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进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专家简介


徐灵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主任医师、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上海市医学会及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科学普及分会委员、小儿心血管学组委员,中国科协科学辟谣专家;原创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儿科急诊急症解惑》,解答大众育儿困惑。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二等奖、大众科学奖提名奖、优秀科普作家奖和优秀科普图书奖等多项科普奖,《好大夫在线》2届年度好大夫、“医学界”多年优秀作者。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徐灵敏.儿科常见病解惑[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

[3]徐灵敏.儿科急诊急症解惑[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0.

[4]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5]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儿童保健学(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6]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版).国卫办医函〔2019〕806号.


本文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主任医师 徐灵敏
责任编辑:Wen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