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如何前往加拿大?2021美加跨境航班旅行分享(IAD-YUL)

Andy Xiong 航空透视 2021-03-27

自疫情爆发以来,加拿大就开始执行非常严格的外国人入境政策,即使是美加之间也全面禁止了非必要的旅行。2021年1月7日起,加拿大面对日益严重的疫情,又出台了登机前72小时的核酸检测要求。


这些政策是如何执行的?现在航空入境加拿大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加拿大的“非必要不旅行”是怎么审核的?


两天前刚好完成了一次特殊时期的美加跨境旅行。一点经验分享,尤其对近期打算回加拿大继续求学的朋友们,或许能有所帮助。


这次旅行,也以一名旅客的身份,切实感受到疫情对跨境国际航空市场所产生的巨大冲击。


01

出行前准备


首先,当然是要有一份有效的签证。


去年,由于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加拿大的签证中心都大大降低了处理文件的效率。我在去年7月就已递交了签证所需的所有文件,直到12月份才得到文件审核通过的通知,开始寄送护照。


由于我所前往的蒙特利尔还要多一道魁北克CAQ的程序,如果从去年4月开始申请CAQ算起,光是取得签证,就整整花费了8个月的时间。


而在非疫情时期,整个过程一般都不会超过1个月。


目前,据传加拿大已经开始加速处理堆积的各类签证文件。但是,在可预期的一年半载里,估计加拿大的签证处理速度都很难回到疫情前水平。


其次,登机前72小时的核酸检测报告。


这项政策是2021年1月7日才开始施行的。要求上,除了没有指定机构外,跟回国大使馆在“双检”前的规定基本一样。


报告中应清楚标记采样的时间。没有纸质版也是可以的。我就是直接出示存在手机中的pdf文件。


检测报告是全程检查最多的一份文件。从check-in, 登机口到入境,每个环节都要求出示和查验,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次航班,一共就有不同的4个人查验过我的核酸报告。


如果是国内出发来加拿大,推荐还是有一份英文的核酸报告,比较保险。


第三,ArriveCAN的app登记信息。


这个基本是抵达目的地后的14天隔离信息。会问一些关于打算如何安排隔离,什么场所(租房、酒店还是朋友家之类),会不会和高危人群接触等问题。全部填写完成后,app会自动生成一个receipt,有一个专属代码。这个在登机口和入境时都会查验。


当然,如果像我一样,需要在入境时申请study permit的情况,当时申请签证的文件也都是还要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准备好这些文件,就可以安心买机票了。


据我所知,目前加拿大只开放指定院校名单里的国际学生入境以及亲属团聚类入境,其他包括旅游、商务等性质的旅行目的都被视为“非必要旅行”。即使外国人持有有效签证,如果不是必要目的旅行,也不能入境加拿大。


关于旅行的目的,在入境时确实也会查验核实的。

02


IAD-YUL一次特别的跨境航班


为什么说特别?


这不仅是自己差不多两三年来第一次搭乘国际航班,也是印象里第一次搭乘庞巴迪的CRJ-200。虽然支线飞机制造业务不久前已经卖给了日本三菱,庞巴迪作为魁北克的本土企业,搭乘CRJ来蒙特利尔也算值得纪念一下吧。


摄于WDS


其更先进的CRJ-900倒是经常能在国内的华夏航空看到(共有CRJ飞机39架)。未来随着ARJ21的产量提升,作为竞争机型的CRJ系列估计也将慢慢离开中国市场。


其次,这次旅行深刻感受到了疫情下蒙特利尔国际航线的凄凉场景。整个机场,甚至可以说,安静的都有点恐怖。


华盛顿杜勒斯机场(IAD)飞至蒙特利尔(YUL)航程787km,用时1小时32分钟。


今天执飞的是一架机龄为17年的CRJ-200LR机型,实际承运人为Air Wisconsin。美国还是有不少legacy airline采用此种类湿租的方式,将支线航线“外包”给其他中小承运人。美联航负责营销和航线安排,另一方只管好好履行运输就行了。


再看一眼曾经熟悉的IAD,这两年来这个机场的次数估计早已超过了之前去过的所有机场,也留下了很多回忆。不知下次相见又会在何时。

《Running on The Airport Runway》

《拍飞机Jet Photographs| 杜勒斯机场(IAD)》

《杜勒斯机场日,乘坐一回价值百万美元的“豪车”》


发现一张应该是半年内才更新过的宣传板,估计是在Black Live Matter运动后,宣扬下“核心价值观”。查了下发现这部《Red Tails(红色机尾)》2010年也曾在内地上映。

电影介绍,摘自豆瓣电影:

影片讲述了二战中,美国第一批黑人飞行员,克服当时制度和种族上的限制,组成了一支带有实验性质的特殊的轰炸机护卫队——塔斯克基飞行(TuskegeeAirmen)。他们的飞机上都画着“红尾巴”,于是这也成为了他们的绰号。“红尾巴”这支美国军事史上第一支由非裔美国人组成的飞行员编队,因为参加战争培训被派往阿拉巴马州随时准备迎战。在那里,他们经历了猖獗的种族主义和骚扰,他们的飞行和战斗能力曾饱受质疑,但“红尾巴”在空中卓越的表现,促使空军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他们在与意大利、德国的冲突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由感慨下,人都去哪了?


在登机口航司工作人员会再次检查核酸报告、arriveCAN和测量体温。温馨提示,登机前不要带帽子,会影响测量体温的准确性。


廊桥和机型非常不匹配,这个在下飞机时,蒙特利尔的寒风更加明显。留意图片的左下侧标注了实际承运人。从乘客角度,至少在上飞机之前,很难察觉到这类United Express合作模式的航班与美联航其他航班有任何区别。


鉴于第一次坐这个机型,多花了9刀选了第一排的位置。整个系列的机型都是通过拉长庞巴迪原有公务机而成。一排四个座位时,横向和纵向空间都很感人,跟更大机型还是不能比。


行李箱非常狭小,普通的登机箱都需要在登机口再次安排在腹舱。这里其实有个服务上的小bug。登机箱拿走后,会告知你到达目的地后,claim baggage at gate。但实际上,拿走的登机箱还是跟托运行李一起需要在入境后领取。对于国际航班来说,一旦有任何文件放在登机箱里,入境就非常惨了。这一点其实希望美联航能够在登机前更清楚的说明和改进。


这趟50人的航班上座率有90%。疫情下邻座没人,还是减轻不少风险和压力。在出发前几天,大量由加勒比和墨西哥,享受完假日度假,飞回蒙特利尔的航班,据说都是一航班几十人的感染。


后续起飞排队的是一架飞往东京成田的全日空787,不知上座率如何。


又一架CRJ,这个机型对比非常明显看出两架飞机的差别。


再见,DC!


飞行途中又额外告知了一遍目前加拿大的入境限制政策。

“非必要,不出行”


没过多久,窗外已是白雪皑皑


见证蒙特利尔繁荣与衰落的母亲河——圣劳伦斯河


发现内地和香港银行对廊桥广告都有独特的偏爱,真是遍布各大机场


在入境申请study permit的过程中,为了验证我来加拿大目的的真实性,除了出示既有的文件外,签证官还让我向他展示上学期已完成的课程和登陆学校的学习系统。这确实是没想到的,我只有掏出电脑,现场展示给他看。只能说现在的要求确实挺严格的。


异常冷清的机场,很难想象这是年客流量2000万机场下午1点的场景。


大半天都过去了,YUL一共就只有5个抵达的国际航班。很多侧面也表明,加拿大明显对疫情的防控要比美国严格很多,也希望能有更加显著的成效吧。


开启14天的自我隔离


一点思考


虽然经常关注各类新闻,也写了不少疫情下航司的困境,但当自己亲身体验过一次疫情下跨境旅行的不同时,才真真切切感受到目前航空业的悲惨。


至少对于国际航班而言,签证、入境限制、隔离、核酸检测,诸如此类的很多困难都非航司自己可以改变的,这些硬性指标极大制约了航线的恢复。对于个人而言,现在进行一次跨境旅行也是劳心劳累,加之流动就有疫情风险,想要重回“说走就走”的旅行,真的还有待时日。


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希望如今的清冷会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时刻”吧。


如果你也是拿到签证,准备前来加拿大,希望这里的一点经验能帮到你。



推荐阅读

川航,请不要将”五粮液“印在飞机上了


托运行李丢失,航司要赔多少钱?


警惕!绿码收紧政策可能会引发新的中美航班冲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