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一长假的一点观察,“好好休假”为何这么难?

Andy Xiong 航空透视 2022-07-03

在好好休假这件事上,或许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全国难得的“加长版”五一假期结束了。


在全球疫情还不明朗的情况下,“这边风景独好”确实让人眼红,这一篇就来盘点下五一,顺便聊聊对“好好休假”这件事的理解。


01

旅游人次恢复到疫情前,收入恢复还有待时日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77.0%。


这一成绩其实跟旅游复苏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可以看到,全国在2021年仍将是处于恢复期的以价换量的阶段。


我估计其他国家可能在疫情后都将在一定时间看到旅游人数恢复快于收入恢复类似的现象。虽然在很多旅游热点城市,可能这种感受不深,但低价刺激旅游信心的恢复,确实是当下的一个现实。


02

外出游需求被迫挤压到境内


疫情下,还有一点比较容易忽视,就是境外出行限制的挤压效应。


文化和旅游部的这组数据中并未提及出境旅游,很显然,今年五一除了澳门以外,其他地区的出境数据可能都可以忽略不计。


对比2019年的十一长假,当时每天的全国口岸出境人数都是高达140万以上,今年就算剔除澳门每日接近40万的人数,可以看出,五一假期全国也基本上有500万左右的出境需求未能实现。


这部分境外出游需求从而挤压到了境内旅游。


因此,目前的国内旅游到底是否恢复到了疫情水平,我觉得应该也要考虑到这种挤压效应的影响。


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出行三大交通方式的数据变化。


今年五一,铁路出行人数增长较快、前四日较2019年同期增长3.8%,而道路和民航出行人数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0.5%和下降2.0%。


注意,考虑到境外出行大多以飞机为主,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假期民航的恢复要慢于铁路出行了。


这种挤压效应还体现在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的火爆。



从海口海关统计数据看,假期前三天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85亿元(人民币,下同),购物人次6.54万人次,同比分别大涨215.24%、140.23%。这几天买单的离岛免税购物旅客,人均消费超过7400元。


这种购买力和数据的增幅确实可以算作非常夸张了,但我认为海南可能更需要“未雨绸缪”,如果在境外旅行恢复后,海南能否还能维持目前的热度,如何保持竞争力?确实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因此,也需要理性看待目前的火爆。


03

假日集中出行模式,放大了交通组织的矛盾和问题


今年五一,从川航的“航班取消短信事件”到京广高铁因为“一块地膜所引发的北京西站大面积晚点”再到“雷暴天气导致的航班取消”,五天的假期里,关于交通出行的热点事件就足足引发了三次大的社会讨论。



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假日模式下出行的高压态势,让交通系统本身容不得半点容错空间。


任何平时看来都稀疏平常的问题,在大规模的出行压力之下,就会导致影响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种现象也并非我们所独有,欧美每年的圣诞新年假期往往也是恶劣暴风雪多发的季节,天气对出行的影响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也经常出现大规模的航班晚点或取消。化解这种激增假日出行需求矛盾,可谓是世界级难题。


原因在于,考虑到经济成本,其实任何交通方式在远高于日常需求的情况下,调整的弹性有限,都会遇到瓶颈。


当年铁道部信誓旦旦表示,高铁网络建成时,“春运一票难求”将成为历史,谁曾想,如今只有他说过的这句话成为了历史。


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像五一假期这种集中公众假期,酒店、火车、航班都还有运力富余,那在日常阶段,这些资源的浪费得有多严重。


某种程度上,所有的旅游资源都不是以满足集中假日需求所存在的。毕竟全国一年也仅仅只有11天的公众假日。


因此,在目前集中公众假期的模式下,运力紧张、旅游资源供不应求才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从民航的特点来看,全年收入的最大来源还就依赖于这种节假日供需关系的紧张。


这种长假日,由于航司议价能力更强,航司不仅要赚钱,更多时候还要利用假期的收入来平衡平时的航线支出。如果剔除了春运、暑运以及国庆假期的收入,航空业全年亏损无疑。


今年,在“原地过年”政策下的春运而导致的一季度航司巨亏,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04

解决之道:flatten the curve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供给侧的提升根本满足不了短期爆炸式的集中旅行需求。那只有从需求侧入手。不要让需求主要集中在某个特定时间。


这一点,或许抗击疫情的政策可以成为某种借鉴。


在欧美,无论是医疗专家还是政府官员,在劝导民众遵守防疫规定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个理由,就是大家要携手“flatten the curve”。意思是,只要感染人数不要突破现有医疗资源的上限,即使疫情持续时间会更长,也是可以有效应对的。


而这一例证的反例,就是目前的印度疫情。峰值一旦突破了医疗供给的上限,导致的就是整个防疫体系的崩溃。就连像氧气这样最基本的医疗物资,都成为了奢求。


其实对于假日旅游,要想提升旅行质量,也是适用同样的原则。


酒店、景点、航班座位数是固定的,这些旅行供给资源的上限,一旦突出,就会带来各种社会性的矛盾。


结果就是旅客花了更多的钱,但旅行质量大大下降。航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还是被旅客所投诉。景点开辟了所有通道,但还是大排长龙。各地景点的公共管理压力也陡然激增。


而随着假日的结束,酒店机票疯狂打折,景点也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种供需的错配,造成了虽然假日经济一时繁荣,但旅行品质如何?能否具有可持续性?其实深表质疑。


春日的美景并不会转瞬即逝,为何又总要把大家集中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去享受?



很多人可能会说,都知道人多,为何还要假期去凑这样的热闹?


但是实际是,对于有子女的家庭,长假可能是唯一的家庭休闲出游机会。从某种意义上,从时间成本上,这实际是一种刚需。全家人共同的假期,对于很多职业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奢求。


而且,经历了疫情,在饱受隔离之苦后,更多人其实也珍惜出行的意义。这一点,从长远来看,其实对于旅游行业是一大利好。


问题找到了,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似乎目前来看,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很多专家曾经指出,要发挥职工年休假的作用,来释放这种集中出行的压力。


但我相信很多有过职场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首先,申请年休假是一种需要经历内心挣扎的过程,领导会不会批?时间该怎么定比较合适?如何才能不影响手头工作?


其次,在同事们都在忙于项目时,自己休假时不断的“嘘寒问暖”,这种假期质量如何,想必大家也都深有体会。


尤其在当下的“内卷”时代,完全关闭手机,逃离工作,从我们的职场文化来看,并不现实。


一点思考


因此,如何好好休假,真的还不是全国假日办每年如何琢磨调休,就能做好的事情。假日需求集中的无奈,背后更是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所以说,错峰休假,其实知易行难。


当我们被一次次灌输如何好好工作时,在好好休假这件事上,或许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推荐阅读

川航“航班取消事件”的法律分析和维权建议


阿里被罚182亿之后,是否也应关注下民航业的垄断顽疾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在疫情下成立新的航空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