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人大】东城人大:解读届首之年依法履职“关键词”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东城人大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留下了奋勇前行的足印。岁月如歌,征途如虹。2022年,是东城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开局之年。届首之年,东城区人大常委会知重奋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大工作,旗帜鲜明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守根本制度之正、创思路方法之新、务更加严实之功、求更高质量之效,不断丰富拓展人大工作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东城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坚持聚焦民生关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中找准人大履职“小切口”,紧贴全区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在务实稳健的落实中,不断变成可知可感的现实景观。
【关键词1】民主
擦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底色
2022年,东城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进入履职“接力”的第一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区域典范,成为新时代首都核心区人大工作的新目标。聚焦“健全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机制”,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开展由主任领衔担纲的专题调研。以区域性实践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东城率先出发。
事必有方,然后可成。2022年新春伊始,调研组便起草完成《“健全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机制”专题调研方案》。工作方案条理清晰地明确了专题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调研对象、调研内容、步骤方法以及工作安排。此次专题调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经验梳理、典型引路,紧紧围绕近年来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增强监督质效、发挥代表作用、推进“家”“站”常态化标准化建设、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以及探索人大协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系统梳理总结、分析调研,旨在进一步推动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
从明确调研任务、锁定调研对象,到遴选典型案例、选取调研角度,不仅是调研思路的拓展深化,更是调研理念的逐步升级。关键之处就是在充分理解把握“健全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机制”总命题的基础上,赋予各调研主体充分的自主权,力求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展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区域实践成果。通过实地调研、书面调研、座谈调研、问卷调研相结合的形式,三级人大代表、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基层人大工作者、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居民百姓全面参与其中,使专题调研本身也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历时多半年的时间,凝结方方面面智慧和心血的调研报告经过层层把关形成初步成稿,总结提炼出东城区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主要成效、基本经验、有效机制和重要启示,并提出切实管用的意见建议。2022年8月27日,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秘书处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联合举办的第八届“民主与法治学术交流座谈会”上,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作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东城实践”的主题发言,引发广泛讨论和热烈反响。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的新实践,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利用调研成果,梳理形成需要建立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机制清单,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固化经验、提供指引。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边调研、边实践,在监督工作中不断引入问卷调查、网络征集、基层群众参与座谈等方式,让人民群众更直接地参与到人大监督工作中。2022年2月份,东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贯彻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座谈会,邀请17名居民代表参加座谈,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在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的前置调研环节即引入民意征集,这是区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益实践,为更好推动法规在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汇集了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同样立足聚民意、汇民智,采取线上小程序填报、线下依托代表“家”“站”开展座谈两种方式,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收回的9000余份调查问卷满载厚重民意,为推动立法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广泛深入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东城区人大常委会逐步探索推行“人大闭环监督工作法”,坚持议题“从人民中来”、过程“请人民发声”、结果“由人民监督”,以全链条闭环机制推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区域典范。
【关键词2】民生
牢牢把握人大监督为民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关乎家国。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人大监督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指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全面小康最亮丽的底色。坚持把绿色发展置于“国之大者”中去考量,就是要“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2021年,东城区创新推动大气污染精细化治理“东城模式”,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实现历史性突破。变化背后是人大监督一步一个脚印的力量。
自2015年实施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以来,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听取区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并自2021年开始对区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围绕机动车尾气监测、施工扬尘管控、水环境治理等组织视察调研,强化重点监督。2022年4月,东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深入了解近年来环境保护法在东城区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深入推进疏整促工作、全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意见建议,推动东城区加快实现环境精致净美,在蓝绿相依中展现首善气象、绽放首善之美。
春华秋实,尽在点滴。2018年以来,东城区人大常委会每年将民生实事工作列入区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推动区政府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集中力量办理一批群众期盼、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实事。2022年3月,东城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东城区2021年重要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及东城区2022年重要民生实事编制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决议。
持续推动重要民生实事的落实是人大监督的重点。2021年,着眼于推动解决部分辖区居民反映的“买菜难”问题,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吴松元带队围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开展专题调研,对区域内部分生活性服务业网点进行走访。区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东城区共新建、规范提升便民商业网点24个,建在百姓家门口的菜市场,让居民的“菜篮子”拎出了幸福感。相关政府部门在一年内如此迅速地回应和落实民生实事的举措,不仅显示了民生工程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分量,也充分彰显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将目光放在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处,催生了人大监督工作更多的“亮点”和“创新”。经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2022年政府重要民生实事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生活便利性、营造宜居环境、保障公共安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6个方面、24件暖心实事,每一件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件都在人大持续监督中高效推进落实,回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聚焦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医防融合能力建设、“双减”工作等开展专题调研……人大监督围绕民生关切向关键处频频出手、精准发力,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单”,记录着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生动诠释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关键词3】民意
充分践行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使命担当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是依法履职的重要基础,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依法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履职的重要手段,也是传达民情民意的重要通道。代表建议能否取得实效、民意的种子能否开花结果,办理环节是关键所在。东城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强力推进,形成了一整套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制度。
2022年以来,以提高代表建议所涉及问题的解决率为目标,通过对口督办、跟踪督办、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专题集中督办、代表全程参与督办等方式,常态化组织代表走访建议承办单位,搭建代表与承办单位沟通平台。区“一府两院”相关部门在办理之前邀请代表协商,面对面听取代表意见;办理中邀请代表参与,既接受监督也实时改进办理;办理之后邀请代表检查,改进不足,使代表建议提出、审核、交办、办理、沟通、答复、反馈、公开、查询的过程,真正成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截至目前,2022年交由区政府办理的102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结,涉及社区减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居家养老服务、静态交通治理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建议得到采纳和落实,使代表之声真正“落地生根”。
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搭桥铺路,不断畅通联系渠道,支持代表通过调研、视察等活动以及代表“家”“站”等平台了解和收集民情民意。围绕建好群众家门口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2022年年初,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专门研究制定代表“家”“站”工作计划,紧密结合全市代表“家”“站”建设专题调研,在全区进一步推广“家”“站”示范点建设经验,组织召开现场工作推进会,指导各代表“家”“站”优化布局、提质升级,为代表们进“家”“站”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2022年8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立法意见征集活动,东城区60名市人大代表、358名区人大代表,走进全区14个代表之家、110个代表联络站,“听吐槽、集民意”,7800余名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座谈交流,围绕《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共提出立法建议1700余条,代表们从人民土壤中充分汲取民意民智,推动“街谈巷议”成为立法中的重要参考意见。
近年来,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并修改关于完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机制,持续推动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双联系”制度,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坚实制度支撑。
2022年年初,结合东城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首年情况,对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代表进行了重新划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每名专职人员联系7-8名代表,兼职人员联系4-5名代表,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联系内容,改进和提高联系效果。截至2022年9月底,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人大代表113人次,听取意见建议256条。“双联系”制度让人大代表将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得更好。
来源:中国人大网、“东城人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麻晓星、王萍
【要闻】习近平在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时强调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要闻】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决定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11月24日召开 李伟主持
【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