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史评 || 拜根兴:《唐代赠官问题研究》序
拜根兴:《唐代赠官问题研究》序
三月中旬赴首尔,在韩国外国语大学人文学院访学查资料,突然收到现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跟随我攻读硕士学位,已毕业多年的张琛君微信,说他们学院要为在职老师出版一批学术著作,他想将他的硕士论文修改出版。三月底回到学校千头万绪,张琛君的书稿也收到多时,竟然不能集中时间做这件事情。然而,学生的事无疑也是天大的事情,故而抽时间翻看十多年前指导、审阅过的论文,回顾和学生交往点滴,推介这部论著,谈一点感想,权作序言。
记得张琛君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是2007年。那年一同入学的有四位研究生,张琛君给人的印象是不善言语,稍显木讷,但一个学期过后,他的特点和优势就显示出来了。这就是干事行动力强雷厉风行;看书认真细心,善于思考;和老师同学交往,忠厚体贴。当时我在陕西师范大学老校区文科基础部担任行政工作,他们从新校区坐公交来上课,张琛君几乎每次都是提前到来。布置每半个月提交一次读书笔记,他每次都是写得最多,并有自己的见解,丝毫没有一点应付差事的样子。正因如此,他的学期论文写得就比其他人好。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他上课见到我或其他任课老师,都是诚惶诚恐的样子,我当时还有点不解,但随着了解的增多,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张琛君可能就是古人常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且有坐冷板凳做学问的潜质,是一块不可多得的从事学术研究的材料。
到了选择硕士论文题目阶段,因为他已将《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基础资料认真地读过,也做有详细的笔记,并且了解唐史学界阶段研究的热点和动态,他说不想在学界炒的过热的领域找寻,故而最终选择了唐代赠官问题作为他的硕士论文题目。众所周知,赠官问题是中国官制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囿于世俗偏见,认为它只是封建余缀,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1993年,日本学者洼添庆文《关于北魏的赠官》一文的发表,可视为赠官研究的发轫之作,由此开启了中古时期赠官问题研究的先河。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赠官问题研究的全面展开,唐代赠官研究也有了长足发展,表现为系统性研究成果的出现和关联性研究成果的增多。当然,有关唐代官制领域的选题,对长期从事唐代政治史及对外关系史的我来说,认为其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张琛君对此兴趣不减,硕士论文选题因此也就确定了下来。作为指导老师,我坚信他旺盛的求知欲和蕴含的研究潜质,而从最后做出的论文看,他从兴趣出发,很好地实践了最初的想法。
2009年10月底,张琛君就提交了厚厚的一大本论文初稿,说是有20万字左右,我当时感到十分吃惊。作为硕士论文,一般学生写五六万字就有点飘飘然,给老师的印象也是十分用功的学生,而个别学生按照学校一般规定,就只写三万余字,除过“绪论”“参考文献”之外,主干内容少得可怜,当然这些都可看做应付差事不好的典型。张琛君硕士论文初稿体系就如此庞大,致使我开始还有点怀疑:是否行文啰嗦、资料堆砌,抑或拾人牙慧缺乏问题意识?但是仔细翻阅之后,觉得之所以做出如此分量的论文,其与张琛君夜以继日努力学习,勤奋探索积累有关。当然,张琛君如此早的提交论文初稿,他想报考广州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也是主要原因。
记得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张琛君仍显得手足无措。作为答辩委员的于赓哲教授说:“你论文写得那么好,完全应该更洒脱才是”。无疑,论文顺利通过答辩委员会审查,并获得答辩优秀的评价。当时张琛君报考暨南大学勾利军教授的博士,他将硕士论文拿给勾老师看,听说勾老师打趣言道:“干脆将这篇硕士论文改改,增加一些内容,作为博士论文得了!”但三年后他的博士论文选题并非如此,而是选择其他唐史研究题目。从暨南大学毕业,张琛君到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5、2018年两次唐史学会年会见面,得知他在讲课比赛中名列前茅,成为学院任课老师中的佼佼者,他的改变令我欣慰鼓舞。又因为我们联名撰写“开放的大唐系列丛书”之一《万国来朝》的缘故,时常电话交谈联系,获悉张琛君跟随孙继民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还知道他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事情尽心尽力。特别是去年四月初我应邀去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做学术报告,看到他们学院领导对他的器重,张琛君一如既往的努力勤奋;见到他漂亮能干的爱人,感受到他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我对张琛君的工作状态、生活现状颇为满意。今年张琛君如愿以偿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期资助,在学术研究的平台上赢得新的推力,真心希望他在中古史教学科研领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
拉拉杂杂写了上面许多,下面谈谈张琛君以硕士论文为主干的这部书稿。
如上所述,张琛君研究生期间就已选择唐代赠官作为研究方向,并以《唐代赠官流变研究》为题,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攻读博士及任教之后又相继发表《唐代册赠使关联问题研究》《唐前期赠散官与职事官组合研究》《唐后期赠二官的事实存在及其原因探析》等论文,今在修改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将已发表的论文融入书稿之中,堪称国内学界有关唐代赠官问题研究的专门之作。书稿以赠官问题为中心,以学术对话为导向,不求面面俱到,对学界关注较少的赠二官问题、册赠使问题、父祖赠官流变问题、官员自身赠官流变问题纵深研究,既有微观的考据,也有宏观的勾勒。通观全书,笔者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推介:
首先,唐后期赠散官与职事官组合的事实存在及其原因分析。学界普遍认为唐后期已无赠二官现象,原因来自于散官趋于猥滥,不为时人所重。书稿作者研读唐人墓志和石刻资料,发现唐后期仍有赠散官与职事官组合的现象存在,并且这种组合的赠官由低到高已形成一个完备的序列,赠官对象专指宦官。书稿作者从宦官所任职事官的阶次出发,发现宦官所任职官阶官化中出现官阶严重不足的弊端,使得宦官需要寻求其它职官形式来补充官阶不足。宦官职事官官阶虽然也在不断调整,但是只解决了几个阶次的问题,显然不能满足宦官势力膨胀的需要。勋官、爵、散官都能补充宦官官阶。勋官在宦官任职中早已滥化,爵不轻授宦官,这两种职官形式不能起到补充官阶的作用。散官在朝臣任官中虽已滥化,但在宦官任职中确严格考序,加上散官阶次严整的特点,使得散官成为补充宦官官阶不足的主要力量。
其次,册赠使问题的发现及其纵深研究。众所周知,唐代是赠官制度的完备期,唐史典籍中经常出现“赠典”一词。但是唐代政书如:《唐六典》《通典》《唐会要》等史书对赠官制度形式及运作机制缺乏记载,相关记载散见在各种史料中,零星而分散,给研究者带来不少困难。书稿作者以《大唐开元礼•策赠》为线索,爬梳史料,对册赠范围、册赠使配置、册赠内容等问题展开论述。在册赠使研究中,对于前人研究成果,书稿作者积极开展学术对话,在册赠程序,册赠使与赙赠,册赠使、吊赠使与吊祭使等问题上敢于提出新的观点。
第三,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完成对官员自身赠官的发展脉络进行细微性的勾勒。囿于史料记载的不足,赠官制度性研究往往借助于相关史料进行推测。如:唐代赠官资格,目前尚无一条史料对其进行界定,研究者往往借助赠谥、赠赙标准或经验加以推测。书稿作者将《旧唐书》《新唐书》所涉赠官进行统计,对历朝卒前官的统计中,可以做出以下结论:唐玄宗朝及以前各朝,正常死亡的官员,卒前官五品以上者均有赠官资格;肃宗和代宗时期,正常死亡的官员,卒前官的赠官资格降至六品,这一标准延至唐末。如:赠官内容京官化的脉络勾勒:外官被排除在赠官系统外始于唐玄宗时期,经过历朝发展,到了唐穆宗时期基本完成。所赠京官在唐玄宗朝及以前各朝是以都督和三省官(尚书)为主体的,禁卫武官、寺监官、刺史也有存在,三师官、三公官和东宫官相对较少;肃、代、德、宪时期三公官、东宫官、三省官(尚书)成为赠官主体,三师官、寺监官也有存在,都督、刺史和禁卫武官趋于消失;穆宗及以后各朝三师官、三公官、东宫官、三省官(仆射)成为赠官绝对主体,其余赠官极度弱化,赠官前移化趋势非常明显。在勾勒朝臣赠官发展脉络基础上,分析流变原因,实现理论提升,并能将唐代赠官流变置于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之中,探求唐代朝臣赠官发展的历史地位。
第四,唐前期赠散官与职事官组合问题的深入研究。朝臣赠散官与职事官组合,学界已有涉足,仅限于简单性的概述。书稿作者搜集文献资料和碑志资料,还原了朝臣赠散官与职事官组合的序列:二品以上散官+大都督;正三品散官+都督;从三品散官+都督/上州刺史;从五品下散官+州司马等。在还原序列的基础上,对赠官对象、卒前官、卒前官与赠官阶次变化进行考释,发现这一组合是以散官为本阶的,所以卒前官与赠官之间的阶次变化表现为散阶的提升,提升空间在0-2阶之间等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与唐前期官品结构的重组有很大关系。
第五,父祖赠官流变脉络更细微化。勾勒出朝臣赠官在赠官标准、赠官对象、赠官内容上的流变,完成赠官流变原因的分析,并将其置于中国古代的背景下,探求唐代朝臣赠官发展的历史地位。如:朝臣父祖赠官标准经历了一个由功勋标准为主,到功勋标准与品级标准并立,再到功勋标准走向品级化,品级标准占主导地位的过程。朝臣父祖赠官对象经历了由因子赠父到因子赠父祖的变化过程,其间随着其子职官性质、品级大小与功勋状况等方面的流变差异,不断走向制度化的运动轨迹。
除此之外,张琛君在书稿中对某一时段海内外学界唐代赠官研究动态有透彻地了解,这从引用文献及对学术史的探讨中即可看出,或许正是如此,其对上述赠官涉及诸多问题的探讨颇多新意。不仅如此,书稿作者不仅对唐史研究的传统文献,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六典》《唐会要》《唐大诏令集》如数引用,而唐人文集类著作也多有采撷,更难为可贵的是不同程度地引用各个时期出土的唐人墓志资料,进而使得论证充实有力。书稿附录有六个表格,以时间及皇帝纪年顺序,用表格形式统计展示唐人赠官涉及的诸多问题,表格设计有出身、卒前官、官品、赠官、卒年、赠官者、资料来源、政治风波等项目,基本上囊括了被赠官者生前死后官职状态,应该说是依据《旧唐书》《新唐书》最权威赠官条目统计,真正做的了集资料性与研究性于一体,值得赞赏。总之,笔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有关唐代赠官研究的颇具代表的一部学术专著,它的出版,必将有助于中古中国各个时期有关赠官问题研究的深入。
作者以硕士论文作为书稿主干,其提交的稿件已臻完备,作为一部较为成熟的学术著作出版应无任何问题,但从学术发展及书稿进一步提升等角度,我作为曾经指导过张琛君,长期关注唐史不同研究方向成果的研究者,我还是要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便张琛君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予以关注。可能是学院集中出书,提交书稿时间紧迫的缘故,书稿中还存在些许瑕疵。其一,从参考文献所引论著、论文,以及页下注释引用论著看,似2009年以后出版的论著、论文引用相对不多。其二,除过上文提及的附表之外,书稿中还有一些简略的表格,这些表格的规范性还有待提高,例如表格所引资料的来源说明,表格缺乏编号;是否在书稿目录之后,也可列出表格目录,这样有利于读者观览查找。其三,近十年来西安、洛阳等地出版有多种石刻墓志集,著名的如《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续编》等,如得闲收集这些新出墓志中有关唐人赠官史料,并将其运用到唐代赠官研究中去,此无疑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另外,赠官过程与当时的律令制度是否有一定的关联,如果有的话当如何处理。凡此种种,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好在张琛君对唐代赠官问题还在持续研究之中,相信在以后发表的论文论著中,这些所谓的问题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
据我了解,本书应是张琛君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个人学术专著,期待其发愤图强、砥砺前行,在不久的将来潜心修改整理已经提交多年的博士论文,以及正在撰述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最终整理出版这些令人期待的学术著作。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巩固经营已有的阵地,开拓新的得心应手的研究领域,为新时代中国的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拜根兴
2019年4月25日
于西安南郊陋室
《唐代赠官问题研究》
作者:张琛
责编:张岩
ISBN:9787215121393
单价:68.0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牧野论史——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往期推荐:
西岳史评 || 拜根兴:诗歌中的盛唐景象——谈谈《去唐朝》(三卷本)
西岳史风 ||拜根兴:“隋唐史研究传承奖”,我们要传承什么?
西岳史风 || 拜根兴:追忆老所长史念海教授——我在唐史研究所工作的经历
图文来源/“中古史”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子烨
审核/胡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