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脑卒中,并非“卒”不及防

袁韵 成都疾控 2024-02-06

脑卒中,俗称“中风”,

是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不仅死亡居首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

75%的幸存者还会留下后遗症,

它的危害不容小觑。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

脑卒中越来越年轻化,

如何预防是关键!



2023年10月29日,

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

一起来学习知识要点,

脑卒中,并非“卒”不及防。



01脑卒中是什么?

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分别称为出血性卒中(脑出血)与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危害。



想知道自己易发生脑卒中吗?

往下看,一分钟自测,

初步评估自身脑卒中风险。


02

自我评估脑卒中风险

以下8项中,您占了几项?


①有脑卒中家族史;②心房颤动;③高血压;④高血脂;⑤糖尿病;⑥吸烟;⑦肥胖;⑧缺乏运动。


1️⃣存在3项,或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评定为高危人群;


2️⃣少于3项,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之一者,评定为中危人群;


3️⃣少于3项,且无慢性病者为低危人群。



如果存在脑卒中风险,

想要不等“中风”来,

预防大于治疗!

如何防范脑卒中的发生呢?


03预防脑卒中

(1)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①高血压患者:坚持治疗,控制血压水平,至少每月测量1次血压;


②糖尿病患者: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如控制不佳,遵医调整方案;


③血脂异常者:遵医服药,控制血脂水平,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④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


⑤定期体检:

✔血压:35岁以上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血糖:糖尿病高危人群尽早筛查糖尿病,无糖尿病危险因素人群40岁开始筛查;

✔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心房颤动筛查:首次就诊的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推荐主动筛查。


⑥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可增加锻炼,调整饮食结构,有利于控制“三高”,也减少脑卒中风险。



(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合理膳食:饮食种类多样化,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饮食,建议含全谷、杂豆、薯类、水果、蔬菜和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食谱。


②适量运动:避免久坐,每周3~4次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40分钟,老年人、脑卒中高危人群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建议进行爆发力强或激烈的运动,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③戒烟限酒: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尽量不饮酒。


④心理平衡:调节心理压力,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身心舒畅。



怎样识别脑卒中呢?

牢记下方口诀,

尽早发现“中风”,

挽救大脑与生命!


04识别脑卒中

(1)“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2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有上述任一突发症状,极有可能是脑卒中,即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2)“BE FAST”口诀:


Balance——难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

Eyes——看不清,突发视物困难;

Face——脸不正,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rms——臂不平,手臂突然无力或麻木感,通常为身体一侧;

Speech——语不灵,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语言;

Time——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赶快拨打120。




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发布了“卒中地图”APP和微信公众号,可获知身边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


科学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开展卒中筛查,

及早识别中风信号,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起有效预防脑卒中。




END

撰稿:袁韵 慢病科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想看

秋天的第一只螃蟹,美味的背后暗藏“危”机

HPV疫苗福利来啦!扩龄!补助!

肺炎支原体“火了”,我们怎么灭火呢?

关于流感  你需要知道


动动手设置星标读完之后顺手点一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脑卒中,并非“卒”不及防

袁韵 成都疾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