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这位老师将“共享单车”用于课堂教学!| 数字课堂
非连续性文本就是相对以句子、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主要由图表、宣传单、漫画、说明书、地图等组成的阅读材料。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强调生活实践能力的今天,生活化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竟是母语学习中的一个教学盲区。如何撬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当今教学值得探索的新方向。
当前,教育生活化赋予非连续性文本的教育意义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应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取材,捕捉社会热点、学生关注度高的话题。“移动支付”“电话手表”等活跃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都是宝贵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
2017 年,共享单车红遍大街小巷,它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装扮着城市,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便利。学生每天上下学的路上都可见到共享单车的身影,六年级学生大多已满 12 周岁,对共享单车或多或少能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笔者借助这一热点话题,开展了以“共享单车”为主题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践活动。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愈发多样化。现阶段非连续文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表格,即通过表格呈现统计的数据,以反映相关研究问题;二是说明书,如产品说明书、使用说明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操作问题;三是漫画,借助直观的画面描绘生活,一般具有幽默感,较好地歌颂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四是图示类,如公交站牌、电影票、宣传单、旅游报价单等具有一定指示作用的文本。
围绕 “共享单车”主题,针对不同的形式,本次实践活动设计了以下四种微作业。
请你查阅网络资料,阅读关于“共享单车”的资料,了解什么是共享单车,并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其特点(如图 1)。
图 1 “共享单车”的相关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提取有效信息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尤为重要的能力。传统的作业所呈现给学生的信息是局部的、非原始的,学生阅读的材料是教师过滤加工后的信息。当学生面对大信息量时,他们就会变得束手无策,无法确定哪些是关键信息,难以辨清信息的真伪。借助“微作业”,教师不仅能把作业直接呈现给学生,还附上相应的词条链接,给学生真实情境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给学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请你阅读以下这则材料(如图 2),了解摩拜单车的操作方法,填写摩拜单车操作流程图(如图 3)。
图 2 阅读资料
图 3 流程图
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非连续性文本能将最核心的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现给读者。例如,在这则作业中的构思,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操作方法是消费者们最为关心的。如何能让消费者又快、又清晰地理解操作方法呢?是阅读长篇的方法介绍?耗费流量看图文并茂的教程?都不是。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流程图能够提供最直观准确的操作方法。将连续性文本(如图 2)与流程图(如图 3)相比较,不难发现流程图在精练概括出摩拜单车操作方法的同时,还展现了作者清晰的思维逻辑。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微作业”创设情境,能够将两种文本相互渗透。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可以学会用非连续性文本辅助表达,还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此方法对自己所学内容构建适合的知识架构图,帮助记忆。
市面上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多,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请你阅读材料摩拜单车、ofo 单车两个介绍文本,完成对比表格(见表 1),并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单车。
表 1 共享单车对比表格
1. 小星是一位芝麻信用达到 700 分的客户,他想选择一款价格便宜、出行轻便的单车。你会推荐他哪一款单车?
2. 小芳急着出行,为了减少路上寻找单车所浪费的时间,她想找一款能够准确定位并且可预约的单车。你会推荐她哪一款单车?
这个“微作业”呈现给学生的是组合型材料,让学生在群文中对信息进行比较、联系、整合,最后推断出结论。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摩拜单车与 ofo 单车各自的优缺点,接着在完成情境题时就能抓住关键词,选择相应的信息进行整合就可以做出正确推断。这样能让学生建立文本与生活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学生再用自己得出的信息解决问题。这样的非连续文本“微作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推断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始终以生活为中心,在习得阅读策略的同时,最终落脚点回归到生活之中。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如图 4),回答下列问题:
图 4 共享单车漫画
1. 漫画中的共享单车受到什么伤害?举着斧头的会是谁?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这幅漫画的内容。
2. 生活中你是否看到过类似的事情,请简要说一说这事例。
3. 请你为共享单车的公益广告(如图 5)拟一则宣传标语。
图 5 共享单车公益广告
(温馨提示:以上三个任务均提交语音作业即可。)
漫画类非连续性文本虽然能非常直观地反映社会现象,但是对于抽象思维仍在不断完善的小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直接问:你从这幅漫画中得到什么感悟?学生的回答仅停留在描绘画面的表面思考,难以深入思考问题。因此在作业设计时用一个个简单的问题搭好阶梯,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漫画,思考背后的问题,最终得到感悟。宣传标语是一种带有鼓动作用的口号,相比直接抒发阅读漫画的感悟,宣传标语能够传递出“怎么做”,而不仅是“是什么”。这一设计旨在训练学生运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微作业”与传统作业比较,最大的亮点是基于社交软件平台,其作业反馈的方式多样化,不仅可以用文字写,还支持语音记录和图片上传。语文素养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而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素养中,“说”的训练也需要教师重视。不少孩子会写不会说,口头表达时思路混乱、语序不当。“微作业”恰好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平台,弥补了传统作业中“说”的训练的不足。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沟通语文与生活的应用文体,更多时候需要在实践操作中阅读实践。例如“共享单车”这一主题活动,学生了解共享单车操作方法后,教师可让他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运用所学知识去尝试使用单车,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学生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图文教程,有人负责拍照,有人进行操作示范,最后编辑文字图片整理上传。学生的阅读能力、合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培养。
教师还可以让家长拍下孩子使用共享单车的照片,录制一段小视频,并在“微作业”群中反馈,有效增进亲子互动。传统作业更多局限在纸上,无法提供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情境,也无法给学生更多的平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微作业”推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实践历练,真正做到“学语文,用语文”。
获取、解释、评价信息的能力是新时代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新要求。传统作业评价方式单一,仅从学习结果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忽略了作业的类型。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评价区别于传统作业评价,不能仅从学习结果评定,还应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借助“微作业”这一平台,突破以往教师单一的评价,采取师生互动、家长互动的方式,激励赏识为重点,激发学生“多元智能”和“个性发展”。教师在“微作业”社交平台中对学生作业做出评价,系统会单独提醒该学生,学生即可前往查看并可针对教师的建议做进一步调整完善。
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的评价标准不一样。例如,思维训练综合性较强的作业,教师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发布到微信群里供学生学习,针对某一突出问题在群里及时讲解,为其他学生打开思路。实践性的作业可以与家长互动,集体意见与家长意见相结合。学生自主创新型可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收集相关优秀作品编成电子作品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融语文与生活于一体,教师要善于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探索与创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微社交软件的小学语文‘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编号:2014YQJK05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七小学教师)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7期,原标题为“巧借“微作业”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关于“共享单车”主题阅读实践”
责任编辑:付惠云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据说,这是老师们最想先看到的课堂《昌乐一中“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