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媒介阅读怎么开展?这篇文章中的案例说透了 | 语文阅读专题

张悦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11-23
点击[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关注我们!


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介彼此交融,社会生活由于媒介的深度参与正在发生巨变。跨媒介阅读是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支持下发生在阅读领域的一场革命。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时代之需,也是育人之需。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分享了“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实践,表达了对“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分析


两年来,围绕课标创新精神与课程改革方向,笔者和学科伙伴们持续投入跨媒介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从分析不同媒介运用语言文字的特点,辨析媒体信息真伪,判断媒体立场,综合运用各种媒介表达与交流的方法等视角,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进行实验教学。


本文以节选教学实录的方式表达我们对这一新的课程内容的理解,也用教学实施的过程来说明我们目前可能存在的困惑与对该任务群教学的期待。这些真实的教学场景,都建立在我们共同研习的基础上。


案例一:“镜头:选择与拼接(节选)”  

   

【教学活动】


1. 学习新知识,感知镜头在影像阅读中的作用:镜头是影视剧的基本表意单位。


2. 学习镜头划分,寻求建立影像的镜头阅读意识。


3. 学习镜头选择,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为例,通过比较文本内容与镜头呈现内容的区别,了解导演选择镜头的意图。


4. 学习镜头拼接。比较新旧两个版本黛玉喝茶的镜头拼接方式,明确镜头拼接在影像阅读中的作用,了解镜头拼接是反映导演意图的重要手段。


5. 布置作业:小组活动及要求


(1)总要求:根据老师所给的分镜头剧本和评价表格,小组合作将“宝黛初会(摔玉之前)”改编成分镜头剧本并现场排戏。


(2)改编要求:对文本语言要有选择。选择哪些文字将其转化为镜头语言?将1987版“王夫人进羹”五个字拍成一个12秒的片段,我们同学怎么选择。梳理镜头语言的讲述顺序。镜头语言的讲述顺序和文字的讲述顺序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如何组织镜头语言,如何拼接镜头。有没有像林黛玉喝茶这样的镜头拼接出现。


(3)拍戏要求:男女合作、小组分工。拍戏之前先请导演来说戏。导演要说明镜头,要代为演员说台词。摄像师负责执行导演意图,用教师给的道具体现镜头变化。演员负责站位、动作,演员在所给场景里演戏。


(4)探讨镜头拼接背后的导演意图。


【简析】


跨媒介阅读教学于生于师都是新的开始,这是“镜头:选择与拼接(节选)”(以下简称“镜头”)给予的第一认知。用一定的知识教是跨媒介阅读“跨”出语言文字的门槛之后,需要形成的教学意识。用镜头说话,是影视媒介的首要特征。镜头、镜头划分、镜头选择、镜头拼接……这些入门知识,在阅读镜头或通过镜头阅读应当具备,无法怠慢。关键是给予知识的方法与过程,“镜头”在这点上显得单一、教师“过猛用力”,还值得讨论研究。


当然,它不是电影学院的专业课,这是语文课,必要的知识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或手段。语文课的活动实践是以语言实践为根本的,“镜头”一课没有偏离偏废。活动准备阶段提供了三种文本样式为教学“蓄势”,分别是《林黛玉进贾府》小说原文、教师自编电视文本、《红楼梦》文学剧本。教学意图非常明确:希望学生带着“语言文字阅读”的干货,进入一个新的阅读领域。这种必要的储备会在建立新旧知识关联处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教师还安排了“原文本内容”与“镜头呈现的文本内容”的区别品鉴,在比较对照中学习不同媒介的特征或差异;在小组活动阶段,教师还跟进了要求学生将“宝黛初会(宝玉摔玉之前)”小说原文改写成分镜头剧本等语言实践活动……这些语言实践活动体现了自主、综合的特征。从这个维度评价,“镜头”教学是跨媒介阅读教学一次有启发意义的尝试,它满足了学生充分交往、自主实践的主观需求,而教师引导也表现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理性干预。



案例二:“是真的吗:媒体信息真伪的甄别(节选)”


【教学活动】


1.  教师说明活动意义。 


2.  感性体会活动一:微博跟帖微写作。 


(1)教师出示新闻材料。


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 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


【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了】近日,一位小康家庭的上海女网友,跟江西男友回农村,交通不方便一路颠簸,见到第一顿饭她后悔了,决定和男友分手并立即回上海 …


(2)明确活动要求和目的。 


要求:微博跟帖评论,140字以内。 


目的:注重学生的第一阅读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标准去质疑、评判。 


(3)学生互动交流,教师综合展示(见表1)。 



3. 感性体会活动二:解读“视觉时代”。


(1)教师播放新闻视频《上海女孩春节到男朋友的江西老家过年 一顿饭后与男友闹分手》。


(2)学生讨论:别人的、媒体的评价是否影响我们的判断?


生:这事我也有耳闻,在春节过年时突然冒出来,总觉得特别戏剧化。这个主持人(点评者)挺矛盾的,说“立即分手,马上回家”,说“什么也看不清,黑乎乎的确实不太好吃”,一直在强调“吃了一顿饭就分手”;另一方面,又摆出正、反两方的网民意见。看起来很公平而已。


生:网友的意见、最后的提问不是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只是针对“吃了一顿饭就分手”进行分析,一般人会想“要分手也不至于一顿饭就分手,好歹等过了年”,下意识就反感。前因后果全不谈,我觉得是空对空的讨论,永远说不清。


生:最早出现在论坛,后来报纸的官方微博转发,现在是电视节目点评,我觉得还是可信的。即使(不可信),可能有点夸张,这类事也挺常见的。


(3)教师点评:三个代表性的观点。第一位是从主持人语言、媒体的导向上谈的,信息来源不提,直接当新闻讲,须知论坛帖子的可信度是要打折扣的;正、反观点展示只是形式上公平,说话语气、重点等实际上有倾向。


第二位是就受众争论重点来谈的。人们讨论的不是具体的事件而是抽象的事件,起因、过程、结果、影响等才是有价值的分析。


第三位注意到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从个人的故事讲述成为一则新闻,从网络传播进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领域,这是典型的虚假新闻洗白的过程,这是转发媒体审核不严的结果,网民议论纷纷也基于此。


【简析】


“是真的吗:媒体信息真伪的甄别(节选)”(以下简称“是真的吗”)教学案例触到了关键问题。互联网时代信息海量,如何在资源大海中求其真、求其实,辨析媒体立场、区分信息真伪等,是本任务群教学的重点。“是真的吗”选定的教学起点,联系着学生的前经验,符合伽达默尔所言的“一切理解基于前理解”。知识的呈现需要支架,教师设计了评价“受众兴趣点”的表格,学生提供见解,并且将这种见解建立在个人化的相对具体的标准之上,教师没有插手其中形成硬性干预。教师则可以在这里看见学生的新闻素养并做出判断。了解学生的新闻素养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评价标准、方式、态度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或示范引领,“是真的吗”似乎应该更多地体现教师在关键处的切实作用。


单轨运行,肯定不能辨析真伪。教师选择了另外一个教学生发点,从微博跟帖转向视频新闻评价。这是“是真的吗”的重拳出击,从不同视角去发现一个假消息是如何“洗白”变成真新闻的。从教学活动的记录中,我们看到了教师的作用,即对学生辨析的辨析。真伪之辨,除了价值观引领,还要有方法给策略。“是真的吗”教学设计的“感性活动”部分,是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判断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注:本文系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择优资助科研项目的相关成果。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


前几天,我们发起了一项众筹,众筹您对《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年的选题建议。

点击蓝色字体,参与众筹——2019,我们最需要解决的“数字化教学”难题有哪些?

我们还有大礼赠送哦。留言的选题建议中获赞数top5,我们将赠送2019年整年共12期纸质期刊。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8期,原标题为《互联网时代“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思考》,文章有删减

责任编辑:付惠云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霸气的赛课感言:交互式电子白板不是你想用就能随便用!

语文难,阅读更难?未来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必须了解!

《答谢中书书》课上玩穿越,陶弘景与谢中书刷起了朋友圈···

教学app太多,不知道哪个好?看看这篇就够啦

美国STEM教育和中国的“不同”之处

一个强大的朋友圈有多重要?看看数老师的就知道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