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美国STEAM课堂什么样?(内附课堂教学视频)
周四的时候,数老师同大家分享了人大附中人工智能课堂的视频实录(点击此处,即可阅读《人大附中有个“人工智能实验班”,他们是怎么上课的?内附课堂视频》),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关注我们,观看更多创新课程及数字化教学课堂的视频吧。
同时,如果您有这方面的视频及相关资料,请联系数老师哦(微信号hua598679767)。我们一起将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分享给更多的老师,一同学习,一同进步!(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是这么有情怀
今天分享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60年校庆系列活动“美国开放课堂(北京站)”活动中的一堂展示课——《小说工程学》。这篇文章在之前发过布,但其价值绝对值得再分享一次!
对!这堂课就叫《小说工程学》。数老师拿到美国STEAM展示课课表时也惊呆了,确定不是写错课程名字了!!!小说和工程,怎么混搭?但,确实没错!先来看课堂视频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703qy6d6r
之前,数老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60年校庆系列活动之“美国开放课堂(北京站)”活动。此次活动全程展现出Scenic Heights小学和Excelsior小学对“创造空间”“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遵循和执行。由Melinda Barry老师、Laura Nelson老师等共同呈现的Paper Circuit- Name Tag(纸电路--名牌)、Novel Engineering(小说工程学)、Mapping with Ozobot Robots(用Ozobot机器人设计地图)、Coding with Lightbot(用Lightbot编程)4节精彩的美国STEAM课程引发了现场教师们的热烈反响。
今天,数老师就还原其中一堂《小说工程学(Novel Engineering)》,与大家分享下美国STEAM教学的设计思路。
根据“以人为中心”的问题解决思路,学生首先分析出绘本中人物遇到的难题,接着设计解决方案,构建产品,并进行测试。
跨学科(文学、工程、艺术、科学等)。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学习主动性,思考人物遇到的问题,并设计和执行解决方法。
课程结束时,学生能重点分析书中人物,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构架并拟定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绘本、便条贴、纸、笔、积木、磁力片等。
教师通过学生的设计图来评估其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流程1:情境呈现,同理角色
在情境呈现环节,Melinda Barry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趣味绘本Moo,使学生们了解了人物、事件等故事情节,并设身处地地了解羊、牛、警察、农民等角色遇到的问题。
通过夸张的声调变化吸引学生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体验不同人物角色的心理变化。
流程2:发现问题,界定问题
阅读完绘本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书中的人物遇到了哪些问题,学生使用便笺纸列出问题并贴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按照大问题、小问题、涉及更多人的问题、涉及更少人的问题分布到四个象限中,并对重复和同类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合并。
通过分析,学生提出了“人与动物之间无法交流、警车被破坏、农夫的车被破坏”等等各种问题。
流程3: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写下自己的解决方案。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给出了很多精彩回答,如:购买新警车、设计牛语翻译器、教会牛说话、给牛建一个结实的围栏等。
流程4:构架原型
教师在学生有了初步想法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由组成小组,选择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画出解决问题的蓝图,并根据蓝图制作模型。
在这个环节,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搭建材料制作了环绕脖子的牛语翻译器、给牛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给牛的围栏等有趣的模型,用于呈现自己的问题解决思路。
Joe Wacker校长补充,对于能力水平更高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采取加入限制的方式,如:限制每个小组的“资金”数额,材料数量等,进一步模拟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激发学生潜能和发展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流程5:测试模型
最后,老师组织小组两两之间互相分享自己制作的模型,并给予对方改进建议。
课堂最后Melinda Barry老师向学生解释了此种问题解决思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找到真实的问题来思考解决方案,用真实的使用者进行测试,然后得到真实的反馈,继续改进设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失败了也没有关系,解决问题就是一个不断改进自己想法的过程,这体现了成长型思维的理念。
小说工程学一课展示的“以人为本”的问题解决思路对现实生活有着极大的意义。Joe Wacker校长补充,在明尼唐卡学区和他自己的学校中,校长和老师们经常会发现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这一思路来尝试解决,改变工作和生活的现状。Melinda Barry老师谈到高中的孩子们就通过小组合作利用这一思路促使当地政府整修了社区内的道路,解决了真实问题,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由此可见,教育即生活。教育与生活将更加贴近,二者界限被逐渐打破的过程就是教育真正服务于生活、改变生活的时刻,而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能力的发展将更加全面和深刻。
四节课的教学展示活动后,美国Excelsior小学钱玮祎老师以《STEAM教学——创造空间,以人为本》为题深入介绍了美国STEAM教学的课程理念。
钱老师在讲座中分析了STEAM教学的两大特点:创造空间和以人为本。
创造空间是指STEAM教学完全尊重学生个人的想法,不问对错,为学生保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并且不让学生的思维受到资源的影响和限制。明尼唐卡学区基金会专门为学区儿童设计了 Hub资源车,这种车是为了鼓励学生创新和提升实践能力应运而生的,本次教学中使用到的材料都是出于这个学习资源车,这让我们意识到明尼唐卡学区的教育资源开发能力以及他们对未来人才培养所做出的投入和努力。
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指设计的成果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这就要求创造者结合实际问题从零开始创造、想象,不仅用脑分析,更要用心分析,用心体会他人的需求,以便设计出贴近生活、改善生活的作品。而课堂展示中的第二节——《小说工程课》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在此类课程的教学中,文学作品可长可短,在讨论过程中提倡跨学科教学以及辩证思考和分析。
最后钱老师将STEAM教学的目的概括为鼓励创新,培养能力,她认为这也是教育工作者能带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在观摩课堂和听取讲座之后,参会教师积极与专家互动,深入了解STEAM教学在美国的实施情况和征询了专家的实践建议。老师们的提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美国,小学教师采取包班制,STEAM教学一般是在直接教学的基础教学上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了解基础概念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将学习内容运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去,并且从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展综合能力。STEAM教学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种跨学科整合的思路,以小说工程学的教学为例,这节课中体现了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的融合,而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发展综合能力。
明尼唐卡的学校鼓励老师们分享自己STEAM教学经验,以此互相启发,产生新的思路,以期用更加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替换或优化原有教学中的一些方式。而当老师们发现学生在STEAM课堂中更投入的时候,也加强了老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同和探索。现在明尼唐卡整个学区的教师都对STEAM教学较为熟悉,也力求使学区的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这种教学的魅力。
此外,在STEAM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鼓励和相信教师的创新性,以及发挥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大推动力。STEAM的教师培训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互相学习、共同交流的过程。
面对中国教师提到的我国一些地区班额大、教师学历低、能力弱等问题,美国专家认为美国的小班教学在实施STEAM教学过程中确实有一定便利,但中国的大班教学也可以实施STEAM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实现每个学生的体验与参与。甚至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绘画等创造性的方式实现这一理念。
与外在因素相比,更重要的是教师对STEAM理念的理解、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因地制宜利用资源的意识。而对于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落实,比如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自信和操作能力。此外在培训中采用教师体验式培训方式,帮助教师从学生角度去感受和学习新理念,以及熟悉材料的使用,从而使教师可以更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来。
学区创新团队明尼唐卡基金会赞助的Hub资源车的设计分为六个板块,和STEAM教学完全契合,车里的内容非常个性化,可以适应不同学校的需求。一方面中国教师可以参考Hub车里的资源设计课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本土资源的开发。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重庆树人景瑞小学校长李华:STEAM课程让生活做教材,世界做课堂
于晓雅:山区校都可以开展STEM教育,而且更接地气,你学校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