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测评、即时性协作、视觉化创作……英语教师不容错过的教学工具 | 工具推荐
用好技术工具,有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
文 | 包晓明 (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师)
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阅读课是一种常态课堂模式,也是公开课中的常见课型。但很多时候,阅读课是最困扰教师的一种课型。教师难以达成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总是难以落到实处。而且,“语言第一”“应试第一”的价值取向,常常让教师在做语言知识点的搬运工、语言内容的翻译员,让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而无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移动互联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角度,论述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可以运用的信息技术,以期更有效地达成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文末有更多教学工具推荐哦)
运用游戏化在线测试工具,
提高学生对知识记忆与理解的频度
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掌握情况,常常需要他们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效阐述与表达来体现。有效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培养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同时,还可有效排除当前课堂上时间不足、空间受限和思维维度单一的教学障碍。
当前,很多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上,始终希望学生能够读懂每句话,理解每个词的意思,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解释词义与文本上,这更像是在帮助学生做文字翻译工作。教师占用的课堂教学时间较多,但学生可以利用的时间有效性不高,很难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这是因为,教师反复讲,不代表学生在反复学。
这时教师可运用游戏化在线测试工具,如Kahoot!(教师可在网页端操作、设计试题)、Quizlet(类似Flashcard卡片,教师可通过Live功能组织学生在线小组答题)、Formative(网页应用,可设计填空题、问答题、画线题)等,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与学习动机,让学生从被动地重复听到主动地反复参与。
在读前活动或学生语言知识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词汇、背景知识、已有知识运用在线测试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通过“游戏化”的答题形式,将学习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改变教师单纯罗列与讲解知识的情况。
上述的游戏化在线测试工具有网页版与移动端App,设计精美的画面,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从审美和气氛上让学生的参与变得有趣,改变了传统课堂检测时“严肃”“拘束”的情况。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自然地记住需要记忆的内容。同时,这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游戏化的体验,充分利用游戏机制,组合游戏元素,优化学习过程,让学生产生“玩中学”的感觉。
教师使用这些工具时,要事先对教学内容做试题化的处理,即通过问题与答案的方式设计成选择题或配对题,根据学生可以使用的终端数量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参与到测试中。学生的终端设备需要通过网络与教师的控制端进行互动。
由于测试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评价,所以传统课堂上当堂检测的一般目的是用作巩固课堂知识掌握情况。其实,检测也可以用来提前帮助师生了解正式开始某一主题学习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例如,阅读课在词汇和话题的准备时,可以用抢答形式进行读前热身,让学生对话题有更好的心理准备。Kahoot!的网站上就有一种推荐模式“Blind Kahoot!”,可让教师利用连续的问题引入教学活动,通过学生抢答把握课堂节奏,或是深入讲解,或是一带而过,大大降低教学难度。
此外,这些工具还具有即时数据的统计功能,让教师立即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决定教学步骤。同时,教师还可控制测试节奏,甚至在测试中暂停,及时进行信息补充或配套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为下一活动做准备。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可通过简单抽查式的提问,初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整体正确率,并关注到个别学生,让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完成整个测试后,学生还能看到自己的排名,让教师通过对学生完成数据的分析,对后续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决策。
通过在线即时协作工具,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广度
阅读课上,师生互动常以问答形式展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握课堂进程。这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三个层次的学生:能够顺利表达的,能够基本表达的,表达有困难的。所以,课堂互动常常限于部分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想为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但实际情况并不允许教师照顾到每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达。
基于此,通过在线即时协作工具,如石墨文档、Padlet、Office 365、Google Docs等,则可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教师有可能关注到每个个体。
这些工具允许多人在线同时输入信息,并针对具体内容进行评论。例如石墨文档,可支持多人在线协作编辑文本、表格、幻灯片;Padlet,可实现发布文本、图片、视频、音频、手绘等内容到同一网页,浏览的同时开放评论与点赞功能……教师可根据课堂互动实际需求,运用合适的工具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通常,学生会被要求带着问题阅读,通过在线即时写作工具,他们就可以在阅读完成之后立即提交答案。阅读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关注其他同学的回答,在比较过程中得到启发,在同样的时间里进行更多的学习。
而且,教师不必等到所有学生读完后再通过学生的发言判断他们的学习情况,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就可以为已经发表的内容给予及时的在线回复。这既能节省课堂时间,又可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发现、准确定位阅读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完成阅读后,如果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来收集,或直接在页面上完成。教师可实时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并在学生需要帮助时随时给予支持,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读后任务。
此外,在课堂的问答环节、讨论环节,学生可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在同一“页面”上。当没有机会或时间让所有人都起立发言时,允许同时输入信息的平台就可实现所有人都“发言”。没有胆量或者不够自信的学生,也能提交答案。学生课堂互动中的参与越多,教学目标的达成就越有效。学生可将阅读时有疑问的语言点、不明白的句子、不理解的观点等及时提交到相关工具页面,哪些可在课上解决,哪些可在课后解决,一目了然。
这些工具还支持多媒体的文件格式,学生可直接将写在纸上的笔记上传,或将口头表达录音后上传,或拍摄视频上传,让更多的信息呈现在课堂上。这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更大、更多元的信息。
当学生提供的信息不断地在工具页面积累时,教学的课后延续性便有了保证。课内没有说完的话,可以接着完善;课内没有关注到的信息,可以一一梳理;课内没有给予反馈的学生,可以继续点评,甚至未来还可以重新打开页面,开展更多的拓展性教学活动。
借助视觉化创作工具,
提高学生思维拓展的深度
英语阅读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常常以口头或书面表达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做好表达的准备工作,最后让某个学生或小组进行展示。学生讨论时,往往会期待能力较强的学生做最后展示。但口头或笔头的展示形式较为单一,常常是程序化地做表面文章,很难体现学生的创造力。
基于此,借助视觉化创作工具,如Adobe Spark Video、可立拍(Clips)等,可让学生把口头或笔头的文字转化为视觉化表达,获得更多的思维拓展。
视频的创作过程,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并将其呈现出来。从单一的文字表达到多种媒体集合的视频创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创作过程中有机会与他人合作,让小组讨论更有目的性。
目前,Adobe Spark Video、可立拍仅提供iOS 操作系统的版本,可以实现快速片段式拍摄或录制,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制作出精美的视频。学生通过录音、拍照、摄像,添加文本、背景音乐等,并通过片段编排,将口头或书面内容转化为视觉形式来表达。可立拍还可添加自动生成的“即时字幕”,支持多语言,在影像上加标注、贴标签,甚至可运用增强现实技术(AR)的实景增强功能,将人物加工成卡通形象。
此外,学生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会更加注意表达内容的逻辑性、前后衔接的连贯性及视觉元素采用的合理性。当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官欣赏作品时,会增强对表达准确性的期待。视频制作App还允许学生通过极其简单的操作进行改进,如重新录音、修改文本、优化批注、编辑字幕,有可能在有限时间内多次尝试,改进意愿明显提高,效果立竿见影,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视频制作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把表达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经历联系起来,使用自己喜爱的色彩搭配、版式设计。当学生把语言表达与生活联系起来时,学习效果更容易得以内化并巩固。当学生通过视觉化加工转述阅读文本时,对文本以及对文章作者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便有很大的可能将创造力发挥出来,更好地拓展思维深度,使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利用标准化的量规表格,
促进教学评价反馈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是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因素。课堂评价是教师为了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调整教学,使用某种评价工具收集、分析和运用相关学习信息的活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多以普通评价的方式为主,即给予学生简单的反馈语或用简短的评论进行评价。当课堂与技术相融合,评价方式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当技术开启了学生的创造力之后,上交作业、展示学习成果就有了多种方式,那该如何评价呢?
Rubric(量规)评价表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见表1),有助于教师评判分析教师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
表1 Rubric(量规)评价表
例如,教师可指定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查找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合适的App用4分钟的时间讲述对文本的文学元素(情节、背景、人物、主题和文风)的分析。
基于Rubric(量规)评价表内容,教师可在设计标准时对活动目标进行细化,每个项目分级别给予具体描述。这类标准可以在活动开始前提供给学生。无论学生使用何种技术,教师皆可使用一个标准评价学生的任务达成度。然而,教师应更多地研究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注重评价过程的科学性。
技术可能会让学生的作品很炫目,但脱离语言学习的“技术秀”将会干扰学习效果的呈现,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成长的预估。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使用技术的同时,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更有可能在技术的帮助下创造更多的学习“增量”。
现在,借助技术,教师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学习成果,让所有人可见。如果全班学生皆可见,就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学生可以看到或听到更多人的表达,也可以从别人的表达中取长补短。
例如,类似“班级朋友圈”的Seesaw Classroom、在线班级管理工具蓝墨云班课等,可以实现作业布置和测试发布,还能自动评分。这些工具有网页版与移动端App,教师可建立在线班级,将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成果通过网络进行分享与展示,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增量记录下来变得可见,保留学生学习痕迹,便可更好地进行形成性评价与个性化指导。
有了更广的分享,就可获得更多的反馈,之前只是教师反馈、同学反馈,现在评价反馈的方式更为多元,如网上对话、网络辩论,都会产生思维火花。当学生分享的表达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时,就会激励学生做得更好,形成良性循环。当学生分享得越多,呈现得越多,其思维得到的锻炼就会越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更加充足的时间,提供创造机会,开拓展示空间。
互联网加速了知识的积累,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方式。如果教师仍像过去一样在课堂上做信息的搬运工,总有一天会受到“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学生质疑。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获取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方法上不够成熟的地方及思维逻辑的不足之处,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如何联系的,如何为我所用,如何改变生活甚至改变世界的,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同时,教学媒体要由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能辅助教师“教”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的工具,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年第1期,原标题为《用好技术工具,有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
图片来源:封面图片来源于“图行天下”
责任编辑:孙建辉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