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一小副校长张海宏:“互联网+小学语文”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 统编教材专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尤其是在统编教材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融通学科界限,以寻求数字化时代更好体现小学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路径。
数字化时代如何彰显小学语文学科育人价值
文 | 张海宏
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无处不在经历深刻变革,以承担其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具备当今及以后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必备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强调,教育作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应当具有多样性、多元化和包容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变革。
现在,“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等已经无声地融入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变革,更是思维方式和育人方式的变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基于统编教材内容,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其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呢?
善用多媒体技术
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语文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如音视频、图文结合等,可为学生创设广泛的语文实践机会,搭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充分彰显语文学科育人价值,让学生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语文学习搭上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列车,再被赋予数字化时代的元素,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幅增加古诗文的比重,旨在通过古诗文的教学,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中国好声音”活动如火如荼,红遍大江南北,为中国乐坛推出一批怀揣梦想、具有才华的音乐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利用这一方式开展了“校园好声音”评选活动,让学生选取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统编教材课文内容和课外经典读物,通过音频的录制、编辑和上传,让全体学生在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陶冶情操,将语文学习变为乐事,体会信息技术和语文学习融合的好处。
参与“校园好声音”评选活动的作品,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一些离别诗勾画的离行送别场景,虽有离愁别绪,但可发现很多诗人并没有因身处逆境而颓废、消沉,反而展现出豪迈豁达的胸怀。
在朗诵或吟诵过程中,不仅朗读者自身感受到诗人表现出的豪迈胸襟,而且通过音频和网络平台,所有听到的人也能了解有关“送别”的文化意象,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进而将其渗透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受到感染。
学生所选内容不仅有古诗文,还有历史故事、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例如,一年级下册《人之初》就是从经典性和教育性兼具的《三字经》中节选的,学生在朗读时不仅会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将其录制成音频播放给其他学生时,其他学生也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深受感染,并将其内化于心。教育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发生了。
“校园好声音”活动中,我们选取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不仅是在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与做事,更是借助信息技术将学科育人价值寓于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眼中充盈着重视与期待、热情与欣喜。在这一活动的准备和展评过程中,音频、网络平台等多媒体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淀学生文化素养助力添翼。
(二)“新”图文日记,视听盛宴中汲取祖国灿烂文化
对小学生来讲,“写日记”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少学生提起“写”就头痛。图文日记能有效降低学生写日记的难度,让学生将绘画与日记相结合,用图画配合文字反映生活中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在传统图文日记以学生手绘为主的基础上,“新”图文日记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绘画,有效克服学生绘画基础不一的问题,也为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提供机会。
对于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学生觉得这并不是难事,他们借助计算机完成日记写作,或利用画板工具绘制日记插图,或从网络上下载与所写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将外出游玩拍摄的照片、剪贴画等插入文档,让日记图文并茂。这不但不会让学生感觉增加了学习负担,反而会让他们感觉写日记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语文学习活动。这样的活动集信息技术、美术知识和语文能力于一体,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小画家和小作家的双重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感觉到有趣味之后,他们写日记的热情就会空前高涨。例如,三年级上册“秋天”单元的习作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写日记”。这时教师运用“新”图文日记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出来。
有的学生将自己假期游玩的沿途风景、见闻用图文形式记录在电脑上,和其他同学分享时会将这一旅游日志制作成PPT,配有音乐,插入拍摄的照片,加上旁白解说和精彩视频片段,为同学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通过分享,学生不仅了解了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还将对祖国山河和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传递给其他同学,让大家感同身受,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油然而生。
此外,我们将学生的“新”图文日记上传到班级公众号或微信群,或推荐到校园网、微信平台上,让学生的作品在更大的范围内可见,拥有更多的读者,获得更多的赞誉。
2017年,陈宝生部长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课堂革命”的号角。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善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情感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淀文化素养,成为教师思考的另一问题。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微视频形式开展“今天我主讲”活动,鼓励学生将学习过的古诗按照主题、内容或意象组合,提前录制成微视频,与班级学生分享交流。
用微课突破语文学习难点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彰显出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确定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当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学习难点和困惑点,如果课堂讲解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夹生饭”。借助多元微课,则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增强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微课解疑惑,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微课是指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的、基于网络运行、不受时空限制、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针对本年级教材的学习难点录制相关微课。
录制微课过程中,要紧扣“微”字:利用三五分钟,只讲一个知识点,短小精悍;突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微课录制完成后,课前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学习必备知识,课堂上解惑,课后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和深化所学内容。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将小蝌蚪生长变化的过程制作成微课,生动、形象、直观,突破学生的认知难点,也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世界的奇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事半功倍。
再如,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时,教师录制了三节系列微课,引领学生走近粽子,走近端午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节以“粽子的来历”为主题,让学生感受粽子与屈原的关系,认识屈原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第二节以“端午节的习俗”为主题,让学生了解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等传统习俗;第三节以“粽子的做法”为主题,鼓励学生在端午节时和家人一起学着包粽子。这三节微课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把学生带进更大的语文学习天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在潜移默化中植根学生心灵。
(二)微课开视野,知识与能力共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或专家资源,体现外力的价值。一些学生家长在某个领域就是精英,是行业内的优秀人士,堪称某方面的专家。我们可请家长协助,利用他们的资源,录制微课程。
例如,有的班级会录制诗词系列课程,从古诗词特有的意象入手,选取具有相同意象的古诗为一组进行整体讲解,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古诗词,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有的班级则会录制节气课程,让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及其蕴含的丰富文化慢慢浸入学生的血脉······
这些微课资源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经济、体育等方面。教师有意识地将微课程资源分类,形成班级或年级甚至学校的微课程群,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在聆听这些微课时,所接受的不只是知识的启迪,更重要的是情感的熏陶和文化的滋养。他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也可以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还可以感受到祖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三)微课拓思路,自主能力有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录制学习微课。学生可针对当天学习的内容或即将学习的新内容,学习制作微课。学生微课的录制时间比较短,三分钟左右为佳,这既不会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还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形式上,它可灵活多样,或是正襟危坐的讲解式,或是活泼多样的“抖音”式,或采取与同学、家长的“对话式”。微课内容可以是针对教学难点的再探讨,也可以是对新知识的提前学习。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的热情也是无限的,微课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习思路。
当然,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学生学习才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微课辅助学习在常态教学中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这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还融洽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但微课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全部,我们要正视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研究,取其精华,才能让它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用网络融通语文学习界限
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
以往语文教学比较重视学科的专业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科内容,缺乏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而且,各学科间的内容也有重合的地方,容易浪费时间,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因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更好融通课内外、学科间和家校间的关系,为学生成长助力。
(一)借助网络实现课内外融通
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外,必然会和社会、社区等诸多环境产生联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借助信息技术设置体现课内外融通的内容,这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一课时,教师要提前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收集鸟类资料,了解人类与鸟类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现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从网上找来大量关于鸟的资料,图文结合,音视频结合,内容丰富多彩。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紧扣“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这个问题组织讨论交流,既培养学生准确、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爱护鸟类的情感。
学生结合课文及他人观点,联系课下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教师则引导学生在课下进一步结合家庭和社区资源,提出、研究并设计出有关爱护鸟与保护环境的解决方案,制作成电子文档和宣传视频,在班级微信群进行分享、交流。优秀视频还会被推荐到社区宣传室给居民播放,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的心灵,在课内外融通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依托网络资源实现学科间融通
识字和写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但这个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学生学起来也觉得乏味,没有什么兴趣。为此,我们依托网络资源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打通学科界限,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融通各学科知识,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低年级的汉字教学中,我们充分关注美术元素、音乐元素、科技元素、体育元素等,教学过程随时联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例如,利用网上汉字动画,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笔画顺序,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受到丰富的汉字文化,加深对笔画和字形的记忆;而一个个汉字,配上优雅的背景音乐,加上学生对其演变过程的想象,就是一幅妙不可言的图画,背后或许还隐藏着一首首感人的诗。汉字、图画、诗歌······借助网络资源,打通不同学科间的界限,实现学科间的融通。
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汉字与图画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特有的美,并根据汉字象形文字的特点,思考自己比较喜欢的将汉字与绘画结合起来的方式,以便利用电脑绘制汉字画,编写汉字故事,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当学生在校学习遇到问题和疑难时,他们可以随时请教教师和同学,放学后则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了。因此,利用微信群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五六人一组,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在群中及时沟通。这就如同建立了一个微型社交网络,能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真正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年第4期
责任编辑:孙建辉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鸥:统编教材将全面铺开,如何勇敢而理性地拥抱技术?
统编教材专题 | 20多个班级同听一堂历史课,实景教学助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梁锦明:4000多名教师观看的“3D创意设计”示范课是怎样的
于海洋:看图写话 | “口语交际与写话”课教学设计+微课 | 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