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化教学方法 | 语文学科教学案例

杨佳 孟利娜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0-09-01



中 秋 快 乐


在前段时间的推文中,数老师分享了适用于所有教师的备课网站、备课工具等,获得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同时,很多老师也在后台留言,希望数老师再分享各学科可以使用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及资源,为此,数老师将陆续为大家分享各学科的数字化教学工具、资源、教学方式等。


昨天,数老师分享了几款辅助语文教学的App。今天,数老师继续分享语文学科的数字化教学方法。其他学科的老师也继续关注我们哦,您所需要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及教学方法即将发布。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文  |   杨佳  孟利娜


语文课姓“语”,它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项年轻的技术,正如火如荼地生长着,已被广泛运用。如果能让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语文课堂势必会变得灵活而高效。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上常常出现两种极端,即泛滥使用或弃之不用。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教师不断实践、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信息技术辅助汉字学习


在识字、规范写字、理解生字新词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让学生快速识记,扎实地打好字词基础。


借助微课,汉字书写更规范


课堂上,教师会在黑板上范写,但存在一部分内容被教师遮挡的情况,出现无效学习。如果用微课展示要写的字,坐在教室中的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正确的书写过程,听清教师的讲解。例如, 密”字与“蜜”字看似相同,但书写时有一定的区别:“密”字的下部是“山”字,结构简易,中间的“必”字,可以写得舒展一些,写到横中线的下面;但“蜜”字的下部是“虫”字,结构相对复杂,中间的“必”字就得谦让一些,写在横中线,让整个字摆放合理(如图1)。



利用微课教学生书写汉字,让学生一目了然,过程明晰,对比明显。对教师来说,功在课前,操作简易。如有学生书写时还出现问题,可以反复观看、模仿,从而规范练习,达到最佳效果。


追根溯源,汉字认识更轻松


教学语文生字的过程中,把字写错往往是因为学生对造字规则不理解。微课画面则比较直观,帮助学生正确演示,规范书写汉字。例如,在教学“肺”字时,很多学生容易将右侧部分习惯性地写成“市”字。因此,教师可设计一个微课——让一头鲸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鲸,因为生活在海洋中,我头顶的鼻孔与胸部的肺是相通的,请大家一定要让我自由地呼吸!”同时,微课中将鲸的鼻孔部位以及肺部用红色记号标出,并用红色线条使它们相连。不仅如此,我们还把“肺”字关键的一竖给予书写,运用动态方式展示(如图2)。



图文结合,音响到位,让学生多感官调动,将“肺”字的正确形成与书写印在脑海。而且,将使用微课的班级与未使用的班级(通过教师讲解完成“肺”字书写)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



同样是37人,当场检测区别不是很明显,但在一周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使用微课班级的正确率大大高于未使用的班级。这说明,识字写字环节,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对学生的记忆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易错字学习时,运用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在短时间内掌握文字。



图片展示,字词理解更到位


教学中,总有一部分词语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无法涉及的,必须通过学习来完成。课件或微课的导入则能事半功倍,让学生直观了解词语的意思。《地震中的父与子》中,面对“瓦砾、废墟、大爆炸”这样的词语,通过语言与文字只能模糊地知道与掌握。此时,教师可以点击一段视频《地震》,短短的一分钟,让学生的目光被画面所吸引:几层楼瞬间成为断壁残垣的画面上出现“废墟”这个词;人们逃亡时,近处的爆炸让学生倒吸一口凉气,此时画面出现“大爆炸”三个字,让学生体会到爆炸的强大破坏力;当地震结束,视频定格在破碎的石头上时出现“瓦砾”这个词,使学生一下子知道什么是“瓦砾”。


其实,语文学习中,很多词语可以通过视频、微课这样的信息技术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积累经验,掌握生词,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学习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对识字写字有帮助,在对课文的理解上更是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依托多媒体,语言学习更自主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文赏析中发挥着辅助的作用,对一些课文的理解同样起着帮助作用,特别是将这块“阵地”交由学生完成,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往往将“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四个多音字“间”(jiàn)、“只”(zhǐ)、“数”(shù)、“重”(chóng)的读音以及诗句意思的理解作为教学难点。有些教师因担心学生不懂,甚至会重复五六遍,但学生还是会存在错误。如果我们将教学的 PPT 让学生来完成,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效果就会有所不同。


首先,让学生看清第一张PPT,告诉他们要通过自己的朗读完成“京口”与“瓜洲”的地点填写。很快,学生能在第一张PPT的基础上,把两个地点正确地指出来,并将“京口”与“瓜洲”输入电脑。此时,学生一下子就知道了“一水间”指的是一条长江将“京口”与“瓜洲”间隔开。


其次,再次朗诵,PPT上会出现几座山,让学生指出“钟山”所在之处,知道“钟山与京口两地只(zhǐ)隔着数(shù)重(chóng)山”。


把教具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会觉得很有新意,一下子激发了学习欲望,从而唤醒内心的表现欲。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学习处于高效的氛围中,短时间就能达成教学目标。


借助多媒体,重组语言更直观


当我们学习课文内容遇到无法梳理文章脉络的问题时,现代信息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数千万年后,恐龙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这个内容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找出“列数字”“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但很难找到“分类别”这一说明方法。


此时,现代信息技术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只需轻轻一按,课前做成的课件就能在一瞬间把课文从一整段变成清晰的四个自然段,且四个自然段区分明显。学生在冥思苦想中眼前一亮。简单的课件如同一架梯子,让学生直观、轻松地明白课文中所说的说明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并非十分复杂,关键是能不能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收获“跳一跳,摘到果”的成功喜悦。


凭借多媒体,挖掘语言更深入


小学高段课文需要细细读、慢慢品,但如果不知道背景故事,再怎么想也是枉然,这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快捷、直观地让学生产生很好的领悟。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一诗时,很多学生很难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此时,教师播放《巧渡金沙江》的音频故事。通过聆听,学生佩服红军的英勇,纷纷赞扬:“太聪明了!”“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敌人固若金汤的防守给击破了,太了不起了!”……


其实,仅仅用音频播放《飞夺泸定桥》,其感染力远远不够,可采用视频的方式,将这段可歌可泣的影片故事展现在学生面前。五分钟的画面,刻画出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大无畏精神。


望着13根令人害怕的铁索,望着敌人织成网一样的火力,望着红军战士被击中落入湍急的河水,有的学生不禁流出感动的泪,有的学生开始唏嘘起来……当看到红军最后胜利时,学生都不由得鼓起了掌。


通过聆听音频、观看视频,学生再次朗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饱含着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也充满对牺牲红军战士的惋惜与伤痛。


一段段音频和视频能起到震撼的效果,让原本在书本背后的内容回响在学生耳边,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扩大视野范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信息技术为语言表达创设了情境


对语文学习来说,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关键在于学生能不能通过课文学习举一反三,在恰当的时候科学运用。


课件铺垫,口语表达多样化


用PPT课件设计好相关练习,既能消除学生练笔的畏惧心理,又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把两个孩子描写得入木三分,但课文还留有一定的空间,如图3所示。


很多学生能完成这个填空,这比让学生直接表达更方便,也更直接。有的学生说:“无论小嘎子使劲地推,胖墩儿都稳如泰山;无论小嘎子如何用力地拉对方的臂膀,胖墩儿仍是纹丝不动;无论小嘎子使出吃奶的劲儿拽对方,胖墩儿还是一动不动;实在不行了,那就用脑袋顶吧,可无论小嘎子咬着牙使力,胖墩儿依然如磐石般岿然不动。”


以上练习既能锻炼学生对“推拉拽顶”的理解,又积累了“不动”的不同表达方法。再用实物展台播放学生的作品,更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会有很大的进步。小小的一张PPT、一个实物展示台,却如红毯一般,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图文介绍,知识迁移精准化


对于课文习作方法,我们能够进行知识迁移,如果得到很好的利用,它就能在课堂中反馈出学生有没有真正学会。例如《鲸》的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生动形象地把鲸体形的庞大展现在读者眼前。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点,教师可及时播放《长颈鹿的视频与解说》,并将屏幕定格在所需要的画面。这样学生马上能够明白,运用作比较的方法,可以将长颈鹿和大象进行比较,也可以用二层楼的房子和长颈鹿进行对比,说明长颈鹿很高。


有学生这样描写:“人们都说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可是你知道吗?有一种动物站在大象面前,大象就变成矮个儿。这种动物就是长颈鹿,被誉为动物界的‘姚明’。它们最高可达六米,刚出生的小长颈鹿就有1.5米高……”


基于一定的情境,学生的习作练习就不会枯燥,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准备,真正地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处,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不断地成长。


用微课渲染氛围,让学生表露真情


仿写固然重要,五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还要让学生将内心想表达的用语言展示出来,这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给予支持。例如,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学生知道了圆明园中曾经珍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它是一座了不起的集中西建筑于一体的国际型博物馆。但英法联军一把大火将这座园子化成一片废墟。


此时,学生的心情是沉痛的。一些情绪激动的学生按捺不住,开始与同学交流起来。这时让学生写写内心的想法是很合适的。


侵略者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物,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掠夺了大量的中华瑰宝。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我们要呐喊:“还我的圆明园,还我们的文明和瑰宝!”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到了:这些侵略者是非常可恨的,他们毁掉了我们的圆明园,不能让他们进入我们的国土来欺负我们,不能饶过他们。


今天,中国强大了,不会再让别的国家欺凌我们的国家。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服务祖国、报答祖国,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在语文课堂上合理地融入新锐的现代信息技术,更直观地把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述的现象展示出来,让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更快速地将课文中一些无法调整的语序进行重组,让课文线索显而易见;将课文背后的知识用视听方式再现,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恰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功在课前,备足课,备好学生,紧抓重难点,才能事半功倍,上好课。


(作者杨佳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中心学校教师;孟利娜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二小教师)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年第8期。责任编辑:孙建辉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教育部将如何规范管理教育App?看雷朝滋司长的详细解读

张东升:新学期,怎样开设思维发展型课堂 | 视频讲座借鉴ISTE,我国基础教育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整合计算思维
许憬:没有数据参与的计算机学习,不是真正的高阶学习 | 名师引领钟秉林:面对当下的教育新科技,教育工作者要有一个清醒的态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