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国家在发钱,为啥我们发消费券?
2020的这个庚子年,注定是能够载入史册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181个国家蔓延肆虐,大多数国家都遭受了经济重创,许多企业宣布停工、停产,街边大批量的店铺不得不关门暂停营业,全球经济到了大衰退的边缘。甚至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很像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比2008年的经济危机要危险5—10倍。
此时,稳定国民信心和提振消费能力,成了政府必须要面对的任务。对此,很多国家都开启了对民众的“补助”模式,希望通过政府发放补助保障国民维持正常生活,防止经济大幅衰退,携手共同度过这个难关。
01
撒钱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派发现金。疫情期间,有的国家采取了直接发现金的方式来缓解经济压力。
我们则是采用了第二种方式——发放消费券。
重新释放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积极财政更加积极有为。在这一基调下,多地闻风而动,下起了一波接一波的“红包雨”。
江苏南京成为本轮以发放消费券形式促进消费的首个城市,共发放总额3.18亿元的消费券;浙江省准备了10个亿的文旅消费券和1个亿的文旅消费大红包,宁波舟山都推出类似消费券,济南也发放了2000万消费券供人民群众领用,此外广州和成都等城市陆续加入消费券发放大军,领券和花券成为不少地区居民的高频词。
目前,各地推出的消费券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线下消费时,点击“使用”事先获得的消费券并提供给商家,以抵扣部分消费金额;而另一种方式中,消费券会保存在用户的支付App上,在日后进行支付时直接自动减免一定数额的消费,而不需要进行更多操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6日,全国至少有包括南京、杭州、珠海等在内40多个地区,推出了数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消费券政策,以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帮助相关行业企业恢复经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国家是直接发钱,我国却是发消费券?
02
发钱还是发消费券,这是不同国家居民的消费习惯决定的。
2019年一份美联储的抽样调查表明:大概近40%左右,在需要应急支出400美元的时候会遇到困难,12%的人完全没法应付400美元的突发支出,27%的人无法撑过一个信用周期。
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目前有57%的美国人,其储蓄还不到1000美元。另据Bankrate的一项研究,只有18%的美国人有足够的钱去支付3至5个月的费用,近25%的美国人根本没有紧急储蓄。如果上面的数据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那么给每个美国人发钱,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而言,是能解燃眉之急的。
而中国人则比美国人要稳健得多,10年前中国人民的储蓄率是50%,2018年我国境内总储蓄率接近45%,已是近10年来最低值,但依旧保持着全球最高水平,且是国外总储蓄率的三倍之多。
因此,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给美国人发消费券,“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愿长醉不复醒”的美国人在领到消费券后,发现自己花不出去,因为没有钱。如果给中国人发现金,“看着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又增加了一点,做梦都要笑醒”的中国人领到钱后,一转身就把钱存进了银行。
但政府发放“补助”,是为了让居民消费,而不是存到银行。当大家都把钱存到银行时,相当于纸币从政府手里,跑到居民手里,然后又回到银行手里,没有产生任何作用,无法满足当下刺激消费、拉动生产的需求。
只有居民把这笔钱消费了,买了1000元东西回家,这1000元东西背后所代表的商家,才有生意可做,他们才会有动力去生产更多东西。而他们一旦要生产东西,就会需要雇佣工人,于是就业就被拉动起来了。工人拿到工资后,再去消费,就会再次拉动生产,而生产被拉动后,会再次拉动就业,如此往复,经济的齿轮就滚动起来了。
为了保证这种“补助”不被存储下来,而是用于消费,基于这样的情况,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给你设定一个使用期限,或者满多少减多少钱。因此,发放消费券,是在充分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民众心理的基础上,做出的最适宜的选择。
同时,消费券是有竞争的补贴,拿到券的人既可以选择去吃饭,也可以选择购物,也就是商家之间会竞争这个补贴。这样通过市场的大力竞争,人们的钱和消费券,就会流向那些有更强竞争力和更高效的商家。
还是不懂?没关系!1号君找了一段90后大学生用代码做的视频,看完秒懂!
所以消费券并不是各类企业自己的优惠券,而是具有高流动性的,能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现金的。发放消费券,不只是为了刺激消费,更是促进整个经济的良性发展。
03
其实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曾采取过发放消费券的措施。
1999年,日本发放“地域振兴券”,约3,107万人领取,合计6,189亿日圆。2009年泰国发放总值达189亿泰铢的“救国支票”,调查发现民众用于消费资金达170亿泰铢,最终推动经济增长0.24%。无疑,消费券的发放可以直接刺激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 。
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浙江省委政研室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消费券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达到1:1.3,是直接发放现金的2倍。尤其是对旅游业的促进,政府每发10元旅游消费券,就可以带动近300元的消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多地消费券已达成十多倍杠杆率的消费刺激目标。
3月18日至22日的5天时间里,南京市共使用电子消费券34522张,总消费金额942.93万元;
截至3月29日,杭州的第一批消费券已经拉动了4.53亿元的消费;
广东佛山南海区,短短一小时当地消费者就核销40万元消费券,拉动超百万消费额;
郑州首期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发放两日核销1152.4万元,带动消费1.28亿元,乘数效应达11倍……
从江苏、浙江等地来看,推出消费券政策以后,对扩大当地居民消费、促进市场活跃还是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但是,要想使消费券变成“带货王”,必须提高消费券的“实现率”,才能更好地“劝”消费。
消费券发放“三十六计”之一
发放消费券时应该更多地面向中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对商品优惠力度更加敏感。南京市在3.18亿元的五类消费券中,有一类是专门面向困难群众。
消费券发放“三十六计”之二
消费券的优惠对象应该指定一些价格弹性较高的商品,若消费券的使用对象只是一些生活必须品,其往往只是将居民未来的计划消费提前,最终不能产生额外的消费增长。家电、图书、体育等弹性较高的商品将会引致更多的计划外开销。
消费券发放“三十六计”之三
消费券的发放也需要注重普惠与公平,更需要关注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商户。
那么有人不禁担心,发放消费券会导致物价上涨吗?这个问题其实是多虑了。
首先从消费券的类型来看,这次主要发放的都是文旅与餐饮类的消费券,主要是服务型行业,而这种类型的消费弹性都是比较大的。
其次,发放消费券只是一个短期的过渡政策,为的是短时间内加速提振消费,并且为后续中长期政策的落地提供缓冲的作用。因此不会长时间发放消费券导致过度刺激。
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消费券就是“灵丹妙药”,发放消费券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地方政府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避免消费券的发放带来过重的债务负担,从而减少对政府未来投资决策的影响。
截至到4月初,发放消费券的地区大多是东部沿海省市与中西部省会、直辖市。
此外,财政政策也面临即期直接消费和投资的权衡,政府使用资金投资基建会带来未来的生产力,使用消费券纯粹刺激消费不会带来未来的资本形成和收入,有可能只是债务的增加。最后,消费券指定商品、制定商家的使用,会部分扭曲已有的市场自由竞争形成的激励,改变原有价格体系。
其实对消费券的探讨并不止于此,但无论其设定如何精巧,消费券只是推动经济短期增长的强心针,终究不是刺激居民消费的长久之计。居民的消费潜力最终要靠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发掘,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才是拉动消费的根本动力。
来源:澎湃新闻、北京商报、华哥社论等
图片:视觉中国、言之有范、公开信息截图
视频:B站up主“九磅十伍便士”
编辑:土豆
值班主编:花生米
江苏省委一号文的制度,江苏各地落实如何中办国办调研江苏|一座特大城市的“复活”之路南京市委书记约见,他迟到了!这理由很Nice “房住不炒”,别指望房价暴涨你们要的C位指挥官,我们找到了黄石采访32天,一名摄影记者的“前线日记”“无接触买卖”是否成为商业发展恒久动力?江苏首创新规,对房屋买卖有哪些重要意义?春回大地,旅游复苏进行时社保减免政策来了!江苏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绘本| 疫情结束后,第一条朋友圈发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