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增补版]从外洋泾浜桥开始乘坐71路公交专用车西行延安路漫记

本地老洋房 外滩以西 2020-11-02


洋泾浜=Yang King Pang。上海人百多年来挂嘴边的“洋泾浜”有特殊含义:


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位于从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一条马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所谓"洋泾浜英语",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它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它最初是十九世纪中外商人使用的混杂语言,只有口头形式,没有统一的书面形式,而且变体很多。该语言流行于当时的上海洋泾浜周边地区,故由此得名。由于该语言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洋泾浜英语"(pidgin English)一般被认为与中式英语具有相同的含义,但事实上它只是中式英语的一个代表,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为特殊的历史意义。


洋泾浜靠外滩那座桥叫外洋泾浜桥,连接法界和英界,战事起,用障碍物拦截就可以仔细检查过路的行人和车辆。下图是少年天才摄影师Ephgrave, Jack1929年航拍,那一年他15岁,通过父亲的关系进博物馆路22号(如今虎丘路,但颐中大楼如今门牌号为南苏州河路161号)英美烟草公司当广告设计员,酷爱摄影。




链接点进去看看 :《J. W. Ephgrave 少年心事当拏云 可能是已知的近代上海最有名的少年摄影师》,这个神勇少年的空中摄影航程也是一路向西,极具价值的航拍照片还有两张,一张记录下如今茂名南路、长乐路一带沙逊地产情况,一张定格了邬达克的宏恩医院(如今华东医院)。


上图为1949年航拍,美国《生活》周刊摄影记者Jack Brins拍摄,关于Jack Brins,链接点进去看看:《[增补版]Jack Brins记录下1947-1949年的上海看似平静的街道图景》。



71路公交车行驶在上海从东到西的一条公交主干线,利用这条线可以随上随下去看附近的不少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在茂名北路站下车,往南步行大概10分钟进入到以法国总会和峻岭公寓为主的历史风貌区,这两处都是可以随意进出的消费场所;最近花园饭店庆祝成立30周年,日本财团应该撤离了,和华山路上希尔顿大酒店一样,租约到期。而参观邬达克设计的宏恩医院,还是71路专用车在华山路或者镇宁路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链接点进去看看:《邬达克设计的宏恩医院(华东医院前身)施工节点影像全记录 新找到一张有故事的航拍图》。


外洋泾浜桥拆除,小河浜被填埋筑路,英国人和法国人一致认为这条路可以用爱德华七世名字命名,字林西报1920年8月3日写道:


This was once the Yangkingpang, but culverting and road-making have transformed it into Avenue Edward VII.

这条路后来叫延安东路,它往西去原长浜路(大西路、如今延安西路),最后与虹桥路做了有趣交叉,然后接上了318国道,一直到红其拉甫边境口岸。记得在电视媒体最辉煌的年代,上海电视台文艺中心获得别克商务车赞助,从人民广场一直驱车文艺下乡、一路采访一路送温暖。2009年,SMG纪实频道再次出发,花一年时间拍摄了四集纪录片《国道318:与梦想同行》(上海人民广场-西藏樟木口岸,全长5476公里),豆瓣评分8.2。



我们在本地漫游。洋泾浜没有了,延安东路外滩的亚洲第一弯也拆除了。


1997年11月28日建成通车,全长3.06公里;2008年2月23日因达到使用寿命拆除。



71路公交专用车的起点站在外滩麦边大楼,开车的朋友可以直接上延安高架路没红灯,在地面上的朋友也可以乘坐舒适的71路公交专用车,有红绿灯但没社会车辆挡路,一路开出外环线,在内环线内的每一个站点都可以下来散步、活络、深度游,内环至中环和中环至外环也有零散景点。





深度游就从外滩1号开始,有趣的是这个转角上的大楼西门号码是延安东路2号,准确地说是从延安东路2号开始我们今天的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串之旅。下图为苏联摄影师 Vladislav Mikosha1949年拍摄。链接点进去看看:《Vladislav Mikosha的彩色上海和飞虎队员的彩色上海 前后4年光景日月已换新天》。



话说这个麦边大楼(McBain Building)里的单位100年来换了又换(1916年建成),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两户人家,一家是亚细亚火油公司(Asiatic Petroleum Building),一家上海市房地局。麦边先生(George McBain)来得早,投机得早,南京西路梅龙镇广场那块地原来是他家,老地图上写清楚叫麦边花园。过几天我们会在南京西路专题里重点说说麦边花园和之后的大华饭店以及大都会和新仙林舞厅。


18年前,蔡育天离开中华企业出任房地局副局长的时候,上海房地产市场刚刚开始复苏,走向缓慢发展阶段(1986年-1991年)。随后,在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的超常规发展阶段(1992年-1994年)、调整回落阶段(1995年-1999年)、迅速攀升阶段(2000年-2004年),蔡一直稳坐房地局局长职位,丝毫没有受到上海房地产大起大落的影响。在蔡执掌房地局的十几年间,房地产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0.5%左右,迅速攀升到了2004年的8.4%(《上海房地产市场尖峰时刻 房地局局长走马换将》,2005年11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范利祥)。



我们春节期间窝在屋里厢整理外滩、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以及淮海中路的老照片,有关图文报道可以关注我们公众号后阅读。延安东(中)(西)路也是上海的干道,也是开埠以后重要道路之一,尤其它是两界的分界线,路北属公共租界,路南归法租界,两界风情有点不太一样,不多展开叙述,个人以为,路南规划设计好于路北。




杜月笙中汇银行新大楼

及杜家宁海东路的老宅




延安东路往西遇到第一个十字路口是四川南路口,外滩最早的银行和洋行建筑物纷纷进去后视镜,河南中(南)路口的杜月笙中汇大厦(曾为上海历史博物馆,延安东路143号、河南南路16号)和华商纱布交易所(曾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延安东路260号)两界边上的标志性建筑物如今被高架压去很多风头。


中汇大厦由法国建筑师 A.Leonard设计,1934年建成。


下图是杜月笙和孟小冬,杜先生大孟小姐20岁,杜先生是个京剧票友,有一说他成立的恒社最早是个京剧票友堂会。



The formal opening of the Chung Wei Bank will take place at 97 Avenue Edward VII on March 7.(Time:1929 - 2 - 20)

中汇银行开张以后,营业大兴,仅花了几年工夫便造起了一幢规模宏大的大厦。1993年,由一家房地产公司改建成集商场、娱乐、餐厅、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但对原来的建筑风格有所破坏。

地标建筑物,和隔壁麦兰捕房(Poste de Police Mallet)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落,赉安(A. Leonard)还是很照顾邻里关系,当年的风头是中汇银行新大楼足,转角建筑物有足够的外立面结构方式可发挥。


上图来自“上海新里洋房”公众号,看得出中汇银行新大楼落成时隔壁麦兰铺房还在建造,反正都是赉安设计项目,社区风格的平衡以及比例协调他懂的。



关于中汇银行大楼的建筑师,历史书上还提到中国设计师黄日鲲参与设计。


乃于二十一年五月决定延康益洋行规划,而久记先行承做地脚工程,计费元十八万七千两,一面延华法工程师设计建筑,审慎考量前后凡三易其稿,直至二十二年一月十日招商投标,计标价元四十七万五千两,承造者亦久记营造厂也

转引自《中汇大楼的前世今生:从银行大楼到博物馆》(《北京日报》陈凌2017-06-30 ),张效良获得该工程营造商资格,他本人是中汇银行董事,自家楼自己人造很能理解。那也可以推测中国设计师的背景应该和中汇银行也有很大关系,哪个董事家或者银行业关系户留学回国的孩子?


张啸林、杜月笙、朱如山、魏晋三、周文瑞、姚荫鹏、金廷荪、李应生、苏嘉善为董事,张效良、刘远伯、朱南山为候补董事,周之贞、曾孟鸣为监察,王仲奇为候补监察。

没有姓黄的大佬,留个悬念,会有答案的。查了康益洋行,老板中文名字叫康立德(Corrit Aage),是一个丹麦籍基础工程师,康益洋行的故事以后会说说,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1919年成立的康益洋行。


上图来自俄罗斯汉学家张霞的马网报(Magazeta)专栏文章,1949年那张彩色照片,在最后远眺中汇银行大楼的宝塔尖顶和身后庞大的楼身,不动产,带不走,杜月笙转身去了香港没再回来,但他的名字和他的三碗面故事一直流传在上海滩。


曾在朋友圈里看到地产经纪人发中汇大厦出售广告:


建筑面积17246.57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2万平方米。业主希望14亿到手,境外交易。两个自然人股东因为年纪大了,小孩不愿接手管理,无法打理故出售。无债权纠纷,目前满租。


不知道转手成交否?



没有延安高架路之前,中汇大楼和对面华商纱布交易所大楼,后者是通和洋行的作品,出入的都是上海棉纺和纱线大亨,如荣宗敬,如穆藕初,如闻兰亭。上图是从中汇银行新大楼拍摄的,中间的天井有特色。



高架桥和老楼之间的距离实在太亲密了。



现在从延安东路的中汇大楼再也看不见对面的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全貌,在延安东路上高10米处兴建的延安高架路横着,就横在眼前,只看到路桥下的道路少了雨水,多了灰尘,厚厚的,隔离带里的八角金盘总是灰绿色。


地处宁海东路上的杜公馆不见了,以后要登门入室的话要去嘉定,杜公馆异地再建,新地址是洪德路228號西雲樓。杜月笙的旧时生态远离了上海市中心,也没有回到他老家高桥镇。挨着杜公馆的贝家老公馆也拆了,当时报纸还呼吁过一回。 



当年收藏杜家老宅的人眼光超前的,他叫黄修志Jeffrey Wong,华裔加拿大人。有部纪录片跟拍了他如何修复老建筑。





上海音乐厅顶升平移展新貌

范文照后代3D打印办婚礼





上图的拍摄者是Harrison Forman,他一直在上海四处捕捉新鲜的画面,链接点进去看看:《跟福曼在80年前上海热点街区打卡》。


2002年9月1日上海音乐厅歇业,同年12月16日音乐厅的平移工程开始,经过近200个日日夜夜,音乐厅向东南方向移动了66.46米,并抬高3.38米,抵达新址。2004年10月1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在新落成的上海音乐厅举行了首场音乐会。



上海音乐厅因为移动到新的位置,抬升了显得体积大了,不知道现在的地址还是延安东路523号?如徐家汇公园里百代小红楼,说衡山路811号倒不好找。


上海音乐厅前身为南京大戏院,设计师为范文照和赵琛,范文照在上海设计了不少优秀建筑,有公共空间也有居住空间,有名的还有美琪大戏院、虞顺懋的航运大屋,链接点进去看看:《石门一路82号:目前贴在老宅身上的历史标签属于以讹传讹》;还有集雅公寓和永福路范杨公寓(协发公寓),链接点进去看看:《从毕卡第看衡山路上的乔治·华盛顿双公寓楼 范文照设计之路 中国式国际式全实践》。


范家后代Leirah Wang曾联系我们多关心和收集她家长辈资料,Leirah Wang=王蕾,目前是中国3D打印技术的领军人物,范文照是她姨祖父,她奶奶萧碧莲是范文照夫人萧宝莲胞妹。链接点进去看看:《麦小姐故事之五:还记得华亭路口大宅的萧美人 1947年的行号路图录和同年电话号码簿是天作之合 老业主名单来了》。


当上海音乐厅平移1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之时,Steven Ma 和Leirah Wang在上海音乐厅举行了全球首例3D打印婚礼





从龙柱开始的延安中路 

从华山路开始延安西路




这里是摄影爱好者慢门摄影训练地,也是航拍爱好者必飞之地。



本世纪初,延中绿地是上海大手笔市政规划和绿地建设项目,位于延安中路和成都北路(重庆北路)的龙柱也成为申城经典深度旅游景点:这根中心柱特别粗,直径5米、高度32米、桩基长度62米,民间称为龙柱,传说很多,最后由建筑专家张耿耿和雕塑家赵志荣出面做了权威解释。71路专用公交车停靠成都北路,下车还可以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



经延中绿地,老成都路、延安路口时,会发现延安中路高架路在这里有个细微的转弯,特地为中共二大会址让道。



71路专用公交车停靠的茂名北路和陕西南路站,我们对附近的历史建筑写了一些图文报道,链接点进去看看:《茂名南路(延安中路-长乐路)头头子:在早期万国汽车3S店集中街区挂一块上海优秀历史建筑铭牌很难吗?》;《给陕西北路80号提供更多历史图文素材 R.E.Toeg就是大名鼎鼎的托益》;《陕西南路13号 马勒别墅斜对面巨鹿路口那栋顽强的“骑楼”老洋房》;《延安中路877弄:模范邨里除冒广生外还有近代中国名人魏炯和卢锡荣》;《巨鹿路陕西南路口的四方新城还能实现1990年代绘就的规划蓝图吗?》;《没有花园只有后门的巨鹿路大洋房探秘》;《巨鹿路和进贤路三宅院串门记 北京孙辈来看上海祖产 90岁阿婆当导游说近66年故事》。




渐渐地,高楼少了,南面新锦江的圆柱体和花园饭店的板式楼,但老锦江也挺着老筋骨,一点也不输别人。北面的南京西路高建筑群也遮了那里的天空。


俄罗斯风格突然出现,一颗刺进天空的红星,之前那里叫爱俪园,后来叫中苏友好大厦,现在叫上海展览馆。刷成金黄色的外墙,同样刺眼。这里曾有过个要不要抬高上海展览馆(延安中路1000号)的话题,说着说着,后来大概口干舌燥,没有人争论了。



这里的路,比较直,牺牲的是不少老房子:


四明村沿路部分,延安中路913弄;

严同春住宅第一进,延安中路816号;

瑞金剧场,原金都大戏院 延安中路572号;

延安中路810号原印度领事馆的花园;

延安中路934号住宅;

福煦坊沿路部分,延安中路1157弄。




链接点进去看看:《2003年瑞华公寓来了超豪华阵容电影摄制组 王菲和黎明《大城小事》新里洋房老公寓细细看》;《静安寺庙弄(Tample Lane)和赵家桥探访记 乡土文化需要在城市更新中留下深刻印记》;《【增补版】华山路大胜胡同内有一个"担文庄园(Dennartt Estate)"》。




过华山路,延安西路开始了,这里最可惜的是原来意大利商务总会,现在上海市文联办公所在地(大西路10号,如今延安西路238号),花园没有了,老建筑贴着高架路,满脸灰尘。据说此建筑物最早是纺织企业主周士贤府邸,目前未查到周老板资料。


链接点进去看看:《南京西路到底》。




对延安高架路来说,这里又拐了个弯,保留下了圆明讲堂,延安西路434号。再走,过江苏路,又转个弯,为了高楼让道,然后,笔笔直,一直到朱家角。



在延安西路的番禺路附近,我们会给哥伦比亚乡村总会做个专题。



关于番禺路邬达克故居和达华公寓(如今达华宾馆),链接点进去看看:;《1923年邬达克在利西路建造的是自宅吗?1930年番禺路自宅安装暖气热水汀绝对稀奇的家装配置》《邬达克的达华公寓老照片需要用关键词Hubertus Court搜索 那时的酒店式公寓想得真周到》。下图是达华酒店式公寓刚落成的时候,现在高架贴着她。谷歌地图上红圈里是哥伦比亚圈,中文名字叫上生新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