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10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中国各朝代帝王——五代(一)

最爱诗词 2022-10-11

后梁

朱温(852年—912年)


五代十国梁朝开国皇帝,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温。

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 ,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自此唐朝结束了它289年的统治,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妄有科配。

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六月,朱温被亲子朱友珪所害,终年 61 岁。庙号太祖,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

叛归唐朝

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二月,黄巢任朱温为同州防御使,让他自行攻伐占取。朱温于是从丹州南下,去进击左冯翊郡,攻克了它,于是占据了全郡。当时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屯扎了数万军队,纠合其他诸侯,图谋收复左冯翊。朱温当时与王重荣所据土地边界相接,多次被王重荣打败,于是向黄巢请求支援。进上十次表章,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隐瞒,不送给黄巢。又听说黄巢军队势力窘迫困厄,将帅们军心涣散,朱温推知他必将失败。九月,朱温就同身旁心腹计议,杀了黄巢的监军使严实,率领全郡军民投降王重荣。王重荣当天就赶快写成奏章上报朝廷。当时唐僖宗在蜀郡,看了奏章就高兴地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呀。”于是下诏授给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给他名字叫全忠。从此朱温统率他的旧部以及河中的兵士一起行动,所到的地方没有不被攻克而取得胜利的。

荒淫无度

梁太祖朱温的荒淫,行同禽兽,即使在封建帝王中也罕有其匹。朱温为黄巢同州刺史时,娶砀山富室女张氏为妻,对其异常信任。天祐元年张氏病死后,朱温开始“纵意声色,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帝往往乱之”。

乾化二年,“太祖兵败蓨县,道病,还洛,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张全义之子愤极要手刃朱温,为张全义苦苦劝止。至于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乱伦,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博取欢心,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

宜为车毂

朱温曾经和自己的幕僚及游客坐在大柳下,朱温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树应该做车毂。”大家都应。有几个游客起身回答说:“应该做车毂。”朱温勃然大怒,大声说:“书生们喜欢顺口玩弄别人,你们都是这一类的人!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柳木岂能做!”他便对左右的人说:“还等什么!”左右数十人嚷嚷说“应该做车毂”的人,全部都被打死了。

朱友珪(884年―913年)

又名朱友球,小字遥喜,后梁太祖朱温第三子,母亳州营妓,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二位皇帝。

朱友珪初封郢王,历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莱州刺史。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友珪弑父登基,改年号为凤历。继位后大量赏赐将士以图收买人心,然众多老将颇为不平,而朱友珪亦荒淫无度,因此人心沸腾、民怨四起。

凤历元年(公元913年),朱温的外孙袁象先、女婿赵岩、儿子朱友贞与将领杨师厚等人密谋政变,朱友珪逃走未成,于是命冯廷谔将他以及张皇后杀死。朱友贞继位后,追废朱友珪为庶人。

弑父篡位

朱温平时性格刚烈残暴,病中喜怒无常,当时降职的人,往往很快下诏处置,朱友珪非常害怕。当时朱友珪之妻张氏也在朱温身边服侍,得知朱温想传位给朱友文,就将此事告诉朱友珪说:“皇帝把传国宝给王氏,叫她到东京召朱友文,你要大祸临头了。”夫妇二人相对哭泣。左右的人劝朱友珪说:“事急出计谋,为何不早点想办法?”朱友珪换了衣服,秘密地到左龙虎军,与统军韩勍商议,韩勍连夜带领牙兵五百人随朱友珪混杂在控鹤卫士里进入宫中。夜里三更,斩关入万春门,至寝宫,侍奉的人都吓跑了。朱温吓得坐起大喊说:“我怀疑此贼很久了,恨没早点杀掉,逆贼忍心杀父吗?”朱友珪亲吏冯廷谔用剑刺朱温,朱温围着柱子转,剑三次击在柱上,朱温身体疲乏,扑倒床上,冯廷谔以剑刺中,穿过腹部,肠胃都流出来了。朱友珪用蚊帐被褥包裹起来放在寝室里,秘不发丧达四天之久。拿出府库钱财,大赏群臣和各军。派丁昭浦假传诏书到东都,杀害朱友文。朱友珪又下诏说:“朕艰难创业三十多年,为帝六年,大家努力,希望能达到小康。没料到朱友文阴谋异图,将行大逆。昨二日夜甲士入宫,多亏朱友珪忠孝,领兵剿贼,保全朕体。然而病体受到震惊,危在旦夕。朱友珪清除凶逆,功劳无比,应委他主持军国大事。”然后发丧。朱友贞(888年―923年)

后梁太祖朱温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最后一位皇帝,913年—923年在位。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后被封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乾化二年(912年其兄郢王朱友珪弑父即位,任命朱友贞为东京留守 、开封尹。凤历元年(公元913年),朱友贞与赵岩等密谋推翻朱友珪,即皇帝位。龙德三年(公元923年),朱友贞为后唐所迫自杀,时年36岁。

继承帝位

因为朱友珪是凭借军事政变、弑父而登上皇位的,在义与孝上都站不住脚,所以群臣都不依附他。凤历元年(公元913年),朱友贞与赵岩等密谋推翻朱友珪。二月,他们打起“除凶逆,复大仇”的旗号,联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兴师问罪。后发动洛阳禁军兵变,朱友珪自杀,朱友贞即帝位,改名为锽,后再改名为瑱。在五代,他是通过兵变夺取皇位的第一人,为以后的兵变提供了效仿的先例。

后唐

李克用(856年—908年)

唐末将领,沙陀族人。别号“李鸦儿”(其军队主力亦称“鸦军”)。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生前被封晋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

先后镇压庞勋起义军、黄巢起义军。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唐廷恢复李克用官爵,并封晋王。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次年(公元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省代县。

画相趣事

《五代史补》中记有一则故事:在李克用占据河东,声威大振后,盘据淮南的另一个军阀杨行密很想见见李克用什么模样。于是杨行密找了一个画家,假扮商人到河东伺机偷画李克用面貌。不料画家到了河东,立刻为事先得到情报的河东军士所俘虏。克用开始有点生气,接着对左右说:“我少了一只眼睛,招来试着让他画画,看他要怎么画我。”等到画家一到,李克用按着膝盖大怒道:“淮南派你来画我,想必你是画家中高手的,如果今天画我画得不好,那么这里就是你的死地!”画家磕拜了李克用开始画。当时正值盛夏,李克用手拿八角扇,画家因此画时让扇角正好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眼晴。克用看了说:“你这是向我谄媚。”于是让其重画,画家应声下笔,就画李克用弯弓射箭,一只眼睛眯了起来,好像就在瞄准目标,克用大喜,于是重赏画家银两,并送之回淮南。

临终赐箭

传说李克用临终时,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说道:“第一支箭要你讨伐刘仁恭,你不先攻下幽州,黄河以南就不能拿下;第二支箭要你打败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握手结盟,结为兄弟,曾发誓说一起光复大唐江山,现在却背信弃义依附贼党,你必须要讨伐他;第三支箭要消灭朱温。你能完成我这三个愿望,我死而无憾了。”李存勖把三支箭供奉在宗庙里。到了讨伐刘仁恭时,李存勖命礼官以少牢祭于宗庙,请出第一支箭,让贴身将领背着作为前锋。胜利归来之日,带着俘虏将箭送回宗庙。后来,伐契丹、灭朱氏(后梁)也是如此。

李存勖(885年-926年)

唐庄宗李存勖,沙陀族,本为朱邪氏,小名亚子,后唐太祖李克用的长子,后唐开国皇帝。

唐光启元年正月(公元885年)生于晋阳宫,天佑五年(公元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西服岐秦,一步一步使得晋国逐渐强盛起来,就是死敌梁太祖朱温都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国号叫“大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梁朝,定都洛阳。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死于兴教门之变,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自小长相卓尔不群,成年以后英明神武,素以勇猛善战闻名,又长于谋略,生前统一大部中国,开启后唐中兴霸业,世人论五代诸帝皆以庄宗武功最盛。存勖虽武人,但洞晓音律,能度曲,尤善二字叠,曾自制词谱,后人为之惊艳。存词四首,载《尊前集》。

宠信伶人

李存勖是战场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

本来他从小就喜爱音律,爱看伶人演戏。称帝前,就曾任命伶人做官以致贻误战机。灭梁之后,原被梁军俘获的伶人周匝见到李存勖,向他保举曾保护他的后梁教坊使陈浚做一郡长官,李存勖见到周匝,异常欢喜,对周匝保举的陈浚连人也不看立即应允。由于李存勖的宠信,伶人们出入宫廷内外,傲视戏弄贵族大臣。众人气愤之余又不敢向李存勖告状,有的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以保求富贵。四处的节度使们也争相重金行贿。伶人中为害最深的就是景进。李存勖想知道宫外之事就问景进。景进由此大进谗言,干预朝政,文武大臣对他都很畏惧。同时伶人与贪官污吏又相互勾结,不但使朝廷日益腐败,还陷害忠臣良将,鱼肉百姓,搜刮民财。李存勖还用伶人做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置身经百战的将士于不顾,而去封身无寸功的伶人当刺史。李存勖用人不当,直接将自己推上了灭亡之路。

但是,伶人中也有个别忠直的,敬新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有一次,李存勖在宫中看戏,忽然兴致盎然,戏瘾勃发,于是登台和戏子敬新磨一起表演,并且为自己起了个艺名叫“李天下”。李存勖完全不顾为君之尊,边唱边演,恰然自得,玩得不亦乐乎,竟然忘乎所以,四处张望喊道:“李天下!李天下在哪儿?”此时,敬新磨毫不犹豫地上去便扇了他一个耳光,李存勖被打得发蒙,脸色大变,侍从和伶人们都惊恐不已,一起将敬新磨捉住,责问他:“为什么打皇帝的耳光呢?”敬新磨说:“李天下只有一个人啊,还呼喊谁呢?”(你一个小小的演员,竟敢直呼当今皇帝李天下的名讳,这也是你能随便叫的吗?难道想造反吗?可能是敬新磨入戏太深了,竟然忘了眼前这位被自己扇耳光的就是皇帝。)于是大家一听都笑了,李存勖也转怒为喜,看到敬新磨对自己忠心耿耿,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重赏了敬新磨。

文学成就

将门之子的李存勖却精通音律,雅好词赋,文采昭然。他不仅喜欢写词,而且好像不喜欢依现成词谱去填,而是自己作词自己谱曲。清人所编的《词学全书》见到署名唐庄宗的词有三首:《一叶落》、《阳台梦》和《忆仙姿》,都是作为词谱的范词,不仅声调和谐,凄恻感人,而且都注明庄宗自制曲。其他作品还有:徇刑魏博卫滑诸郡县令和平魏博令。

一叶落

一叶落,搴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往事思量著。

阳台梦

薄罗衫子金泥缝,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阑丛,亸金翘玉凤。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忆仙姿(又名如梦令)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忆别伊时,和泪出梦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李嗣源(867-933年)

原名邈吉烈,沙陀族,晋王李克用养子,生父李霓,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第二位皇帝。嗣源初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唐庄宗李存勖领兵取汴梁,灭后梁。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李嗣源于魏州起兵,后来庄宗在兵变中被杀,李嗣源便在大臣的引导下进入洛阳监国。

即位后,改名李亶,改元天成,杀酷吏,褒廉吏,罢宫人伶官,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但不通汉文,难理朝政,用人不明,不能分辨庸贤奸善。后期残忍嗜杀,朝政昏暗,姑息藩镇,停止了自庄宗开始的中央集权运动,孟知祥据两川而反,权臣安重诲跋扈而不能制,次子李从荣骄纵而不得法,以致变乱迭起,朝政混乱。弥留之际,李从荣举兵而反,明宗饮恨而死,享年六十六岁,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葬于徽陵。

节俭不奢

李嗣源在修广寿殿时,非常节俭。当宫殿刚刚建成时,负责工程的官员请求用丹漆涂饰,再修得华丽一些。李嗣源却说:“这个宫殿因为被烧过,所以不得不修,但只求宏伟壮观即可,不求华丽。”和李存勖比起来,李嗣源显得非常简朴,也非常明智。还有一次,为节省国家开支,李嗣源下诏在边疆设置马匹买卖场所,不许少数民族再直接到宫殿前来献马。先前,党项族人和其他部落总是以献良马为名将良莠不齐的马匹送到京城来。后唐就照价给他们钱,但再加上他们住宿、吃喝以及得到的赏赐,每次都要花费不少钱物,浪费极为严重,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李嗣源了解情况后,当即下诏禁止他们再到京城来献马,只在边疆一带设马场交易,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开支。

用人失策

在李嗣源统治时期,掌权的基本上是安重诲和任圜两个人。这两个人虽然对李嗣源很忠贞,办事也很认真,但两人之间却不能互相配合,相反却互相攻击,弄得朝政混乱,大臣们也不能团结。任圜的才华比较出众,任平章事兼判三司,任三司使(三司即盐铁、户部、度支)判三司相当于财政大臣。任圜大权在握,初期也能尽力选拔贤能之士,杜绝以人情任命官员的弊端,忧国忧民,尽职尽责,政绩也很突出,使国库充实,军民富足。而安重诲出身于内迁的少数民族,有文化但不精通为官之道,对于管理平衡大臣们的关系更是门外汉。作为枢密使他大权在手,就变得日益骄横,肆意排挤他人,不但和任圜争夺权力,有时竟当着李嗣源的面和任圜争执,互相谩骂,更不知在李嗣源面前要顾及皇帝的尊严,收敛一些。结果不但自己和任圜双双送命,更重要的是使李嗣源无能人可用,对国家政事起到了反面作用。

兵变上位

庄宗早期对李嗣源非常宠信,同光二年,封李嗣源为宣武军节度使、蕃汉马步总管,诸子皆赐高位,宣武、凤翔方面军内,掌权者“皆李嗣源诸子也”。后以帝义兄位得以拜王,堪称满朝荣宠之最。

然而后唐庄宗晚期“颇为谣言所属”,屡次怀疑李嗣源有不臣之心,开始猜忌起来。后来后唐庄宗有心收军镇割据大权,于是派诸军马步都虞侯朱守殷暗中监视他的起居。同光四年(公元926年),赵在礼占据魏州反叛,庄宗派李嗣源率大军征讨叛军。不料刚到魏州城下,所部发生哗变,与魏州叛军会合,共同拥戴李嗣源为主“帝河北”。李嗣源起初托故逃出魏州城招集散兵,后来在女婿石敬瑭以及手下安重诲、霍彦威的劝诱之下,自立而反。于是,他回师南下,先入汴州,继而向洛阳进发。此时后唐庄宗为伶人郭从谦所杀。李嗣源入洛阳,被群臣拥戴监国,不久承继皇位,改元天成。

李从厚(914年―934年)


小名菩萨奴,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母为昭懿皇后夏氏,五代时期后唐第三位皇帝。

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授任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改任河南尹。长兴元年(公元930年),受封宋王,兼任成德节度使。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加任检校太尉兼侍中,改任邺都节度使。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后唐明帝驾崩,李从厚即位于洛阳。

应顺元年(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篡位登基,李从厚被废为鄂王,不久遇害。在位一年,时年21岁。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追谥曰愍皇帝。

李从珂(885年—936年)

本姓王,小字二十三,母魏氏,后唐明宗李嗣源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代皇帝,史称后唐末帝或后唐废帝。

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安重诲死后,李从珂出任左卫大将军,兼西京留守。三年(公元932年),进位太尉,升任凤翔节度使。四年(公元933年),晋封潞王。 

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四月,废黜后唐愍帝后即帝位,改元清泰。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因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大辽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终年51岁,葬于徽陵。

骁勇善战

李从珂长大后谨慎诚实,沉默少言,但身形雄伟健壮,又骁勇善战,常随李嗣源南征北讨,颇得其喜爱。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发动了灭梁战争。李从珂跟随着李嗣源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天祐十八年(公元922年),庄宗李存勖率军和后梁军队在黄河岸边交战,在梁军退却时,李从珂竟然领十几名骑兵混在敌人当中和他们一起后退,等到抵达敌人的营寨大门时,李从珂大喊一声,杀死几个敌兵,然后用斧头砍下敌人的了望杆从容回到自己营寨。李存勖见状,大叫:“壮哉,阿三!”立即让人拿酒来,亲手赐给他一大杯。李存勖本人就总喜欢冒险作战,李从珂的举动使他极为振奋。

哭得帝位

应顺元年(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自凤翔出发,起兵反叛。李从珂反后,让人起草了檄文散发到各地,以清君侧除奸臣为名,请求各节度使共同出兵攻打京师,杀掉朱弘昭、冯赟等人。李从厚命王思同领兵来讨伐,王思同集结各路兵马围攻凤翔城。这凤翔城不是重镇,城低河窄水也浅,无法固守。王思同的军队和李从珂的相比,占了很大优势。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击下,凤翔城东西关的小城先后失守,李从珂的属下伤亡也很大,再打下去,城池难保,李从珂站在城头上,焦急万分,恨自己没有早点防备,以致今天要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情急之下,李从珂三下五除二,将上身的衣服脱掉,露出身上的一个个伤疤,然后站到了城墙上,哭泣着说:“我自小就跟随着先帝出生人死,身经百战,满身创伤,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们大家跟着我,这些事都看在眼里。现在,朝廷宠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么罪要受此惩罚啊!”

在生死关头,李从珂哭得声泪俱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许多攻城的军士动了侧隐之心,转而支持他。先后劝降曾经的部下羽林指挥使杨思权、都指挥使尹晖等攻城将领,并趁机一举击败李从厚派遣的所有军队,随即拥兵东进,兵锋直指都城洛阳。

(未完待续)

中国各朝代帝王——商朝
中国各朝代帝王——西周
中国各朝代帝王——春秋战国
中国各朝代帝王——秦
中国各朝代帝王——西汉
中国各朝代帝王——东汉
中国各朝代帝王——三国
中国各朝代帝王——晋
中国各朝代帝王——南朝
中国各朝代帝王——北朝
中国各朝代帝王——隋朝
中国各朝代帝王——唐朝(一)



《武汉“战疫”纪事》合集

《红楼十二钗》合集

30首经典电视剧主题曲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 合集

《中国历史悬案》合集

《中国诗词大会》合集

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合集

纪录片《中国通史》合集

纪录片《河西走廊》合集

纪录片《金城兰州》合集

纪录片《中国将帅》合集

纪录片《解放西藏》合集

纪录片《四大美女》合集

纪录片《契丹王朝》合集

纪录片《千年书法》合集

纪录片《大国崛起》合集

纪录片《中国商人》合集

纪录片《诗词中国》合集

纪录片《茶马古道》合集

纪录片《十大元帅》合集

纪录片《大国仪仗》合集

纪录片《茶叶之路》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合集

纪录片《银发汹涌》合集

纪录片《诗画江南》合集

纪录片《中国医生》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 》合集

纪录片 《华为是谁》合集

纪录片《大明宫》合集

纪录片《习仲勋》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潘天寿》合集

纪录片《第三极》合集

纪录片《英雄之城》

纪录片《玄奘大师》

纪录片《俺爹俺娘》

纪录片《缅怀杨绛》

纪录片《抗美援朝》

纪录片《豪门秘事》

纪录片《布达拉宫》

纪录片《齐白石》

纪录片《邓丽君》

纪录片《钟南山》

纪录片《圆明园》

纪录片《路遥》

纪录片《孤老》

纪录片《启功》

纪录片《孔子》

纪录片《赤峰》

纪录片《马云》

纪录片《南宋》合集

纪录片《故宫》合集

纪录片《先生》合集

纪录片《敦煌》合集

纪录片《王震》合集

纪录片《路遥》合集

纪录片《家风》合集

纪录片《货币》合集

纪录片《知青》合集

纪录片《强军》合集

纪录片《徐渭》合集

纪录片《屈原》合集

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合集

纪录片《非典十年祭》合集

纪录片《资本的力量》合集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合集

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合集

纪录片《麦积山石窟》合集

纪录片《西藏的西藏》合集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李鼎铭先生》合集

纪录片《 南怀瑾先生 》合集

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合集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合集

纪录片《憨山大师的一生》合集

纪录片《中国十大王朝》合集

纪录片《抗美援朝真实档案》

纪录片《 龟兹·龟兹》

纪录片《另一个香港》

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

纪录片《十大瓷厂往事》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 》

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

纪录片《苏联最后的时光》

纪录片《大昭寺与小昭寺》

纪录片《1950年中苏合拍》

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 养老》

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

纪录片《隐形杀手:对抗病毒的战争》

纪录片《鲜为人知的东北惊天大鼠疫》

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大型传染病》

纪录片《新中国十大元帅、上将授衔》

纪录片《揭秘六十年前北京定陵挖掘全程》

纪录片《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合集

纪录片《邓小平百万裁军决策内幕》合集

纪录片《苏东坡》合集

百家讲坛《水浒》合集

百家讲坛《苏轼》合集

百家讲坛《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武则天》合集

百家讲坛《长恨歌》合集

百家讲坛《春秋五霸》合集

百家讲坛《中华孝道》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词话》合集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合集

百家讲坛《贞观之治》合集

百家讲坛《太平公主》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合集

百家讲坛《千古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末代皇帝》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三曹》合集

百家讲坛《禅意生活》合集

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合集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话清明》合集

百家讲坛《隋唐英雄志》合集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合集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唐诗的故事》合集

百家讲坛《向古人学家教》合集

百家讲坛《救时宰相于谦》合集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合集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合集

百家讲坛《南唐后主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合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合集

百家讲坛《囚徒天子光绪》合集

百家讲坛《大秦政坛双星》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正道是沧桑》合集

百家讲坛《向诸葛亮借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合集

百家讲坛《纳兰心事有谁知》合集

百家讲坛《书香才女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金戈铁马辛弃疾》合集

百家讲坛《抗倭英雄戚继光》合集

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合集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合集

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合集

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合集

百家讲坛《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合集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合集

百家讲坛《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合集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