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看电视了,电视机要卖给谁去?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多久没看电视了?像小时候那样坐下来看一整天电视,似乎变得不太可能。即便能坐下来看电视节目,聊天、打游戏、网购等社交需求也会随时把我们的注意力从电视拉到移动端设备。不得不承认,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电视旁追剧的场景,已与青春岁月一起,一去不返了。
中国电视业的逆袭
1958年,国营天津无线电厂(七一二厂)利用国产电子管加上苏联的元器件生产出来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以“北京牌”命名。当时“北京牌”产量有限,制造成本很高,每台售价接近700块,没几个人能买得起。而且当时实力雄厚的电子工业骨干厂主要为国防工业配套服务,生产收音机、电视机的基本都是些技术薄弱的地方小厂,产量和技术都很难提高。
真正开启中国电视规模化生产,还要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从日本引进现代化电视机生产流水线 。那时期正处于中日建交后不久的蜜月期,东芝、日立、三洋、松下等日本企业的彩电整机生产技术及零部件开始流向我国以天(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南(国营南京无线电厂)、海(上海电视机一厂)、北(北京牡丹电视机厂)为代表的电视机厂。全国引进的电视整机生产线就多达110条,后来调整为60多条。
一时间,几乎每个省都有至少一个电视机厂,改革开放初全国电视机的年产量也不过数十万台,算是开启了电视生产的小高潮。不过在那个米肉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谁家有一台都是倍有面子的事。你有本事的人家搞到一台电视机,街坊邻居都要凑过来看,小孩子们会搬凳子围坐在电视旁观看。
一般来说,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都是元器件工业带动整机工业,比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出现导致计算机的普及,LCD、PDP器件的出现带来大屏幕的平面电视。但我们国家穷呀、工业基础又差,只能“逆向开发”:先引进整机生产线,进口元器件,保证整机的质量。再列出所需的元器件规格和质量水平,让配套厂生产了,再替代进口。这样抠抠索索十来年,才完成第一代彩电的国产化。
上世纪90年代,是国产电视机厂商最风光的时候。这时期彩电生产能力急剧扩张,加上外商转移到大陆的生产能力,到90年代末总生产能力突破4000万台/年,但内需加出口不足3000万台/年,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缺乏彩电核心技术的国产电视机厂商举起价格屠刀,以长虹、康佳、TCL等为代表的彩电企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
彩电行业价格战领军者,怎么也绕不开长虹。国营长虹机器厂的前身是长虹集团,本是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1985年,长虹从松下引进了最新一代的彩电生产线。当时国内引进的都是国外淘汰的18寸及以下旧生产线,中国人要买大屏幕彩电,只能选洋品牌。
1989年国家对彩电开始征收特别消费税。为了生存,长虹开始降价1989年8月9日,每台降价350元。长虹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操作出人意料地抢占了市场,获得了搞技术研发的宝贵资金。1996年3月,长虹再次宣布降价,降价幅度为8%-18%。价格战刚开打一个月,长虹的市场占有率就蹿升到19%,比降价前增加了7.9%。到年底,长虹坐稳“彩电大王”的宝座。当时中国每卖出三台彩电,有一台出自长虹。
索尼、松下、夏普、LG、三星为代表等洋品牌开始反击,进行技术升级,抢占高端市场,通过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背投电视竞争,企图逆袭国产品牌。“胆敢反抗?”从2002年开始,长虹、TCL、创维等企业纷纷通过背投普及、等离子风暴、纯平降价普及和高清风暴等手段,将外资品牌拖入价格战的汪洋大海。经过一轮轮优胜劣汰,到2008年左右,以创维、康佳、海信、TCL、长虹五大国产品牌电视机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外资品牌电视机市场份额被挤压到不到30%,部分品牌干脆退出中国市场。
2008年前后的经济危机,国家以现金补贴的方式拉动农村家电市场需求,崛起的国产电视企业又吃到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红利。头部国产品牌占据了九成市场份额,而包括三星、夏普等大牌外资都基本被排除在外,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
到了2013年,当一系列刺激政策接近尾声时,传统电视企业的新对手“互联网电视”从天而降。互联网企业普遍认为,电视是仅次于手机的核心屏幕,手机上的内容完全可以嫁接在电视上,使电视内容进一步拓展。乐视TV、爱奇艺电视、小米电视、暴风TV等在互联网电视领域刮起一阵旋风。
以乐视为首的互联网企业搬出了彩电企业的“价格屠龙刀”,用新一轮价格战打破原有市场的风平浪静。乐视并没打算靠硬件赚钱,而是模仿小米手机的模式。当年小米几乎是用“成本价”来卖手机走量,其手机的系统、处理器、内存等核心硬件对标三星、苹果等一线品牌,但售价却不足对手一半,平均单机利润仅为2美元,是苹果的1/75,三星的1/15,华为、OPPO、vivo的1/7。
互联网思维强调“硬件不赚钱,通过软件服务来弥补”。小米靠的是手机上的广告、预装APP、游戏运营等互联网增值业务盈利。虽然小米的互联网增值业务营收一直远远小于手机销售营收,但毛利润是相当可观的。乐视TV把这种模式移植到电视,给靠硬件盈利的传统电视企业当头棒喝。乐视曾公开宣称,“卖一台电视亏损400元,尺寸越大亏得越多”。继乐视之后,极擅价格战的小米也来了。2013年9月,小米发布了第一代电视产品,正式进入彩电市场。贾跃亭败走美国,互联网电视“一哥”乐视销声匿迹,但这不能于智能生态的概念落伍了。
如果一台可以接受30个频道的黑白电视机和一台只能播放某一个频道的彩电放在一起,你会选哪一个?我们看电视并不是只看电视机,而是选择电视机里播放的内容。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高清到超高清,从单声道到全景声……自诞生电视以来,都在视觉和听觉上做文章,如今硬件技术已接近创新天花板了,很难有大的变革。
公开数据显示,随着电视观众的减少,目前我国电视机开机率已经从70%下滑到30%。光靠硬件盈利的时代已基本过去,如今是靠产品和内容服务制胜的时代。手机能播、电脑能播、电视也能播的同质化内容,电视是没有太多竞争力的。所以电视要打造差异化的内容,将用户的注意力从移动端的屏幕拉回来,那么内容付费的理论才能实现。
不仅中国人不看电视了,美国人也是。据尼尔森数据,2022年7月份美国有线电视的收视率降至34.4%。通过流媒体收看电视的比例在快速上升,已经达到美国电视总收视率的34.8%。美国流媒体收视率的提升靠 Netflix、Hulu、Amazon Prime Video、Disney+和HBO Max等推动。中国的流媒体靠谁拉收视率呢,爱优腾吗?
电视业的出路?
价格方面。从2015年到2021年,中国电视的平均尺寸从44.5英寸一路增长到54.4英寸,而且产品规格在以每年1.5英寸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却从1572亿元下跌到1289亿元。小米在2015年推出第一款55英寸液晶电视时,售价是4999元,而现在同尺寸产品只卖1499元。在低价彩电遍地皆是的同时,高端彩电的价格依然稳固,104万元一台的110英寸Micro LEDC电视、77万一台的可卷曲OLED电视、49万一台的138英寸LED触摸电视也都有销售。
销量方面。中国消费者对彩电升级换代的动力不足(这跟手机需求类似,不可能年年换手机)。自2020年开始,中国彩电销量开始下滑,当年销量同比下跌9%至4450万台。2021年,彩电销量继续下跌14%,跌破4000万台大关(销售3835万台)。奇怪的是,我国彩电的产能并没有明显收缩。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彩电产量为1.85亿台,较2020年的1.96亿台有所下降。但和国内彩电销售顶峰的2016年1.75亿台比,仍多产出了1000万台。 彩电价格下降、销量下降,为何彩电产量却有所上升?
这是由于彩电出口增加所致。受疫情影响,海外许多国家与地区供应链受到破坏,彩电工厂无法正常开工,而中国电视机供应链正常,出口持续上升,进而拉动了彩电产量的提升。有朋友说了,好事儿啊,多赚点美元外汇?别高兴太早,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出口量明显增长,但出口金额却下跌了(一顿白忙活)。
电视业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为更好地迎合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电视+”模式已成为丰富电视机内容的一大趋势。有54.2%的消费者希望电视拥有游戏功能,搭载智能AI摄像头的电视能,实现视频通话,支持AI健身等功能……如果电视的功能和性能足够强大,那大屏幕、高亮度、视听结合的优势也能挽回一部分消费者。
广播、短信我们不都还在用吗? 电视没理由会消亡,只会以新面貌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