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春节“去中国化”?再修炼五百年吧!
大过年的,英国和韩国一唱一和,搞出幺蛾子,给中国民众添堵!前些日子,大英博物馆通过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活动预告,号召大家“与我们一起庆祝韩国农历新年,欣赏新罗乐团的神奇表演。”注明的活动于当地时间20日下午在大英博物馆举行,由韩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赞助支持。
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它以月相周期安排月份,配合季节、阳光分一岁为二十四节气。早在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时,历法规则就已相当完善。简单地说,农历以阴历Lunar calendars 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组成的一种历法,严格意义上叫阴阳合历 Lunisolar calendars。每逢腊尽春来,华夏先民就要庆祝新年,祭祀祖先,形成了吃团年饭、贴春联、放爆竹、挂灯笼、拜年、祭祖等文化习俗。
中国农历新年又称春节,在整个东亚文化圈,只有日本在民治维新后放弃了春节传统,改过元旦新年,其余的韩国、越南、新加坡和全球华人都是过春节的。此外,东南亚的很多国家,也把春节定为法定假日。这就形成了“中国春节全球过”、“全球都过中国年”的景象。
文化自信,不是先到先得
从17世纪开始,西方对中国春节的称呼,一直都是Chinese New Year。所以如今海外华人华侨,各地的唐人街,别说西方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就算是普通人,对这个节日和中国的关系也是知晓的。大英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这次不是没文化闹的丢脸,而是故意为之的碰瓷。
Lunar new year阴历新年表述还问题不大,就像感恩节、圣诞节、双十一前面不加国别一样,但这不是这些人最终想要的结果。他们想通过Lunar new year“过渡”,搞个温水煮青蛙的神操作,偷换概念再打出Korean lunar new year!
半岛自李氏朝鲜开始就直接用中国农历,从大明大统历一直延续到大清时宪历,他们哪来的“韩国农历”?何来“韩国农历新年”一说?有资格代表东亚春节文化吗?
任何一个民族和相应的文化群体想要各自的Lunar calendar,也不是不可以。比如,印度人的Lunar New Year就是其旧历的最后一天,叫做排灯节,折合现行的公历,大约在每年的10月底左右。其它国家庆祝自己的农历新年依照中国历法,新年的日子跟中国人的重合,也没问题。但你不能跨出国家范畴,把别人国家的文明代表了。比如叫英国的感恩节,法国的复活节(你的习俗只有个性,是没有共性的)。
韩国人过年有给压岁钱、贴春联的习惯不假。因为古朝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藩属国,母国中国用红色,他们等级不够只能用白色。过春节,中国给晚辈压岁钱用红色的信封“红包”,而韩国人则习惯用白色的信封装压岁钱;韩国的春联也是白色的,用汉字书写,而且春联一个方向必须指向母国,不能贴直,只能是斜的,表达对母国的敬仰之心(另一种说法是他们是殷商后裔,有崇尚白色的传统)。
在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时期,过春节是被严格禁止。如果某个孩子的饭盒里被发现祭祀用食品,是会受到严厉处罚的。春节作为韩国一个传统节日,直到1985年才重新出现(以“民俗日”的名称,古时叫旧正)。1999年,韩国正式恢复了春节,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由于韩国政府去汉化,导致韩国很多年轻人渐渐不会汉字,连春联也写不出来了(韩国是在立春这一天贴春联)。
求同存异,中国人已表达了足够的善意,但不代表我们会放弃本国的文化。面对差不多的文化习俗,西方更乐于让韩国、日本去代表东亚文化,而将包括中国春节在内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去“中国化”。
争议越来越大,甚至有大量的抗议邮件发往联合国。在这种有关起源和归属权的争议,幸好联合国见多识广,随后发行了兔年邮票,上面特别标记“Chinese lunar calendar”(中国农历新年),也算是一种正名,心虚的大英博物馆悄无声息地撤回了相关网页。
打脸韩国的,还有盟友美国。美国加州宣布自今年起,正式将中国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日,加州辖下的公务体系、公立学校,都在农历大年初一放假一天。
在此之前,纽约、旧金山等许多地方学校已开始在春节放假,而加州是全美第一个宣布在中国农历新年放假的州。今年春节,加州部分韩裔家庭为了这个事情,竟然让孩子抵制学校举办的庆祝“中国新年”活动,搞得校方惊讶不已。
加州是美国人口第一大洲,占全美人口的12%。因此, 加州的一举一动,在全美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纽约华裔众议员孟昭文也提出议案,将中国农历新年定为全美法定假日。春节也不排除日后成为美国全国法定的假日。
寻找上海的年味
小时候,听弄堂住户菜刀在木砧墩板的笃笃声,就能感受到新年的脚步渐渐靠近。厨房里时不时会飘来各家烧年夜饭的香味,其实吃什么不重要,一家人能团圆过年才是最开心的。吃完年夜饭,就会守在电视面前等八点档的春晚。零点之前,很多人家会选择冒着寒风出门,陆续赶往上海的寺庙。零点一过,玉佛寺、龙华寺…变得超热闹,门口的香客们蠢蠢欲动。头香是烧不到的,沾沾喜气,祈求一年顺顺利利还是可以排上号的。
初二到初四,一般会跟着父母走亲戚。大人拉拉家长,孩子有压岁钱拿最开心。大人掏出红包,小孩要适当拒绝一两次,最后不好意思地收下。初四晚上,零点一过,窗外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迎财神就开始了(个人感觉比除夕的鞭炮声还响)。鞭炮声一直要持续到凌晨两点钟左右。如今为了安全和环保,市区已经好久没听到过鞭炮声了,上海的年味也越来越淡。到现在,“年味”已是“魔都”过年的一件“奢侈品”。年夜饭自己不烧外面订了,走亲访友都隔的比较远,单程在地铁1个小时内都算近的,家庭组成规模也越来越小,电视机也许久不开了。
过年,还残留上海地方特色的,可能要数城隍庙豫园灯会了吧。这个灯会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代晚期,中断后从1979年开始恢复举办,一直延续到今。除了春节,豫园其实在不同的传统节日也会举办主题活动(比如端午、中秋),也都不错。
美中不足的是,去看豫园灯会是要买票的(不然看不全)。虽然门票不算贵,但毕竟挡住了一部分喜欢看热闹的人。蛋哥不知道中国其他的大城市是怎样过年的,但觉得确实应该向海外的华人华侨学习,增加点春节民俗活动、巡游啥的,丰富节庆内容、活跃实体经济。当然这牵扯到安保、环卫等部门协调,对政府来说可能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件,但毕竟不能等到人家学的东西比你原创的东西更受欢迎了,你再去反思、去改进,那是不是就有点晚了?
以往文章:
亚洲小国主动邀请美国部署核武器,醉翁之意不在酒
门神的历史演变,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