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推荐|2篇Science揭示肿瘤的治疗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

2017-11-04 iNature iNature

iNature:2篇Science同时发表,揭示人类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及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影响癌症的免疫治疗作用。同时,Nature进行了相应的点评。




癌症免疫疗法可以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症,但生活在患者肠道中的微生物可能影响这些治疗的结果,有两个研究小组已经发现,这种有趣的现象。


肠道微生物

他们的研究发表在11月2日的Science【1,2】上,是将生物医学研究中两个最热门的领域联系在一起的最新成果:癌症免疫疗法和人体微生物驻在疾病中的作用。他们还强调了抗生素对癌症免疫治疗的影响,特别是阻断两种相关蛋白称为PD-1和PD-L1的药物。 其中一项研究发现,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感染的人”,发现免疫疗法的效果明显减弱。


抗生素的使用,对肿瘤的影响


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癌症研究员Jennifer Wargo(其中一项研究的作者)说:“这引发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我们是否应该限制或严格监测这些患者使用抗生素? 我们是否可以改变微生物来加强对治疗的反应?“


粪便微生物的种类与肿瘤治疗之间的关系


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多样性已经与从精神健康障碍到癌症化疗的一些副作用的一切联系起来。 2015年,从事小鼠研究的研究人员报告说,肠道中的一种特定细菌增强了对靶向PD-L13的药物的抗肿瘤应答。


人类粪便样品对于小鼠肿瘤的影响


Wargo几年前在一次癌症会议上看到了关于这项工作的介绍。 她说:“我被淹没了。 Wargo认为有机会通过她在MD Anderson的临床样品去研究人类相似的工作。


施加影响


Wargo与流行病学家Vancheswaran Gopalakrishnan及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在开始用抗PD-1免疫治疗药物治疗之前,从100多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身上收集粪便样本。科学家发现那些肠道微生物种类最多的人最有可能对免疫疗法产生反应【1】。接受免疫治疗的人的粪便,做相应的处理,再移植到小鼠上,发现其肿瘤生长减缓,并且数量也下降。

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的类型也与治疗反应的差异有关。例如,肠内含有大量细菌-梭菌的人更可能对治疗有反应,而具有更多类杆菌的人不太可能响应。

第二项研究显示【2】,在开始免疫治疗之前或之后接受抗生素治疗感染的人对PD-1阻断疗法没有反应。研究人员由癌症免疫学家Laurence Zitvogel和癌症生物学家Guido Kroemer(法国维勒瑞夫的Gustave Roussy癌症研究院)领导。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类和小鼠中存在的细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与更好的免疫治疗反应有关。

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免疫学家Romina Goldszmid说,尽管现在临床医生改变癌症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方式还为时尚早,但这项研究远远超出了之前主要依靠癌症小鼠模型的研究。

现在,她说,研究人员需要更多地了解这些微生物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她说:“这个领域真正缺少的东西,而不是知道谁在那里,谁不在那里,知道这些谁在做什么。 “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news/gut-microbes-can-shape-responses-to-cancer-immunotherapy-1.22938


猜你喜欢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重现?(Nature专文点评,推荐)

经典力作|顾东风-中国人是怎么死亡的,系统原因分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推荐)

Nature Plant|快擦眼睛,以前关于西红柿RIN蛋白调节果实成熟的观点有误(争鸣)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张旭-泌尿系统的守护神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陆林-精神病学的领路人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徐安龙-免疫进化的先行者

Nature News|震惊!小型临床试验揭示输血方法可能可以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状

首发|辣眼睛,2017年全球高引学者(中国)出炉,中科院蝉联榜首,浙江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表现出色,张锋同时上榜3个不同的领域

2016年全球高引学者(中国)出炉|北京大学屈居第六;华大基因在生命科学领域表现抢眼;张大兵,董晨,谢旗等上榜

真会玩!中科院居然出表情包了,萌味十足

Nature Genetics|中国医学科学院顾东风联合多家研究机构揭示12个新的脂类易感基因

我是谁,我是马兜铃酸(同时附有权威机构对于马兜铃酸引起癌症的辟谣)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徐涛-血糖调控的操作使者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顾东风-心血管流行病学的开路人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院士候选人|季维智-灵长动物研究的排头兵

第一作者讲坛|ABA类似物明显提高植物抗旱活性

轻松一刻|Dear,你最近为上海生科院打Call了吗?




参考文献


  1. Gopalakrishnan, V. et al.  Science  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aan4236

  2. Routy, B. et alScience 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aan3706 

  3. Sivan, A. et alScience 35010841089 (2015).




温馨提示:iNature是介绍一流的,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提供专业的完整的同行解析;另外也会介绍全世界知名的实验室及业界大师;同时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生命科学及科研过程的平台。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Plant_ihuman”,了解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另外,iNature公众号也开通了“爱科学爱自然”头条号,欢迎大家关注。


                              


投稿、合作、转载以及招聘信息发布等事宜请联系liupan@sibs.ac.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