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鸣镝 | 这样的速成有“毒”!
图源 | 网络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其道理讲的是因违反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终事与愿违。没错,客观事物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我们要其速成必须要依据规律进行科学培养,否则就会欲速不达。 大道理人人都懂,但面对“低投高产”的速成诱惑又有多少人能把持住呢?
那些“速成”的诱惑
在举例说明之前,有必要再声明下这里提到的“速成”是指违背科学发展,急于求成的表现,而非否认那些真正能速成的事实存在。——“速成”之配音兼职篇
配音兼职的培训广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最近小编还在微信的推送广告里刷到,那宣传的确很让人心动——
“用声音就能兼职赚外快”“有‘钱’途的副业” “轻松入门 | 高薪技能”“原价259元精品播音配音课,现价1元,没有任何基础的人经过学习就可以靠一部手机配音赚钱”……
看完之后就感觉大把钞票长着翅膀飞来,而我们之间就差个1元配音课。 据央视新闻报道,很多配音培训机构在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多个平台投放广告,不少机构号称,可以通过短短几期课程的培训,让零基础的人变成专业的配音员,广告、影视剧、有声读物都能配。学成后收入有1000元/1小时、5000元/3小时、8000元/5小时……妥妥的低门槛高收入。 配音真的如这些培训机构所说的,是“低门槛高收入”吗? 为多名知名男演员配过影视剧作品的配音员彭尧表示,配音绝不是一个可以速成赚高薪的行业。“网传价格表上关于配音兼职的高收入,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零基础经过几个月培训就能够拿到的。”彭尧介绍,以影视剧配音来说,首先要有机会成为公司的储备配音员,之后至少要跟棚半年以上。从线下学习到实习,从给小角色配音到为重要角色配音,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电台主持人姚迪,为多部广告和纪录片作品配过音,他介绍,全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院校每年毕业生至少千人,但是目前活跃的配音员加起来也不过百人。“配音市场不够大,无法支撑起如此大量的配音演员。” 在某投诉平台搜索发现,关于配音速成机构的投诉超过190条,有很多是关于“诱导贷款、退费难”。有学员反映,陆续被湖南的一家培训机构诱导在京东白条、信用公社、分期乐等平台办理了“分期贷”。该平台部分投诉截图 ▼▼▼
除了以低门槛高收入诱导学生贷款之外,据央视新闻报道,还有多位配音员在网络声讨此类配音网络速成班侵权。配音员冯骏骅反映,湖南某机构找人对口型,将自己在王者荣耀里为紫霞仙子皮肤配音的作品说成是学员的声音。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不怀好意的营销就是在下套,不仅盗用专业配音员作品做虚假宣传,还引诱人贷款负债。
利用的就是人们不了解配音这件事,借此营造出配音兼职简单易学易创收的错误概念,让没有经验的人陷入广告陷阱。
——“速成”之代餐减肥篇
“一瓶含30种营养元素,可饱腹5小时;有效减肥不反弹;6种口味换着喝。”——某代餐奶昔广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是肥胖人士,还是自认为胖的人都在想办法减肥。减肥的道理很简单,“管住嘴迈开腿”,但人人都懂不代表人人都能坚持。于是,市面上各种“代餐”食品应运而生:吃一吃就能减肥,谁不爱? 纵观代餐食品广告,其宣传语大都在强调热量有多低、饱腹时间有多长、产品有多营养、长期食用效果有多好……作为商家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可以理解,但过分强调产品片面优势有以偏概全,对用户有错误引导的嫌疑,不知情的用户就会有“减肥只吃代餐就好”的盲目认识。 此前,本公号曾发布过《“代餐”流行:是减肥利器,还是智商税收割器?》,文中对代餐食品是否能减肥进行了系统准确的分析,指出市场上宣传的代餐并不能完全替代正常进餐,吃动平衡才是正解。 为了维持人体基础代谢和正常的活动,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大约需要摄取1500—1800大卡的热量,男性则需要1800—2200大卡,安全减重则需在这个基础上减低500—600大卡的热量,而且要保证各营养素配比合理。 如果我们的一日三餐完全被代餐食品所取代,每餐只吃一餐份的代餐食品,那么我们每天大概就只摄入了750大卡左右的能量。 这是一种低能量摄入的生活状态,如果长期在这样一个低能量摄入的生命状态下,身体会相应调低基础代谢,就有可能带来肝肾损伤、容易发生疲劳和衰老并且停喝后容易发生反弹等诸多身体问题,并且代餐食品也非人人适用,其中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儿童、病人及老人都不适宜食用。 ——“速成”之全脑开发篇
“你的孩子与天才的距离,只差一套潜能开发方案!”“只需两天时间,就能获得‘超感知力’。”“让你的孩子实现‘蒙眼识字’‘闪电阅读’‘过目不忘’。”……——山西某“全脑开发”培训班广告
上面的宣传语看起来是不是很“忽悠”,但真有人相信。 孩子的成长永远是父母最上心的事,谁都想自家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部分家长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太过焦虑,在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下,就会有想让孩子一夜之间拥有超能力的冲动,相关培训也因此应运而生。 在《“全脑开发”又来忽悠,家长需摒弃“神童情结”!》一文里,我们对那些不靠谱的培训机构是如何套路家长做了细节阐述。文中提到,培训机构在宣传中恶意放大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焦虑,利用家长们科学盲区忽悠其交“智商税”。
打破“速成”谎言需社会合力
企业取财亦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企业理应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搞“速成”这样片面不实的宣传不仅对自身口碑有损,对社会也毫无益处可言,尤其涉嫌恶劣宣传的企业可谓是“社会毒瘤”,甚者会面临刑事责任。 同时,作为第三方平台,平台内容监管不容忽视,现在企业做宣传都需要中介平台为载体进行推广,用户也是由此获知信息,把好出口是第三方平台应尽的责任。 媒体监督要做好 做好舆情监督是媒体责任,面对“速成”这样不公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要及时准确的报道出来,理清是非黑白,还社会公众知情权,正确引导群众认知,避免更多社会信用、财力损失。同时,这也是对企业的反向激励,有了媒体这双眼睛一直盯着,企业成长也会提高自我约束,更好的服务社会。 监管盲区待填补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也是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出现“速成”这样的事例,就需要监管部门肩负起监察职责,依法查处,营造公平有序的经营环境。 理性消费不盲目 面对“速成”的诱惑,我们需要保持理智,量力而为。有时冲动消费恰恰是因为我们对该事物不了解、对自身衡量不清晰导致的,往往“回过神来”才知上当受骗。日后不妨多琢磨一会儿、多思考一下,别被片面不实的宣传冲昏头脑。 (参考:央视新闻)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多多关注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未公开发布的原创稿件,一经采用,会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旗下全媒体平台发布。欢迎投稿:neirong1@peopledigit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