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鸣镝 | 知识内容创作,别让劣币驱逐良币


编辑 | 申志莹
图源 | 网络
随着广大网民对“知识”的获取需要和主动学习意愿增强,知识内容成为各大互联网平台青睐的“香饽饽”。
当下,视角多元、专业深度、有效实用已成内容新趋势,“头条、知乎、豆瓣、知识星球、微博问答”等20家重点互联网平台对泛知识领域的布局成为其重要内容战略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一场关于知识类创作者的争夺战开始了。
尽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众的“求知”需要,但“议题”设置不当、“知识”良莠不齐、“专家”资质难辨等问题也频频出现,行业无序发展风险仍然较大。特别是一些平台上存在利用“知识”包装、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淫秽色情、封建迷信、恶意营销、黑灰产等违法违规信息问题,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为此,亟待各方力保知识“纯度”,使更多人获益。

这是创作者最好的时代


从今日头条推出“头条行家计划”到知乎问答建立“创作者学院”、推出知识分享类栏目“新知青年说”;

从抖音推出“DOU知计划”到快手联合知乎推出“快知计划”;
从B站平台发起“好奇心计划”“知识分享官招募令”、上线“知识区”内容板块到西瓜视频着力为用户“开眼界、涨知识”为发展重心……
图文、音频、短视频各种形式的内容载体平台涌现,百家争鸣。
众多互联网平台积极拓展知识类内容、扶持知识类创作者,为知识创作者提供“舞台和聚光灯”,使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影响更多人。

“相较于传统的知识传播途径,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喜欢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炎龙认为,利用视听语言可以增加内容趣味性,正好符合年轻用户的喜好和学习习惯。


“互联网创新形式下的知识传播偏向于大众科普,普遍适用是核心,专业又通俗的讲解形式容易吸引更大范围的用户群体。”王炎龙说。


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占网民整体的87%。
粉丝量大、传播力强的知识类短视频大都具备一些共同特性:传播主体具有较强的个人魅力或“网红”气质,主题能抓住公众的盲点或痛点,内容表达生动直观。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B站“知识区”讲法律课,通过对热点案例、疑难案件的分析普及法律知识,已吸引逾千万粉丝关注。
只有独具特色的差异化内容服务,才能增加用户黏性,形成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知识创作者也可以依靠平台和自身流量实现知识变现的需求。

也是创作者“鱼龙混杂”的时代


企鹅号发布的《2019版权保护年度报告》显示,因为本身同质化内容较多,资讯、娱乐、游戏领域成为抄袭的重灾区,这三类内容被侵权的频率占所有类别内容的50%。
唯流量论让鼓动性的标题,娱乐化的风格,千篇一律的内容成了塞满屏幕的主力。
内容行业头部聚集效应愈演愈烈,让身处中腰部、内容同样优秀的创作者的成名之路越发艰难。什么才算好内容?怎样借助平台优势运营好自己的内容?反而成了无数创作者心中的迷惑。
不仅如此,在利益和流量的驱动下,部分问答平台的讨论氛围也不再清朗。冒牌专家、假博士、假硕士多起来了,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的多起来了,发布伪科学、散布假消息更是比比皆是,甚至设置不良议题、推送低质内容、爆料明星八卦,显得十分低俗。
原本彰显知识价值的平台,变成了造谣传谣、恶意营销的垃圾场所,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的散布基地。这些劣质内容,挤占的是优质内容的空间,打击的是求知网友的热情,在破坏行业生态的同时,也极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勿让劣币驱逐良币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运行发展及用户行为调研分析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92亿元,用户规模有望突破4.2亿人。 
知识付费产品普遍具有便于获取、使用方便、轻量学习和海量储备等优势。但同时,过于碎片化和轻量化的学习模式使得多数知识付费产品无法有效传递系统深入的专业内容,使消费者真正学到的内容流于表面或是不够全面。
据悉,当前知识付费服务分为问答制、会员制、专栏订阅、视频直播等类型,许多在线课程的讲师被包装为“大V”、业界明星,用户难以核查其真实资质,部分知识课程存在内容注水等问题。

前不久,北京白领贾女士花99元购买了一款讲解理财知识的线上课程,但她听完发现课程内容非常“水”:“讲师没有什么过硬的资历,却被包装成精英人士,内容基本照搬入门级的财经书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提醒,受众获取知识服务时,需要认真分辨、慎重决策,同时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和平台做好把关筛选,防止知识板块过度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
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自2020年9月底起,国家网信办开展专项整治,重点针对“知识”良莠不齐、“专家”资质难辨等突出问题,督促知乎、得到等知识社区问答平台开展自查自纠。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黄典林认为,既要承认短视频等平台在知识大众化传播方面的优势,也要认识到这种传播方式的潜在负面影响。
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短平快的快餐式知识消费并不能取代系统的专业学习,它只能作为专业教育的一种大众化延伸。某些内容生产者一味追求传播效应,用夸大方式呈现知识,往往以偏概全,误导公众。更有甚者把‘碎片化学习’鼓吹为一种知识成功学神话,会助长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
“无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知识传播者个体,都应当以专业知识的标准要求自己,注重内容品质的提升,严把质量关,确保在科学性和价值观上不存在导向性错误。”黄典林认为,只要有高质量的内容为基础,用互联网新兴传播方式并不是问题,反而能有效激发公众的求知兴趣,拓展专业知识的传播广度和社会价值。
(参考: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等)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多多关注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未公开发布的原创稿件,一经采用,会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旗下全媒体平台发布。欢迎投稿:neirong1@peopledigital.com.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