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 | 我不想听!
图源 | 网络
不要剥夺我们的“安静权”
从高铁的“静音车厢”,到城市的“静音地铁”,这些动作,着眼的都是公共场合噪音这一社会痛点。放眼当下,不论飞机、高铁,还是公交、地铁,外放音乐等自娱自乐者不少。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官方微博曾发起“高铁应该所有车厢静音吗?”的投票,近七成参与者表示支持。
今年4月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实施,《办法》明确禁止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目前,北京、天津、武汉、兰州、昆明等地也都明文规定,禁止在轨道交通内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
铁路部门也在今年10月提出,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部分复兴号动车组试点设置“静音车厢”。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
很多人大声打电话、不插耳机看手机视频,未必有多大恶意,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手机里发出的噪声已经影响到了周遭的人。在日渐喧嚣的城市空间里,享受安静也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过去并不是不言自明的。
吃东西吃出异味是骚扰,在座位上横卧是违规,性骚扰“咸猪手”是违法,再加上如今的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正是在一步步订立规矩、变成乘客之间的“默契”之下,公共空间里市民不被他人滋扰的权利才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安静权,表面看是一份对耳边清净的追求,实则是在划定公共空间里个人不被他人干扰的权利边界。正如《北京日报》评论认为:权利不仅是“我可以”,更是作为“我”的他人也可以。
文明公约应共同遵守
一些乘客认为,“噪声污染”说烦是挺烦,说大又不大,当面指出有点尴尬,一言不合还可能引起冲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成为很多人的无奈选择。过去,人们日常出行,快速到达是第一诉求,对耳边的嘈杂没多在意。
现如今,大家对出行舒适度的关注多了,个人权利意识提升了,对安静的期待自然水涨船高。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会有观念的冲突、习惯的对撞,但也正是在不断的摩擦调试、寻求共识中,社会整体的文明水平得以提升。
有网友表示,希望全国推广“禁电子设备外放”;推广到公交、高铁等其他交通工具、公共场所。
“柔性”政策,是以文明公约的形式对乘客行为进行约束,倡议共识行为,提升文明氛围。寄希望于“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实施之后,地铁上的手机外放声音就立即消失,这显然不现实。须知,这一“守则”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法律,其本质更接近于一种公共倡议。其实施效力,不是立基于“强制力”,而是维系于一种道德共识与群体的舆论压力。
具体而言,在这一新规之后,地铁车厢里“不外放手机声音”就成了默认的秩序。一旦有人挑衅了这一秩序,就必会遭人侧目,就必会感受到自己的不受欢迎与尴尬。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足可改变习惯、形塑文明!
文明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快速前行的时代列车上,谨记个人之外,还有社会;私域之外,更有规则“柔性”政策像一面镜子,让大家自觉照一照。无罚则,靠自觉,循序渐进地提升文明程度,有助于市民形成习惯,入脑入心,化为行动。
(参考:北京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等)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多多关注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未公开发布的原创稿件,一经采用,会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旗下全媒体平台发布。欢迎投稿:neirong1@peopledigit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