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中国12 | 87版《红楼梦》:一梦三十余载,再回首芳华依旧
作者:叶寒 主播:刘炜
这两年,屡屡引发话题热议的全新电影版《红楼梦》今年将上映,导演胡玫围绕“青春初红楼”展开故事,圆了自己十年前的心愿。
而对许多人来说,重播了千余次的87版《红楼梦》,是“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更是“不可逾越的经典”。
1987年的大年初一,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首次公开播放,一时万人空巷。
时间倒回到三年前,《北京晚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红楼梦》选中五十名角色,39位裙钗、11位须眉。首批入选的重要角色,约占全剧角色的三分之一,经过两次录像试镜头,确定由陈晓旭扮演林黛玉。
那是被《红楼梦》影响最深的一群人,《红楼梦》是他们人生的拐点,也成为一座永远的高峰。
在《梦里三年》的书里,陈晓旭写道:“我拥有无数个美丽的梦,最美的一个是从这里开始的……”
梦里三年
1984年,四月的圆明园旧址上,芳草凄凄,野花点点。一群生机勃发的少男少女闯进了这所曾无比寂寞的园林。
这些从天南海北聚集到此的人们,他们或是售货员 ,或是皮鞋厂女工,或是办公室科员,或是剧团演员,或是没戏演的龙套,他们把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都献给了《红楼梦》。
三年间,他们参加培训班、学习舞蹈、学习琴棋书画,无比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和诠释着一个个角色。
从安徽黄山开拍第一组镜头,他们先后走遍了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和219个景点,多少精雕细磨才造就了这部经典。
拍摄结束时,剧组在当时刚建成不久的中央电视台吃散伙饭。面对满桌佳肴,久久,没有人动筷。大家神色黯然,盛宴终有日散。
陈晓旭写道:“我多么留恋那四月的圆明园呵!留恋那盛开的桃花,那条蜿蜒的小路,那些为选择一个理想角色而苦恼的女孩子。……但愿沧桑的人世不要磨灭了她们从前的一份纯真。”
但是,谁能永远纯真下去呢?“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我们都在让自己变得更加粗粝,好去抵挡人生的寒风冷雨。
红楼一梦三十余载
再回首时芳华依旧
在《梦里三年》的书中,陈晓旭充满深情地描述道:“我心中的黛玉就是这样一个情真意切的女孩子,真水无香,白璧无瑕,爱得深,爱得苦,充满忧伤的诗人气质,焕发着动人的青春之光。我理解她。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一定要演好她。”
和剧组的其她女孩不同,陈晓旭在一开始就确定自己是为了林黛玉而来。
陈晓旭给《红楼梦》剧组写了一封厚厚的自荐信,写自己对《红楼梦》的热爱,写自己对林黛玉的钟情。里面还装有她的一张画报封面、几张不同角度的小照和两张简报。
简报上是她发表在某杂志上的两首小诗。画报上的她纤细文静,手扶胸前的辫梢,一只手撑在背后,坐在一片绿草坪上,眉宇间有淡淡的忧郁。
最终陈晓旭凭借着自己纤弱的身姿、诗人般的气质,以及那种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淡淡的忧郁,成为林黛玉最合适的扮演者。
前世缘,今生绵。“花落下漫天随风飘洒,雪落下红颜尽成白发,帘落下命里空劳牵挂,心落下一生眼泪还他。”水木年华演唱的《心有繁花》,唱尽了黛玉的似水柔情,悲天悯人。
贾宝玉的扮演者是最难找的。
一方面,这个角色实在太理想化了,要想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那种兼具孩童的淘气、反抗者的叛逆、温柔而贵气的翩翩公子气质的人,实在太难。另一方面,过去由《红楼梦》改编的戏剧、电影中,贾宝玉的角色多由女性反串扮演。而87《红楼梦》剧组为突破戏剧化程式,一开始就确定:要男宝玉,不要女宝玉。
一直到第一期《红楼梦》培训结束,贾宝玉的扮演者仍未出现,剧组个个忧心如焚。就在这时,来自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欧阳奋强走到了众人面前。
刚照面时,欧阳奋强上身一件皱巴巴的背心,下身一件短球裤,脚上一双拖鞋的形象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当他带上头套、换上长袍、靴子,站上舞台,表演“宝黛共读西厢”时,所有人都惊住了,导演王扶林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诗意中国”往期经典
请按二维码关注,并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