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为孩童写故事?
成人有成人的话想说,孩子有孩子的话想说,童书可以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
文丨徐海娜
全文共3397个字
2022年3月7日,印刷厂来送书,这是我与新加坡玲子传媒出版社合作一年的成果:《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绘本》的第一个系列,4本儿童故事书,3月10日在新加坡各大书店正式上架。其实我从2015年起就开始为孩童写故事了,2017年,香港的博文教育(亚洲)有限公司与我合作,将我写的最初10个故事变成了融入最新科技手段的线上电子互动童书,在香港主流学校使用的eClass平台上与大家见面,从此开启了我的童书创作生涯。身边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去写童书呢?
犹记得2017年9月一个午间,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听另一位童书作家Su-Ann(Grady Bear系列童书的作者)分享她如何写童书,听众包括很多作家,还有一部分小朋友。其间,Su-Ann问大家为什么要写童书,以及通过写童书你想要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什么?有年轻的作家说了“爱”、“全球化”、“环保”等。面对这些“大词”,在场的小朋友大多一脸茫然,在那个时刻,我才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我写童书想要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什么——我想要和孩子们建立联系(Connected with children),我想通过我的书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感受和想法是可以“被了解”、“被接纳”和“被尊重”的。
我的网友中有不少是中小学教师,虽然大多不曾见面,但通过社交媒体我们分享各自教学生涯中遇到的种种酸甜苦辣。有一位网名莉莹的老师,曾经收到一个学生的字条,上面写着:“人们在意的不是语言之美,是话语权。而有人掌握话语权,就必然有人失声。”落款是看不懂的字母缩写和铿锵有力的“有空聊聊”四个字。相信这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才有学生愿意向她敞开心扉。的确,孩子们需要发声,对话语权的渴望也是内心需要被了解的渴望。认识到这一点,也是我写童书的出发点。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她有一个伶牙俐齿的孩子。有一天,孩子问她:“什么叫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于是他们母子之间有了以下一段对话。
妈妈:“嗯,我想个例子……比如,我把你写得不工整的字擦掉,让你重写。我的角度就是,你应该认真点儿,把横写平、竖写直。那你的角度呢?”
孩子:“我已经很认真写了啊!你为什么要找我麻烦,给我擦了?”
妈妈:“对啊,这就是不同角度。所以大家就要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再去看一下。”
孩子:“那你怎么从我的角度看呢?”
妈妈:“比如我可以考虑,也许是你的小肌肉还没有发育好,而不是不认真……”
孩子(激动地打断妈妈的话):“妈妈,你停一下,我就想知道,那你以后,到底能不能从我的角度去看这件事呢?”
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成人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给孩子们提要求并且要求孩子要理解和配合,而从孩子的角度看,尽管成人知道他们没有做到某些事情的理由,成人依然没有表达出真正的理解。在我这次出版的童书之一《我要你们都消失》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故事的小主角在睡梦中都梦到妈妈说,钢琴还练得不够,绘画比赛的作品也还没有完成;还梦到爸爸说,应该去锻炼身体,要上山下海,做一个铁骨铮铮的超人小孩儿……可是,我整本书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成人们一句不好,我也绝对不想让小读者们产生某种与成人世界对立的感觉。看过全书的读者们会发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其实是在一步一步引导小朋友去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让小朋友学会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要,从而增强自己心理抗逆的能力。但我相信,有一定悟性的成人,一定也会从中反思,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究竟怎样才是合理的,以及很快就能意识到,我们也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健康,而不仅仅执着于对孩子的某种“合理期望”。
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视角和孩子的视角常常无法一致,但不代表彼此不能理解。在我这次出版的童书之一《妈妈说,快点》中,我就做出了这样一种尝试,我尝试把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希望能达到一种孩子与成人彼此心灵相通的境界。例如,妈妈催着孩子出门,孩子却面临着系鞋带慢的实际困难,这时,妈妈就会想出“蓝仙女”来助力。《妈妈说,快点》这本书描述了孩子一天的生活,表面上看,都是从小朋友的视角来表达的,但叙事背后也蕴含着成人的努力,这是不太容易被读者察觉的一点。但是如果我们能像文中的妈妈一样,真正尝试理解孩子,能开始从儿童视角看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生出很多智慧来处理育儿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整本书中,这位妈妈对孩子既有要求,又有理解和共情。反过来,小朋友也在努力配合成人的期望。虽然妈妈总是在说“快点、快点”,但是我们的小主角在故事的最后对妈妈说“你一定也很累了”。这种成人与孩童之间的惺惺相惜,这种相互体贴和理解,就是我们忙碌和沉重的生活中,能够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持续动力的精神力量。
“被了解”、“被接纳”和“被尊重”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对小朋友来说。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来新加坡进修的医生,在一次闲谈中,他讲述了自己在一家医院接待一位来向医院投诉的患者家属的事情。他说家属很激动,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听到”。为了表示他确实在倾听患者家属的意见,他就拿出纸笔,投诉者每诉说一个要点,他就记下一个要点。全部记下来之后,再与投诉者核对,还问是否还有要补充的。通过一场聆听和书写,投诉者的情绪也稳定了下来。他讲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医生在看病的过程中,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关怀很重要。我觉得这个方法和背后蕴含的理念,对于教育从业者和父母来说,也非常有启发。其实我也没想到,就在这之后不久,我也用上了同样的方法安抚了我情绪激动的孩子。那天,孩子放学回家就气呼呼地来找我“兴师问罪”,原因是他被老师批评了。他责怪我把他前一天晚上睡觉的时间透露给老师是在侵犯他的隐私。我说,那是因为他当天迟到了,老师就问了我他晚上几点睡觉的,我只是如实回答老师问题。但是孩子这个时候是被愤怒的情绪裹挟着的,根本听不进去我说的任何话。他认为我就是那个造成他被老师批评的“罪魁祸首”。我意识到这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好时机。这时候,我忽然想到了那位医生的话,于是我就拿出笔记本,对他说,“妈妈在听,还会把你说的都记下来,看看你表达的是不是这样。”我才写了他说的第一条,他就已经开始平静了下来。我持续记录着,他每陈述完一条意见,我就和他核对一次,不做任何评论,也没有多余的话。我们一共写下来5条他的意见,他就彻底冷静了下来。当一个人恢复理智的时候,才是讲道理,讲逻辑,找因果的时候。“被充分地倾听”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很多冲突的发生,都源于各自急于表达,而忽略了倾听,这往往就会造成沟通不畅,误解和怨恨叠生。我希望我的故事书也能带给我的读者朋友们,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这样一种感觉——你们是可以“被倾听”和“被听到”的。
“被了解”、“被接纳”和“被尊重”也是我们精神健康的营养来源。我们为人父母,几乎没有不注重给子女提供足够营养的,除了物质上的营养之外,我们总是想尽办法在智识上为子女提供营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然而还有一种营养常常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心理营养”。马来西亚有一位心理学家林文采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认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心理营养,这种心理营养是构成人生的“底层代码”,有了足够的心理营养,孩子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生长和绽放。我希望我的这套小书和计划明后年再出版的第二系列绘本也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心理营养,让他们能体会到这个世界对他们的接纳与爱,从而成为坚强并能够付出爱的人。就像在我这次出版的童书之一《妹妹不是美人鱼》中表达的那样,小朋友需要学会被爱与爱,才能体味人伦幸福;也能在《他们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中体会人际关系关系的真谛。
成人有成人的话想说,孩子有孩子的话想说,童书其实可以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把大人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都展示出来,让孩子们有机会和大人一起分享话语权。这大概就是我创作童书的初衷,每个人都应该有表达的权利,每个人都应当被看见,同时,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听见和看见他人,在彼此差异中去寻找共同生活的乐趣。绘本是一种适合亲子共同阅读的读物,父母为孩子读故事能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也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能享受这些故事带来的益处,并提供能激励我进步的意见。在此特别献上我的感谢!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