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著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当下?

徐海娜 FT有教无类 2023-01-11

徐海娜:上百年来,人类的悲欣始终相通。联系当下去读名著可帮孩子们抵抗“分享”和“点赞”带来的短暂刺激,进行深入思考。




文  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海娜

全文共2974个字



4月初在上海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海虹口区一位女性市民向一名外卖员求助,为她家住27公里外青浦区的听障父亲送菜。之后,她为外卖员充了200元话费以表谢意。起初这本来是一则防疫期间的暖心故事,没有想到的是,随后很多人在网络上指责和谩骂这位女性,认为特殊时期200元实在过少,和外卖员的付出不匹配。该名女性疑似因为网络暴力而自杀。派出所随后确认了该市民的死亡。


尼尔•波兹曼在 1985 年出版了他的经典之作《娱乐至死》,他担心电视正在将公共话语变成娱乐,使人变得越来越肤浅。现在,我们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这一进程。我们的文化在日益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人们也很快发现,站在自封的道德高地对他人施虐所产生的多巴胺,比任何形式的娱乐更让人上瘾。或许这能给这宗残忍荒诞的事件提供一个解释。


观察这些社会事件的发生也是引导孩子的一个契机,去思考舆论场为何这般发酵?如果把当事人换作自己又该如何应对?我想,我们的孩子最起码需要开放和充满思辨能力的头脑,以及对不同处境下的人的同理心。


同理心的锈蚀,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退化,人变得容易情绪不稳,容易把任何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这又是与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是分不开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认为,“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人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接收的信息也越来越碎片化。孩子也不例外。谁不喜欢简短、明确,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到结论的东西呢?只可惜,未来的社会只会日趋复杂,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凸显。孩子想要融入一个复杂而绵密的社会环境,需要的不是伴随着“分享”和“点赞”的短暂刺激,而是同理心和深层的思维能力。


如何帮助孩子对社会的复杂程度有更深的理解,让他们有能力甄别粗鄙和荒谬的行为?或许,名著是我们可以使用的,强有力的工具。


尽管时过境迁,经典的作品仍能通过触发读者的深入思考和内心感触,与当下人们的现实处境建立联系。如果我们不了解过去人们的经验和思想,我们也难以理解现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杨赢老师,是一位长期带领学生们阅读名著原文的语文老师。当我们谈及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去认真读名著的时候,他说,名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名著有关的“好玩的梗”、名著与流行文化的关联、名著和当下的关系,以及作为老师自己的阅读感受等都是可以引发学生兴趣的。


例如今年3月底,上海东方医院的护士周盛妮突发哮喘,就近前往自己工作的医院求助。当时医院急诊已停诊,但周护士以为本院职工可以进去。可惜,保安恪尽职守没让她进去。她的生命停在了49岁。


杨赢老师在带领学生读《悲惨世界》的过程中,就将这起事件中这位恪尽职守的保安和雨果小说中的沙威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思考。这就让名著和我们当下的现实产生了联系。


沙威是巴黎监狱的一名狱警,虽然权力不大,但也一直忠于职守。沙威认为自己遵纪守法、光明磊落,自然就能赢得尊敬。在多年追捕冉阿让的过程中,可以说法律和秩序就是他的信仰,一丝不苟。同时,多年的狱警生活让他对人间苦痛变得麻木,他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不让任何触犯过法律的人逃掉制裁。


“为什么他身上的那些宝贵的品质没有真正的达到‘善’的结果呢?”杨赢老师对他的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同时,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杨赢老师提到了一句法国谚语“通往地狱的道路都是由良善的动机铺成的”。意思是,没有怜悯,沙威对“善”的绝对追求所犯下的错也就越严重。


正如雨果在《悲惨世界》序言中写道的,“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序言落款时间是一八六二年一月一日。


穿越上百年,人类的悲欣依旧相通。我想,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就是因为它们有这样的魅力,和任何时代都有交集和共鸣。


1851年出版的《Moby Dick》,中文翻译成《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探讨了很多内容,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那么这就是一个关于愤怒和对复仇的渴望如何导致痴迷和毁灭的故事。


船长亚哈曾经被大白鲸莫比•迪克(Moby Dick)咬断了一条腿,他穷其一生驾船追寻莫比•迪克,只为复仇。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物,刚强勇毅,不为名利所动。但是他同时也因为执着于复仇的意念,而渐渐变成一个专制的魔鬼,对水手威逼利诱,不顾及他们的生命,最终他和他的追随者们都葬身大海,唯有一人幸免。无论有多么不甘心,当他们的大船沉没,所有惊涛骇浪的搏斗也戛然而止,只有“那个大寿衣也似的海洋,又像它在五千年前一般继续滔滔滚去。”


这与很多名著的结尾相似,都是繁华热闹、惊心动魄之后一片苍凉,发人深思。有人说,白鲸莫比•迪克并不邪恶,它象征着贪婪的人类永远无法降服的、深不可测的大自然。


在追击大白鲸莫比•迪克的第三天,作者这样描写亚哈,“亚哈从来就不思考;他只是感觉,感觉,感觉;对人类说来,这也就真够了!”


“思考就是,也应该是桩冷静、镇定的事儿;可是,我们的可怜的心,跳得这般厉害,我们的可怜的脑子,又跳得如此急剧,哪能思考呢?”


在他们最后与莫比•迪克周旋时,大副斯达巴克对船长喊话——“亚哈!啊,”斯达巴克叫道,“还不算太迟咧,哪怕现在是第三天,要断这念头,还是来得及呵。你瞧!莫比•迪克可不是要找你呀。而是你,你,在发狂地找它呀!”(原文更加有气势 "Oh! Ahab," cried Starbuck, "not too late is it, even now, the third day, to desist. See! Moby Dick seeks thee not. It is thou, thou, that madly seekest him!")


据说知名的连锁咖啡店品牌名字星巴克(Starbucks)就来自这部著作中那位大副的名字斯达巴克(Starbuck)。


他处事冷静、性格成熟,也是唯一敢反抗船长亚哈的人。他看清了亚哈的偏执和狂热,却无法对熟睡的亚哈下手。作者借以实玛利之口发出的内心独白,同时也是斯达巴克和亚哈船长争吵之后无言默从的内心写照:“我的灵魂是无敌的;可它却被压服了,被一个疯子压服了!难挨的苦恼呵,一个精神健全的人竟会在这样一个战场上放下武器!但是,他已经直钻到了我的心底里,把我身上所有的理性全都炸掉了!”


这些挣扎里面沉痛的叹息,不同时代的人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慨。下次带孩子经过咖啡店的时候,也许可以告诉他有这样一个故事。阅读这样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对自然和历史产生更深的敬畏。在往后的生活中,他们能辨识出自己或者他人身上浮现的亚哈船长的影子;审视自己身处的每一个当下,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点像亚哈的大船?


名著不乏长篇,阅读一遍需要不少时间。在这个什么都很着急的时代,哪怕是考试要考对名著的理解,也有相应的参考书帮助人们省略这个阅读原文的环节。市场上,很多参考书就是以面向“没时间读原著,只想考高分”的人群为卖点的。于是,不少学生觉得即使不读书也能考高分。假如读书只是为了分数,确实是不读也罢,但与能从阅读中受益的人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何况就算是熟记名著知识点也未必能得高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


而潜心去好好读一部经典的人,获得的影响则是可能持续一生的,比如,有较好的社会认知能力,能够理解他人处境和想法,头脑更开放,善于沟通,在人生的各种境遇之下也更有弹性。


《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这正是我们的社会所面对的现实,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转回头去多读名著,转回人类的思想宝库中去汲取营养,才可以抵抗这种文化精神枯萎的趋势。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袁漪琳 yilin.yuan@ftchinese.com



推荐阅读

如何与孩子谈论战争



我为什么要为孩童写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