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密卷| 绝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提前练一练!
“初中教师园地”公众号
全体初中教师的精神家园!各科资料陆续推送中
名师资料|超全面!部编版语文9年级下册知识点清单精编(打印版)
官方发布!2020秋统编版7-9年级上册名师备课资源包(语文)
名师资料|部编版语文7-8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精编(打印版)
名师梳理|齐了!统编版语文7-9年级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全六册)
名校特供 | 免费领!2020秋统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名校备课资料
名师梳理|齐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生字词及释义+古诗词默写
名师微课|限时免费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同步微课视频集
福利 | 统编版1-9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音频+视频免费领!
名师整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大全,仅此一份
熬夜整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作文指导+写作范文,值得背诵!
名师梳理|2020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真题精选(含答案),初中生必看!
名校精品|限时免费领!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微课集(附专项训练)
名师梳理|初中语文三年6册必考文言文复习资料精编,考前提分必看!
名师梳理|齐了!部编版语文7-9年必考的12本名著导读考点汇总
名师梳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 务必背背!
名校精品|2020春部编版语文7-8年级下册高清版课课练含答案
超全!初中语文学霸手写笔记(171页),跟着学你也能次次高分!
2020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务必熟读并背诵!
2020中考语文复习名师微课堂01:文言文阅读/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重磅资料|限时免费领!2020初中全科学霸笔记(含9个学科)
限时免费领!2020秋季初中7-9年级上册全科全版本备课资料包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2.请注意书写规范,沉着答题,充分展示你的才华。
得分 | 评卷人 |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④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⑥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
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所言:“ , 。”
②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暮春景色,烘托出哀伤气氛,又点明谪迁之远的句子是“ ,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有那一伙管兵器的小妖,着两个抬出一杆丈八长的火尖枪,递与妖王。妖王轮枪拽步,也无什么盔甲,只是腰间束一条锦绣战裙,赤着脚,走出门前。行者与八戒,抬头观看,但见那怪物——面如敷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态。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哏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妖王”是_________。(4分)
(2)“威凛冽”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选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 修辞手法。(2分)
(4)“妖王”最终是怎样被降服的?(3分)
3. 今年是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市攻坚年。为此,某校701班开展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14分)
(1)下面是摘自该班级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来帮助解决。(7分)
【A】做文明人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B】通过“文明伴我行”这项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积极主动投身到文明创建中来,提升我们的文明素养。“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C】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措施,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共同创建平安、和谐而美丽的校园。
①【A】句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2分)
②【B】句缺少主语,应删去“ ”或“ ”。(2分)
③【C】句语序不当,应改为“ ”。(3分)
(2)为了营造氛围,倡导文明,请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3分)
(3)学校印发《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承诺书》,让你带回家递给家长阅读,并在“承诺人”一栏签字。而你的家长连一眼都没看,就签了名。此时的你该如何得体地与你的家长沟通?(4分)
二、阅读(共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 (23分)青山不老
梁衡
①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②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③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了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④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⑤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⑥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
⑦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4.请谈谈你对文题“青山不老”的理解。(4分)
5.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6.按照要求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2)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请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
7.第⑥段:“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请结合全文,说说“另一样东西”具体指什么。(4分)
8.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结合《植树的牧羊人》和《青山不老》说说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6分)
【二】 (17分)冰窗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9.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第①段的作用。(4分)
10.请研读第③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4分)
①
②
③
④
11.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按时间顺序先后勾勒了哪两幅场景?有什么作用?(6分)
12.数不尽“乡愁”,道不尽别离,“乡愁”似乎成了亘古不变的情怀。调动你的积累,任意写出古今中外诗词中抒发“乡愁”的两句名句,并注明出处。(3分)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三】 (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①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节选自《荀子·不苟》)
【注释】①知:同“智”,智慧,聪明。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太丘舍去 舍:
(2)友人惭 惭:
(3)下车引之 引:
(4)元方入门不顾 顾:
(5)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化: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15.【甲】文段强调了“ ”和“ ”的重要性,【乙】文段强调了“ ”的重要性。(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3分)
16.请你就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谈谈你的看法。(3分)
得分 | 评卷人 | 三、写作(60分,其中卷面分5分) |
17.成长的路上幸福与感恩从未缺席,坎坷与辛酸同行,误会与曲解常有……青春年少的你我,有时欲言又止。现在,请你以“ ,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真情实感。
【提示与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得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100 | |||||||||||||||||||
200 | |||||||||||||||||||
300 | |||||||||||||||||||
400 | |||||||||||||||||||
500 | |||||||||||||||||||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
(1)①归雁洛阳边 ②断肠人在天涯 ③学而不思则罔 ④不知何处吹芦管 ⑤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何当共剪西窗烛 (2)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每句1分,共10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 (11分)
(1)西游记(1分) 吴承恩(1分) 红孩儿(2分)
(2)威风凛凛,令人生畏。(2分)(结合语境,理解恰当即可。)
(3)比喻 对比(2分)
(4)观音菩萨(1分)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给红孩儿戴上金手镯,最终收服了红孩儿(2分)。
3. (14分)
(1)①继承 传承(2分)
②通过 让(2分)
③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优化措施,(3分)
(2)示例一:创建文明校园,树立美好形象 示例二:爱心是明媚的阳光,文明是和煦的春风(标语言简意赅,扣住“文明”这一主题2分,运用修辞手法1分。)
(3)示例:爸爸,为了兑现您的承诺,得熟知禁限放烟花爆竹的有关规定呀。请您抽点时间认真阅读一遍,好吗?(称呼1分,意思表达紧扣题意而清楚完整2分,表达得体1分。)
二、阅读(55分)
[一] (23分)
4.①表层意思:老人在晋西北这条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山沟奇迹般地创造的这片绿洲永远常青,永远呵护着这片土地。(2分)深层意思: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以延伸,他的精神永垂不朽。(2分)
5.自然环境描写(1分)。作用:①通过山沟恶劣险峻的大环境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1分)②与造林后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人造福后代的贡献之大,含蓄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与赞颂之情。(1分)
6.(1)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杨树、柳树茁壮的形态,照应了“劲挺”一词,表达了作者欣喜和赞叹之情。(2分)
(2)动作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再现了老人风烛残年,流露出作者的担忧之情。(2分)(每题3分,意思对即可)
7. “另一样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这位山野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2分)更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
8.牧羊人和山野老农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2分)生态家园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习总书记的话语道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说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分)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优先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注入活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着无穷的价值。(2分)(学生回答能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即可。)
[二](17分)
9.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首尾呼应。(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内容上:点明写作对象,为全文奠定了赞美和眷恋的情感基调。(2分)(意思对即可)
10.①葳蕤如春;②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③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④消融美妙而悄然无声。(4分,每点1分。)
11. ①描写。(2分)②白天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各做其事时恬美而温馨的画面;夜晚村庄恬静而安谧的景象以及室内温热的画面。(2分)③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为抒发作者对故园的深深牵挂和思恋蓄势(借景抒情)。(2分)(意思对即可)
12. 略。(诗句2分,出处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三] (15分)
13. (5分) (1)舍弃(2)感到惭愧(3)拉,牵拉(4)回头看(5)感化(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4. (4分) (1) 不是人啊!(他)与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2)圣人要算明智的了,不真诚就不能感化民众。(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5. (3分)诚信 礼貌;真诚(每空1分,所填词语符合文意即可)
16. (3分)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示例二: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不妥。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三、写作(55分)
17. (55分)参照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卷面书写(5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差使(chāi) 踌躇(chóu ) 喧嚣(xiāo ) 恹恹欲睡(yān )
B. 秀颀(qí ) 濒临( bìn ) 鲜腴( yú ) 坦荡如砥(dǐ )
C. 嶙峋( xún ) 轩榭(xuān ) 洨河( xiáo ) 舳舻相接( zhú )
D. 汴梁(biàn ) 蚊蚋( ruì ) 遒劲(jìn ) 络绎不绝( yì )
2. 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闲 交卸 踏青 重峦迭嶂
B. 马褂 虬枝 蹒跚 不折不挠
C. 酷似 苔痕 和谐 联绵不断
D. 序幕 蔓延 推祟 交头接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矗立的一扇扇安检门其实更像是一面面铜镜,照出藏污纳垢之人,照出无视制度之徒。
B. 刘向伟在关心时事时,看到了太多为富不仁令人愤慨的新闻,也写了不少抨击时政的博客。
C. 北京驰名中外的国际购物市场秀水街,近曰非洲客人络绎不绝,他们为中国商品和中国服务点赞。
D.驻美大使崔天凯的这两句关键性话语,可谓掷地有声、震耳欲聋,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绝不屈服的态度,十分解气。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墨西哥恰帕斯州9月7日发生了里氏8级左右的大地震。
B.暑假是适用于全世界在校学生的一个较长的假期。
C.新编晋剧《木兰从军》以多彩的画面和优美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入迷。
D.有众多公众人物参加的“保护长城”公益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5. 古诗文默写。(8分)
(1) 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 ,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3) 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专接云涛连晓雾》)
(4) ,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5)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6) 兴尽晚回舟,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根据设定的情景,完成下面的题。
刘宇对李晨说:张明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我想骑一次,但我不好意思直说,你能帮我问问吗?
① 李晨对张明说:
张明对李晨说:当然可以了,你让刘宇明天上午九点到我家小区来骑车就行。
②李晨对刘宇说:
7. 下面这段话是班长准备的班会由的一段,有两处表达得不够得体,请找出来并修改。(4分)
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卫生学习成绩好了,本月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之所以取得这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咎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很严格,很负责,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
1 修改为
② 修改为
8.名著阅读。(4分)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上面的文段节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这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4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 ~ 12题。(16分)
父亲的背影
① 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 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9. 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4分)
10.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4分)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11. 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4分)
12.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 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 ~ 15题。(12分)
豆腐
①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
②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③《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④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
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⑥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13.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4分)
14. 文段⑤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4分)
15. 文段②画线句中的“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 ~18题。.(10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法家难士 (“拂”同“弼”,辅佐)
B. 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国外)
C. 必先劳其心志 (动词,使……困苦)
D. 孙叔敖举于海 (由于)
17.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行拂乱其所为。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8. 除了文中列举的事例外,能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还有很多。请举一例说明。( 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 ~20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2分)
20. 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2分)
四、作文(50分)
21. 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砵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一步步地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巨大的财富,是弥足珍贵的!
请以“一次 的经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
1.C【解析】A项,喧嚣(xuān),恹恹欲睡(yān),B 项.濒临(bīn),D项,遒劲(jìng)。
2.B【解析】 A项“重峦迭嶂”应为“重峦叠嶂”;B 项全都正确;C项,“联绵不断”应为“连绵不断”;D项“推祟”应为“推崇”。
3.D
4.C【解析】删去“多彩的画面和”。
5. (1)贫贱不能移
(2)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3)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4)无风永面琉璃滑
(5)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6)误人藕花深处
6. 李晨对张明说:“刘宇想骑一次你的新自行车, 他希望你能同意。”
李晨对刘宇说:“张明同意了,他邀请你明天上午九点到他家所在的小区去骑车。”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转述别人的话的能力。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7. ①.”归咎”修改为“得益”②“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修改为“令我十分欣赏,要给予他充分的肯定”
8. ①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
②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语调轻松诙谐,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二、
9. 父开电瓶车接“我”回家;父亲年轻时挥舞大铁锤砸石头;父亲拒绝生病的“我”干活,自己挑粪;父亲为“我”爬上树摘苦柚。
10. 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运用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 写出了父亲高大伟岸的形象,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
修辞手法角度:运用比喻和排比(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父亲高大伟岸的形象,表达了 “我”对父亲的崇敬。
11. 和“我”印象中的父亲形成对比(并映衬现实中的父亲),写出现实中的父亲与“我”的印象有不小的偏差,表现作者希望父亲永远高大伟岸,年轻有力,为下文抒发内疚和伤感之情作铺垫。
12. 示例一:不矛盾。“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是希望父亲永远高大伟岸,是出于“我”对父亲的崇敬。“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是为不能让父亲颐养天年而自责、 为父亲的衰老瘦小而伤感,是出于“我”对父亲的愧疚,这两者都源自于“我”对父亲的爱。所以说不矛盾。示例二:矛盾。“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高大伟岸,“常常梦到”“忘不了”中父亲的背影委顿矮小,但后面的父亲形象才是真正的高大,才是文章的重点。前面的父亲形象是为了和后面的父亲形象形成对比,所以虽然矛盾但有其特定作用。
13. 豆腐;豆腐的起源(发明),豆腐的分布广泛,受欢迎的程度,豆腐的意精神)。【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通读全文,这篇文章开篇点明了说明对象“豆腐",接着介绍了豆腐的起源,然后介绍了豆腐的优点、分布,又介绍了豆腐达到了“意”的境界,最后指出豆腐 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而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据此解答即可。
14. 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
示例一:引用了《周易》中的话,说明了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
示例二:举例了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味的例子或者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爱吃豆腐的例子,准确说明了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
15. 不能,“据说”表推测,如果去掉,原句就变成了是淮南王刘安聚集方士炼丹时发明了豆腐,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据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
16. D【解析】“于”是“从”的意思。
17. ①要使他的所作所为与意愿相左(做事总是不能 顺利)。
②(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18. 韩信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试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19. 抒发了作者对出征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赞颂之情,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从“报君”“为君死”表现出来。
20. 在万木摇落的深秋,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唐军将士士气高昂,奋力战斗,与敌人从白昼一直厮杀到黄昏。褐色的塞土上洒下了殷红的血迹,夜雾中紫红的颜色显得更加浓重。这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诗句可用来描写长城内外特有的景色,取其秋声萧瑟,号角悲壮之意;也可用于描写战争场面。
四、21.略
注意事项:
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折腰(shé) 可汗(hán) 娉婷(pīnɡ)
B.分外(fèn) 鲜妍(yàn) 莽莽(mǎnɡ)
C.稍逊(xùn) 摇曳(yè) 冠冕(ɡuān)
D.解剖(pāo) 亵渎(xiè) 心无旁骛(wù)
【答案】C
【详解】
A.折腰zhé;
B.鲜妍yán;
D.解剖pōu;
故选C。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人物。
C.一个人要想搞好自己的学习,必须在学习上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认准目标努力前行。
D.张伟同学刻苦努力,获得了手工制作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被他一事无成的表现折服了。
【答案】D
【详解】
A.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使用正确;
B.风流人物: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使用正确;
C.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正确;
D.一事无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语境使用不当;
故选D。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通过生动有趣的民俗活动体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历史,树立了民族自信。
C.为了让选择留校的学生们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学校举办了留校学生新春联欢会。
D.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的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病句题,首先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然后分析句子主干,找出句子的病因。A项,语序不当,应将“支持”和“理解”互换位置;B项,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D项,搭配不当,应将“推动”改为“促使”。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庐山。
C.《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深切思念的情怀。
D.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答案】B
【详解】
B.“五岳”中的“中岳”是嵩山,不是庐山。故选B。
二、诗歌鉴赏(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7分)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B.“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素: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6.首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请分析“始”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5.B
6.“始”极言主人公(老兵)从军之久,中途一直未能回来,传达出主人公思乡之情,揭示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分析】
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B.“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细致地刻画了老兵家里荒凉破败的景象,这是对老兵家境的直接描写,本项中“侧面写出”表述有误。故选B。
6.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一个“始”字,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则耐人寻味,颇见功力。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才回家,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始”归,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另外,“始”字写出了兵役的繁重,揭示了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分)
上①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②马之饰,后庭无纨绮③丝竹之音。后宁州尝献虎魄④枕,光色甚丽。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⑧,上大说,命捣碎分付诸将。平关中,得姚兴从女,有盛宠,以之废事。谢晦⑥谏,即时遣出。
时财帛皆在外府⑦,内无私藏。宋台⑧既建,有司奏东西堂施曲脚床,银涂钉,上不许,使用直脚床,钉用铁。诸主出适⑨,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金玉。内外奉禁,莫不节俭。性尤简易,常著连齿木屐,好出神虎门逍遥,左右从者不过十余人。时徐羡之住西州,尝幸羡之,便步出西掖门,羽仪⑩络绎追随,已出西明门矣。诸子旦问起居,入门脱公服,止著裙帽,如家人之礼。……故能光有天下,克成大业者焉。
(选自《宋书·卷三》)
补充注释:①上:皇上,指宋武帝刘裕。②舆:车。③纨绮:丝绸,指身着丽服的歌儿舞女。④虎魄:即“琥珀”,可作装饰品。⑤金创:指刀枪等物所造成的外伤。⑥谢晦:宋代大臣。⑦外府:国库。⑧宋台:指刘欲封宋王,遂有王府。⑨诸主出适:诸主,指各位公主;出适,出嫁。⑩羽仪:指皇帝出行的仪仗。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
(2)上大说
(3)宋台既建
(4)诸子旦问起居
8.下列选项中,与“以之废事”的“以”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谢晦谏,即时遣出。
(2)内外奉禁,莫不节俭。
10.宋武帝因何把虎魄捣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1.你认为宋武帝“光有天下,克成大业”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
7.(1)指代乐器 (2)同“悦”,高兴 (3)……之后,(已经) (4)早晨
8.D
9.(1)谢晦(因此)进行劝谏,皇上马上就放她出宫。
(2)宫内宫外,都遵守规定,没有人不节俭的。
10.因为“虎魄”可以为将士治疗刀枪伤,况且他本人崇尚节俭,不注重这些奢侈品。
11.生活俭朴;关心将士;虚心听取建议(积极纳谏);对子女教育有方。
【分析】
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1)句译为:后宫也不设歌舞之类。丝竹:指代乐器;(2)句译为:皇上得了此枕非常高兴。说:同“悦”,高兴;(3)句译为:宋王府已经建立。既:……之后,已经;(4)句译为:儿子们早上起来请安。旦:早晨。
8.例文中“以之废事”的“以”是“因为”的意思;A.因为;B.因为;C.因为;D.认为;故选D。
9.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还要注意句式变化,倒装句要在翻译时,把语序调整过来;如果有省略句式,翻译时,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译文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语句通畅。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谏,劝谏;即时,马上;遣,派,打发。整句译为:谢晦(因此)进行劝谏,皇上马上就放她出宫。(2)重点词语:内外,宫内宫外;奉,遵守;莫,没有。整句译为:宫内宫外,都遵守规定,没有人不节俭的。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宋武帝因何把虎魄捣碎,有两方面原因:从“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可看出宋武帝崇尚节俭,内心不看重奢侈品;从“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上大说,命捣碎分付诸将”可知“虎魄”可以为将士治疗刀枪伤,所以皇上把虎魄捣碎给各位将领治金创。
11.本题考查评价人物。结合原文从性格、品德、能力等角度分析。“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看出他生活节俭;从“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上大说,命捣碎分付诸将”看出,他体恤将士;从“平关中,得姚兴从女,有盛宠,以之废事。谢晦谏,即时遣出”看出他善于纳谏,有错就改;从“诸子旦问起居,入门脱公服,止著裙帽,如家人之礼”看出他教子有方。
参考译文:
宋武帝刘裕清心寡欲,注重法度,不曾讲究装饰排场,后宫也不设歌舞之类。宁州曾经贡献琥珀枕,非常好看,当时将要北伐,因为琥珀可以治疗刀枪之伤,皇上得了此枕非常高兴,令人把它捣碎分给将领们。平定关中时,俘获了姚兴的侄女,非常宠爱她,因此而影响了军政大事。谢晦提出批评,皇上马上就放她出宫。
当时财物都在国库,而宫内没有什么私藏。宋王府建立,办事部门奏请在东西堂放置式样比较好看的曲脚床,钉子涂银,皇上不准,结果使用直脚床,用铁钉。各位公主出嫁,送的钱不过二十万,没有锦绣金玉。里里外外都遵守规定,节俭从事。皇上生性喜欢随便,常穿着木拖鞋,喜欢去神虎门外转悠,随从不过十来个人。当时徐羡之住在西州,皇上常去他那儿,走出西掖门,仪仗队在后面紧追,可他早已走出西明门了。儿子们早上起来请安,进门都脱掉官服,穿便服,行家人礼。……所以皇上能拥有天下,终于成就宏大的事业。
四、句子默写(6分)
1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3分)
①《登飞来峰》一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动静结合,写出了月光照耀下的洞庭湖美景。
③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赤子之心……从“无求”到“有求”,这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
【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
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畏、璧、庇、汗。
五、名著阅读(共7分)
13.下面两幅图是某同学在看完某部名著后的速描,请完成下列问题。
(1)这部名著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2分)
(2)简要概述第二幅图片的情节。(2分)
【答案】(1)《骆驼祥子》老舍(舒庆春)
(2)祥子在买了第一辆车后,开始拉车赚钱。恰逢军阀混战时期,祥子为了多赚钱跑去了危险地带,结果被拉去充军,丢了自己的车。在逃离军队时,他牵走了三匹骆驼,当做对自己丢车的补偿。
【详解】
(1)第一幅图中是一个健壮的青年,他拉着一辆洋车。第二幅图中还是这个青年,牵着三匹骆驼,据此可知图中的人物是祥子,出自老舍所作《骆驼祥子》,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2)祥子初到北京,在刘四爷的车厂里拉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攒够了钱,买了一辆自己的洋车,因为想多挣一些钱,拉车去了城外,结果被大兵连人带车抓走了。后来大兵逃散,他趁乱牵走了军营里的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块大洋。他买车的梦想第一次破灭了。
14.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 (3分)
冬天已经到了大门口。医院、学校、机关和几十万居民都只能听任严寒的摆布。车站挤满了人,像一窝蚂蚁,而火车却只能每星期开一次。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在三个月的期限内,从车站到伐木场修一条轻便铁路,全长是七俄里。争取在一个半月之内,就把铁路修到伐木场的边缘。
上述语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选段写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和他的同志们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的原因。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作家作品的能力。学习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到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根据文段所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即可判断出作品名称及其作者。本文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关键词句“冬天”“几十万居民都只能听任严寒的摆布”“挤满了人,像一窝蚂蚁”“火车却只能每星期开一次”,因为这些原因,保尔和他的同志们想到“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在三个月的期限内,从车站到伐木场修一条轻便铁路”,就是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
六、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小题(共8分)
勤
梁实秋
①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做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勘破红尘,与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且举两个实例:
②一个是唐朝开元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亲近马祖时得传心印,精勤不休。他制定了“百丈清规”,他自己笃实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面修行,一面劳作。“出坡”的时候,他躬先领导以为表率。他到了暮年仍然照常操作,弟子们于心不忍,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藏匿起来。禅师找不到工具,那一天没有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个的没有吃东西。他的刻苦精神感动了不少的人。
③另一个是清初的以山水画著名的石谿和尚。请看他自题《溪山无尽图》:“大几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所谓静生动,动必作一番事业。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这句话沉痛极了。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英文叫做vegetate,意为植物的生活。中外的想法不谋而合。
④勤的反面是懒。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的不事整洁,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耽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过周末如何度假期。这就是一标准懒汉的写照。
⑤恶劳好逸,人之常情。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勤能补拙,勤能损欲,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积极意义是要人选德修业,不但不同于草本、也有异于禽兽,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6.百丈怀海禅师和石谿和尚的“勤”各体现在什么地方?(3分)
17.梳理第④段内容,用恰当词语概括“标准懒汉”的表现。(3分)
【答案】
15.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
16.百丈怀海的“勤”体现在以身作则,严格奉行自己的“百丈清规”; 石谿和尚则不放一刻闲过。
17.懒散拖沓,不思进取,做事应付,贪图享乐
【分析】
15.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中心论点是表明作者看法和观点的一句完整的话。一般出现在题目、首段和末段这三个位置。本文首段从什么是勤说起,引出中心论点: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
16.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中的“他自己笃实奉行”和“他躬先领导以为表率”“那一天他也就真个的没有吃东西”可知百丈怀海的“勤”体现在以身作则,严格奉行自己的“百丈清规”。根据第三段中的“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可知石谿和尚的勤体现在不放一刻闲过。
17.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四段中的“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的不事整洁,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可得:懒散拖沓。根据“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可得:不思进取,做事应付。根据“耽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过周末如何度假期”可得:贪图享乐。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共14分)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8.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3分)
19.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21.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案】
18.①画粉画线的绝活;②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的绝活;③“两不记”的绝活;④裁剪与案板结合的绝活。
19.第②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它是全文作者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
20.(1)该句使用动作描写,详尽展示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完美过程。一举手,一投足中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了父亲的高超技艺,给人如在眼前的立体感;而且言语间也透露出对父亲的敬仰和骄傲。
(2)这句使用比喻修辞,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的耕地,既贴切生动,又充满乡村的泥土气息。同时也是对两种劳动美的赞美和歌颂。
21.不可以。原题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作者不光记叙父亲“一针一线”的绝活,更通过父亲的手艺表达了父亲不仅技艺高超,更人格高尚。他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分析】
18.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所叙写的第④段开头“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第⑤段开头“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第⑥段开头“父亲有‘两不记’”第⑦段“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第⑧段“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这些内容概括作答。
19.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地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中间段的作用大致有: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或铺垫作用;插叙,补充交代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信息。结合上下文,第②段“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由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这一段是全文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得文章叙事清晰,突出了文章主旨。引出下文对父亲绝活的描述。所以这一段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0.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完美过程。突出父亲技艺高超,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之情。(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耕地”,使用比喻修辞,充满乡村泥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劳动的赞美。一定要结合作者的情感分析效果。
21.本题考查学生的对题目的理解。对含义的理解可以从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两方面分析。题目的作用一般是:象征意义;语带双关;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线索;文眼;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新颖。本文①—⑩段叙述了父亲“一针一线”的裁缝绝活、技艺高超。“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突出父亲品格高尚。结合文末主旨句“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理解,父亲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是将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串联在一起,揭示了文章中心。文章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而标题“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较平淡,只是交代了文章写作的对象,没有以上表达效果。据此整理作答。
七、作文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2020年就要结束了。静心梳理一下这一年你都读过哪些书,哪一次读书的经历,哪个阅读的细节、感受或领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促你思考,促你成长。
请以“生活因阅读而精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布局谋篇要思路清晰;表达有新意有个性,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例文:
生活因阅读而精彩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话真是一点没错。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使我进步,能使我的生活更精彩。
书伴我成长,它教导着我。在小时候,爸爸妈妈就读书给我听。我很好奇父母手中的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后来,书教我认识了许多字。我咿咿呀呀地读着它们,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父母后来告诉我的。我看着唐诗、宋词书上精美的图画,不禁也拿起画笔描画起来。书又教会我绘画。这大大充实了我的生活。细想起来,我所知道的东西有大半都是书教会我的。书使我的生活更美好。
书伴我成长,它充实着我。当我步入学校的大门后,书便成了生活的必需品。课堂上,老师教我们读书。课后,我也饶有兴趣地读起课外书。随着涉猎的逐渐丰富,我对读书愈加喜爱。古典名著让我读懂了悠久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小说散文带我徜徉在人类的智慧海洋里;科技书籍让我为时代的进步感到惊叹;报刊让我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些真是太美好了。书使我的生活充盈饱满,多姿多彩。
书伴我成长,它启迪着我。有位名人说过:“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的,读书就这样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它使我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聪慧。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沉迷于电脑。尽管我知道虚拟的网络对我危害极大,仍难以戒掉它。有一天我遇到一个生字,课毕后去查书架上的字典。我忽然看见,书籍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这层不起眼的灰尘却极大地激荡着我的心灵,我感到自己受到了嘲笑与谴责。良久,我打开电脑,删去了那些游戏。此后,我常常利用电脑上网阅读一些在书店没买到的课外书。我感到很充实、很快乐。
只有读懂小书,才能读懂生活这本大书。书能用理性战胜感性,它能使我们发现不足,改掉过失。
书伴我成长,读书使我的生活更精彩。
【详解】
本题为命题作文,采用了“材料+命题”的形式,认真分析材料与命题,从中得出写作的方向与立意是成功的关键。材料起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促你思考,促你成长”一句点明了“精彩”的含义,不是生活因为阅读而变得跌宕起伏,异彩纷呈,而是因为阅读,自己产生了思考,获得了成长。所以本文应以自己的阅读经历为写作对象,以自己从阅读中得到的收获为表现主旨写作文。文体应选择记叙文。可借鉴如下思路: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自己的生活因为有了阅读而变得精彩无比。主体部分叙事,可按时间顺序记叙自己初次接触阅读,然后逐渐喜欢上阅读,最后痴迷阅读的经历,这一部分要注意两点,一是叙写要有详略,二是一定要紧扣题目中的“精彩”一词组织材料。末段抒情,再次强调自己对于阅读的喜爱,自己从阅读当中得到的收获,自己的生活因为了有了阅读而变得精彩。与首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设【初中教师园地】为☆星标☆公众号,不错过任何一篇好文。
喜欢今天的文章,请点亮“赞/在看”。教育路上,我们与您并肩同行。
初中福利来了↓↓↓
☞重磅福利!2020版初中各科上下册教学资料精编,转发收藏!
☞重磅资料|限时免费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7-9年级上下册全套复习课件
☞重磅!2021年教师或迎来好消息:绩效上涨,满25年教龄可直评正高!
☞珍藏版!初中英语名师优秀观摩课课例+说课课例合辑,英语教师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