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寄语 | 在艺术行业,如何开始你的第一份工作?
2020年初的这一场新型肺炎疫情,改变了很多原定的计划与节奏,让我们不得不度过一个特殊的春节。陪伴家人、与外界隔离的独处时分,或许也是一个难得的自我反思与沉淀的时机。长假将尽,画廊周北京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推出专题文章,展现和回顾过往的深度思考,同时也为未来作足准备。我们仍旧坚信艺术本身的力量,祈愿它所带来的信心和启迪,能够引领我们共渡时艰,回归到正常生活与工作的节奏中。
喜欢和热爱
是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推动力
唐昕
泰康保险集团艺术品收藏部负责人
泰康空间总监、策展人
泰康空间所有的工作,在岗位的设置和职能方面跟美术馆的架构区别不大,所以整个团队对每一个加入的人员是有期待和要求的。其中一个,就是对美术史有一定的认识,以历史性的眼光来看今天、看未来,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它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变化。另外,个人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划,在这个行业里,你想做什么?未来要往哪一个方向发展?如果有一个相对成型的思路,就会有自己的方向以及施展才能的欲望和热情。
我觉得喜欢和热爱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推动力。我自己不是史论或艺术专业出身,同样也是心先“飞”到这个行业里来,然后才真正地加入进来。我们希望团队里加入的新人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也不是没有经验就没有机会跟我们一起合作。泰康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和潜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塑造品牌的同时,也让每个人有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和取得成就的机会。
美术史给了一种历史性的视角
去观察今天的艺术 “现场”
焦雪雁
拾萬空间创始人
进入艺术行业和我的专业——美术史有一定关系,直到今天,我也非常感谢大学时的那一段经历,让我有机会将中西方的美术史贯通了一遍。尽管我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程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美术史越来越给你了一种历史性的视角,去看艺术的“现场”。你能够设身处地将自己放在每一位艺术家所身处的时代,体会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同时,这也能够给予你一种独特的视角,想象若干年后,回看今天的这个艺术现场,哪些是有意义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和现象。
我觉得自己其实和今天在大学学习艺术专业或者归国的年轻人很像,希望接触这个行业并从前辈那里获得一些建议。就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如果你的逻辑正确且高效,那么你将和同事有一个愉悦的工作氛围;但如果逻辑混乱,那么就容易产生矛盾。因此我提出唯一的建议是:要拥有一个好的思维和逻辑。
从平台出发
尝试去找寻自己喜欢的方向
刘亦嫄 (Sammi Liu)
Tabula Rasa 画廊创始人
平时接触到一些在职业规划方面很迷茫的应届毕业生,我对他们的建议是,比起专注于某一家机构,更希望他们在职业生涯的最开始选择一个“平台”去工作,比如一个博览会、一家艺术媒体。在这类平台的工作,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接触到艺术生态中多层面的、不同的链条。
就我个人而言,刚开始比较幸运地经历过博览会和媒体的从业训练,而且很多时候这两个平台的工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让我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跟艺术家、策展人、媒体、机构都有各种各样的接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了解自己的兴趣,寻找自己将来往哪个方向发展。最后选择了开画廊这条路,也是亲身经历后得出的选择方向。所以从平台出发,慢慢去找寻自己喜欢的方向,这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职业规划。
在艺术机构工作
是一个“双脚落地”的过程
张迪
空白空间总监
我在2006年加入了空白空间,一直工作到现在。从事艺术行业也是源于一个机缘巧合,大学期间我选修过艺术史的课程,会去美术馆看展览,渐渐地有兴趣和好奇心来到当代艺术系统内工作。在一般公众看来,当代艺术总是遥不可及,是比较理想化的一种状态。事实上,艺术家真的是一群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工作过程中结伴而行的这些年,我们也一同目睹和见证了彼此人生中很多的重要时刻。然而另一方面,画廊也有很多非常具体而繁复的工作要进行,工作强度也会比较大、比较辛苦。小到一张照片要怎么拍,一个价目表要怎么做,一封邮件要怎么写,一个借展合同要如何去做,用什么样的字体、字号,每个画廊都有自己非常明确的标准,这也是整个艺术系统的标准和常态。所以建议希望有从业计划的人从实践去开始学习,因为真正的机构工作其实是一个“双脚落地”的具体的过程,有时候从学校学到的跟实际操作中领会到的是两回事。
艺术行业是一个有门槛的行业,除了相关的教育背景之外,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这其实不仅仅是给年轻的求职者,也可以是给年轻艺术家们的一些建议和忠告,从校门出来到进入艺术系统之前,非常推荐在校期间就去做一些相关的实践,比方说在艺术机构、画廊、美术馆。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整个领域都发展得更为成熟,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艺术的从业人员,都秉持着更专业的态度和工作方法,在这个大的环境和氛围里工作,你会得到很多锻炼的机会。
创作的才华和思想的闪光点
在滋养着我
孙士娴
CLC画廊合伙人
我在央美学习美术史和艺术管理,刚毕业就一直在艺术行业里工作,之前曾经在其他画廊就职,后来开始尝试自己创办空间,就这样一直做了下去。多年来和艺术家的工作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才华和思想上的闪光点在吸引着我、滋养着我,让我觉得始终在一种“生命的状态”里,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反过来让我也愿意去为他们做一些事。
我们和很多朋友们一说起这个行业的工作,都会调侃自己是“艺术民工”,大家可能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出入于各种社交场合,保持着光鲜亮丽的状态,很多情况下画廊是一个特别琐碎的行业,注重细节,甚至于要去做一些体力上的劳动和实践。但是如果说你是真正地对艺术感兴趣,想从中发现和寻找能让你有所收获的东西,这时候你就能在这个行业做下去,而不要被其他一些表面的东西和虚假的现象所吸引。
增强自身的修养和学识
才能保持敏锐度和专业性
李兰芳
艺·凯旋画廊创始人
可能和很多人不同,我不是说从哪一个状态“进入”到这个领域,而是沉浸在这里面,一直没离开过——我从6岁就开始画画,各种媒材的创作都有涉猎,每天看画,看别人画画,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后来学习的专业也是艺术史和当代艺术研究。
作为一个新人,在当代艺术领域工作,需要你对艺术史、对艺术流派的发展,甚至对艺术市场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尤其是涉及到阐释、介绍和导览性质的工作,从我们对于团队的要求来说,得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才能去指导和引导观众。所以还需要增强自身的相关学识和修养,多听、多学、多看,保持一贯的敏锐度和专业性。
艺术领域既有机会也有难度
值得年轻人去踊跃攀登
付晓东
空间站创始人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飞速传播,社会蕴藏着巨大变化和转折的时期,我觉得作为当代人首先要重视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搞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我后来经常在美院上课,发现很多从美院毕业的学生都是随着“惯性”进入艺术领域工作,而不会反思一些问题,诸如为什么要搞艺术?艺术对于你来说到底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艺术?这些问题其实是特别关键的。正是因为认识不清,所以很多人在有些时候才会迷惘,或是觉得无助,无法获得创作上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只有由内而外形成一个清楚的认知,你才能够知道如何主动地选择你的生命,如何利用你的时间,选择你要做的方向。那么在这个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必要的准备,它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这不完全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也考验自身的领悟能力。
这个时代呼唤“天才”,实际上对年轻艺术家的要求更高了,需要他们靠自己的内在力量,成为社会公认的一个优秀代表。艺术领域既有机会也有难度,值得年轻人去踊跃攀登。 实际上即便是在运营画廊期间,我也依然在给美术馆策展和做艺术奖项的评委,不断扫描和注视新出现的艺术新星和艺术现象。我们走过全世界这么多地方,就是在等待一种本土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创造力的新现象出现,我们也相信,一定会有非常特异的个体不断涌现出来。
从业人员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
带来新鲜的活力、血液和养分
林昱 (Aimee Lin)
长征空间总监
我自己从事当代艺术行业似乎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当时是上海艺术圈非常生机勃勃的年代,我在做泛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周围有非常多的文学、电影、艺术、音乐领域的人,大家自然地聚在一起,有关注,有写作,也有其他一些方式的参与,渐渐地就成为了一个职业的艺术从业人。
近几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他们大多有海外的知识背景或经历:一部分人接受过艺术史专业方面的训练,另一部分人有艺术管理方面的实习工作经验,两种都是非常好的。在中国,艺术机构的工作方法也是在逐步形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我们就处在这样的过程中,所以开放性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当代艺术毕竟是关于当代的一切,很多艺术家所从事的、关注的议题也是关于方方面面的。当我们的艺术从业人员也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就会带来新鲜的活力、血液、新鲜的知识养分。
艺术从业有一定门槛,需要踏实地学习和工作,因为当代艺术总是围绕最前沿的理论和学术展开,只有对当代非常敏感,才能保持在当代艺术领域的专业性。与此同时,细心、负责的品质,浓厚的热情和求知欲将为你助力。对有志向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充分的实习和工作经历,将为职业生涯的开启奠定基础,从中收获重要的专业技能、经验和人脉,都是在艺术行业一步步走下去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业内工作的所有人来说,每一份工作、每一个角色都需要秉持专业度,相互配合,尊重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让整个生态更好地发展和运转。
如果你想深入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的最前沿现场,领略北京当代艺术领域的各大画廊与美术馆,请持续关注画廊周北京2020的进程。相信疫情终将过去,精彩的艺术世界在未来等你开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