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踏除了百亿慈善,丁家早已做起了LP | IIR

Dear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 2023-04-14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文 | 苏眉编辑 | 白曼出品:机构投资者评论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2021年12月18日,安踏成立30周年之际,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曾用名丁志忠)宣布,将捐赠100亿的现金和股票,成立“和敏基金会”,用于社会发展及公益慈善事业。
 
和曹德旺成立的“河仁基金会”一样,“和敏基金会”的名字取自丁世忠父母的姓名(基金会首个捐赠项目也于18日正式签约:捐赠20亿元,全资捐建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和敏医院))
 
12月20日,安踏体育用品公司(02020.HK,安踏体育)发布公告,丁世忠及其家族已通过安踏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踏国际”)无对价转让8450万股普通股股份予以和敏控股有限公司(丁世忠先生及其家族成员所控制之公司),占已发行股份约3.13%。
 
公告称,和敏控股拟成立“和敏基金会”。上述股份转让为丁氏家族承诺捐赠人民币100亿元成立和敏基金会中的一部分(至12月20日,安踏体育收盘价109.6港元,照此计算,以上8450万股价值约92.61亿港元)。在此次捐赠完成后,丁氏家族的控股公司安踏国际(直接和间接)所持的安踏股权将由57.78%减至54.65%。
  
疫情的这两年,安踏股价曾上涨了4倍,市值最高达5000亿港币(截至当前的2021年12月29日,市值3152.1亿港币)去年,安踏净利润一度超越阿迪达斯,排名全球第二。



侨乡晋江出“大户”,丁氏家族出鞋王



福建晋江是著名侨乡,素有“十户人家九户侨”之称。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在这个目前户籍人口117.6万的县级市,素有“海内外500万晋江人”之说(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外来人口103万人)
 
晋江的老城区乃至许多村落,布局相近:一座祠堂或一座庙宇,中间一条街道,街道旁延续着千万灯火。宗族、信仰,成为生活中最纯粹的坐标,家族企业是最常见的载体。
 
这里到处是老板,遍地是富豪。大小企业有近万家,其中资产上亿元的企业达百家之多。恒安、七匹狼、劲霸、柒牌、利郎、九牧王等知名品牌都诞生在这里。
 
晋江有个陈埭镇,约38.8平方公里,这里,丁氏是第一大姓。据丁氏族谱记载,其宗族是阿拉伯人赛典赤·瞻思丁这位杰出元朝政治家的后裔。元末明初,瞻思丁的后人因躲避战乱迁居晋江,为隐姓埋名,取祖先名字末字“丁”为姓。
 
600多年后的今天,晋江丁氏创造了中国体育运动品牌的半壁江山(不限于陈埭镇),安踏老板丁世忠(父亲丁和木)、特步老板丁水波、361°老板丁伍号(前任总裁丁建通),还有已经陨落的德尔惠老板丁明亮、乔丹老板丁国维等,曾经,全球平均每12个人就拥有一双晋江鞋。

安踏的丁氏家族,算是这其中的家族典范。

1937年,丁和木出生在陈埭镇岸兜村的一户农民家庭。不但务过农,还当过兵,也做过一些海鲜生意。

1979年,陈埭镇洋棣村村民林土秋开办晋江第一家鞋厂“洋埭服装鞋帽厂”,头年赚得8万元,这在陈埭镇引起轩然大波,无数人开始建起鞋厂,高峰时期达到3000家。

1981年,丁和木也变卖家中一切可以换钱的物件,还向亲朋好友东拼西凑,集齐五、六万,和邻居合伙开了家叫“求质”的制鞋厂。那时晋江不愁生意,因为廉价的劳动力、欧美制造业转移,鞋商基本上可以坐等代工订单。
 
丁和木的小儿子丁世忠1970年出生,17岁便辍学,1987年北漂至京,带着父亲借给他的1万块和精挑细选的600双鞋,绕过“中间商”,在北京商场里卖起了更便宜的晋江鞋。
 
几年下来,丁世忠成了北京城的鞋业新贵。
 
1991年,21岁的丁世忠怀揣北漂四年赚得的20万元,回到陈埭镇,准备做自己的品牌。他与父亲、哥哥三人一同创办鞋厂,取名“安踏”。在北京闯荡过的丁世忠意识到品牌的价值,也预感外贸订单并不牢靠,于是丁世忠一边做着代工,一边开始布局自己的销售渠道,推广安踏品牌,1997年时,是安踏的第一个突围点。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海外订单说没就没,晋江鞋厂倒了一大半。而那时,安踏在全国已经拥有近2000家门店。但那时的晋江霸主还是许景南的匹克;丁水波的特步鞋也已攻入南美和非洲市场,行销40多个国家;体育明星李宁创办的品牌“李宁”则在李经纬的辅佐下风生水起,几乎是当时国产体育品牌的代名词。
 
到了99年,丁世忠决心赌一把,想请明星代言。豪赌80万请孔令辉代言,斥资300万在央视打广告。要知道,那时的北京房价才2000元/平米,安踏一年的利润也才400万。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孔令辉和瓦尔德内尔苦战五局,赢得奥运冠军,安踏也随即横扫中国,当年销售额突破3亿。此后,安踏进入快车道,从1999年到2006年,销售收入从2亿增长至12.6亿。7月10日,安踏体育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融资额超35亿港元,创造了当时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盈率及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安踏虽没有运动IP基因,但采取了并购模式(如2009年接手了亏损5000万的FILA,此后并购网球第一品牌威尔逊(Wilson)、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滑雪品牌迪桑特等),构建品牌矩阵,成为国内市占率第一。

此外,国货品牌被外资碾压的时代褪去,丁世忠的父亲丁和木退休,但在村里一直做慈善;丁世忠与哥哥丁世家持有相当的股份,两人带着安踏起飞,身家都高达数百亿。

家中最新的喜事是,丁世忠之女丁斯晴与同在福建晋江的富商家庭——八马茶业的老板王文彬之子王焜恒联姻,无独有偶的是,王文彬的女儿王佳琳则嫁给了服装品牌七匹狼家族周永伟的儿子周士渊(王文彬还有一个女儿王佳佳则嫁给了高力控股集团高仕军的儿子、董事长高力)

此前只常闻,陈埭镇有很多三角债,因闽南以宗族关系为纽带,三角债在一定时期里还推动了陈埭企业集群的发展。而当下,闽南富商家族间的这种联姻,也似乎同是宗族传统的承继。



投资早已启动,二代已操盘数年


其实,安踏家族相较七匹狼系的兄弟家族,似乎更早已开始在股权投资市场的布局。据IIR查询,比较主要的两条家族线,一条是父辈丁世家、丁世忠、赖世贤、王文默、吴永华;丁世家、丁世忠为亲兄弟,赖世贤是妹夫,王文默是表兄,吴永华2003年加入安踏负责销售。另一条线是二代:丁世家、丁世忠的子女:丁思榕(丁世家之子)、丁斯晴(丁世忠之女)。

2008年8月8日,父辈线5人投资成立了投资平台福建安踏投资有限公司(原名:晋江安踏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此后经数轮增资、减资(2010年增资至2亿,最高增资至3亿元),目前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且该投资平台的股东已经于去年(2020年4月)正式变更为丁思榕、丁斯晴,分别持股50%。

据IIR不完全统计,福建安踏投资有限公司已经作为LP出资5000万投资了华控基金(原名华控汇金,且安踏系家族多个平台、数次与华控基金合作)。此外,福建安踏投资还与中锐(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深度合作,投资了旗下公司及其在厦门市集美区设立的幼儿园等,从投资时间的维度考量,以上投资或还是此前父辈层面的投资决策。

而5位父辈级的人物还有一个平台——林芝安大投资有限公司(2014年成立,原名福建安大投资有限公司,后迁址西藏并更名,以下简称“林芝安大”),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目前法人为哥哥丁世家。

据IIR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林芝安大已作为LP多次出资华控基金,并出资两家湖北机构(公司型投资公司):湖北量科高投、武汉高晖创投(武汉高晖创投为林芝安大、深圳量科创投等在武汉投资成立的投资公司,也同为湖北量科高投股东)。此外,林芝安大还直接投资了舒华体育、华扬联众、大地装备等项目。


妹夫赖世贤个人还是架桥资本(2010年1月成立的基金,认缴1000万元)、中南创投(2010年7月成立的基金,认缴2500万元)的LP。

而真正的二代线——丁思榕、丁斯晴2017年2月成立了独立的投资平台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智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智容投资),并同期设立基金,基金作为LP的出资非常活跃,但也同样出资了华控基金(还有部分出资目前已退出)


此外,丁思榕个人也是红杉中国(投资时间:2018年3月,认缴金额约5000万元)、凯辉基金(投资时间2021年2月,认缴金额1亿元)的LP。

起步和起点要远落后于李宁的安踏,回顾其历史,丁世忠家族确实是典型的闽商:敢闯夜路,会识天象,爱拼敢赢。从20多人的小作坊,到创造超20万人的就业机会,丁世忠赢在了做品牌,去上市,牵手奥运,多品牌与全球化。而近年来,安踏家族的相关公司或个人也早已开始偷偷做起了LP。

多少豪门为了财富,家族兄弟斗得头破血流,而闽商,却不止于丁世忠家族,都是宗族世家得以传承的典范,家族内互相扶持,家族外强强联合,再加上慈善公益,这理念,又何尝不是“共同富裕”。

欢迎加入IIR社群:


欢迎关注IIR视频号:

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欢迎关注公众号

或添加微信小助手与IIR互动





IIR研究院:七匹狼等服装三巨头的股权投资图谱(上)





鸿星尔克除了捐赠,已是高瓴LP





厦门金圆系股权投资全景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