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越周期,驶向下一轮科技红利:武装科学家创业的转折力在哪里?| IIR & 经纬科创汇

Dear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 2023-10-18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编辑 | 白曼出品:机构投资者评论对话素材来源 | 经纬创投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科技向来是爆炸式发展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是人类直面未来的美德,是人性的延伸,人性的必然,是深刻的人性证据。
 
人类为追求科学的真理前赴后继,而技术的进步一旦发生跃迁,就会颠覆性地给人类及社会带来改变。
 
人类有250万年的历史,但直至1760年代的蒸汽时代(1760年-1840年,蒸汽技术革命)开始,人类才真正开启第一次技术革命。
 
过去的260年里,人类又经历两次颠覆——电气时代(186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电力技术和内燃机革命)和信息革命(约1950年开始,原子能和计算机技术革命)从生活方式、群体结构,再到随之出现的资本市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享受到新技术福祉的我们,也在接受新技术的塑造,不论我们是否喜欢。
 
英国引领了蒸汽时代,美、德引领了电气时代,紧接着,美国又引领了第三次计算机革命。中国作为“后来者”,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实现了多级换挡。
  
对应到资本视角,科技带来的资本效应,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得到极大扩散。
 
科技企业推出颠覆性产品,赢得市场,资本的投入获得巨量回报。尤其那些卓越的科技公司,不仅赢一次,而且数次赢,持续赢。
 
市值破万亿美金,微软用了44年(已经46岁的微软,凭借云计算卷土重来,不久前市值超越2万亿美金),苹果用了42年(乔布斯2011年10月离世后,苹果市值10年多时间增至当时的8.36倍,最新市值2.9万亿美金),亚马逊用了24年,谷歌用了21年,马斯克的特斯拉用了18年(2021年10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金)
 
科技企业赢得越来越大,而中国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也在最近的20年抓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机会,开始跨越鸿沟、快速崛起。

人口即用户,人口即顾客,人口即消费者。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加之选择性宽容的监管环境,成为全球技术创新最理想的应用之地,也是包括中国科技公司在内的应用/模式创新公司的天堂。
 
而随着诸如数据算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基因编辑、机械仿生、航天科技等领域科技的不断突破,两年前的疫情,就像那条搅动技术平盘期的鲇鱼——线上正式反转线下,新一轮的技术爆炸近在眼前。
 
幸运的是,这次,我们开始掌握原创科技的主动权。在一些领域,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单点突破型创新和国际上还没有的原发型创新,在某些领域,甚至拥有话语权,拥有原创科研及技术的转折力。比如宁德时代如今是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王者,华为在面临众多挑战和困难之下,核心的通信业务依然保持在全球第一(华为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2022年新年致辞中提到,核心的通信业务在2021年市场份额虽有所下降,但依然以28%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爱立信、诺基亚、思科、三星等强大的竞争对手)
 
中国,这次以第一梯队的身份,站在了下一轮原创性科技红利的门前。

投资机构对下一轮增长曲线高度警觉,早已备足弹药。而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刚刚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年12月24日通过,鼓励科研单位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激励科学技术人员,进一步催化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科学家创业的时代,正式来临。

用艾伦·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的那句名言来形容当下的机遇再合适不过:
 
 “这不过是将来之事的前奏,也是将来之事的影子。”
 
而正处于这股巨大势能下、已经创业或计划创业的高“知”科学家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当科技真正落地到场景中去的时候,其商业价值、社会价值都是巨大的。但对于科研技术出身的创业者而言,技术是敲门砖,长板非常之长。但与之相对的,在诸如商业、市场等方面,他们可能会面临短板,也将会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迎来从未想到的一个个“坑”点。

正如成森平博士在经纬第一期科创汇活动上的分享:“技术不等于产品”,科技创业者常见的错误认知是——“好的科学理论会带来好的技术,好的技术会带来有市场竞争的产品,最后会带来一个比较好的商业回报”。但实际上,这三者之间是没有逻辑闭环的,每一步是下一步的基础,但不必然产生下一个结果。
 
那么科技创业者如何将科技的理想融入商业世界?

今日,IIR梳理了经纬科创汇活动系列文章的内容精华,希望能从外部投资机构经纬的观察,及科技创业者的过来人视角,对比科学家与创业者的思维特点及角色切换,技术、产品与商业的对立与平衡,及商业世界与科学世界最为重要的底层差异——人性。

文中综合第一期经纬科创汇中张颖与东方空间联席CEO姚颂、三迭纪创始人兼CEO成森平博士的对话内容等,希望他们的视角,提供的是一种意识、一种前置的警示,一种善意的担忧。

因为这场技术的红利已经十分确定,但至于它是否会被中国的科技创业者率先捕捉,也还要靠所有中国科研人员、科技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共同努力。



以终为始“画”战略,设计转折点,执行大于一切



科研背景的创始人选择创业,其实本质是进入了另一个领域。
 
科学家往往是顺向思维,他们着眼于攻克技术难题,关注数据、理论等静态事实,理论先行,再用实验的方式进行论证,就像打一口井,要求的是深度;但做企业往往需要逆向思维, “以终为始”,还要能打破条条框框,要接地气,甚至要有狼性。

科学家与创业者这两种角色所要求的思维方式没有高下之分,但对于科学家创业者而言,需要在不同的事情中有所切换,让科研的归科研,商业的归商业。
 
创业中遇到的事情都是动态的。宏观变化、技术趋势、行业格局、人事等等,创业者需要先想一个十年后要实现的大目标,然后往回拆解。创业中间当然会有调整,但大方向一定要非常清楚。

很多事情,最后都要围绕在这个“战略地图”上。科技创业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基于商业需求倒推技术匹配,并规划资源的投入分配。技术和商业尽可能快速迭代,让所有的技术脉络、资源投放形成几个产品和关键能力,最后映射到资本路径上去。
  
技术公司的特点是,周期很长,难度较大。在科技公司的战略地图里,科技创业者要提前设计好核心转折点,也可称为风险释放点,即当突破了这个转折点后,项目的存活率将大大增加。
 
每位创始人都应该对之前复盘和对未来预测,公司发展会有哪些核心转折点出现?

这些核心转折点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定是创始人的主动行为。战略目标、运营手段、更充裕的资金、团队升级、对节奏感的把握、真正理解产品等等。过去,公司从哪个时间点开始,状态、融资、团队、业务更好了?这些让你记忆深刻的时点发生了什么?在未来的底层逻辑里,还需要做什么,才能让核心转折点出现?

你需要短期做出有收入的产品?还是持续长期投入以追求跨越某个门槛后的爆发?这些具体的决策选择,都应该围绕公司的战略地图和提前设计好的核心转折点。
 
此外,科研非常需要思考力、想象力,它是科研能否突破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创业则需要强大的执行力,甚至是排到第一的影响要素,因为你有再好的想法,如果不付诸行动,不能落地到客户端,也并没有什么用。真正最终的赢者,很多时候都是听完、聊完、学习完后,把它立即付诸行动,因为行动大于一切,执行大于一切。



平衡:科技要的是高度,商业博的是先机


科学家和创业者的不同角色下,对目标和成功的定义也并不一样。
 
技术、产品和商业是一个永远矛盾的“三角”。

技术研发的目标是追求先进性、独特性,有时“高处不胜寒”;但产品不是,产品要去满足市场需求,是以好的转化率和商业前景来定义成功,不能因为在研究和技术上处于前沿,或者有新突破就自嗨,科学家要放下一些作为科学家的骄傲,从市场的角度来评价每项成果。
 
很多情况下,基于成本和量产的考虑,在商业上,产品甚至要做技术降级,而不是升级。比如,如果市场上接受的技术底线是60分,你的技术团队理想的情况是100分,当你能够做出70分的产品时,就一定要赶紧走向销售,不要犹豫,因为市场时机更加重要。
 
举一个在科研成果与商业现实间做权衡取舍的例子。
 
一家集成电路公司在早期做过一款128kbps单声道的MP3芯片,这个时候公司讨论是否要开始销售,技术团队都表示反对,因为觉得技术水平不能体现公司的技术水准。如果再有一年的研发时间,完全可以做出一款256kbps双声道的MP3芯片。
 
于是,公司决定雪藏128kbps单声道的芯片,转而继续研发。
 
到了第二年,技术团队的确做出了256kbps双声道的MP3芯片,决定开启销售。但这个时候公司才惊讶地发现,整个国内MP3芯片市场,已经被联发科的一款64kbps单声道的MP3芯片占领了。
 
从科研,到商业,科技创业者的第一道坎就是要厘清科学家和创业者之间的角色差异,不停迭代自己,留出一定比例的时间去体系化学习和补足自身在市场、销售等方面的认知,让自己变得更加全面。

这里所谓的“全面”是相对的,有些科学家可以在全面之路上狂奔,也有一些科学家、技术人才突破不了一些天花板,比如有些事不喜欢做,或者确实做不好,这种情况下,一个综合的团队又变得非常重要,这种商业合伙人,互补性的人才,一定要在,要把它补齐,甚至高配、超配。

在这里面,重要的一点,是前置性地真正了解自己,对自己诚实,对自己的短板,对自己的突破,对自己全面成长的结果是好是坏,要有比较客观的评判。



人性:科学的世界也许只有黑白,但商业世界却并非如此



科学家要想最终变为企业家,根本上,要重视人性,理解人性。
 
科学家的世界往往非黑即白,喜欢琢磨事儿,不喜欢琢磨人;但在公司的实际运营中,灰度是最惯常的存在。因为很多事情背后,还是人在决定。
 
人性就是这样,没有发生之前,你意识不到它的严重性,但当很多复杂情况真正发生时,能换位思维,找到解决方案,这才更加重要。

要想解决问题,就不要纠结对错,而是从人性出发,最终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比如对合伙人要离开的处理,对商业合作的妥协,对条款的容让,与对手的竞合等等。
  
对于大多数科研出身的创始人来说,找到一位值得信任的商业合伙人非常重要。他/她可以补足整个公司对商业模式探索的工作,有时还包括公司运营、资金筹募等等。如果找到了这样的合适人才,创始人也需要获取他对公司的信任,因为这个人对公司来说是如虎添翼,是同等的伙伴。
 
创始人可以给出所占股份的1/5到1/3,当然,万一选错了人,也要有一定的保护机制,去压制住人性的恶,这个需要前置设计。
 
一脉相承的,科技创始人还要懂政策,懂文化。
 
政府鼓励科技创新,给予大量的引导、扶持、激励政策和措施,科技创始人一定要主动学习和了解。在早期,创始人一定要自己主导,以身作则,去花一定程度的时间,有方向、有节奏地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寻求长期交流和协作,在相对成熟、稳定后,可以引入GR(政府关系)同事来帮忙。
 
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互动,一定是长期的积累,正向的积累,只有这样才会让相关部门、监管部门对你的公司有了解。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不管这个关键点是好是坏,才可能让相关部门给你更多赋能,或更多沟通的边际。
 
此外,海归回来的创业者也容易被定义成“精英派”,他们可能对科技前沿的洞察力强,拥有国际化的眼光,或者学习能力比较强。但实际上,很多传统企业家身上有很好的优点,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讲政治,讲情谊,接地气,能够驾驭更丰富的国内资源。
 
海外背景人才较多的公司,要学习这一点,既能够放眼全球,更应该根植中国,应该既不偏“西“也不偏“东”,要探索属于自己公司的独特文化,会打“混合牌”。

欢迎加入IIR社群:


欢迎关注IIR视频号:

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欢迎关注公众号

或添加微信小助手与IIR互动





微软纳德拉任上7年,创造微软市值超2万亿的奇迹





世界首富很多,马斯克只有一个





华为科研经费1419亿霸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