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VMH」的老对手「开云」:准备借「眼镜」发力?| IIR

Dear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 2023-04-14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 IIR请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两大奢侈品巨头,LVMH与开云(Kering)集团,近两年依旧是好行情。

开云集团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收入176.45亿欧元,同比2020年的下滑得到抑制和反转,上涨35.2%,比2019年疫情前还提高了13%;2021年利润50.17亿欧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33.61亿欧元,同比增长70.4%。

而开云集团的核心品牌Gucci ,依旧是开云的支柱和“战神”,2021年收入涨31%至97.31亿欧元,为开云贡献超过一半的“江山”;亚太地区则以38%的增速远超其他地区。

对比LVMH ,其2021全年销售额为642亿欧元,较2020年增长44%,横向对比看,开云集团2021年的营收不到LVMH的三成(27.5%),LVMH集团最大的两个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与Dior,起到支柱作用。


进入2022年,第一季度两家的亚太地区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缓。2022年Q1开云集团收入49.6亿欧元,同比增长27.4%;全球除亚太区(不含日本)未增长外,各区基本取得两位数增长。LVMH的2022年Q1则录得营收180亿欧元,较2021年同期的139.59亿元增长29%;亚太地区(除日本外)增幅为8%。

Gucci的业绩表现在过去一年里犹如过山车。2021年第二季度获86.1%的增幅,第三季度回落到3.8%,今年第一季度由于中国疫情反弹,对Gucci的业绩产生重要影响(据巴克莱银行估计,Gucci近1/3的销售来自中国市场;开云集团PR总监Claire Roblet称,约有40%的Gucci中国门店受到疫情影响,其中10%在三月最后两周暂停运营),亚洲市场销售下跌6%,北美和欧洲市场则分别增长31%和71%。

开云集团其它增速较快的主要品牌还有Saint Laurent(圣罗兰;+43.0%)、BV(Bottega Venet, 宝缇嘉;+20.8%)及2014年成立的Kering Eyewear(开云眼镜;+60.5%)



同为奢侈品集团,LVMH已经称得上奢侈品界的“茅台”,但目前它的两大主要竞争者,开云集团、历峰集团(Richemont),依旧不死心,虎视眈眈(目前,历峰集团有Cartier坐镇,开云集团则是GUCCI)



开云奢侈品帝国,「成」在GUCCI,「软肋」也在GUCCI



开云集团前身成立于1963年,最初是François Pinault(弗朗索瓦·皮诺)开设的木材贸易公司Établissements Pinault。之后皮诺François Pinault将公司更名为 Pinault SA, 1989年,Pinault SA 买下法国CFAO集团(综合贸易、分销集团)20%的股份,并在1990 年将CFAO完全吞并。
 
此后,Pinault SA又收购Conforama(1991年,Conforama为法国家具零售商),兼并Printemps(1992年,Printemps即法国巴黎春天百货)等,开始从贸易商转型零售商;同时François Pinault成立Groupe Artémis SA作为家族投资工具单独运营,同时将Pinault SA的大部分股权转至Groupe Artémis SA旗下。
 
Groupe Artémis SA做为皮诺家族的投资工具,独立运作,主要投资与并购领域在酒庄、艺术品、拍卖行、旅游、食品、科技等领域,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有1998年收购佳士得拍卖行,2015年收购游轮运营商Ponant等。
 
1994年,Pinault SA更名为Pinault-Printemps-Redoute(即:碧诺-春天-雷都集团),而如今开云集团的“现金奶牛”—Gucci,则是在1999年从LVMH“截胡”而来的“战果”。

那时,LVMH通过公开市场购买股票的形式,持有Gucci集团34.4%的股权,为防止LVMH集团恶意收购,Gucci集团采取向员工增发股份和“投靠”其竞争对手Pinault-Printemps-Redoute的“手法”,将LVMH的股权比例稀释到了20%,最后经过一系列较量,Pinault-Printemps-Redoute集团以 30 亿美元“拿下”了Gucci 集团42% 的股份,以及Gucci集团旗下Yves Saint Laurent (YSL 法国服装奢侈品牌)100% 的股份。

在Pinault-Printemps-Redoute收购前,Gucci集团以10亿美元收购了YSL母公司赛诺菲 Beaute,其中包括 6.987 亿美元现金并承担 2.674 亿美元的债务,Pinault-Printemps-Redoute收购Gucci集团股权后,将YSL拆分并独立运营(此后出手彩妆板块)。

这次收购之后,Pinault-Printemps-Redoute开始转型为奢侈品集团,这也标志着,其与LVMH集团的竞争正式开始。

有了Gucci这块“金字招牌”,Pinault-Printemps-Redoute集团在并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先后收购意大利皮鞋品牌Sergio Rossi(1999年)、法国珠宝品牌Boucheron(2000年)、意大利时装品牌Bottega Veneta(2001年)、西班牙时装品牌Balenciaga(2001年)等,并与Alexander McQueen(1996-2001年Alexander McQueen任纪梵希首席设计师)、Stella McCartney(1997-2001年Stella McCartney为Chloé创意总监)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03年,一代创始人弗朗索瓦·皮诺的儿子François-Henri(亨利·皮诺)正式接手家族生意。新皮诺上位后,将Pinault-Printemps-Redoute集团更名为PPR集团,继续收购奢侈品牌(如将瑞士钟表公司Sowind Group、意大利男装品牌Brioni,珠宝公司Pomellato Group等100%收购;不过今年1月24日,开云出售了其在Sowind集团的全部股份),同时剥离不相关产业,例如2006年将Printemps(巴黎春天百货)以10.8亿欧元出售给了意大利投资集团Borletti与德意志银行旗下RREEF投资; 2008年将YSL Beauty(圣罗兰美妆)以11.5亿欧元的价格出售给欧莱雅集团;2010年12月以16.2亿欧元将集团旗下家具部门Conforama出售给零售巨头Steinhoff集团;2012年将CFAO 的部分股份以23亿欧元出售给了Toyota Tsusho(在CFAO2009年上市时,PPR已出售了近58%的股份,这次出售近29.8%的股份)


最“难得”的是2004 年,PPR与“老对手”LVMH集团达成一致,从LVMH手中包揽了Gucci的剩余股份(1999年-2003年,Pinault-Printemps-Redoute持续对Gucci集团追加投资,已拥有67.58%股份,此次从LVMH手中收购剩余约32.42%股份,作价88亿美元左右),Gucci彻底成为PPR的子品牌。

与PPR集团不同的是,LVMH集团掌门人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从1987年开始的并购则是从品牌到百货公司(收购品牌如Fendi、宝格丽、Emilio Pucci、Rossimoda等,百货公司有La Samaritaine等),从葡萄酒及烈酒、到时装皮具、香水化妆品、腕表珠宝等,各处能见到LVMH的身影。

不过,PPR集团认为奢侈品在当时还是属于小众领域,他们需要更大的“赛道”来作为业务补充,于是PPR集团将触手延伸到运动服装领域。

2007年,PPR以53亿欧元从德国亿万富翁君特和丹妮拉·赫兹手中购买彪马27%的股份,并提出完全收购邀约,2011年在收购高端极限运动服饰品牌Volcom后,PPR集团的运动业务线逐渐清晰,2013年3月22日,PPR集团正式更名为Kering(开云集团)

成立后的开云,对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任命更具创意的设计师为集团的产品设计带来更多灵感,2014 年12月,任命在 Gucci 工作了12年的配饰设计师Alessandro Michele为创意总监。2015年10月任命出生于格鲁吉亚的设计师Demna Gvasalia作为Balenciaga的创意总监,并重塑经典的西班牙高级定制时装屋等。

对于集团的“现金流量池”,Gucci也在2015年翻开了新篇章,Gucci CEO Marco Bizzarri提拔当时的创意总监Jacopo Venturini为执行副总裁,并全面负责Gucci的销售与全球市场,提拔配饰设计师Alessandro Michele为创意总监,在新团队的配合下,Gucci走上更有创意、更具时尚感的道路,2015年之后的品牌营收大幅增长。

此后的开云集团确立了以Gucci为中心的奢侈品业务,以PUMA、Volcom为中心的体育与生活方式两条并行的业务板块,并一直维持到2018年。


不过,相较于奢侈品部门的巨额营收及增长,体育与生活方式部门还是显得“捉襟见肘”(2017年PUMA为开云集团贡献10.45亿欧元营收,较2016年增长8.6%),于是2018年,开云集团再次启动调整,将与奢侈品无关的生活产品线完全剥离,持有的PUMA 股份从86%减少到16%。

2019年,Gucci执行副总裁Jacopo Venturini辞职,其职务由集团首席销售官Matteo Gippo和授权业务总监Maurizio Pisanu共同接管,新团队除了延续Gucci新潮的设计风格外,加大了对营销层面的投入,并延续至今。

在这一年,开云集团建立了更加成熟的版图,从2019年开云集团的业务架构中可以看到,昔日的Sport&Life style已不复存在,开云集团成为了一家较为纯粹的奢侈品集团。


不过严重依赖Gucci依旧是开云集团的“致命”的弱点,相比于LVMH集团旗下众多“现金池”,开云集团旗下只有少数几个“拿得出手”的品牌,相比于LVMH的“三面环海”,竞争压力依然巨大。



LV的投资平台都要上市了,开云则有点「慢」



10多年前,LVMH集团旗下基金L Capital(L Catterton前身)就启动了在中国的投资,去年,还在北京设立继上海之后中国大陆第二个办公室,设立第一支人民币基金,规模数十亿元。

L Catterton基金管理规模超过300亿美元(截止到2022年2月,涉及食品饮料、零售餐饮、运动健康、时尚传媒和房地产等领域)亚洲区业务由 L Catterton Asia负责,美元基金已在中国投资了丸美、英皇珠宝、元气森林、喜茶、高端宠物食品品牌伯纳天纯等,而今年也有消息称,L Catterton或在今年夏天启动IPO,预估市值将超过30亿美元。

这边LVMH的投资平台都快整体上市了,相比而言,开云集团(非皮诺家族投资平台)则略显“可怜”。

中国地区,除了其2012年收购香港珠宝公司Qeelin(即麒麟)外,其他布局屈指可数。近期的动作,只有2021年12月与凯辉基金、欧莱雅集团等联合成立了凯辉消费共创基金。

此外,在集团层面,去年3月出手全球二手奢侈品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投资方包括开云集团、老虎环球基金等,总投资金额为1.78亿欧),今年年初,投资球鞋交易平台Goat;今年5月初,开云宣布将开展首个员工持股项目“KeringForYou”,在法、意、英、美、中国内地和香港、日韩等地实施,为员工提供至多20万股集团股票,约占集团总股份的 0.16%。



两大奢侈品巨头联袂:「开云眼镜」能成为「奇兵」吗?



在开云集团的最新版图中,有一个两大奢侈品集团——开云集团与历峰集团联手的新亮点——开云眼镜。作为重点扶持部门的开云眼镜业务,在财报中首次披露业绩,整体收入增长60.5%至3.08亿欧元。

开云眼镜成立于2014年,2017年3月,开云集团和历峰集团为开发、制造及在全球分销历峰旗下卡地亚(Cartier)等历峰品牌的眼镜,宣布了一项合作协议。

在开云眼镜这个层面,两大巨头开云与历峰携手,历峰也成为开云眼镜的股东之一,近几年迎来迅猛发展。
 
2021年7月,开云眼镜收购丹麦奢华眼镜品牌、拥有无可争议钛丝眼镜专利技术的 LINDBERG(林德伯格)后,如今,从设计、开发和销售等环节,开云眼镜拥有了16个品牌组成的品牌矩阵,包括LINDBERG及古驰(Gucci)、卡地亚(Cartier)、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Balenciaga、蔻依(Chloé)、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Montblanc、布里奥尼(Brioni)、登喜路(Dunhill)、宝诗龙(Boucheron)、宝曼兰朵(Pomellato)、Alaïa、McQ、彪马(Puma)等15个眼镜品牌。

今年3月14日,开云又与1987年来自北美的全球最大独立太阳镜品牌Maui Jim(Maui Jim以其彰显“ 阿罗哈精神(Aloha Spirit)”的独特夏威夷传统而闻名)签订收购协议,交易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完成。

自2014年成立的开云眼镜,在与历峰集团“合璧”后,构建起一种创新型业务模式,收购 Maui Jim,是其收购LINDBERG 数月后拥有的第二个自主品牌,这将进一步巩固开云眼镜在高端眼镜领域的地位,同时扩大产品范围,涵盖功能性到经典、时尚奢华的各种款式。

总有文章说,眼镜背后有高“暴利”,而开云集团的最新业务架构中,眼镜业务已经是与奢侈品占据齐头地位的新条线。小小的眼镜,能为开云在GUCCI之外,开辟新的增长奇迹吗?


欢迎关注IIR视频号:

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欢迎关注公众号

或添加微信小助手与IIR互动






LV集团





宜家家居,家族传承





明星投资人夫妻档:超模小K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