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城不能再拆了,留住老北京的百年余韵

新浪地产设计 地产设界
2024-09-07

北京老城保护行动方案出炉  /
老城不能再拆了,这是北京新总规发布后,所有人的共识。


老砖瓦、老构件、老门墩……古都风韵,正是从老北京门前的一砖一瓦开始。2020年4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正式发布《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自5月7日起施行。落实新总规要求的导则明确提出,二环路以内胡同街区的环境整治,应保持胡同原有肌理、走向和空间尺度,塑造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胡同空间。自此,北京老城保护也有了“行动方案”。


老城不能再拆了,这是北京新总规发布后,所有人的共识。



胡同,是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原为蒙古语,即小街巷。提起胡同,尤以北京为最。由于北京古时城建就有严格规划,所以胡同都比较直,星罗棋布,共有 7000 余条,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 ; 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 ; 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 13 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 9 米。它们四面连起来,就像一块豆腐,方方正正,不歪不斜。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象征和谐团圆。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



北京胡同历史文化


有人说,“四九城”代表了北京的建筑文化,但类似的布局或城门格局,在古城西安、洛阳、南京等都曾存在,是帝王将相的贵族文化,在人们心里最具特色的还是北京胡同文化。


一条长长的胡同就是北京独特的风土人情,就是京味文化的反映。它记载着太多的故事和社会变迁,孕育着太丰厚的人生历程。人们之所以喜欢北京,就是这里的胡同文化,其不仅包含着北京的人文地理、百姓生活、风土人情、历史渊源,也包含着北京人的精神风貌。



胡同不是北京的特有的建筑文化和居住文化,但因为京城胡同身上承载着北京与异地不同的味道,它和故宫、颐和园、长城一样成了北京的代名词,给这座大都市点缀着古老的美。久而久之,胡同的概念或许也从单纯的建筑发展为一种京城百姓生活休闲的 “胡同文化” 了,不仅过去就算现在也仍然是许许多多北京人生息与共的地方。


公元1276年, 元朝建立了 “状如棋盘” 的大都城。官僚、贵族们就按规定,在大都城内盖起了住房及院落。这一间间房屋、一个个院落,一个挨一个盖起来,连起后就是一排排的,而一排与另一排之间要采光、通风,还得留出进出的通道,便形成了胡同、小街和大街。


据元末《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二字本方言。” 可见,北京的胡同在元朝初有明显的规定,宽9.24米的才叫胡同,要是达到18米宽就叫小街,到36米宽就称为大街了。


随着元代大都的建设发展,人口的涌入,北京胡同剧增。公元1403年明朝的燕王朱棣当了皇上之后,将大都改称北京,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大城里包着皇城,皇城里包着紫禁城。公元1420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后,又增建了城南外垣,至此北京城又有了内外城之分。明代除大街外,将原384火巷也叫胡同。这时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有街巷711条,胡同459条,共为1170条。



清朝定都北京后实行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内城居住的汉人迁到外城,这样也促进了原来较为冷清的外城发展。新迁至外城人又匆匆盖了许多新房、新院,形成不少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规范或不规范的新胡同。


此时对原来元朝作的胡同必须宽9.24米的规定已逐渐模糊,虽街巷胡同格局 “大抵袭元、明之旧”,但 “街巷” 与 “胡同” 的界定分不那么清楚了,总体数目已增到2077条之多。但光绪年间统计,内城有 1200 多条,外城600多条。


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1928年南京政府把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随着紫禁城开放,行人才可以横穿东西长安街。这样北京就有了一条和纵贯南北的中轴线直角相交横穿东西的长纬线,带动北京胡同发展,到上世纪40年代北京胡同已达 3200多条。



胡同代表了北京的文化,如果缺少了胡同、缺少了胡同里的四合院,也就消失了京城特有的城市标志、人文文化和京城人家的生活方式。



老北京人为何喜欢北京的胡同


闲暇时,当人们走进胡同,像置身于一幅扑簌迷离的生活情趣画里。古树依依,青砖斑驳。安然的四合院,挺立的门楼,卧在门两侧的门墩……含蓄而不张扬,安然而不夸张,细腻而不动声色之美,这气质,凸显京城胡同文化的韵致及魅力。


在感受胡同带给我们的历史的同时,人们还能把握到一种古老文化所带给我们的生活感召力和顽强生命张力,胡同见证了北京人平静的生活。在北京有句老话叫 “胡同串子”。不仅仅指那些喜欢提着鸟笼、没事瞎逛游的爷们儿,也反映出北京胡同生活的影子。



“那个时候,胡同里谁家做了点儿好吃的,都会给邻居分一分; 有农村亲戚带来了土特产品,也都会分给大家尝尝,街坊四邻就像是一家人。” 这是著名作家刘一达的描述。他一直怀念那种亲情与祥和安静的氛围,“天天吃窝头臭豆腐,但觉得很知足,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焦虑感”。胡同里的孩子,大概最盼望的是卖零食和玩具的小贩,听见吆喝声一响,拔腿就往外跑…… 在北京凸现生活和市场气息的胡同很多。


上几条胡同和那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在老北京,胡同绝不仅是城市的脉络,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映射。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胡同院落中可以了解北京市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



胡同中居住的老百姓日常生活总有离不开的必需商品,就有了不少以商品来命名的胡同;而买卖商品自然又离不开市场,所以又有了以市场来命名的胡同。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早年间的市场商品已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或不复存在了,可其旧名称依然如故地沿用了下来,而且这样的胡同名称至今仍存在着不少。譬如:育强胡同原称椒园厂、猪毛厂,西四北三条原称箔子胡同,辟才胡同原称劈柴胡同。再譬如,小绒线胡同、煤渣胡同、毡子胡同、大茶叶胡同等。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胡同记载着北京老百姓的生活,是北京历史演变一个载体。行走其中,总让人时刻感受到老北京浓郁的民俗风情与文化气息。


“留下胡同!”已经是现代很多国人的共识,胡同一旦消逝,会意味着一段丰富历史的消逝,一种亲切温馨生活方式的消逝。当在城里漫步,看到过去改造旧城推土机把大片的老城民居和附着其中的民间文化精华訇然推倒碾碎时;看到胡同里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院落和胡同里的那些古树销声匿迹时;看着 30 年前曾给笔者留过记忆的胡同名字从版图消失时;看到经典城市生活随着它们生存土壤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变迁而日渐式微时……让大多数人感到了痛心,感到了历史责任。


现代设计师改造胡同四合院项目 / 东绒线胡同64号改造 / 八作建筑设计事务所


试想想,如果缺少了北京胡同、 缺少了胡同里的四合院,失去了建筑风格和独特文化的北京,会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城市?灰墙灰瓦的胡同不但衬托出了紫禁城的金碧辉煌,还给这个城市留下了厚重的文化遗产,皇家建筑和成片的胡同都需要保护,他们共同构成了北京城的历史与未来。



让北京胡同活起来


一个四合院都不拆、一条胡同都不拓宽。北京新版总规明确提出“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今后在老城更新中应作为刚性约束严格落实,不得以任何理由拆除或变相拆除四合院、拓宽胡同。


例如史家胡同历时 700 年,正是由于大量保存了规制完好的四合院群落,才得以在当下依然散发着历史文化气息;米粮库胡同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其总体建筑格局并无大的改变,所以今天在米粮库胡同行走仍能尽情感受北京胡同的魅力。不拆四合院、不拓宽胡同是为了更好地把这些名人故居的历史陆陆续续地挖掘出来,把这些发掘出来后,才能把城市的整个人文底蕴更深地挖掘出来。


一个老建筑讲一个故事。发展街巷文化,不仅要保护好胡同的老房子,还要讲好它们的故事,向人们展示城市是如何发展的、文化是怎么沉淀下来的。自2008年北京的地产行业蓬勃发展到现在,北京胡同中的商业比例有了极大幅度的提升,它们虽然为居民提供了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就业岗位,但是也对居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所有商业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发展起来的,那些案例的成功在于适合当地的对接媒介。比如南锣鼓巷,它最初是因附近的中央戏剧学院而展开的,校内的学生在学校周围租赁商铺售卖自制的艺术品,渐渐地,创意店铺、咖啡厅、酒吧等文化艺术气息的商铺逐渐增多。随着这一区域名气的逐渐提升,商业资本也开始纷纷入驻,结果导致南锣鼓巷品质直线下降。


我们在规划改造胡同商业业态时,应该在尊重区域自身属性的大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和管理标准,胡同两侧发展商业一方面要合适区域自身属性,另外一方面也要尊重原居民的生活环境,许多人只看到了胡同可以用来挣钱,而忘记了它本身“家”的属性。



随着《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的公布,这对北京胡同的更新改造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获得空缺出来的大量文化消费需求是机遇,如何使古朴的文化与新兴的产业和谐并存是挑战。像前门大街那样简单粗暴的改造方式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可以真正推行的只能是“杨梅竹斜街式”的“有机微循环”,真正切入到胡同中去。


MAD老北京旧城改造项目 / 胡同泡泡218号


在胡同文化的基础上考虑胡同自身的需求和适合的改造方式,并且也要控制引入业态的品质,避免如南锣鼓巷那样的失控。北京胡同那方正的四合院、灰色的砖墙瓦砾、发亮的门钹、精细的砖雕、精雕的门簪无不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北京胡同乃至旧城区“去往从来”,如何传承胡同文化记忆,进行合理改造,是我们当今建筑师、规划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END______

编辑、排版 | 李明阳

图片来源 | 图虫网授权、MAD、八作建筑设计事务所

参考资料来源 | 新华网、工会博览

监制 | Kelly

出品 | 新浪地产设计

 


往期回顾

地产筑梦者 | 郝玉鸿:我们步伐走得太快,灵魂还在后面


地产筑梦者 | 王进军:与细微处鉴品质,地产新周期下的品质逻辑

苏式“大家”:春晖夏澄檐如勾,空间递进的层次营造

刘东卫:一个安心生活安全健康的家设计者能做的是什么?| 直播精彩回顾


权威发布!2020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揭晓(设计类)

征稿启事
如果你有好的设计案例或者要表达的观点与评论
欢迎与微信平台上的朋友分享
稿件请发送至
57386917@qq.com
新浪地产设计编辑部

新浪地产精装设计师俱乐部
如果你想加入新浪地产设计师俱乐部
欢迎扫码与我们联系
地产界具有影响力和敏锐度的设计媒体平台,
500强地产商、建筑师、设计师、高净值人群都在关注。



客官!“在看”一下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地产设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