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澜: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智商,不是学历,而是......

张一条 读者人物 2020-09-03

上千位人物,上万次提问,就像是撞上再反弹的过程,那些新奇的、幽默的、感动的、困惑的、深刻的、忧伤的、热情的、痛苦的、愤怒的、宽容的……渐渐地,勾画出这个时代的缩影,也让杨澜看到自己。从肉体的生死,到精神的存灭,提问终极问题诱惑我们的认知不断深入时代的漩涡,继而再从湍急处跳脱。每一个不被吞没的思考者,都会忠诚于自己的好奇心。

文 | 张一条

编辑 | Anita

 

步入社会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那些混得好,吃得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沟通表达能力过硬。

 

空有智商和学历,却不会与人沟通,只是闭门造车的人,是很难有大建树的。

 

学会提问,对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前不久,读者人物很荣幸采访到了杨澜老师,并关于她的新书《提问》展开聊了一些话题。

 

让我们一起,听她讲讲关于提问的那些事儿。


点击观看读者X杨澜专访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教授詹姆斯·E·瑞安指出:“我发现,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绝大多数人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小的时候我们总是愿意问很多的“为什么”,天为什么是蓝的,花为什么是香的,我们是为什么而存在的。
 
那个时候我们总是愿意对一切寻根究底,提问好像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是最自然不过的本能。
 

但是后来,这种本能渐渐消失了。我们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或许是因为,我们自己也逐渐丧失了好奇心,变得越来越懒。懒得提问,也懒得思考。

 

就这样,我们慢慢变成了一个沉默的,顺从的,不争不抢的成年人。

 

在采访中杨澜提到,这其实是我们逐渐丧失了探索能力的一种表现,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这种提问的能力抢回来。

 

因为学会提问,真的对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够改善一个人的认知与沟通的品质,甚至改变人生的轨迹。

 


先讲一个故事:

 

1990年,中央电视台的导演辛少英去北外招主持人,当时辛少英说,她希望招一个纯情一点,善解人意一点的人。

 

那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社会上招主持人,按常理来说,这种情况下在场的人应该尽可能表现得温柔顺从,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有一个女生却对这种要求感到有些不满,于是在面试中,她很大胆地“质问”辛少英:


“为什么在电视上女主持人总是一个从属的地位,为什么她就一定是清纯、可爱、善解人意的,而不能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呢?为什么中国电视屏幕上很少有职业女性的形象?”

 

这一连串的反问,非但没有让辛少英觉得无礼,反而让她觉得,面前这个女生非常有思想。

 

几天后,这个大胆的女生接到了央视的试镜通知,经过七次面试后,她走进了央视,登上了《正大综艺》的舞台。

 

她就是杨澜。



一个提问,就打开了一个人职业的大门,这便是提问的魅力和作用的所在:一个好的问题,能帮助我们在一干人等中脱颖而出,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这个印象,有时就会帮助你走向成功。

 

粟津恭一郎在《学会提问:实践篇》一书中指出:“提问的差距造成了人生的差距。”

 

采访过程中杨澜也承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句话是对的。


 

从1990年主持正大综艺开始到现在,她对30年的职业生涯最大的体会是:提问像是一把钥匙,为她打开了这个世界一道又一道的大门,也为她不断创造新的机会。

杨澜在新书《提问》中写了这么一句话:真正智慧的人,不一定知道所有的答案,但一定知道如何通过提问不断接近智慧。

 

当一个人用不断地提问去接近智慧时,他与其他人的差距,也就慢慢拉开了。 


 

我们常常说“会说话的人,一张嘴就赢了”,其实这句话换成提问也同样适用。

 

因为“提问”和“说话”一样,都是一门学问。

 

初次见面的人怎么开始深度交谈?如何避免说完上句就在思考下句的尬聊?如果聊的话题太严肃,怎样峰回路转获得出其不意的好效果?

 

这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而在《提问》一书中,杨澜也对这些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


 ▲采访美国政要老布什


一、在提问之前,先做足功课,是最基本的尊重

 
人们都讨厌被问到智商不在线的问题,所以在提问之前,先做足功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杨澜也在书中坦言:当她开始发问时,唯恐自己问出愚蠢的问题,于是将每个问题都放置于某种知识背景之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接近对面受访者的认知水平。
 
所以每次采访,她都要做上10万-20万字的功课。
 
也就是这种苦功,让她能够问出一个又一个的优质问题,甚至在采访李昌钰博士时,因为问题问得专业,被李博士称赞“你都可以去做检察官了”

▲基辛格和杨澜


二、一个优质的提问,能够快速获得别人的好感
 
在《提问》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2000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先生是当时的采访者之一。
 
在记者招待会上,普京回答问题的兴致并不是很高,在两个问题过后,水均益通过普京的表情和神态清楚地意识到,必须立刻改变谈话的方式,问点特别的问题“刺激”一下普京,否则这个采访很可能前景不妙。
 
于是,他放弃了原计划的有关俄中经贸合作的前景的问题,而改问道:

“听说您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彼得大帝的画像,在俄罗斯历史上有不少时代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彼得大帝时代、叶卡捷琳娜时代、亚历山大时代,当然还有苏联时代,您个人更倾向于喜欢哪个时代?”
 
普京最崇拜的人就是彼得大帝,所以他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笑得一脸灿烂,采访的局面也被彻底打开。
 
一个好的提问,能够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从而快速获得对方的好感,使双方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敞开心扉。

 
三、有时候,沉默比语言更有效力
 
杨澜在刚出道做主持人时,唯恐冷场,所以只要有空,就不停地说,有时甚至“抢”了搭档的话。
 
有一次,赵忠祥(点击可查看)老师在办公室拿着一幅国画山水对他说:“看到了吗?好的图画讲究留白,你把纸面都涂满了,想象空间就没了,‘味道’就没有了。”
 
所以,并不是双方你来我往妙语连珠,连说上一个小时没有冷场才是好的气氛,该选择沉默的时候,我们应当选择闭上嘴巴倾听。
 
有一次杨澜去采访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谈到他的父亲在台湾去世,但由于旅行的禁令,他不能回去做最终告别的时候,林毅夫先生泪流不止。
 
这个时候杨澜没有继续追问,而是选择了沉默,因为她觉得这是对对方情感的一种尊重,而且这个时候他的情感已经说明了一切的问题,也不需要再去提问了。
 
所以知道如何留白,知道如何倾听,如何停止发问,也是提问的应有之道。


在《提问》最后,杨澜这样写道:
 
“二十二年《杨澜访谈录》,上千位人物,上万次提问,就像是撞上再反弹的过程,那些新奇的、幽默的、感动的、困惑的、深刻的、忧伤的、热情的、痛苦的、愤怒的、宽容的……渐渐地,勾画出这个时代的缩影,也让我看到自己。”
 
从肉体的生死,到精神的存灭,提问终极问题诱惑我们的认知不断深入时代的漩涡,继而再从湍急处跳脱。

每一个不被吞没的思考者,都会忠诚于自己的好奇心。
 
保持提问的姿态,也许正是这个瞬息万变时代的生存之道。
 
努力成为一个敢提问,会提问的人吧。

永远好奇,永远思考,让内心的疑问牵引着我们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用提问的力量去帮我们推开一扇扇未知的大门,然后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卓越。


书籍推荐:《提问》,杨澜 著,果麦文化

《提问》是杨澜30年提问生涯汇聚成的心血之作,问什么,怎么问,问到何种程度,上千次深度采访,数万次发问中提炼的【提问心得】全部纳入书中,一本提问领域的高阶沟通课。学会提问,问出好的问题,是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的生存之道。

作者:张一条。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 38 期 赠 书 获 奖 粉 丝 / 
请7天内于后台回复“领奖”





周深 | 白岩松 | 马东 | 罗永浩三毛 | 陈奕迅 | 耿爽 | 陈数李宇春 | 于谦 | 董卿 | 张国荣

我们长期招募新媒体作者&投稿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相关信息




你对杨澜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