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销声匿迹的情感导师们”不仅没过气,还赚麻了

读者人物 2022-09-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Vista看天下 Author 林麻酱

这档情感节目,一度因男女嘉宾奇葩互打,风靡天津乃至全国。每一个在家庭遥控器归属大战里败下阵来的孝子孝女,曾经最大的快乐,或许都是跟着爸妈看《爱情保卫战》。
这些情感导师们,就像为节目注入了灵魂,带着十年前的咱们和咱爸咱妈,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期又一期。
许多女性困在婚育难题里。而最关心、最卖力钻研她们真实“痛点”的,正是我们最传统的这批情感导师们。


来源 | Vista看天下
ID | vistaweek
作者 | 林麻酱

最近一则名人遭维权的消息,让我大为震撼。


因为这一回,主人公不是胡军、陈赫级的国民明星,也不是罗敏那种活跃在舆论场上的CEO,而是一个好久都没再听到过的名字:
 
《爱情保卫战》里的“情感导师”、电视主持人——马丁。

这档情感节目,一度因男女嘉宾奇葩互打,风靡天津乃至全国。

据上游新闻报道,马丁在直播间售卖一门5180元的“婚姻情感咨询师”培训课,声称亲自教学,学成后保证能拿到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
 
然而事后学员们发现,到手的不过是一个企业培训合格证书,跟国培网没半毛钱关系——

证书的落款日期,居然还在报名前。
 
怀疑自己上当受骗的学员告上了法庭,北京警方称已立案侦查。

图源:@网易新闻

乍一看这新闻:马丁是谁?好耳熟。
 
再一看:多少,404万?现在的钱都这么好挣了吗?
 
这种感觉就像是,曾在村子里风光无两,但已经杳无音讯多年快被遗忘了的隔壁二大爷,突然有天就传出个消息:

因为涉嫌发横财,被带走调查。
 
那一瞬间,你感到脸上狠狠被扇一巴掌:“想不到吧,小子(zei)哎,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年轻人以为大爷早已过气,然而,大爷只是发财不告诉你。
 
只剩你满头问号:都是谁在为他买单?咋就乐意动不动掏那么多钱?


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我。

知道马丁,是因为中国婚恋节目的“泥石流”、狗血百态大乱斗的《爱情保卫战》(人送昵称“爱保”)。

每一个在家庭遥控器归属大战里败下阵来的孝子孝女,曾经最大的快乐,或许都是跟着爸妈看“爱保”。

不像现在很多恋综喜欢邀请明星,上“爱保”的都是素人,换了一轮又一轮。

图源:《爱情保卫战》

因为在这里,导师就是明星。

男女撒泼互撕的戏码,从来都不新鲜,更让电视机前无数姐妹欲罢不能的,是情感导师们的点评大碰(混)撞(战)。

马丁就是其中一员。

自称“非科班出身男主持”的马丁喜欢亲切地称呼嘉宾们“姑娘”“小伙子”,怼起人来却一点不含糊。



有一期来了对小情侣,男的主动搞暧昧行恋爱之实,却不承认男女关系之名,迟迟不肯见家长,声称是“出于慎重、责任感”。

女方不答应,又爱得死去活来,闹上了“爱保”。

话筒给到马丁这边,他一张嘴就把男的骂了个狗血淋头:

敢做不敢当,钓鱼钓得太高明,还假借负责之名,表里不一!

这还没结束,转过头他又对女方一顿输出:“你越得不到还越想要,醒醒吧!”

男女一视同仁,指点江山各抡一拳,堪称“平权先锋”。

让本就看这对奇葩情侣不顺眼的观众,纷纷直呼“过瘾”。

当然了,作为一档2011年播出的老牌婚恋节目,敢上“爱保”的也都不是啥普通人。

当着全国人民的面,不少“泼男恶女”都敢直接扯起头发、揪领带,马丁也常败下阵来。

真正扛起导师大旗,把犀利进行到底的,还得是“毒舌流派”代表人物,AKA婚恋节目大魔头——涂磊。


涂磊当年留在“爱保”舞台上的名场面,包括但不限于:怼妈宝男是“假孝顺、实则始终没断奶”。

毫不留情地戳穿接盘侠的内心os,“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以及经典的“住嘴三连斥”:“闭上你的嘴”“听我说完”“我没说完别插嘴”。

尽管他的有些金句,在当时一针见血,现在回过头看,却总觉得有什么不对……

“一种是不知耻,还有一种是可以无限制地接受耻,其实也是不知耻。”


和涂磊走类似“凌厉流”的,还有《非诚勿扰》的导师——主持人乐嘉。

乐嘉的特点是很爱打断嘉宾讲话,毫无心理负担。

图源:《非诚勿扰》

即便他对面那个“作精女孩”已经被怼得羞愧暴哭,感觉下一秒就要自挂东南枝,乐嘉还能乘胜追击:

“哭?你还好意思哭!”

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冲突设定叫“随时打断”,是乐嘉提议节目组加的。

《非诚勿扰》正是在这个改动后,收视率飙升,观众代入感爆棚,播出三个月就成了现象级节目。

图源:《非诚勿扰》

类似拿捏了收视率密码的,还有当时走“男闺密流派”的导师,包括陆琪、瞿玮等人。

这些情感导师们,就像为节目注入了灵魂。

带着十年前的咱们和咱爸咱妈,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期又一期。


如果不是开头马丁的那条新闻,我都快忘了“爱保”这回事。

当年的那批导师们已经很久没消息,热搜上更是难觅踪迹。

取而代之的是黄执中、沈奕斐等新一批“情感专家”,活跃在新的情感节目里。


感受下新导师们和蔼可亲的笑容

情感导师们改了名儿,他们更准确的称呼,是“观察员”。

随着当年那群被爸妈按头看“村口八卦”的中学生长大,统治了情感节目的审美。

现在再当着他们的面,自诩什么“导师”“专家”,只会被嫌好为人师。

改坐在单独的小房间里,“观察员”不再跟嘉宾面对面,自然也就没有了插嘴、怒怼等狗血戏码。

新一批的导师,走的也都是知性温暖路线。

图源:《再见爱人》

十年前那批情感导师,共同点是清一色非科班——

马丁,大学学的法律;涂磊,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计算机系;乐嘉更牛,中专毕业,原来是干销售的……

都不是啥专业情感咨询专家,靠着一张斩钉截铁、言之凿凿的嘴,自带说服力,让无数中老年长辈听得一愣一愣。

现如今的“观察员”,都是正儿八经的名校教授、学者、心理学家——

比如沈奕斐,复旦大学副教授,社会学出身;李松蔚,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

他们形容离婚,都能来上个“宋代五大名窑哥窑”的裂痕美。

沈奕斐:“歌窑的裂痕,是烈火淬炼后的另一种美。”

很显然,这种比喻考验一定的文化积累,不是给我奶奶那种小学没毕业的小老太太看的——妈妈辈们看到都会划走。

也不再有涂磊式的怒汉咆哮,导师们会有更多专业道理的剖析。

比如黄执中,频频讲出理性金句,击中文艺青年的心扉。


就连唯一被认为会走“女版涂磊式毒舌路线”的傅首尔,都不再像《奇葩说》里那样:

用她8字眼镜背后的一双毒辣双眼,火力全开,段子乱飞,怒撕某某嘉宾。

而是走起了温情路线,现场还数次啪嗒落泪。

一类是对心理学或社会学有所研究的学者教授,一类是擅长分析事实、共情表达的行业精英。

他们构成了新一批的情感导师,活跃在爱优腾芒的情感节目舞台,更对年轻人的胃口:有文化、观察类、慢综艺。

他们占据了更高的话语权,拥有更高的声量,还时不时出现在各大热搜榜上。

这一切,都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

国民齐刷刷看“爱保”的时代早已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张铁嘴再能说也拉不回来。

直到,前方传来了马丁的新闻,年轻人们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天真。


审美代际矛盾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爱看热闹永远是人类的本性。

从1998年湖南卫视开始做《真情对对碰》开始,情感类综艺已有20年历史。

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冷知识是:


《爱情保卫战》至今仍在播出,已经整整11年。


 
陆琪和瞿玮,还在当着他们的情感导师。

图源:《爱情保卫战》

离开了《非诚勿扰》舞台的,也都还活跃在别的情感综艺。

涂磊2018年主持了一档《现在就告白》,号称“首部生活情感表白真人秀”,内容同样是情感调解。

马丁2019年主持了亲子情感节目《老师请回答》,嘉宾还是陈建斌。

所以真相是,不是老牌的情感导师过气了,只是很多年轻人不看电视了。

而最老牌的他们,统驭着更广大人群的审美——以及钱袋。

不搜不知道,这批导师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现如今,他们几乎无一不在做着抖音,并且混得风生水起。

马丁开号180天,粉丝量就噌噌从0涨到了330万。

现在已经涨到492万了

随便翻一翻他的视频评论区,就会看到还有大量已婚已育的女性,向他倾诉自己婚姻生活的不易。


坐月子的辛苦、老公的视而不见、婆媳矛盾、妯娌纷争,还有各种小城生活里的鸡零狗碎……

没有人能给她们指点迷津,她们只知道:

一上抖音,这位西装革履、发胶锃亮的中年导师,就会对屏幕前的自己嘘寒问暖,分享他的婚姻理念和个人见解。


分享类似内容的,还有乐嘉、陆琪和涂磊,他们的粉丝量也统统超过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


尽管电视被年轻人抛弃,流量池被分走,但情感永远是刚需,甚至比赚钱还刚需。

只不过昔日大家都是在电视上寻求慰藉,现在转向短视频平台。

这批人对情感内容的需求,其实从来没变过。

涂磊曾经的粉丝见面名场面,不少妈妈粉、奶奶粉构成了老牌情感导师们的粉丝画像

反而是很多年轻人眼中的情感话题新顶流——黄执中和沈奕斐——他们的抖音粉丝,分别只有12.1万和11.2万。

 

毕竟,喜欢听黄执中讲道理和金句的很多年轻人,可能压根儿都没结过婚。

而沈奕斐的“哥窑裂痕美”,虽然能在读书人的圈子里风靡,却很难在更下沉的市场落地。

三、四线小城镇上的已婚女性们,面对的全是实实在在的焦虑:

“深夜一个人在家苦等,老公迟迟不回家。” 

“孩子哭了闹了,他像没听到一样还指责你不会带。” 

“让去洗个碗拖个地,他总是说我好累。”

马丁的付费课程宣传页面,展现的痛点场景

就像马丁用自己那句“结婚生子人人都会,经营家庭需要学习”,作为他的课程宣传话术。

许多女性困在婚育难题里。而最关心、最卖力钻研她们真实“痛点”的,正是我们最传统的这批情感导师。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下沉市场的短视频平台依然是他们的阵地,并且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冲着他们下单的粉丝都超过了五位数,他们推荐的宝贝销售量都破了10万+。

而占据抖音情感账号榜首的涂磊,更是直接选择了直播带货。

面向41岁以上的女性粉丝群体,推荐个护、家清、生鲜、美妆等选品。

飞瓜数据显示,他一度一个月的直播销售额就超过900万。


在社会摸爬滚打过来的他们才是真正摸透了赚钱精髓的人:

年轻人最难搞,口袋里掏不出几个钢镚儿,意见还一箩筐,反而是三、四线下沉市场的中年妇女,才是真正有购买力的人。

流量属于年轻人,但后者才是真正的钱罐子,而钥匙还牢牢掌握在当年的那批情感导师手里。

所以海平面上,看似占据了话语权的新式年轻人,高举旗帜,托“黄”言志。

而海平面下,一单单成交的生意,靠的依然是传统三、四线小镇的女性,问“马”求医。

你以为情感导师们过气了,其实他们赚麻了。


作者:林麻酱,本文经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点击下方按钮立刻关注。不苛求正确,只好好说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值班编辑:张傲阳


王心凌 | 王小波 | 余华 | 梁晓声黄奕 | 王承书 | 豪门保姆 | 周杰伦黄霑 陈晓旭 | 《玉观音》《父母爱情》
你还记得情感导师哪一句经典语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