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不掉的《咸鱼之王》土味擦边广告,才是真正的吸金黑洞

阿蒙 BB姬 2023-12-12


文丨阿蒙


 《咸鱼之王》


当我打出这四个字,手机就已经开始颤抖了。它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摇到那个永远会莫名其妙出现在微信“最近使用小程序”里的游戏了。



只要是在2023年手机开通了上网功能的中国人,应该很难没见过这四个字。



是是是,狗皮膏药般的电子牛皮癣广告我们已经见得太多了,多得这些小广告也成为了网络冲浪PLAY的独特一环


比如什么“油腻师姐”、“吞噬山海经”、“姐就是女王”这些从广告里诞生了烂梗,无聊的时候也还能解解闷。


BB姬之前也聊过


但《咸鱼之王》不一样,如果电子牛皮癣广告也有金扫帚奖的话,它绝对能蝉联冠军。


当你还在为摇一摇、扭一扭就跳转广告的技术震惊时,《咸鱼之王》早就用上了广告之上强制弹窗暂停广告进度条、自动伸缩躲避的关闭按钮、需要手动滑才能结束的广告时间等高科技手机端广告技术。



如果说淘宝、京东是只会在11月抢夺你手机使用权的霸道总裁,那么《咸鱼之王》就是那种365天堵在你家门口又持久又难缠的“下头男”。


很难想象,为何会有一款游戏的广告能做到,既杂糅了龙王网文尬穿地板的逆天剧情、又缝合了色情小网站的突脸、更像垃圾页游宣传片一样充满了欺诈。


没有关闭按钮、没有倒计时的广告


偏偏这样一条广告,还能永远坐稳你微信朋友圈的第五条;偏偏这样一款游戏,载体还是中国人人手机必备的微信,导致你能直接跳过下载或“允许跳转”的页面,一步到位直接进入游戏。



三秒钟没看手机,这些长着一副咸鱼模样,但却叫着三国时代角色名字的不明生物就已经开始割草了。你以为割的是游戏里杂鱼小兵的人头,其实本质上还是割的你这根韭菜。


全自动开割


偏偏,这玩意儿的流水居然还高得如此离谱。在过去至少一年的时间里,每逢周末,《咸鱼之王》的流水必然坐稳IOS游戏畅销榜的前十。


图源:点点数据


而据根据三方监测平台数据,《咸鱼之王》在微信小游戏今年6月的活跃用户可能已经达到了接近《王者荣耀》的1.26亿之巨。


在NGA,《咸鱼之王》的成功已经成为了“买量有效”的正面代表人物。



活跃用户的有效增长,更给了《咸鱼之王》广告有效的劲爆信号,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死循环,投广告→赚钱→赚到钱了继续投广告。


由此带来的坏消息是,《咸鱼之王》的广告逐渐从微信、微博、抖音这种大平台,蔓延到了LOFT这种只有同人女用的小众app,乃至各种阅读器、非法小软件,甚至同行《羊了个羊》。


前者好歹还稍微上得了台面一点,还会稍稍做做样子显得不那么流氓;后者就不演了,恨不得像病毒一样死死地占据手机的所有画幅。


是的,这也是它的广告


但好消息(相对而言的)也不是没有,至少如果你喜欢抽象艺术的话,《咸鱼之王》的广告拍的是越来越“好看”了。他们最近的思路是——“不玩了、不玩了”。



一大堆美女帅哥大妈大爷跳着抽象的舞蹈,挥舞着猎奇的道具,把从dota到lol的英雄/区服名字蹭了个遍,然后大喊“不玩了”,指责《咸鱼之王》是如何骗人/占内存/高难度,然后再突然冒出个人来给他们解释游戏玩法。


就单单这一个抽象的视频系列,目前光热心网友记录下不重复内容的视频就已经超过了25条。


 

这是它最简单无脑的一个系列,没什么剧情可言。但《咸鱼之王》的创作是没有瓶颈的。


就像前文说的那样,它完美偷师到了尬穿地心的网文逆天广告,你想看的不想看的什么龙王再世、婢女翻盘、icu拔氧气管都有,每一套类似题材的都能换着演员来个几十条不一样的版本。



演员数量之多、之接地气,导致现在甚至出现了“拍《咸鱼之王》广告的人”梗,成为了楼盘鄙视链的又一层。



也有部分网友们看得津津有味,“短短”一分钟的广告里面要土味有土味、要擦边有擦边、要反转有反转,甚至不需要你专门去视频平台搜索,这不比看“正经”广告来得有意思?



借此,《咸鱼之王》的广告口碑甚至差点就要逆风翻盘。


但依旧差一点,是因为但凡真的接触过这游戏超过一周的人都会明了,《咸鱼之王》其实一点也不咸鱼,它的背后,是时间与金钱的双重地狱。



一个不小心,出门没看路崴了一下脚,你的手机就“摇一摇”进了它的怀抱。然后他掀开大衣,里面满满全都是什么“玩游戏赚钱”、“挂机收菜”、“首重即享VVVVVVIP”的黄金屎色UI闪瞎双眼。


你什么也不用做,它就会全自动开始打怪升级,五分钟以后你的战斗力就登上了小区榜前十,但要想超越过隔壁80岁的老王头,就必须拥有新的超神力武将,来,这里是充值链接。



等你充完钱之后却又发现,短暂的胜利背后还有几百万个老王头等着你;游戏战斗力上限从十万涨到百万、再涨到千万,却永远有人在你上头。不管是氪金还是硬肝,这都是一条没有终点和回头路的死亡之旅。



《咸鱼之王》作为一款挂机游戏,我们可以忽略它所有的人设与美术乃至玩法,剥离掉它表面上金灿灿的华丽外衣,本质上就是最简单的数值加减法。


所以在我们的想象里,只要充了足够多的钱,或者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个数值就会一直往上涨。


《咸鱼之王》的加减法却拥有堪比函数计算的复杂以及恶心程度。



不同于其它普通的养成游戏,在《咸鱼之王》里单体的强度绝对要大于阵容搭配带来的加成。所以玩家前期往单一强力武将上砸资源,带来的收益是最有效的,网上流传的教程也会这么告诉你。


然而到了后期,你会发现这个你砸了几千块养成的前期杀神,居然有几个天克的对手,此时不管你再怎么充钱,都是无用功


新手和老玩家的认知区别


这时,游戏中或各种攻略平台会适时地出现几位热心大佬,告诉你此刻转投哪几个武将,就能达成新的突破。


与之搭配,游戏的活动虽然是每周轮换不同的,但总有一周会出现适合你此次转型的活动,于是你会觉得天时地利人和,那就花更多的钱开始养下一个武将。



然后在PVP竞技场里,你的新武将果然轻易地战胜了那些“曾经的你”,借此更加激励你再进一步。


然后周而复始,更多强力特效互相克制的武将、更多不同效果但看上去都很值得尝试的氪金活动、更多大佬登场。



不用怀疑,这些大佬或你的手下败将虽然确实有一半是真情实感地在帮助你,毕竟他们也和你一样经历过这个轮回的起步阶段,但剩下一大半都是“演员”。


《咸鱼之王》有偿招收玩家的信息几乎铺天盖地,甚至修改器的广告在B站也能随便搜,还包括明目张胆的公会等等。



这就是金钱的加减法。然后是时间。


众所周知,《咸鱼之王》作为买量游戏的代表,在前期如何留住广泛误点入的轻度玩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咸鱼之王》设置的正反馈并非即时性的。玩家并非每突破一关都能获得宝箱,而是5关、10关、20关到50关这样的叠加。


宝箱中可以开出来的武将,在现阶段的游戏关卡确实属于非常强力、好用的类型。所以自然会激励着玩家一直一直期待拿到下一个宝箱。但每过一关都需要时间等待,氪得再多,刷一关的时间也不会缩短到哪里去。



接下来是每周活动。社交平台有一些关于退坑《咸鱼之王》的贴子,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耗不起时间,而也有人直接点出了关键——忘了做周活。


我们前面也提过,《咸鱼之王》的周活是几周之后轮回到来的,所以就有了囤囤的玩法,逼着你每天上线。


很多玩家每天兢兢业业,囤上一个月的宝箱,然后在宝箱周疯狂冲分,用高分带来的高回报率在周末开箱子。


这当然也是心理学的玩法,为了留住更多长期玩家。



这也是为什么这游戏的流水数据里,周末的排名总是冲得格外高。但如果你一不小心忘了这回事,那么所有的道具都会变成垃圾,一切清零。


心态好的玩家会从头再来,但就像我们之前说的,这游戏的宝箱性价比超高,所以也有玩家就会当场脱坑。



不过,如果你是重度手游玩家,这些套路应该也见得足够多了。《咸鱼之王》虽然融会贯通了所有心理学手段,但也不过是其中一员。


它真正强大以及恶心的地方,是把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这些通常情况要安装下载作为门槛才能接触到的手游心理学放到了一起。


普通大爷大妈谁见过这种阵仗啊,他们可没有我们长年累月接触手游得到的抗性。



其实《咸鱼之王》的路线,很有当年“传奇”页游的味道。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不光跳转广告的黑科技有了质的提升,小程序的便捷程度也让它的门槛几近于零,更别提近几年互联网下沉市场的扩张。


只要这套牛皮癣广告+氪金心理学模板还在,只要下沉市场还在,不管什么之王都一定会成功。




可怕的是,这种满地机器人以及“氪金托”的游戏环境,可能最后,连玩家自己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玩游戏,还是在花钱当陪玩了。




-END-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