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民国大师的美,随时光流逝却永不曾消失

空间作者 二湘的七维空间 2021-03-26


这种坦荡的真实,与真实的坦荡,使我认为《南渡北归》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近现代史教材。

二湘空间第三次赠书活动,留言点赞前五名者获赠《民国清流》一本。

我读《南渡北归》:美,永不曾消逝

文/君君


读《南渡北归》需要勇气。亦是一种挑战。首先,它的字数达到了160万(含注释),其次,它颠覆了我对一些历史教材的认知。再次,属于一个时代和一群学人的创伤在该套书中得以清晰再现,这就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不免时常会有揪心与着急之感。


读这套书的感觉,说得更直白一点,就好像不是医生的人,混进手术室里观看一台非常重要的手术,最后那个病人手术失败,血淋淋地惨死在了手术台上——有时候,历史真的给人如此感觉,令观者不忍目睹痛心疾首。


而作为一个并不遥远的存在,《南渡北归》无疑更像一台高度透明的手术室,你明明站在近处,却对里面的忙碌、紧张、慌乱、阴谋与悲伤一筹莫展,除了干着急、惋惜和心疼,别无它法。其中,梁启超被误切了的肾,王国维逃避乱世的湖中一跃,胡适被大多数不理解的孤独,傅斯年为中华教育梦操劳过度的英年早逝,陈寅恪与叶企孙、陈梦家等因莫须有之罪被折磨,等等无一不让人感到沉重和悲痛。


这些在当时倍受尊重与敬爱的学人,每一位命运都牵扯着我的心。怀着对他们的敬佩和探索、怜悯,我用八天时间,抛开一切日常事务,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地读完了《南渡北归》三部书。跟随作者的笔触,我的心情时而感动,时而愤慨,时而惊叹,时而悲伤……


如此丰富的情绪,只缘于一个群体。这也是该套书最大的亮点——它不像小说,只用一个或两三个人物反映一个时代,而是以精英群体来反映一个时代;它又像小说,如此壮观的精英群体,在侵略战争中侥幸活过命来,却又被一个混沌的时代所扼杀,被浩瀚的无知所消灭。


触手可及的历史背景,多么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场面。而书中所显露的阴暗面,甚至还超过了童话的荒诞与离奇。


这种坦荡的真实,与真实的坦荡,使我认为《南渡北归》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近现代史教材。尽管其中不乏史料的堆积,但因为作者亦庄亦谐的笔调、对学人们性格与命运全方位的展示,以及清晰独到的见解、调查,还有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这套书的价值便从茫茫书海中凸现出来,也与其他枯燥乏味的历史书籍区别开来。


简单谈谈此书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南渡”,即日军对华发动侵略战争后,教育界人士为保护民族文化,保全文化精英与“读书种子”,将北大、清华与南开大学教授、学生迁往长沙,后因敌军炮火轰击,这支文化队伍又迁往昆明,“西南联大”由此而来。


第二部分描写“北归”。日军投降后,三所高校的教授与学生又历经艰难险阻重返北方,各回各校。其时,为方便学生在国内也能享受世界一流的教育,教育界拟建立几所世界级水平的大学。


第三部分书写“离别”。国共内战,国民党战败后退往台湾,临走时实施了“抢救学人”与“抢运国宝”行动。大部分学人为着复兴大陆文化教育科技之梦,选择了留下。结果这批学人,在之后的运动中受尽凌辱与折磨,有的被迫害,有的自杀。前往台湾的,如傅斯年等人,尽管有着学术的自由,却因穷与病,导致英年早逝。


这三部书,是厚重的,是奋斗史,灾难史,民族与生命的血泪史,也是惊心动魄的历史。如果说,我曾从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和余华的《活着》,以及其他一些伤痕小说中了解到兵荒马乱和人鬼不分年代的悲苦,那这三部合计160万字的纪实著作,就让我对这种悲苦有了切肤之痛和更深刻的认识——前者犹如一首哀歌,让人为个体的命运感伤。后者则如惊涛骇浪,把灵魂也震荡醒来,让人对整个民族,对“钱学森临终之问”展开思索,探寻答案——其实,这三部书完整地诠释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书中荡气回肠的片段实在太多。让人发笑的内容亦有一些——使我忍俊不禁的,自然是学人们最真实的个性——他们学识渊博才高八斗,却又不是全无缺点。轻狂高傲、懦弱偏执、派系争斗等等文人的毛病,他们都有。只不过,因为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和公正无私、爱才惜才、悲天悯人等特性,使得那些缺点可以忽略不计。所谓瑕不掩瑜,人性的光辉在他们身上更为显著和自然地流淌。


譬如桀骜不驯的“国宝”刘文典,因为天真无邪的本性,他与蒋介石的冲突,特别是躲避日军飞机轰炸时,他对沈从文的嘲讽更显露出了孩子气,“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存文化火种,可你这个该死的,什么用都没有,跟着跑什么跑啊!”这样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话语,让我觉得可笑又可爱;狷介狂傲的雄才傅斯年,把民主教育当成义不容辞的职责,一生如救火队员为教育事业奔忙不休,让我叹服又怜惜;多情才子吴宓,有着那份独特的愚痴,纵使给学生讲课,也不忘将本属个人隐私的苦恋史公之于众,让我敬佩又同情……


书中描写学人对待学术和梦想、亲情爱情与友情的内容,无一不渗透着人性的真善美。换言之,他们就是智慧与童真的结合体,他们身上的一些缺点和过失,也是孩子气的,让人不忍心当真。特别难忘用文字描述的那几幅画面——


1,战乱中,大师们和众多学子横贯湘、黔、滇三省,跋涉三千里,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都不曾使他们丢弃知识改变国土的信念与使命。诚如作者所言,他们的行动是“世界教育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


2,西南联大校园里,教授们在简陋的课室中给学生传授知识,一次一次地躲避敌人炮火的袭击;逃脱险境的师生们与家属缩在摇摇欲坠的土房子里,辛酸地吃着落满了灰尘的稀饭咸菜。


3,林徽因的三弟林恒在抗日战争中不幸阵亡,病中的林徽因闻讯悲痛欲绝。她把弟弟生前驾驶的一块飞机残片吊挂在床头,以此纪念这位年轻的不被大多数国人知道的英雄。由于悲伤和悲愤的心情难以平复,林徽因还作了一首诗献给三弟:

“……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4,一九四二年,中国远征军滇缅大撤退,不幸误入环境极度恶劣的野人山,被洪水围困,以及各种虫蛇噬咬,在死亡人数达到一万四千七百多的惨境下,诗人穆旦(金庸的堂弟)死里逃生。尔后留学芝加哥,学成后与妻子回国欲为教育事业贡献一己之力,却陷入无止境的迫害之中。穆旦在人生的最后时候,给我们留下了《冥想》一诗:

但如今,突然面对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在穆旦写这首诗的时代,其实诗人连普通的生活也没能过上。


还有许多难以忘怀的画面、德才兼备却孤独冤屈的身影。只是实在不忍回顾——陈寅恪、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向达、叶企孙、饶毓泰等等,这些旷世奇才博学之人,还有书中未出现的老舍、傅雷夫妇以及各行各业精英、民族之魂,都被一个时代摧毁和淹没。

1948年,部分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在南京合影。


这标志着精英文化的沉落与断层,标志着“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教育彻底沦落。这群时代的人杰,本以为选择回归与坚守,就可以创建一个美的世界。却因为向往美、追寻美,反而失去自由、健康、尊严或生命。


米兰.昆德拉说“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确实如此。美就是被背弃、被我们耽于物欲享乐而忽略的另一个世界。只是,当我们窥视到这个尘封的世界,撩开蒙蔽历史的尘雾,与那些美好的人不期而遇时,我们会发现,美是背弃不了的。不管你是否忽略,美一直在沧桑中熠熠发光,在尘埃里坚持守候,如星辰永恒地灿烂于银河——这些民国时代的大师,他们就是随时光流逝却永不曾消逝的美。他们始终与人类的智慧、爱和梦想并行。

~the end~

感谢读者长期以来的支持,二湘空间特推出赠书活动:

请在本文末评论区留言,留言点赞数前五名(数据以小编截图为准,如点赞数量相同,取发布时间在前者)的读者,将获得由二湘空间赠送的《民国清流》一本(随机发放)。
活动时间自发文起至2020年10月11日发文起到10月13日早8:00整,获奖读者名单将在活动截止后公布。
本活动解释权归属二湘的N维空间。

《南渡北归》(增订版)

★ 本书为《南渡北归》最新增订版,未删节最全本,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隆重推出。增加十二万字增订内容,首次披露大量珍贵史料、照片,增加大量亲历者采访资料,如曾氏家族后人、刘文典等大师后人亲述。

★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一批知识分子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

★ 荣获《亚洲周刊》2011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冠,以及诸多大奖,好评如潮。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诺比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领衔,众多文史大家鼎力推荐;

★ 历史纪实文学第一人岳南巅峰力作,作者耗费十余年心血,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实地采访与考察,更兼2015年重走抗战中知识分子内迁路,搜阅整理近千万字珍贵史料及亲历者口述资料,第一次全面描述了20世纪一批知识分子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下方二维码在“二湘空间书店”立即购买《南渡北归》最新增订版,可货到付款。

作者简介:

君君,一个爱好阅读与码字的70后。个人微信公众号:凡尘俗世中的我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从百万到千万,这辈子挣多少才够用
得诺贝尔奖的女性还太少,女子有才又有德
侠非侠:北大的老先生们
那一年饿成了“根号2”须一瓜:所有的判决书都是人生剪影(视频版)
大家:黄永玉  刘瑜  苏童  野夫  严峰 杨振宁  樊锦诗  艾芬  林青霞  刀尔登专辑:方方记录  方方读者日记  武汉故事  大家  时评  大学  疫情之后  人间事  万花筒  菊子  侠非侠  小草专辑 二湘专辑大家·时评·大学·疫后·人间事·万花筒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敬请关注二湘的十一维空间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信息

点击链接收看更多六维、九维好文


永不曾消逝的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