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湘:活色生香的江苏,长长久久的文字

二湘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0-09-04


题图来自网络

然后,南京,江苏,江苏的那些明珠般的城市,就会活色生香,长长久久地留在我的文字里。


写在前面:很久没有写字了,最近又开始了,虽然零碎,毕竟是一个开端。然后,我发现,自己是真的喜欢写字这件事情。无论日子多么沉闷,道路多么曲折,还可以写字,真好。不过这一篇是两年前写的,一直没有发在公号上。翻看旧文,很多的依稀又清朗起来。


那一次江苏之行见到不少作家,那似乎是我见到最多的作家的一次旅行。许多的人在我的记忆留下了特别生动的画面。苏童不怎么说话,但是脸上带着笑,很儒雅,很南京,很有范儿。朱文颖戴着黑框的眼镜,爆炸头,红红的唇膏,特别酷,鲁敏穿着风衣,风一样地走过,特别帅,还有范小青,那么优雅,却似乎是可以靠近的。还有一个是顾前老师,素昧平生,我蹭了他两顿饭。他说他喜欢喝酒,可是喝完后就苦闷---那么诚恳的一个人。


我还记得Qiqi,很漂亮能干的一个姑娘,我的读者群的一个朋友,她带我去逛南大的校园,还去万象书店旁边她的办公室看了看,还有豆豆,也是那么漂亮能干。就是这样了,有很多漂亮的人的漂亮的地方,但是又丰富又隐秘,这是南京、江苏留给我的最初的浅白而直观的印象。


江苏的明珠

文/二湘


我是入夜到的南京,坐出租车从机场直奔市中心的酒店。黑的夜里有城市的灯火,闪闪烁烁,我听不到秦淮河的桨声,然而在飞驰的汽车上,南京城在桨声灯影里摇曳,成了一个小小的谜面。令人惊奇的是,酒店的门卫长相酷似我的一位老友,门卫熟悉又陌生的面容上带着诚恳的笑意,他也如一个老友一般热心地帮我把行李拖到B座。酒店在鼓楼医院对面,我站在酒店的窗户边,救护车呼啸而来又戛然而止,这个似曾相识的城市顿然又有了一分诡秘和神奇。 


清晨的早餐让我认识到另一个南京,早餐实在丰盛,丰盛得我的眼睛和肚子都有些饱和了。我其实是第二次来南京,上次也是入夜而至。我的一个南京的好友此时正在新加坡游学,她知道我要去南京就特意从新加坡飞回南京。她到机场接的我,把我安排在一个舒适的酒店,那个酒店的早餐也是如此丰盛。


夜色里摇曳生姿的南京,早餐桌上琳琅满目的南京构成了我对南京最初的印象:隐秘而又丰富。再加上热心的朋友和门卫,南京,俨然是一个可以靠近,也可以回味的城市了。


吃过早餐,我就和陪行的豆豆坐高铁从南京到苏州。高铁两旁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城镇,几乎没有隔断。楼房林立,一座座如春笋,平地里拔尖儿往上蹿,有很多楼房还正在建造中,四周有绿色的护网。除了高楼就是河汊,几乎见不到大片的农田了。江苏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和鱼米之乡,此处可见一斑。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到苏州先是去平江路。经过一条小河的时候,我问,这条河的名字是什么,豆豆说不知道呢,苏州的河汊那么多,没有名字的。我就想,这是和我的家乡不一样的。我的家乡只有一条大江穿城而过。可是苏州的小河小江太多了,多得没有人会去给每一条河流都取一个名字。如果海子是苏州人,他会不会给苏州的每一条河流都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我们从一条小巷路过的时候,看到青石板的石头一路铺进水里,有一个女人就蹲在河边洗东西。这是条小小的巷子,但是我们看到好几个名人旧居,有一个是赛金花的旧宅。路旁有一个老阿妈在卖鸡头米。豆豆给我解释说鸡头米实际上是一种水里的淀粉类食品,因为外壳像鸡头而得名。我看那鸡头米白白圆圆的其实是很像莲子的,大概也是和莲子类似的食品。


我在一家餐馆和另外几个作家朋友相聚。我到得晚了些,但是跟着他们几位的朋友圈,也已经神游了江苏另外几个大都市,徐州大气典雅,扬州别致秀美,而这,只是江苏一长串明珠般城市中的两颗。


我们在一顿丰盛可口的午饭后开始在平江路步行,青石板的小街,两旁是各式精致的小店,吃的,穿的,玩的,样样都吸引着人看。我自然还是最喜欢看吃的,酥软的桂花糕,透明滑爽的春粉皮,脆生生的梅干扣肉饼,还有各式冷饮,花茶,冰激凌,看着就馋人。店里还有很多旗袍和古式样的衣服,丝绸的质地,泛着浅淡的光泽,同行的伙伴们买了,立时就披挂在身,马上也很有几分江南的味道了。



晚上去沧浪亭看了昆曲《浮生六记》的现场表演,这么近距离,这么如临其境地看一个戏曲表演,还是第一次。男女主角从小舟上迤逦而来,然后进了门,在场院里咿咿呀呀地唱将起来。我是不懂昆曲的,只是觉得男女演员的扮相好看,眉眼生辉,又是在这样的楼亭阁榭里婉转着水袖,悠然而歌,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很江南。苏州便在我心中留下了这样的江南的水墨画的意味,但我其实知道,我还没有走进这个城市,这个城市,是江苏一连串城市珍珠中璀璨的一颗,是有文化沉淀的,今日走马观花,或许只是为下一次相遇打下一个淡淡的背景色。


常熟的兴福寺出名是因为那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里面寺庙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又兼古木郁郁,别有一番幽深。邵老师说这里的菩萨很灵的,于是一个个菩萨拜将过去,心诚则灵,我这样想。当晚在常熟有名的王四酒家吃饭,整面墙上都挂满了名人光临酒家的照片,看到宋氏姐妹和丰子恺的黑白照片,像是触摸到了时光深处的常熟,而江苏,有多少这样的城市,时间堆积,历史沉蕴,一颗颗的,在江苏丰美馥郁的土地上一字儿地排开。


震泽古镇是此行最悠闲惬意的一个地方。时间充裕,我们在不大的水乡小镇上游荡。高高的石头拱桥,下面是清绿的水,有人家在洗菜洗衣,两岸乌檐的房子,非常的江南,非常的小桥流水。我们看了古镇上的大宅,又荡舟其上,这样的好时光啊。那晚的萝卜丝青团简直太好吃了,外面该是糯米粉吧,里面是萝卜丝,入口香香糯糯。还有那家临水的小店里的馄饨,个儿挺大,吃起来才发现里面的肉馅里还有鸭蛋黄,沙沙的,口感实在太好,那绝对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馄饨。


陪我们来的曹老师说只有这样的小镇,有这样的闲工夫才能做出这样的馄饨,多费功夫啊。曹老师穿着清爽,像这个小镇一样舒朗,是,只有这样的小镇,这样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功夫馄饨。最喜欢的是在一家小店买的玩具娃娃,手工的用蕾丝做的小衣裳,华丽又清纯,我买了两个,准备送给女儿。我想她们一定喜欢,这是江南纤巧的女子才能做出来的霓裳。



然而我们就回到了南京。那似乎又是一大段的故事了。我看了很多的地方,都是喜欢的,很喜欢的。我最喜欢的是豆豆讲的一个故事,她说中央路上有一家咖啡,门脸很小,公交车的车门那么大而已。但是一进去,却是别有洞天。店主是两位老人,他们穿着素朴,看起来更像是卖鸭血粉丝的,然而他们却是卖咖啡的,那些装咖啡的杯具那么精致,咖啡味道那么纯正,这样有情怀的一个地方,她简直吃惊极了。


我知道这也是南京给我的印象,我像是走进了这样的一个奇异的地方,我目不暇给,惊奇不已,或许哪一天我要把那样的惊奇写成一个小说。然后,南京,江苏,江苏的那些明珠般的城市,就会活色生香,长长久久地留在我的文字里。

摄影:吉它木影


写在后面:真快啊,从五月底11维改版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我们新开了六个栏目:大家时评大学疫情之后人间事万花筒


大家栏目,我们刊发了黄永玉  刘瑜  苏童  野夫  严峰 杨振宁等人的作品:

崔健和王朔的精神是开拓性的

童年的恐惧与仇恨


时评栏目里,我们刊发了郝景芳侠非侠深圳小树溪边鹿鸣赵榆愚石山水组合黑麦等人对缪可馨事件高考顶替南京大学生偷外卖平安经等时事热点的深度点评。

荒诞《平安经》的背后是什么

作家方方说的极左还是极右?你知道吗?


疫情之后栏目里,我们刊发了窦昆平怜溪边鹿鸣、毛伟绿风燕子等人的文章。从疫情对翻译、教育,小贩等行业的影响到普通人在疫情之后的遭遇和反思,无不令人感慨。

当抑郁漫过心堤,沉默并不是金

溪边鹿鸣:800万毕业生如何谈论“诗和远方”


我们的人间事栏目,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好故事,谢谢北奥安然以待玙璠小葡萄七叶树小草Iamrola秋天等作者深情的述说。

恢复高考四十三年:知青小瑛子半辈子的梦

安然以待:一个决意和这个世界告别的人


大学栏目,我们收录了黄忠晶西部故事高桥舞青客宋卫良陈锦王爱玛等作者的大学故事,从不同年代的大学校园到大学考试制度到美国的精英教育,我们都有涉及。

方方:武汉大学,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

我与学生在考卷上的博弈,一个大学教授的反思


万花筒是我们新开的栏目,从摄影到文学、教育,李西闽刺猬吉它木影书虫无名简平等作者天马行空,一一讲述。

从萧红到杨丽萍,如何诠释女性生命的意义

书虫:把《战狼》捧红的小镇青年,用一生奔向罗马


我们还建了一个专辑“方方纪录”,继续刊发方方老师的新文字和之前的一些散文随笔,另外我们持续关注武汉,“武汉故事”专辑刊发了艾芬老师山涧之音楚风妮娜恋惜夕等武汉读者的文章。


后面五个栏目长期接受投稿,公号对话框回复“投稿”获取投稿信息。另外,我们的读者群也建了起来,那些经常留言、分享的朋友,那些真诚地支持我们的朋友,如果同意,我们会主动邀请你入群。群里也有部分作者,希望在那里有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除了11维空间,还有六维空间和九维空间在持续发文,这两个空间和11维侧重点和风格不太一样,六维最近在连载侠非侠的长篇纪实《一个清寒学子的北大成长史》,另外还有菊子等作者的专栏。九维在持续刊发方方读者日记续集,欢迎朋友们关注:

文学的光亮·生活的实录
情感·家庭·职场·教育
关注“二湘的六维空间”

书评·影评·随笔·小说

关注“二湘的九维空间”


十一维空间一路走来,诸多不易,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是我们的口号,有良知、有品味的平台是我们的方向,欢迎留言说说您的建议,也感谢读者朋友们一路支持。

另:微信推送规则改变,如果想及时收到二湘空间的文章,请把我们的公号加星。

~the end~


作者简介:

二湘: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著有长篇小说《暗涌》,《狂流》,小说集《重返2046》。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作家方方说的极左还是极右?你真的知道吗?侠非侠:追风的少年,朝圣的心情去北京
二湘:31楼的美眉们大家:黄永玉  刘瑜  苏童  野夫  严峰 杨振宁专辑:方方记录  方方读者日记  武汉故事  大家  时评  大学  疫情之后  人间事  万花筒  菊子  侠非侠  小草专辑 二湘专辑大家·时评·大学·疫后·人间事·万花筒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敬请关注二湘的十一维空间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信息

点击链接收看更多六维、九维好文


有良知  有品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一年只吃一季的鸡头米,江南人都在抢的“鮮”。
    一年只吃一季的鸡头米,江南人都在抢的“鮮”。
    一年只吃一季的鸡头米,江南人都在抢的“鮮”。
    一年只吃一季的鸡头米,江南人都在抢的“鮮”。
    一年只吃一季的鸡头米,江南人都在抢的“鮮”。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