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湘:永别了,朱令,那块青春记忆的疤痕
永别了,朱令,那块青春记忆的疤痕
文/二湘
看到朱令去世的消息,我有些发愣。虽然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但还是觉得无比愤懑。她是12月22日那天去世的,这天是冬至,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最先是看到的是来自严锋老师微博的信息:“朱令走了。想到她三十年的无妄之灾,无以言表的苦,无处可寻的公道,心中悲愤,意实难平。她的一些清华同学一直在尽力照顾她和她的父母,人间有恨,也有爱。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这大概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意难平。
然后吴向军转给我一张清华大学发的信息:“我校1992级校友、勇敢坚强的朱令于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朱令多年来与病痛顽强抗争。在朱令的生命中,一直有众多校友、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对朱令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向朱令的家人致以诚挚慰问。愿朱令此去有琴声相伴、一路走好。“
清华只字不提朱令当年是被投毒的。
劳东燕老师说:”这样一起刑事案件,几十年都没破案,不知道该如何评说。犯罪人一直未受到应有的惩罚,而被害人在这三十年中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惟愿天堂没有冤屈与痛苦。”
她说出了我们为什么意难平,因为犯罪人一直未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和朱令没有交集,但是她的案子却一直牵动着我,大概是因为我们都是70后,又都是92级入学的大学生。70后的不少人,已然和朱令一样,年过五十,同龄人的早逝总是让人伤感,更何况朱令是因为这样的无妄之灾?另一方面,朱令案子多年悬而未决也让我们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意难平的愤懑。
2015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第一次看到《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的帖子,第一次看到了很多朱令的相片,心里还是非常震惊,多年前在北大和好友谈论这件事的情景再次重现。而这一次,也是第一次看到贝志城,吴向军等名字。吴向军是我那个好友的大连老乡,我们在燕园还曾有过一些交谈。这次知道他们几个力学系的男生当年为了朱令的事件费尽了心血,通宵达旦改程序读邮件,很为他们骄傲。
朱令案件有两大令人遗憾的地方。一是协和没有及时听取贝志诚的信息往铊中毒的方向靠。其实协和也怀疑过铊中毒的可能。但是一方面因为朱令是被人两次投毒,出现两次症状高峰,不符合一般中毒症状。另一方面清华写来书面证明说明清华没有铊盐,加上医院没有测验铊中毒的设备就排除了这一可能性。后来是在贝志诚和美国一个专家的坚持下在协和以外的地方做了样本检测,才确诊为铊中毒。但是从朱令1995年3月26日昏迷,到4月28日确诊,已经错过最宝贵的治疗时间。铊盐已经对她的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她虽然在半年后苏醒过来,可是智力已经只有六七岁水平,且双眼几近失明。
另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是当朱令父母得知女儿有可能是被人投毒以后,给清华保卫科打了个电话,希望他们报警并保护好现场。而保卫科的人不仅没有报警,反而告诉朱令同宿舍的同学说朱令已经确诊为铊中毒,请你们把朱令的东西保管好。清华其实是有一个研究生课题组用到铊盐(而并非清华的书面证明没有铊盐),而朱令的同宿舍女生孙维恰好在这个课题组。最诡异的是,就在两三天之后的五一期间,朱令宿舍的同学声称发生了失窃案,丢掉的都是朱令的洗漱用品。后来警方立案,去搜查孙某的箱子,居然从里面找到了朱令的水杯。所以朱令投毒案的最大嫌疑就是孙维。但是更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孙维家世显赫,这个案子一直未能结案,那个最大的嫌疑犯至今逍遥法外。”
几个月前,朱令发现脑瘤,情况很不好,看到这个消息我就想,会不会是这么多年一直吃药引起了她身体的基因突变,最后引起了脑癌,那么,孙维还是间接杀死了她。就算不是脑瘤,朱令这么多年的生活状况也是让人难以释怀!而孙维却在国外过着逍遥的生活,真是让人意难平!
朱令是11月18日昏迷的,她的父母期盼她能熬过11月24日,她五十岁的生日。朱令真的特别顽强地熬过了这一天。她真的是用自己的生命在陪伴父母,也是在用她的存在向我们昭示人性的阴暗和丑陋。
凤凰周刊的报道《朱令五十》让朱令话题又一次热了起来。报道里提到朱令的父亲说社会不会把朱令遗弃,让人心生安慰,凤凰的另一篇报道也提到了朱令的一个清华师妹,每周都去看望照顾朱令,这也让人心生敬意,这位师妹提到还会继续照顾朱令的父母,也顿觉宽慰,这个人间,还是有良善和爱意。文章里提到这也许是和朱令渡过的最后一个生日,或许,朱令的父母也是知道她的情况的,这么多年,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一直在照顾着朱令。他们的淡然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让人肃然。这是怎样的两位老人?他们一直在给朱令提供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汶川地震的时候,他们以朱令的名义捐款,就是告诉大家,朱令还活着。他们一直没有放弃,这或许也是朱令经常回到在大众视野的原因。现在,最疼的就是他们了。那样的伤痛,外人永远无法懂得。
我在旧文里写过”时至今日,朱令的案子一直悬而未结,一次次被重新提起来,又一次次冷落下来。但是我知道会有很多如我一样或多或少亲历过这件事的人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看到那青春的花朵被残忍地撕破的哀痛,不会释怀无法把凶手缉拿归案的不平和愤慨。”
现在,朱令真的走了。看着她的视频,突然特别伤心,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女儿看我哭,特别吃惊,问我为什么哭,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说,你不懂。是的,那是我们青春记忆的一个疤痕,那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共同记忆,年少的她又怎能懂得?
有时候我想,朱令是个有灵性的人,她顽强地在人间活过了五十个春秋,在她被投毒后近三十年的岁月里,总有这样那样的契机,让她的案子一次又一次被提起。而她,又恰恰在冬至这天去世。冬至是个好记的日子,我想,至少一年后的冬至,会有人记得她的。但是,两年后呢,二十年后呢?
记忆是一种责任。我们能做的就是记录历史。我知道的有关朱令的书就是前媒体人李佳佳写的的《朱令的四十五年》,还有就是华裔作家李翊云曾以女生投毒事件为背景写过小说《比孤独更温暖》(Kinder Than Solitude),李翊云91年进入北大生物系,对朱令事件应该有所闻,小说中三个好友卷入了一起事故:一个朋友遭人投毒。三个人被旧事纠缠,在集体犯罪的罪恶感中陷入自我怀疑,并在孤独中沉沦。当然这是小说,肯定和朱令事件有很大的出入。听贝志诚最新的访谈,他说孙维才不会有什么负罪感,她大概唯一后悔的就是当年安排她们宿舍各色人等,用不同的ID不同的话题在天涯发言,佐证孙维的人品,力图撇清她的干系,结果被黑客hack了她们的邮箱,发现了她们背后的这些操作。真实世界的荒谬和人性之恶,可能真的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希望,我们这些经历过朱令事件的人,不要那么快把她遗忘,我愿意相信,她的心脏虽然停止跳动,但是她却获得了永生,她生前用顽强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加强我们的记忆,她的名字已经刻在了历史的书页上。我不知道有没有那一天,我们能把那个人送上审判席,但是我们不断地提起朱令,就是对那个人最好的惩罚,唯有不断地追问,才能让正义归来,才能抚慰那些不平。
希望之后的每一个冬至,朱令的话题都能再度提起。也希望有更多有关朱令的书出版。不遗忘,不放弃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
愿朱令安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