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深圳市长点名!河套又要火了!港科大宣布,“落子”福田!

编者按

河套又要火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点名“落马洲河套”:支持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区,建立有利于科技产业创新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创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动。


最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团3月6日举行开放日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长陈如桂在会上表示,希望中央支持深港在边界地区共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3月9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将沿着广深港高铁布局,“落子”福田保税区!




沿着广深港高铁布局,“落子”福田保税区!


3月9日,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春茗会在南山举行。香港科技大学校方介绍,今年校方正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容,沿着广深港高铁沿线进一步布局,未来将建广州南沙校区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工作平台。


在当日春茗会上,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吴恩柏教授介绍,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香港科技大学的规划策略是沿着广深港高铁布局。

据吴恩柏介绍,该校正在与广州大学筹备建设广州南沙校区,位于庆盛地铁站附近,占地1.13平方公里,计划在6年先招研究生,师资水平与位于香港清水湾的校区本部一样,采用英语教学,以保证该校各校区教学品质的统一。


南方+此前报道,2018年10月14日,广州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在香港签署了合作办学意向。


同时,吴恩柏还介绍,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圳的布局也将从南山区虚拟科学园延伸到福田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吴恩柏介绍,布局理由之一是看好深港合作落马洲河套区的深港创新合作前景,“要配合发展大趋势,要捷足先登”;二是这里距离香港科技大学清水湾校区较近。


据悉,香港科技大学即将在福田保税区长富金茂大厦租下有3层楼,一层教学、一层创业孵化、一层与企业对接科研转化。


吴恩柏介绍,香港科技大学将会利用此前学校对师生做科技研发、产业应用方面的机制体制及经验,在大湾区做最大力度的项目对接和产业落地。


记者从当日春茗会还获悉,2019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也于日前开启,主办方为香港科技大学和建设银行。据悉,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已在香港举办了8届,发掘并培养了大量拥有商业前景的方案及创业团队。


2016年,该赛事升级为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首次在深圳、广州、香港、澳门、北京五个地区同时进行。2018年,赛事更拓展至中山、佛山两地,囊括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深圳区赛事由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平台(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及港科大研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主办,筛选培养出了如极视角、纳德光学等众多优秀团队。(记者:李荣华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深圳市~深圳大课堂)

  

深圳市长陈如桂:

希望中央支持深港在边界地区共建科创合作区


3月6日上午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团举行开放日活动。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长陈如桂在会上表示,希望中央支持深港在边界地区共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深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深化深港澳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发展的能级。”

——陈如桂

深圳作为大湾区中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

应在大湾区中积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之都

01促进科研要素跨境便捷流通


陈如桂表示,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迫切的是要破除创新要素流通障碍。“为此,我们在深港边界规划建设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努力在科研物质通关、科研资金流动、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把合作区域打造成为创新要素流动最便捷、创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陈如桂建议,围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难点,希望中央支持深港在边界地区共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国际开放创新的先导区,探索实施特殊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动,为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的创新网络,抢占科技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探索新路。


02让港澳居民在深圳尽可能享受市民待遇


陈如桂表示,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基础的是要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深圳将进一步加强穗港澳等城市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国际创新。实施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广、深、港、澳高等教育开放合作,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的最佳首选地。


并深化与港澳的更紧密合作,在国家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正在谋划出台一批便利港澳居民的服务措施,努力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尽可能享受市民待遇,为港澳居民,特别是港澳青年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条件。(来源:新京报)


(两会速递)香港科大副校长:

粤港澳大湾区将使香港内地科技交流更紧密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王恩博)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叶玉如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香港代表团开放日上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香港内地科技交流合作将更加紧密。


资料图:香港科技大学为坐落于香港清水湾半岛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风景秀丽。中新社记者 谢光磊 摄


日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战略定位上,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朱叶玉如认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首先要明确上述目标定位,合理分配资源。“国家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续增长,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这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讲是很大的激励和鼓舞。”

2018年底,香港科大宣布挺进大湾区办学,与广州市政府和广州大学签署协议,合作筹建科大广州分校。

“大湾区有很好的科研和转化基础,也汇集了众多优秀人才。”朱叶玉如表示,应充分利用大湾区科研资源,根据国计民生需求进行布局,强化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

她举例说,香港人均寿命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面临社会老龄化压力,健康老龄化研究尤为重要。同时,该研究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的要求。

去年来,科技部、财政部等中央政府部门出台多项支持香港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了国家科研经费过境香港等问题,也为香港科研人员更广泛地参与国家科技建设拓宽了渠道。

朱叶玉如表示,随着国家科研经费过境政策实施,有关方面可探讨通过不同方式推动健康老龄化研究的可行性,比如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专项等。她相信,香港也可借此机会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国际化优势,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完)


综述:香港高校与内地优势互补 加强科研合作

  今年以来,香港多家高校陆续公布与内地合作的科研项目。香港与内地教科研机构正积极把握机遇,特别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势头下发挥互利作用,期望携手更上层楼。

  自1月起,中国科学院与香港高校成立的多所联合实验室在港揭幕:香港理工大学与中科院下辖两所研究机构——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联合实验室,分别研究应用数学和污染治理;香港城市大学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提升香港在中子散射领域的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也将牵头组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香港分部,有关组建工作正在进行中。

  香港拥有多所具国际水平的大学,在基础科研上表现出色,也有能力培养出优秀的科研人才。但香港毕竟土地有限,科研资金投入仍有待提升,甚至实验样本也不够多,这些方面都需要内地的支援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优势,提升科研水平。

  香港特区政府积极促进香港与内地的创科合作。去年11月,特区政府宣布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成立“联合实验室资助计划”,拨款3000万港元资助获中国科学院认可的联合实验室。包括去年新增的5所联合实验室在内,目前香港获中科院认可的联合实验室共有22所。

  香港部分高校通过与内地合作促进知识转移,弥补香港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的不足。日前,香港浸会大学宣布与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浸大可在广州市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下,利用广州的技术转移资源,促进该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首个合作项目是由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注资500万元人民币,支持浸大就其创立的快速多维抗生素耐药测试方法,进行产业化研究。

  事实上,从去年5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内地科研资金过境到香港使用,到今年2月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这些措施一直在加速两地于科研上的共同发展。香港高校纷纷抓紧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内地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在2月底表示,该校位于深圳的分校计划成立医学院和直属医院,以提升大湾区医疗服务至国际水平。中大副校长霍泰辉表示,这计划不仅为大湾区培育更多医护人才,更有助强化香港的医学科研。他说,大湾区能提供更多病例样本,对香港方面进行医学研究十分有利。

  香港科技大学去年12月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州大学签署协议,合作筹建科大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高铁站的分校。课程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机器人自动化系统、高级材料制造、生物科学及生物医学工程、金融科技等,与科大本部的学科架构互补,发挥协同效应。此外,科大多年前已经在深圳和广州南沙设立了研究院。

  科大副校长林文怡指出,土地不足是香港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比如电子工程等方面的研究需要较大场所进行,因此香港需要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

  香港大学去年底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小组,进一步开展在大湾区的合作。目前港大在内地合作项目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药大-港大创新平台等。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认为,内地医院推行“智慧医院”概念,效率较高,而香港医院在质量上较优。香港医护在内地建立教育培训和科研基地,给内地和香港都能带来好处。(记者 张雅诗)

深圳全国人大代表提交集体建议:

限人限时限区开放深圳河


原标题:杨飞飞领衔深圳全国人大代表提交集体建议,优化边防管理模式

限人限时限区开放深圳河


深圳商报北京2019年3月10日电 继前几天深圳的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开放深圳河、将其作为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的“第一炮”之后,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集体建议,建议开放深圳河。


界河连接两座国际大都市,分布5座一类口岸


“深圳河是深港之间的界河,深圳河湾水域横跨深圳主城区——福田、罗湖、南山,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地理位置优势。”由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杨飞飞领衔提交的这份集体建议提出,作为滨海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圳河连接深港两座国际大都市,沿岸分布5个国家一类口岸,每天超过30万过境旅客跨过深圳河的人行天桥过境。同时深圳河蕴藏悠久的人文历史,百年罗湖桥是重要见证。


据悉,深港双方政府自1982年起联合开展深圳河防洪工程。经过30多年的规划及分期整治,已完成深圳河一至四期工程的治理,深圳河河口向上游至新建的莲塘口岸约18.7公里河段的防洪标准,由治理前5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尤其近年来深港双方从提升防洪能力的河道整治,逐渐转变为着力改善水环境等综合治理。通过开展各项治理工作,深圳河水质不断得到提升。最新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深圳河口断面水质已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深圳河湾吸引珍稀候鸟黑脸琵鹭成群回归栖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及肯定。


意义独特文化生态价值,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建议提出,深圳河作为独特的“一国两制”界河,遗存了丰富的历史印记,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更见证了“一国两制”下深港共荣的深厚情谊,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以及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深圳河的文化价值体现在:承载着深圳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和见证了两岸的共同繁荣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深圳河北岸高度城市化,深圳河串联起传统城区、综合型商贸商务中心、商贸中心和城市中心;深圳河南岸香港区域保留原始自然状态。


“深圳河的生态价值体现在:天然地理环境造就的生态与科普教育价值。深圳河串联深圳湾与大鹏湾,是东西河海生态的重要走廊,咸淡水交融催生宝贵的生态价值;深圳河河口及深圳湾红树林茂盛,成为许多珍稀鸟类栖息生存的天堂。


“深圳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体现在:其形态丰富的都市景观价值、高品质滨河生态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传播价值形成的聚合力。配合正在实施的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开发,对促进深港两地文化交流、科技发展,彰显深圳河魅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沿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


建议优化边防管理模式,限人、限时、限区开放


代表们在建议中提出,目前有三个关键问题制约着深圳河的开放:


由于深圳河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深圳河沿岸仍属于一线边防禁区,由武警广东省总队、香港警方、公安边防支队管理;深圳河河口处为国家内伶仃-福田红树林(米埔)生态保护区,深港两地进入深圳河沿岸均需办理特别通行证。


由于深圳河河口处为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内伶仃-福田红树林生态保护区,生态系统非常敏感,如要进行沿岸开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需进行生态环境评估。


另外,由于深圳河是深港的界河,根据多年来深港双方合作治理机制,要进行沿岸开放,需与港方事前适当协调沟通。


代表们建议国家边防部门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优化边防管理模式,研究边防限人、限时、限区的开放策略。在此基础上,由国务院港澳办加强与港方的沟通协调,开展生态影响评估,逐步实现还河于民、还市民一片高品质的滨河空间。(深圳商报 记者 崔霞 张妍)


相关文章

深圳地产号(ID:Sfangwang)

构建深圳最大购房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