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海洋新城总图曝光!拟建1座海洋博物馆和2个国家级海洋公园

据媒体报道,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方面,深圳正研究起草《深圳市海洋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


将提出清晰的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空间布局、管控要点和重点措施,为深圳海洋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在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意见中,提出创办国际化综合性海洋高等院校、争取建设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推动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国际海洋金融机构落户深圳。


接下来,深圳将研究项目的建设思路和方案,并争取国家部委支持。

深圳海洋新城设计总图出炉,第一方案美轮美奂


深圳海洋新城国际咨询方案掀开了面纱。从发布片区概念到设计开标历时5个月,共140家设计机构(联合体)投标,组织方遴选出了6家设计方案,并评选出了前3名,最终由Dennis Frenchman Urban Design LLC团队获得了第一。


第一名的设计方案名为“蓝海城岸,红树归来”。根据介绍,该方案将主要的城市发展集中在以交椅湾大道为中心的轴线上,将水引入城市,活化滨海岸线和生态,将活动空间从国际会展中心延伸到西部的海滨,形成海洋东进,生态西行,城脊中央的总体框架。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首发“十个一”工程


深圳拥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和超过260公里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些都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深圳正全力推进创建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打造一个全球海洋智库等“十个一”工程。


按照规划目标,到2035年,将基本建成陆海融合、经济发达、科技创新、生态优美、文化繁荣、保障有力,具有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个一”工程是指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院、一个全球海洋智库、一个深远海综合保障基地、一个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一个以“中国海工”为代表海洋标杆企业、一家海洋开发银行、一支海洋产业发展基金、一个国际海事法院和一个中国国际海洋经济博览会。


目前,正积极推进深圳海洋博物馆的建设,计划选址在大鹏新区,规划面积达5万至8万平方米,规模与国家海洋博物馆相当。


另外,还规划了大鹏半岛申报国家级海洋公园,筹建华侨城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深圳湾自然保护区,以此突出深圳海洋城市特色,提升深圳海洋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


2020年“十个一”工程44个将完成


目前,我市已经对与“十个一”工程相关的65项重点项目进行了梳理,并将其作为近期开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工作的主要抓手,预计到2020年,65个近期重点项目中的44个项目将完成,21个项目有初步成果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海洋产业相关的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市级工程实验室14个,还积极引进中船重工、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在深圳设立海洋科研机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已挂牌成立。


未来,将对标国际,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升深圳海洋科技在全球的地位。


拟建一座海洋博物馆和两个国家级海洋公园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还需要有鲜明的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深圳拥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和超过260公里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些都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深圳将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文化意识培育两方面切入,全面落实海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陆海文化融合。


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深圳海洋博物馆的建设,计划选址在大鹏新区,规划面积达5万至8万平方米,规模与国家海洋博物馆相当。另外,还规划了大鹏半岛申报国家级海洋公园,筹建华侨城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深圳湾自然保护区,以此突出深圳海洋城市特色,提升深圳海洋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


创建“世界级绿色活力海岸带”


2018年9月7日,《深圳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35)》正式出炉!



规划对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从“绿色生态、构建全域生态系统;活力共享、塑造多彩滨海生活;功能提升、优化岸带产业布局;区域合作,推进湾区一体发展”等四个方面推进创建“世界级绿色活力海岸带”。


规划中划定了深圳海岸带区域总面积约85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29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60平方公里


提出将生态文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全国首个全域陆海生态空间格局。并提出了强化民生共享,全线贯通环海绿道


未来将打造贯通深圳东西两岸的全线环海绿道系统,环海绿道设计尽量在不破坏现有海岸线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湿地小径、海滨广场、滨水绿道、港口后方公共小径、沙滩漫步、登山眺望、丛林穿越等多种方式串联, 形成市民亲海的公共空间。




大鹏的8段海岸段规划定位


1、坝光段:国际生物谷


坝光岸段定位为国际生物谷。该岸段应加强对良好山海资源环境的保护,严控围填海工程,严格保护及修复自然岸线,盐灶村东侧应尽量以生态保护为主,减少建设活动,控制人流量,可结合银叶树林湿地公园及山海动植物资源,适度开展生物科普教育活动。


2、排牙山南段:核电能源基地


排牙山南岸段定位为核电能源基地。该岸段应加强核电风险影响研究及海洋环境影响监测,优化能源设施取排水口设置,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由于该岸段海域位于大亚湾水产资源保护区缓冲区内,应严控新的围填海工程建设,提升海岸带环境品质。


3、龙岐湾段:历史人文展示+海上休闲


龙歧湾岸段定位为历史人文展示及海上休闲旅游胜地。推进大鹏所城旅游区升级改造,充分利用大鹏所城及周边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对山海城整体空间的优化设计,对片区开发总量进行合理限制,创造文化体验、度假休闲一体的综合性海岸特色空间。重点结合优良的海湾自然条件,适度缩减渔业用海功能海域,鼓励发展海上休闲活动。同时开展重点岸线和河口的整治修复,保护岸段良好的海洋环境和特有动植物资源。


4、桔钓沙段:海洋综合保障+海上运动+科普教育基地


桔钓沙岸段定位为海洋综合保障、海上运动及科普教育基地。重点开展自然岸线整治修复,落实海岸建设管控要求,清退部分被侵占的砂质岸线,加强沿海岸线珊瑚保育工作研究开展海洋科普教育,策划动植物资源研习路径构建自然学习系统,丰富科普教育活动类型与内涵。依托现有资源,发展游艇、帆船等海上运动,增加滨海旅游魅力。


5、东西涌段:滨海旅游度假+高端国际会展+生态科普教育


东西涌岸段定位为滨海旅游度假区、高端国际会展及独特生态科普教育区。利用东西涌优良的沙滩资源,开展适宜的沙滩活动和海上运动,整合提升岸段滨海旅游配套设施,适当开发赖氏洲海岛旅游功能,形成深圳滨海旅游度假新“名片”。


综合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景观遗迹及东西涌穿越路线,设置科考路径及安全防护措施,结合周边海域珊瑚礁资源、珍稀动植物资源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同时重点开展岸段周边海域珊瑚礁和和人工鱼礁养护修复及自然岸线整治修复,维护岸段良好自然生态环境。


6、鹅公湾南澳段:滨海人文小镇+海洋科普教育


鹅公湾-南澳岸段定位为滨海人文小镇和海洋科普教育区。重点是对珊瑚礁进行保育修复,严禁对基岩岸线进行人为破坏,保持原有自然岸线的形态。


结合南澳渔港提升改造,再造深圳渔文化平台,创造南澳滨海人文小镇新活力。岸段南部海域将建立国家级海洋公园进行重点保护,应注重对海洋公园陆海进行整体设计,优化配置海洋公园的陆域配套设施,在生态保护的同时,将海洋公园发展成为海洋科普教育、宣传的高地。


7、下沙沙鱼涌段:多元滨海人文旅游度假区


下沙沙鱼涌岸段定位为多元滨海人文旅游度假区。应控制工业岸线的规模,限制新增危险品设施用地。通过湖湾沙滩公园规划建设,提升片区滨海旅游度假吸引力,研究探索海域市场化出让机制;尝试推进新型用海,丰富海洋空间资源利用。


同时结合东江纵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鱼涌村改造及渔港激活,开展岸段周边海域珊瑚礁及人工渔礁养护、沙滩修复,塑造多元滨海人文旅游度假区。


8、溪涌-大小梅沙段:滨海旅游+海上运动+旅游口岸


溪涌-大小梅沙岸段定位为滨海旅游和海上运动区。岸段应严格执行总量控制、退线管控。充分利用小梅沙特有的海域资源,探索新型用海,开展陆海一体综合规划同时严格保护自然岸线,开展沙滩保护修复工程。公共开放溪涌沙滩,整治修复洲仔岛,适度开展海岛旅游,实施岛岸滨海旅游互动,开展海上运动,增加滨海旅游魅力。


布局旅游专用口岸,开通连接香港和深圳东部的水上航线,带动深港澳水上旅游交通发展,承接港澳邮轮游艇产业外溢效应,促进旅游产业向高端业态转型。

来源:深圳拆迁房网综合整理自证券时报、南方网、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发布
相关文章

深圳地产号(ID:Sfangwang)

构建深圳最大购房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