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又一批最新蓝图曝光:罗湖宣布未来将打造2座城+4大片区+2座高铁站!


    深圳罗湖又要爆发了,一波好消息正在袭来!


罗湖与香港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历史上就是港人来深工作和置业消费的首选之地。目前在罗湖居住的香港居民约4.4万人,约占全市的1/3。罗湖也是港企扎堆投资的“心水地”,仅在口岸经济带规划片区内,就集聚了约6000家香港企业。


待莲塘口岸开通后,每年预计共有约1亿人次、850多万车次将经过辖区的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往返深港两地……在港人子弟教育、医疗保健等社会民生领域,罗湖也与香港互动密切。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印发。面对这两大重大历史机遇,罗湖人清醒地认识到,二者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汇聚全面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新征程中勇当先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2019年09月17日在深圳特区报A08版 《不忘初心再先行,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区 可持续先锋 罗湖再出发》一文透露,深港国际教育城呼之欲出。据称,“深港国际教育城”内规划建成从学前教育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全过程国际学校,还将争取建设大湾区国际职业培训中心和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其实在7月29日,罗湖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周小建就《罗湖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登上“双周发布”上不透露:将在罗湖口岸和文锦渡口岸片区打造深港国际教育城,规划建成一所覆盖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的全过程国际学校,解决跨境学童问题。


1


 据了解—— 


❶ 每年共有1亿人次、850多万车次经罗湖区的口岸往返深港两地;

❷ 罗湖辖区居住香港居民约4.4万人,约占全市1/3,跨境学童约占1/3

❸ 仅在口岸经济带规划片区内就集聚了约6000家香港企业。

处于重要连接点上的罗湖

“打造民生优质、交通便捷、

绿色生态的宜居城区”


✔ 将在罗湖口岸和文锦渡口岸片区打造深港国际教育城规划建成一所覆盖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的全过程国际学校,解决跨境学童问题。


✔ 此外,罗湖还将部署大湾区国际职业培训中心、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开展会计、时尚设计等职业技能培训,并争取设立雅思、托福、美国SAT考试等考点。


“学位”是很多家长关注的问题

未来三年

罗湖还将不断增加学位供给

✔ 新建学校6所,总投资约14亿元,新增约10000个学位;


✔ 拆建学校11所,总投资约10亿元,新增约4000个学位;


✔ 推进18所学校“上天入地”工程,总投资约15亿元,新增约2000个学位。


除了教育

医疗是另一大民生根本

✔ 罗湖计划在罗湖口岸西边打造一个国际医疗城,将引进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硬件,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国际先进的肿瘤治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治疗服务。


✔ 同时,开展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研究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学院荣授院士刘子建与罗湖医院达成合作意向,成为罗湖医院集团产前诊断首席专家,每周一次来医院指导培训专科医生。


未来,罗湖将励引导更多香港和澳门医生在罗湖开设独立诊所,到罗湖公立医院坐诊为居民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探索试行粤港澳三地医院双向转诊。


教育和医疗跟上了

你们关注的“交通”也不落后

“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在罗湖逐渐成为现实

1跨线火车

7月,深圳火车站开通了首条跨线动车,未来将加开贵广、南广等线路

2高铁格局

罗湖计划在深圳火车站引进高铁线路,争取在清水河设高铁站,形成南有深圳火车站、北有清水河站的高铁“双枢纽”格局,进一步强化湾区联通。

3城市轨道交通

展开未来罗湖轨道交通的规划图,除了三个综合交通枢纽,还将建设14号线、17号线、25号线等一批新的地铁线路,轨网密度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同时,罗湖还在研究建设连接三个口岸的小运量轨道线,采用有轨电车、共有路权的模式。周小建表示,争取到2020年,实现罗湖30分钟交通生活圈。



优美的环境

也是宜居城区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

✔ 罗湖计划实施世界著名花城建设行动,完善“郊野(森林)公园—市政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2019—2020年每年新建1个、提升改造5个社区公园。


✔ 同时,加快环深圳水库绿道建设,打造“深港第一环湖绿道”。


一条清澈的布吉河穿城而过

两岸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

和绿意盎然的生态走廊

发布会上

布吉河规划效果图惊艳亮相

✔ 该规划将通过布吉河“一河一景”工程,打通洪湖公园、人民公园,提升一河两岸的人文、生态和景观价值。


✔ 此外,笔架山河也将连接银湖山郊野公园等沿线公园,打造特色慢行走廊。


2


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首套国内交通断面数据采集系统、深圳首套非现场执法系统……这些过硬的专利技术,都来自罗湖区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企业——榕亨集团。在深圳2800多个交通信号灯路口中,有九成应用了榕亨集团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榕亨集团

罗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罗湖已经形成

 “3+3+N”都市型产业结构 

1第一个“3”

金融业、商贸业、商务服务业。今年上半年金融业占罗湖区GDP近4成,商贸业占GDP的20%。

2第二个“3”

黄金珠宝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黄金珠宝产业是罗湖核心品牌,实体旅游企业占全市一半。

3“N”

以人工智能、大健康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罗湖全力推进的产业,今年上半年增速最快。


未来几年

罗湖还将构建“两轴三带”发展新格局

“两轴三带”发展新格局—— 



即布吉河岸新型消费发展轴、大东湖旅游生态轴、罗湖深港口岸经济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其中,口岸经济带目前已经上升为全市战略

周小建

为实现错位发展,我们将以民生合作为主,重点打造国际教育城、国际医疗城、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罗湖深港口岸经济带

将重点推进四个片区、一个基地建设



1深圳火车站和罗湖口岸片区



这个片区改造工程已经列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前该片区完成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正在开展统筹规划编制工作,争取2021年一期动工建设。该项目将打造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时尚购物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点击查看视频


2文锦渡口岸与新秀片区



该片区将打造集高端生活、文化休闲、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精品都市功能区,成为深港两地交流的公共平台。今年将完成规划设计工作,其中粤海体育休闲公园一期工程即将动工建设


3蔡屋围片区



该片区则瞄准国际化金融商贸中心的目标,目前正报规划审批。


4
湖贝片区



湖贝片区作为历史老街区,将在保留历史建筑风貌的同时,建成超大型综合性商业中心,争取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


点击查看视频


5深港产学研及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罗湖还计划在口岸附近建设深港产学研及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选址莲塘口岸片区,将对接香港东部知识及科技走廊、北部经济带、莲塘/香园围口岸科学园及工业邨。


该项目现在正在进行前期规划设计,有望吸引香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深港联合技术攻关、科技转化工作。


如今,大梧桐新兴产业带

已经成为罗湖产业转型升级、

展现后发优势的重要路径

 大梧桐新兴产业带—— 



西起银湖山,沿北环、泥岗路、布心路向东延伸,辐射罗湖北部地区,经罗沙路到莲塘,将形成创新要素资源汇集、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目前,产业带一共聚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440家,纳入监管服务的98家重点企业2018年实现营收超200亿元。


1
清水河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该基地是全市重点开发片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医疗等领域,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布局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集聚创新资源和行业龙头企业。


2东晓布心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该基地是全市重点开发片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医疗等领域,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布局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集聚创新资源和行业龙头企业。

长达3.6公里,用地面积2.03平方公里

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已初现规模

红岭路将被打造为世界级金融街


该产业带将推动传统金融和创新金融优势互补,推动黄金市场与金融市场深度融合,推进黄金金融中心建设。


今年上半年,产业带已引入浦发银行深圳分行等11家持牌金融机构,引进深圳高新投等6个非持牌金融机构,平安银行黄金专营机构也落户罗湖。


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为此罗湖也做出了很多尝试

✔ 首先要营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环境。在政务服务方面进行提升,在网上办理各种业务审批。


✔ 其次,打造政企服务平台和“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 目前,罗湖实行“一号、一窗、一网”政府服务模式,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办件模式。如今,行政服务大厅已可办理728项业务,可通过邮寄及现场领取方式集中发放446种证照,已实现200个事项可区内通办、100个事项可容缺办理、200个事项可不见面审批。


3


森林覆盖率达53.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64.6%,坐拥“一半山水一半城”……在空中俯瞰罗湖,除了密集的城区,还有美丽的自然生态和旅游资源。因此,罗湖区还提出,打造大湾区生态优美、富有活力、人文开放的宜游城区。



便利通达的交通

成为宜游的重要基础


 目前—— 


罗湖辖区共有6条轨道线路,总长36.2公里,占全市总运营里程的12.6%,站点27座,轨道密度位居各区前列。辖区内有五横六纵共11条主干道,构成了口岸运输网络,有效满足大湾区城市间大规模的人车通行需求。


如何布局旅游业?

罗湖首先从远近闻名的东门步行街着手


提出打造大东门国际标准高品质消费街区。该区域规划范围约130万平方米,对东门大厦、新世纪大厦、大世界商厦进行盘活,打造时尚新品的“首发重地”、高端品牌的“重要驻地”、服务消费的“品质名地”。



同时,罗湖将推动实施市工人文化宫整体改造,将市工人文化宫改建为国际一流的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打造文体中心、 文化展示中心、职工服务中心、全媒体中心、创新实验中心、交通枢纽中心。


与此同时

大东湖人文生态片区也正开展规划编制

未来将打造成比肩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的

环东湖景观体育休闲旅游圈


大东湖人文生态片区


该项目占地面积350万平方米,将串联东湖公园、围岭公园、翠竹公园、黄贝岭公园等,在片区布局重要文化体育休闲设施,打造体育休闲嘉年华等项目,解决老城区公共文体设施不足的问题。其中,粤海体育休闲公园将打造成为一流精品主题公园。


点击查看视频



罗湖的这次重磅发布

也吸引了多方关注

来听听大咖是如何评价的

资深财经评论员刘晓博:

“重视高质量发展,也重视居民获得感”

我认为,此次《罗湖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抓住了重点。因为罗湖是改革开放起步的城区,也是深圳早期的门户枢纽,汇聚金融等核心产业。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区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企业、外来人口,特别是新兴产业,流入其他区域。罗湖不再是门户枢纽了。要破解这些问题,我认为一定要抓住年轻人。只有抓住年轻人,城区才有未来。


宜居、宜业正是罗湖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罗湖提出在教育医疗上下大力气。例如,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提升学校地位,这也是正确的打法,并引进国际学校,这对年轻家庭、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强。


同时,罗湖交通、商业配套比较好,写字楼租金、房价相对不高,营商成本较低。如果医疗和教育再搞上去,确实可以吸引更多人口、企业的入驻。


我印象比较深的另一点是提出了清水河高铁站,与深圳火车站形成双枢纽。由于深圳火车站老旧,许多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是进不来的。如果清水河高铁站能够建成,加上新开通的莲塘口岸,罗湖交通枢纽的地位可以进一步巩固。


此外,罗湖规划了大梧桐产业带,在传统商贸和金融之外引入新兴产业,还通过城市更新腾出产业空间。不像北京上海(旧改)有很多文化包袱,罗湖是年轻城市的老城区,能够腾挪的空间相对大一些。此次提出了一批大的旧改,如湖贝、蔡屋围、清水河等片区,将会极大地改变城市面貌,对年轻人有吸引力,令人期待。我认为,罗湖在地下空间布局可以超前一点。


罗湖此次的行动计划对粤港澳大湾区也有非常好的正面影响。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一是要重视高质量发展,二要重视宜居、居民的获得感。近年来,珠三角又开始成为人口增长中心。在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的高速发展中,民生福利也要大发展。更多发明专利、更多上市公司等经济指标固然重要,公共服务也要跟上。罗湖区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会带动大湾区对宜居的重视。宜居是宜业的先决条件,营商环境不能单单依靠“硬成本”,还要靠教育、医疗等“软成本”。


期待接下来罗湖发展带来的新面貌

这么多重要的信息

快转发给其他人看看吧


来源:深圳地产号(ID:Sfangwang)综合自罗湖在线、新时代新罗湖,部分资料来源:罗湖“双周发布”、南方日报、罗湖社区家园网

相关文章

深圳地产号(ID:Sfangwang)

构建深圳最大购房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