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 科普小课堂[36] · 协和呼吸
科普小课堂
第 35 期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什么叫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顾名思义,就是在CT的定位下,活检针经过皮肤、胸壁、胸膜腔以及肺实质到达肺内病灶,并对肺内病灶反复切割活检,以获取肺部病变组织用于诊断的一项微创性的检查方法,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适 应 症
1. 肺内病变的定性诊断。通过电子支气管镜、X线检查等仍不能定性的肺内肿块性病变,特别适合于位于周边部位、电子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的肿块。
2. 获取病变的肺组织取得病理学诊断。
3. 获取病变的肺组织取得病原学标本,为肺部感染性病变提供确诊依据。
4. 获取肿瘤组织用于分子靶点以及PD-L1表达的检测,为日后的靶向或是免疫治疗提供药物选择的证据。
禁 忌 症
1. 肺功能较差、严重肺气肿等肺部疾患;
2. 严重的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严重的间质性肺疾病或肺内血管病变患者(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3. 心功能不全或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
4. 紧邻膈肌的小病变或紧邻心脏、大血管或主支气管的中央病变;
5. 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6. 病人不能合作者或者有控制不住的剧烈咳嗽。
患 者 准 备
1. 协助医生做好必要的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病毒性肝炎、梅毒和HIV等感染指标;60岁以上人群需做心电图检查;
2. 术前最好能够禁食水2-4h,防止术中发生呕吐导致误吸;
3. 如果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或者使用抗凝药物,要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应停用5-7天,低分子肝素应停用至少24小时。
操 作 步 骤
1. 操作者会仔细阅读或询问您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并仔细阅读CT;根据CT片显示的病灶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姿势,如仰卧位、侧卧位或者俯卧位,测量病灶最大直径,并在病变对应的体表位置放置定位器,进行病灶及其上、下层面的CT扫描。
2. 操作者会根据扫描的CT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根据病灶位置选定穿刺针的型号和长度。
3. 在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局部扫描确认进针的深度和角度。
4. 根据设定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后再次对病灶扫描,以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的位置,当穿刺针尖到达预定位置后切割取材。医生此时会提示您需要屏气,请您配合医生的指令完成。
5. 一般切割槽内可获得1-2cm*0.1cm棉线粗细的组织标本,放入甲醛溶液中固定。若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常常需要数次穿刺,以保证穿刺的组织足以完成检查。
经皮肺穿刺获取的标本
6. 简单包扎后做全肺扫描,了解有无并发症;
7. 休息1-2小时后离开;
8. 病情较重或者有并发症者可留院观察,给予吸氧、止血等对症处理;必要时,患者可于24小时后复查胸片;
并 发 症
1. 气胸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并不低,约有五分之一的患者可能出现,但多数患者气胸量很少,无需处理,需要放置胸引管者仅占1-10%。操作者会在术后1h内,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明显气急、胸闷、胸痛等不适,听诊穿刺部位呼吸音变化,如确诊为气胸,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取半卧位,协助患者到放射科透视,进一步明确气胸的严重程度,以便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2. 穿刺术损伤肺或者胸廓内动脉可引起肺出血或血胸。术后肺出血发生率为4-27%,其中4%的患者术后出现咯血。因此,术后嘱患者休息或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冷汗、脉细弱、肢冷、心悸等大咯血和内出血发生,避免剧烈运动及咳嗽。少量咯血无需处理或口服止血药物2-3天,大量咯血极其罕见,一旦出现应积极抢救,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取头低脚高位,高浓度吸氧,迅速清除口鼻内的血液,防止血液阻塞呼吸道,同时静脉使用止血药物或者介入栓塞止血。
3. 极罕见的情况,可发生空气栓塞,发生率万分之六,一旦发生,死亡率高。
4. 如果是恶性肿瘤,存在播散的风险,但是非常罕见,发生率仅有万分之一到六。
操 作 后 注 意 事 项
1. 操作后1-2天保持穿刺处敷料干燥,不要淋浴,防止穿刺部位感染;
2. 注意休息,防感冒;
3. 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或者重体力工作。
作者介绍
赵 静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助理 副主任医师
2004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先后担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擅长于胸部恶性肿瘤、肺部小结节的诊断和处理。此外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也有一定造诣,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间质病以及肺血管病等。
工作期间发表论著(SCI文章)共计20余篇,参编/译专著3部。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首都特色科研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各1项。同时亦积极参与科室所承担的多项国际及国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往期课堂
【科普小课堂 第32期】肺功能检查第二部分——通气功能测定和支气管舒张试验
文字来源:赵 静
栏目负责:田欣伦
栏目编辑:陈珂琪
图片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科普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