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大家都熟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国内上的学,标准的我们中国培养人的人才。
清华毕业后,她写了一封自荐信:我觉得自己各方面能力已达到贵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仅凭这一封信,她就获得到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生物系学习的机会,硕博连读。
博士毕业后,颜宁没有像其他留学生那样选择留在国外,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做了一名老师。
在清华大学的几年,她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领域内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还被权威杂志评选为“中国科学之星”。
谁知道,2017年,颜宁从清华辞职,又回到了普林斯顿大学,成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至于颜宁为何出走,一直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但都被颜宁否认了。
2020年5月,颜宁在《自然》杂志发表了2篇论文。 6月8日,颜宁在《PANS》发表一篇论文。 6月15日,颜宁团队与杨洪武团队合作在Cell《细胞》上发表论文。 无论是《细胞》还是《PANS》都是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代表的是学术上的成就和权威。今年8月,又获大奖。
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变世界的人。
很多人常常说,中国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颜宁这样的科学家是普通的人才吗?人家是天才,天才有几个,放眼世界也没有几个人,说白了,天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天才的研究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命运的。也许未来某一天颜宁的成就会非常的高,获得诺贝尔奖也不过分。我们真的不会感到可惜吗?
第二:我们要深刻反思并改进,为什么颜宁会出走?
问:你认为你的职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颜宁:自由。我可以自由地安排工作、自由地选择项目、自由地选择合作者和工作团队。 问:是什么激发了你对科研的兴趣? 颜宁:我享受灵活的工作时间,喜欢自由的选择课题,更何况还有“全世界第一个发现的巨大诱惑。” 问:你职业生涯最有价值的成就是什么? 颜宁: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我最大成就是迄今为止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学者,不少人已经能够独挑大梁,开始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了。
不准备结婚
清华女神教授颜宁:
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
01
“如果在国外,我不会这么高产”
2007年10月,受清华生物系老系主任、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南明教授的邀请,30岁的颜宁从美国回到母校清华,成为清华园里最年轻的教授,向膜蛋白这个充满挑战的前沿领域进发。 “刚建实验室的时候,我都快疯掉了。”颜宁说:装实验台、订购仪器试剂、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曲折之多,进展之慢,让急性子的她直抓狂:“大约有半年我都异常焦虑,后来步入正轨后,就顺畅得多了,感觉做实验跟国外没什么区别。” 如今,再谈起当时的选择,颜宁毫不犹豫:“回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事实上,早在2012年,颜宁就曾告诉《光明日报》记者,在清华医学院4年多的时间里,她以独立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或被接受了9篇研究论文,其中包括4篇刊登在《细胞》《自然》《科学》这三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还有一项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09年科学十大进展”。 这样的成绩连颜宁自己也十分惊讶:“如果我在国外以同样的起点同样的时间作研究,我不会这么productive(高产)。” 是什么让颜宁的收获有如神助? “是清华为培养人才奠定的各项基础和推动力。”颜宁说:“专心学术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要做到专心致志需要两个前提:良好的硬件支持和优越的科研软环境。”
02
做科研,就要有股“死磕”精神
葡萄糖,地球生物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究竟如何进入细胞?100多年来,多少科学家为之着迷。
2014年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揭开了这个源自生命内部的奥秘:由37岁的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率领的80后、90后年轻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 “学术界对于GLUT1的结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而颜宁在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了GLUT1的晶体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战胜了过去50年从事其结构研究的所有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纳德·魁百克说。 这一次,中国科学家的确打败了数十年来全世界为之苦苦鏖战的顶尖科学家。而在这场历经百年的科研比拼中,创造奇迹的,是一支主干力量完全“本土化”的年轻团队——70后的导师颜宁,80后的博士后邓东,90后的博士徐超、吴建平,以及孙鹏程。 2014年1月17日,颜宁和她的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没想到,成功的欢欣来得如此之快。
面对世界科学家无从下手的实验,颜宁研究团队用“死磕”精神和严密逻辑收获了科学研究上的完美胜利。
03
追寻科学梦,一支年轻的“本土”团队
“今天,与一堆学生约好唱卡拉OK,我忙完手头事情赶过去的时候,却没人;打电话,都说喝醉了,撤了。我笑骂几句,竟然敢放我鸽子,但完全理解。我知道,邓东太不容易,背负了各种压力,太多期望,我以他为傲!” 2014年5月20日,颜宁的一篇日志,记录下了实验成功后团队成员难得的一次放松。 平均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实验,恒温4度的“冰箱”实验室,实验团队几百个日日夜夜执着地进行着他们好奇而又热爱的科学战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个创造世界科研领域奇迹的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更难以想象的是,在这个被浮躁裹挟着的社会里,这群年轻人却如此心无旁骛地醉心科研。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短短几年内就让中国科学家自己的实验室里生长出了世界级的研究成果,更锻造出一支精干的科研“奇兵”?
“我刚回清华不久,我的同事刘国松教授曾经跟我说过做科学家的三个境界,他的评论对我影响颇深。”颜宁始终认为,探求真理的顽强意志是这个年轻团队能够沉静下来,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最大秘诀,“第一重是职业,第二重是兴趣,第三重是永生。也许学术论文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理解,但重大科学发现给社会、人类带来的改变却是不可磨灭的。” 这种对科学梦想的坚定追求,不只是团队领头羊颜宁的信条,更是整个研究团队的气质。 “大约有两年多的时间,每周四、周五的凌晨一点,我都会自动醒来。”那是《自然》《科学》杂志上线的时间,“再困,我也会爬起来坐到电脑前,看有没有人发表类似的成果,没有就松一口气,还有时间,加把劲。”邓东笑言“科学研究没有第二,只有第一。”
04
好的科研土壤,让科学研究自由生长
除了年轻,这支缔造奇迹的科研团队还有着另外一个显著特点:除了导师颜宁,其余的都是土生土长、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学生。 “叹为观止。”著名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用这四个字总结这项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他同时强调,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颜宁团队的成功更大的镜鉴还在于,如何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开来,“为什么这里,中国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能产生如此级别的伟大发现?如果能研究透,一定能助益整个中国科学的腾飞。” “从事科学研究,最幸福的就是自由感。”颜宁对如今国内的科研环境大加肯定,“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连续多年对基础科学领域的投入都是大幅度增长。如今,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真的是日新月异,这是我回国前根本没有想到的。” “不同于以往用论文量、课题数衡量科学家的评价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对于人才评估最看重的是能否将目光集中在全球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并取得成果。”鲁白如此总结这片给予颜宁团队充分养料的科学土壤,“我们强调原始创新,鼓励学科交叉、协同合作,注重建设研究支撑平台,还鼓励学术批评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攀上这座高峰,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本身有重大意义,从未来看,也将惠泽人类。
“经济发展决定中国有多富,科技发展限定中国有多强。让中国的科技实力配得上她的经济体量,让中国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影响,我想也正是中国科学家对于国家最根本的使命。”2014年,站在清华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这位师姐寄语学子。
参考文献《“在国外,我不会这么高产”——清华大学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纪实》(《光明日报》2012年01月10日第6版。《有梦想才有辉煌——颜宁研究团队成功背后的故事》(《光明日报》2014年06月06日第1版《清华大学教授颜宁:科学研究只有第一》(《光明日报》2016年06月1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