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女首富换人,为什么是她?

刀和歌
2024-07-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最华人 Author 华人作者团





来源:最华人

作者:最华人作者团

欢迎来到刀和歌
每日带你吃瓜,看天下
 
中国女首富,换人了!

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吴亚军,悄然退下了“女首富”的宝座。
 
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身家644亿元人民币的江苏女富豪。

这位新首富白手起家,“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和自己的丈夫打拼出年营业额7323亿的商业帝国。

她就是范红卫

 范红卫
这是一个令我们感到有些陌生的名字。

范红卫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这是很多人重点关注的问题。

范红卫背后的那个男人,也同样令人倍感好奇。他比范红卫身家更高,长期以来是这位女首富的“主心骨”。


01
范红卫并不符合人们心中“女强人”的形象。
 
在中国人的普遍认知里,一个女人能够拥有几百亿的巨额财富,还能摘取“女首富”这顶桂冠,必然是一个风风火火、叱咤风云的铁娘子形象。

这种外在形象,往往是霸道的、男性化的,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不服输的精神,看上去“劲劲的”。

但是范红卫看上去一点都不强势。

她说话平和有力,有时候梳着一个朴实的马尾,和企业里的普通中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太大区别。

这种温和与从容,和她的成长环境有着重要关系。

范红卫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姑娘。和许多出身贫寒的创业者不同,她出生在小康之家,从小没有过太苦的日子。

这从她的学历就可以窥得一二: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她竟然拥有大专文凭,这已经超过了许多同龄人。

1985年,范红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国营纺织厂担任会计。

这原本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令不少姑娘羡慕。范红卫却在几年之后,毫不留恋地扔掉了这个“铁饭碗”。

她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苏州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崭新的拐点。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开始强势崛起,这有赖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乡镇政府直接介入,组织乡镇的民众进入各种镇办企业,不仅解决了就业,还创造了大量可观的利润。

80年代的无锡郊区乡镇企业
“苏南模式”,成为举国上下学习的样板之一。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激动地评价道:“苏南模式的今天,就是其他地区的明天。”
 
然而,进入90年代之后,情况却急转直下。

由于税制改革,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不断从乡镇企业里拿钱用于公共事业,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为了“甩包袱”,很多地方放弃了集体企业,开始进行私有化改革。

苏州南麻镇办集体织造厂,也没有逃过这次的劫数。

1994年,这个厂子入不敷出,马上就要关门大吉。范红卫却敏锐觉察到,这是一次不可错失的重大机遇。

她和丈夫拿出了所有积蓄,又大量借贷,以369万的价格买下了这个厂子,并把它改名为吴江化纤制造厂

谁也不敢保证这个厂子能起死回生。稍有不慎,夫妻俩就会血本无归,跌入万丈深渊。

这是一场豪赌!
 

02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范红卫和她的丈夫陈建华,堪称是商界的一对“神雕侠侣”,强强联手、珠联璧合,书写了商业神话。

陈建华
在他俩刚恋爱的时候,其实并不被人看好。
 
因为在那个年代,按照老百姓的择偶观念,陈建华属于妥妥的“高攀”。说得直白点,就是大家都认为他配不上范红卫。
 
论学历,范红卫是大专毕业,陈建华却连初中文凭都没有;论家庭条件,范红卫家里至少是小康,生活无忧,陈建华家里却是穷得叮当响。
 
更别说,范红卫有一份稳定的会计工作,而陈建华只是在工地上讨生活的小工。

那年月的“小工”,和国有工厂的正式工人是大不一样的,没有任何的福利保障,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还受人歧视。
 
范红卫却偏偏“非君不嫁”,铁了心要和陈建华在一起。

她没有被“身份标签”遮住眼睛,而是看到了陈建华身上的最难得的品质:聪明上进、敢于拼搏。

范红卫看似柔弱的身躯里,隐藏着万丈雄心。
 
她不甘心一辈子当个碌碌无为的小会计,而是也想干出一番事业。
 
她选择陈建华,其实也是选择了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
 
这种人生充满风险和不稳定,却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收获。
 
陈建华很能吃苦,头脑也很灵活。苏州的纺织业非常繁荣,很多工厂都迫切需要蚕丝等原料,他就跑到乡下一家家去收购。

他收购的原料,赢得了市场认可,很快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在“万元户”已经是成功标志的90年代初,陈建华已经赚到了200万!
 
范红卫极为信任丈夫的能力。她果断辞去了会计的工作,亲自奔走帮助丈夫打点生意。
 
夫妻俩的感情很好,彼此之间心意相通,共同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1994年,夫妻俩经过商议之后买下了南麻镇办集体织造厂,把这里当成自己事业的崭新起点。为此,他们背上了100多万的巨额债务!
 
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局势并不是特别明朗。虽然市场经济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但是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很多商人都不敢确定。
 
“现在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这句流传于八九十年代的顺口溜,反映的正是时代浪潮下“弄潮儿”心中的忐忑不安。

范红卫和陈建华却敢想敢干。小小的化纤厂,成为了他们7000亿财富帝国的出发点。


03
他们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如何做到“人无我有”。

苏州纺织业“内卷”严重。如果千篇一律,怎么能迅速抢占市场?厂子必须尽快回本。

要知道,100多万的债务摆在那里,债主们可没有耐心等太久。

范红卫做出了一个艰难而重要的决定。
 
在资金流已经很困难的情况下,她劝说丈夫,拿出钱来更换现有的设备,引进新机器。

最初还是陈建华发现旧机器太过落后,但他一直下不定决心重金更换,范红卫帮他吃了颗定心丸:换!
 
纺织车间(资料图)
换过新设备之后,生产效率果然大大增加,厂子里的产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但是谁都知道,想要把企业长久办好,不仅要靠设备。最关键的是人。怎么调动工人们的积极性?

“不欠账、不对外担保、按时发工资”。这是范红卫定下的三条铁律。
 
在任何时候,她都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储备,绝不拖欠工人们一分钱的薪水。
 
这让工人们有了一种踏实笃定的感觉:虽然是在私企,但还是像在国企一样稳定。
 
范红卫在车间
除此之外,她还制定了一套颇为先进的管理制度,有效激发了工人们的积极性。凡是原来靠关系上位、作风不正的管理人员,都被撤职。

凭借着良好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厂子蒸蒸日上。范红卫夫妇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渐渐成为了江苏排的上号的富豪。

最值得称道的是,范红卫居安思危的意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起了大作用:他们的企业现金流充足,没有被波及太多。
 
2003年,著名的恒力集团成立。

力集团
他们没有满足,而是开始转战石油行业。

猛地一看,这个弯似乎拐得有点猛:怎么一下子从纺织业跳转到了石油行业?


04
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卡脖子”的问题。
 
化纤行业需要用到PTA原料。想要生产出化纤产品,几乎都需要花钱从国外进口,中国企业根本就没有太多的议价权。

人家有,你没有,怎么可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范红卫和丈夫痛定思痛,决定打破这一局面。

好在夫妻俩经过多年的经营,政商关系维护得很不错,能够和政府部门说得上话。经过一番沟通之后,恒力集团拥有了石化行业的经营权。他们迅速建立了PTA生产基地,开始进入这一在国内还是空白的生产领域。

曾经靠着两条腿跑业务的范红卫,如今已经乘坐私人飞机洽谈各种业务。

经过多年发展,恒力集团已然成为国内的巨头企业之一。2021年,恒力集团的年收入高达7323亿!

恒力石化工业园
2022年10月,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榜实时数据,范红卫成为中国女首富。
 
登顶之后,范红卫力求低调。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自然是好,但是很多人和事已经变了模样。曾经资金充裕的恒力,如今大量借贷,在银行的贷款额度十分惊人。

有人说,恒力集团可能已经危机暗伏。
 
在范红卫登顶女首富后,恒力曾经回应:

“恒力是一家‘老黄牛’型的公司,相比较个人,我们更关注公司在产业中的定位,以及给产业链、合作方带来的价值。”

范红卫
无论如何,我们都还是希望这家企业越来越好。

相比“女首富”的荣耀光环,我们更期待的是恒力这样的民企,能在实体经济的海洋中行稳致远。

谁也不希望,它重蹈前人覆辙。

@如果你竟然看到了这里,希望能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END-
读上一篇:成龙的女儿,在求救
推荐阅读:她翻车也不止这一次了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请联系。关于作者: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最华人(wcweekly),最华人,记录华人之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参考资料1. 澎湃新闻丨中国女首富换人!恒力石化范红卫超越龙湖集团吴亚军2. 温铁军丨告别百年激进,东方出版社,20163. 环球网丨盘点恒力集团陈建华的三次华丽转身

❤ 往期爆文推荐 ❤
李湘  ▏于正 冯远征 ▏王宝强 文章 张翰 ▏金莎 ▏李诞 ▏徐帆 ▏金巧巧 ▏应采儿 ▏古天乐 ▏黄晓明 ▏陈思诚 ▏邱黎宽 ▏曾黎 ▏林志玲  ▏叶璇  ▏余秀华 ▏郑智化  ▏倪匡   ▏陈妍希 ▏阿雅  ▏郭采洁  ▏霍思燕  ▏阿sa蔡卓妍  ▏王心凌  ▏张馨予  ▏李玟  ▏海清  ▏马思纯  ▏欧阳娜娜  ▏戚薇  ▏杨紫  ▏林志玲 ▏滨崎步  ▏白百何  ▏迪丽热巴  ▏高圆圆  ▏余华  ▏大s  ▏ 田震  ▏ 李小冉  ▏沈梦辰  ▏谢娜  ▏王濛  ▏ 贾玲  ▏沈腾马丽  ▏李宇春  ▏
刀和歌,清华小姐姐谷小歌主理关注文化、明星、时尚、生活方式关注这个喧嚣世界里所有不甘平庸的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