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凿壁借光》|著名学者程章灿潜心海外汉学研究之作

商务印书馆上海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2024-01-25


西方汉学历史悠久,按照学术界目前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它经历过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经院汉学以及现代汉学等几个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西方汉学,连同其各自的特点及其优劣短长,构成了西方汉学的历史传统,同时也为国内汉学研究提供借鉴。《凿壁借光》是著名学者程章灿针对海外汉学研究近三十年的积累。他认为,海外汉学作为一种学术史文献,也是中国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源,因此借“凿壁偷光”之名,意在提倡面向国际、面向海外,借鉴国外学术的理论与方法,以开拓中国传统文史研究之新境界。

书中的论文,不仅涉及早期法国汉学史,而且下迄二十一世纪的欧美中国文学研究;既有对著名汉学家及其学术著作的专题研究,也有对海外汉学著作翻译和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等的专题探讨。这些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入,有着启示意义。

凿壁借光

海外汉学论丛

程章灿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论述系统,涉及面广


本书研究一方面涉及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和专业汉学等几个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涉及英国、美国、法国等地的主要欧美汉学研究重镇。

程章灿教授从早期英国接触中国文化谈起,例举了安逊舰队抵达中国海岸的两种不同记述,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印象;从亨特《旧中国杂记》和《广州“番鬼”录》看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文化知识;评析早期法国汉学研究著作;综述欧美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情况等。

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至七章侧重从海外汉学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展开,兼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第八至十五章围绕海外汉学家名家的代表著作及其研究特点展开;第十六至二十章则聚焦海外汉学论著的评述,兼及其翻译、利用与接受等问题。有助于我们对西方汉学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程章灿教授根据自身游历和学术专长,选择文史专业的代表学者、代表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

书中,程教授介绍了第一个大量搜集中国金石拓本的西方学者劳费尔,劳费尔对石刻拓本非常重视,利用一切机会,广泛搜集各地的拓本,据统计,他所搜集的拓本达到3336件。

劳费尔(右)

劳费尔还对这些拓本做了初步整理,并总结了他认为价值最为突出的十类拓本:

(一)北京和热河等地的喇嘛教碑刻,有的一块碑刻上有多达四种语言;

(二)西安、开封、北京、泰安、杭州、广州等地的伊斯兰教碑刻;

(三)开封府的犹太教碑刻;

(四)刻有孔子及其弟子像的《圣迹图》;

(五)山东汉画像石;

(六)山东、陕西等地的汉魏六朝石刻;

(七)西安唐代及明代的墓志石刻;

(八)蒙古文碑刻,居庸关有一种刻有六种文字;

(九)北京、普陀山、杭州等地的佛教碑刻;

(十)北京等地的基督教碑刻。


这些拓本包括各种铭刻、甲骨、金文、铜镜、陶瓷、雕塑,对于历史与语言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除了拓本之外,程章灿教授还详细讲述了长期流寓海外的蒋彝所撰写的游记《湖区画记》,通过分析其中的古诗画来理解海外华人在跨文化传播方面所做的努力。另有介绍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及其唐研究;法国汉学家侯思孟的阮籍、嵇康研究;马瑞志翻译的《世说新语》的英译本内容;霍克斯教授的《楚辞》翻译;杜德桥及其《柳毅传》研究等。


有述有评,反思总结

程教授一方面指出了目前汉学研究中存在的编辑、翻译等问题,另一方面讨论、展示了如何利用欧美汉学研究资源。这对于促进汉学研究的深入不无裨益。

比如提及上述海外汉学家劳费尔收藏的拓本,程教授特别阐述了劳费尔收藏拓本的史料文献价值:

《唐故陇西李让娘墓纪铭并序》碑

一是劳费尔的收藏中涉及多种类和语言文字的拓本,如佛教、犹太教、基督教等,文字则有藏文、蒙古文、满文、拉丁文等;

二是所收拓本颇有珍稀之品,最为珍稀的是宋人游似所藏《兰亭第五十二本》;

三是有些拓本为中国所不见,如晚唐墓志《唐故陇西李让娘墓纪铭并序》。

这些拓本都是域外汉文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内了解汉学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程章灿

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1983),南京大学文学博士(1989)。现任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金石学、国际汉学、江苏及南京地方文化研究等。出版专著、译著和学术随笔四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目录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


壹 想象异邦与文化利用:“红毛国”与大清朝

——前汉学时代的一次中英接触

一、1743年前中英之间的非正式接触

二、安逊舰队事件的两种不同记述

三、想象异邦与文化利用

贰 《望厦条约》前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文化知识

——读亨特《旧中国杂记》和《广州“番鬼”录》

一、从三个典型事例讲起

二、获取中国文化知识的途径或媒介

三、亨特所知见的中国文化典籍

叁 早期法国汉学研究四题

一、雷慕沙与《汉文启蒙》

二、儒莲与《景德镇陶录》

三、德理文与法译《离骚章句》

四、方殿华与《南京今昔》及其他

肆 欧美汉学与中国文学的西传

一、西方传教士东来与中国文学作品的西传

二、中国文学艺术在启蒙时代的欧洲

三、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

四、海外汉学研究视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

伍 1936—1996年美国中国文学研究一瞥

——《哈佛亚洲学报》前五十六卷读后

一、创始阶段

二、最初二十年(1936—1957)

三、收获的十七年(1958—1974)

四、最近二十年(1975—1996)

五、几点感想

陆 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一、Early Medieval China

二、美国六朝文学研究

三、欧洲六朝文学研究

四、结语

柒 欧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2004—2005)

一、先秦两汉文学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三、唐宋文学

四、元明清文学

五、其他

捌 拓本聚瑛

——芝加哥富地博物馆藏中国石刻拓本述论

一、劳费尔的生平经历

二、《拓本聚瑛》与劳费尔的拓本收藏

三、劳费尔收藏拓本的文献价值

玖 哑行者的混合语

——读蒋彝《湖区画记》

一、《湖区画记》:哑行者之语

二、从仲雅到重哑:失语的哑行者

三、缄默:避嚣好静的哑行者

四、古诗:哑行者的独特话语

五、诗书画:哑行者的混合语

拾 四裔、名物、宗教与历史想象

——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及其唐研究

一、薛爱华的生平与学术经历

二、薛爱华的学术成果

三、薛爱华的治学特点及贡献

拾壹 马瑞志《世说新语》英译商榷

一、前言

二、译文商榷

拾贰 论霍克思教授的《楚辞》翻译

一、霍克思的生平经历

二、霍译《楚辞》的贡献及特点

拾叁 普林斯顿大学版《唐史研究手册》评介

一、第一卷

二、第二卷

拾肆 千古惊知己

——法国汉学家侯思孟的阮籍嵇康研究

一、引言

二、侯思孟的汉学道路

三、侯思孟的阮籍嵇康研究

四、余论

拾伍 《柳毅传》的构成及其经典化

——杜德桥及其《柳毅传》研究

一、杜德桥的学术经历与背景

二、《柳毅传》的既有研究基础

三、杜德桥的方法与观点

四、几点延伸思考

拾陆 欧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著十种提要

一、《早期中国文学》,[美]华滋生著

二、《楚辞:南方之歌》,[英]霍克思译著

三、《诗歌与政治:阮籍生平与作品》,[法]侯思孟著

四、《嵇康及其〈琴赋〉》,[荷兰]高罗佩著

五、《嵇康生平与思想》,[法]侯思孟著

六、《哀江南赋》,[美]葛兰译

七、《中国中古前期文学与文化史研究

——马瑞志侯思孟纪念论文集》,[美]柯睿、康达维编

八、《唐代中国的宗教体验与世俗社会:戴孚〈广异记〉研读》,

[英]杜德桥著

九、《晚唐诗歌》,[英]葛瑞汉译著

十、《妙善传说》,[英]杜德桥著

拾柒 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

——兼谈中国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一、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

二、五书异同及其分析

三、对中国文学史编撰问题的思考

拾捌 学术翻译的软肋

——对欧美汉学论著中译诸问题的思考

一、选目极不平衡

二、译文不准确

三、专名翻译错误

四、中文文献未还原

五、版本选择、译注及其他问题

拾玖 作为学术文献资源的欧美汉学研究

一、欧美汉学研究是一种学术文献资源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

贰拾 汉学主义、中国学主义与国学主义

一、汉学主义与汉学历史

二、汉学主义与国学主义



试读章节


向上滑动阅览


正如陈胜粦在序言中所指出的,《旧中国杂记》一书“着重描写中国方面的情形”,因此,要考察亨特的中国文化知识,也应当首先以此书为依据。《旧中国杂记》中对于中国文化的介绍,比较集中、比较细致的是《补破瓷器的人》《牛的控诉》和《孔子轶事》这三节。

在《补破瓷器的人》这一节中,亨特翻译了一个剧本。剧本的名称就是《补缸》,或者说是《补破瓷器的人》(Poo-Kang, ot Mender of Broken China)。在此之前,虽然《赵氏孤儿》《老生儿》《汉宫秋》《灰阑记》等元杂剧作品已相继被介绍到欧洲,并在欧洲知识界及戏剧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总的来说,西方对中国戏剧的了解相当粗浅,并只限于杂剧这一类型。《补缸》显然属于截然不同、富于新意的另一类。

故事发生在南京城中。一个叫牛周(New-Chow)的年轻人装扮为走街串巷的补缸匠人,来到王家小姐王娘家门前兜揽生意,并将王娘拿出来的坛子故意摔破,借机接近王娘,制造机会,娶其为妻。王娘看不上这个穷补缸的,牛周卸去伪装,原来是个风流倜傥的美少年,并成功地掳获了王娘的芳心。

据亨特说,这个剧目具有滑稽的风格、诙谐的表演,十分引人注目。这是它被译为英文的重要原因。

据中译本页122的校注,校者曾“查阅多种元明清剧集或剧目,未见此剧,疑为当时班本中的独喜剧,今已佚传”。确实,在今天存世的常见元明清剧集或剧目中,难以找到与《旧中国杂记》所译介的《补缸》情节相同的剧目。


往期回顾
【艺术好书】如何利用图画秩序看到绘画背后的三维世界?
孔子后人作传,重返历史的源头!
《周易注》|少年天才作注,“独冠古今”之作
名家推荐,儒家经典古注完整整理本现已发售!
他的作品“真正影响了英国人的思维模式”
传承五四精神!7本书了解近代中国思想的变革
书讯|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4月新书榜
西方伦理文化中“习俗”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揭秘一场呈现政治领袖与雅典民主之关系的“历史大戏”!
哲学必须是未来的!

如有转载需求,可关注公众号后
点击 “联系我们” 进行申请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其他交流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书推荐:《凿壁借光》|著名学者程章灿潜心海外汉学研究之作

商务印书馆上海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