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五四精神!7本书了解近代中国思想的变革
100多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时值五四之际,小编和大家分享7本有关近代中国思想的著作,涉及近代重要人物、社会活动、政治、文学等的内容,让读者能够不同层面地了解近代中国思想的转变历程。
01
触摸历史
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增订本)
陈平原、夏晓虹 主编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与近代中国的关键时刻对话
★ 内含珍贵历史图像
★ 细致展现“五四”时期的社会面貌
“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对于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进程来说,‘五四’便扮演了这样的重要角色。”
然而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缺少一些感性的东西,没有无数细节的充实,也很难让一代代年轻人真正记忆。
本书精选了与“五四”运动关系密切的61位人物,分为“为人师表”“横空出世”“内外交困”“众声喧哗”等部分,考掘这些学者教授、青年学生、政坛人物及观察者在“五四”及前后时期的主张、思想及行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透视“五四”时期的历史与社会。
在回溯的过程中,细节和画面同样重要。本书选择历史照片与史料解读相结合的方式,既包含对历史研究方法的反省,也让读者在阅读时更贴近历史现场。
从康白情与少中同人关于“修养”的往返讨论中,可看出他为何热衷社会运动。康白情在写给同人魏嗣銮的一封信,谈到自我修养的方法:
我以为我们是人,应该从事于人的生活。人是要作社会的活动的,所以我们要习惯社会的生活。我们要想成为一个社会里健全的人,去征服社会,改进社会,除非先把自己加入社会里去陶冶过。……我的社交,就是这个用意。这就是我的修养——动的修养,活的修养。(1919年8月30日康白情致魏嗣銮信)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本书信息:新书速递丨《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增订本)》
02
走出天下秩序
近代中国变革的思想视角
萧功秦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独特视角阐述近代中国历史
★ 观点新颖,通俗易读
“理解一个时代的人们如何思考问题,比理解这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行动更为重要。”这正是本书诠释历史的独特方式。
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聚焦从清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历史,关注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战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环节,通过对主导这些大事件的历史行动者的思想和行动之间互动关系的分析,呈现近代中国的演变脉络和宏观大势,以独特视角对近代中国历史进行了全新阐述。
我个人认为,两千多年来的儒家思想,是可以分层次的,有作为官方化的纲常礼教意识形态的一面,也还有更深层的、以“求仁得仁”为核心的、作为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的一面,这种以仁为本体的儒家人生哲学,仍然对我们有重要价值与吸引力。
儒家思想中的“贵在自得”“为仁由己”“己欲仁,斯仁至矣”,其中强调的道德自主性与通过个人修养,来摆脱动物性,以及拒绝媚俗的人生哲学,均能对现代人有所启示。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本书信息:《走出天下秩序》|探寻历史的思想脉络
03
依稀前尘事
陈思和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丰富史料再现“五四”人物
★ 探讨新文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
在当代,每个文化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即中国的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去接受和继承这笔遗产?
复旦大学资深文科教授陈思和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界定为一场与国际同步的先锋运动;主张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看作是一场中国文化传统进行自我涅槃的文艺复兴,认为其在中国由古代君主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转型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书由19篇文章组成,涉及王国维、鲁迅、周作人、巴金等作家,并聚焦他们的作品,描绘了“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与思想图腾,以此解读整个新文学运动是如何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让当今读者接续我们的文学传统和文化命脉。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从传统士大夫的庙堂价值取向转向民间岗位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极为艰巨的转变。……这首先要求知识分子从“广场”的意识形态战场撤离下来,回到普通的民间社会,去寻求和建立以劳动为本的工作岗位;其次是要承认,他在普通岗位上的精神劳动有足够的价值,可与庙堂的经国济世相提并论。
第一个意识到这种自觉的是王国维,他在论文《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里不仅仅高扬了哲学和美学的作用,更要紧的是王国维把哲学和美学所获得的价值与政治上的南面王相提并论,我以为这是价值取向变换的一种标志性的意识,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也正是在这种思想前提下真正地形成了。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本书信息:《依稀前尘事》|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与意识
04
中国的近代
大国的历史转身
罗志田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一个大国不得不转身的故事
★ 重新审视“中国的近代”
★ 揭开近代中国“光怪陆离”的一面
与古代中国比,近代中国是非常特别的,发生过很多奇特的事件,比如婚姻年限问题能进入立法院正式讨论的阶段;早期国民政府有相当一批无政府主义者;国民党清党的元老之一的蔡元培,曾发电报让那些共产党人逃难;章士钊曾担任民国教育总长,却在媒体上以学者章士钊的名义批评政府的教育政策一塌糊涂;有关家庭问题的“家庭革命”争议……
《中国的近代》就为我们梳理了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汇总,其中遇到的阻碍、获得的推力、展现的特异性、变动的历史脉络与可期望的未来,都是罗志田教授所关注的内容。全书大体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偏重古代的通论、近代中国的重要转变、以千年为计量单位的历时性大事件评述、一组重要著作的书评以及近代的学术和教育。
同时这也是罗教授自己的一本读史心得,他主张从历史中认识中国,进而反思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也从历史中认识自己,进而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
今日我们对近代中国的认知,一方面带有很多想象的意味,同时又缺乏足够的想象力,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近代中国的特异性,而且这类特异性已经影响到对近代中国的认知本身。
故不仅过渡时代的特异性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因此而产生的独特认知又会对我们认识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都相当值得反思。或可以说,中国的转身还在继续,却首先是从历史走来。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生活,非常需要借助历史想象,重新审视“中国的近代”,了解那些使其不得不如是的脉络渊源。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本书信息:于殿利总经理推荐 |《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
05
文以载车
民国火车小传
陈建华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独特视角看待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
★ 第一手史料展现近代文人思想
★ 结合影视文本阐释,生动不乏趣味
百余年前火车进入中国备尝艰难与屈辱,而在今日为世界瞩目的中国高铁的回望中,则带来历史启示。火车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无论物质与精神,而其“速度”却难以描述。
这本小书以晚清至民国时期文学中的火车表现为叙事主角,追踪纵横交错的铁道地图的历史形成,勾画城乡分野、经济发展与物质文明的进化,同时分析由火车给人们所带来的日常生活、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变化。
此书意在为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开启一扇饶有兴味的想象之窗,根据第一手资料与历史时序展开叙述,包括“五四”新文学、鸳鸯蝴蝶派、新感觉派等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对于经典性文本作细读演绎,揭示多元的思想与艺术特征。另配有数十幅从大量报刊杂志挑选的历史性图像,以原创性、可读性和学术性诉诸专业与非专业者的阅读兴趣。
胡适为“文学改良”开出八条标准: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新青年》2卷5号)。《新酒痕》作者没读过胡适的文章,却与这八条不谋而合,使用的是地道白话。我们平时说创作先于批评,信然。
小说里赵氏父子乘的是沪杭列车,1910年七月初一《神州画报》的一幅图题为“沪杭通车”,加了个括弧,表明用“白话”解说:“从上海到杭州的铁路现在已完工了,六月二十八日为通车的期。往来搭客非常之多,将来江浙公司的生意兴隆发达可以拿得稳的。”这个例子全然是巧合,但是为何把火车和白话搭上关系?火车便民,白话也是,让老百姓知道,替火车做广告,是生意经。
"06
挑战和机遇
新文化运动中的商务印书馆
柳和城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聚焦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企业的转型
★ 阐释出版业如何传播新文化思想
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在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地位不言而喻。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商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商务领导层是如何把握住时代脉搏,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呢?改革后的商务,呈现出怎样的新面貌呢?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本书作者柳和城先生以其多年钻研近代出版史的积累,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潮流涌动的变革。变革的举措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新人的引入、教科书白话化、新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版、童刊童书向“儿童本位”的转变,等等,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走向深入。这其中,商务印书馆遇到的各式各样外部挑战、内部新旧势力冲突的实例,值得今人深思。
我国的新文学运动深受俄国文学(包括苏联文学)的影响。正如鲁迅说的:“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俄国文学在20世纪初就开始零星传入我国,“五四”以后则大量地、有组织地引进,郑振铎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之一。《共学社丛书》中的《俄国戏曲集》与《俄罗斯文学丛书》就是由他主编的。
1921年5月公布的《文学研究会丛书》目录中也列有郑振铎的《俄国
学史》,直到1923年5月至9月才在他主编的《小说月报》上连载《俄国文学史略》。可见此书经过两三年的打磨,绝非草率之作。
这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俄国文学史专著,在新文化运动史上有特殊的意义。该书1924年3月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初版,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欢迎。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本书信息:新书速递 |《挑战和机遇——新文化运动中的商务印书馆》
07
开明派文化与文学
姜建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促进中国文化现代化演进的主力大军
★ 勾勒“开明派”清晰的发展样貌
“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后,全国思想界、文化界空前活跃,群星闪耀,却也泥沙俱下,留下了许许多多值得人们回味思索的东西,其中一个便是一支活跃的流派——开明派,他们为文学研究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并在此期间逐渐显露出自己的独特性,以其相当稳定的文化倾向和文化活动,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全书共分六章,通过对围绕在立达学会和开明书店周围的一批文化教育工作者和新文学作家的文化、文学活动的勾勒梳理,揭示他们为民族新文化、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所做的独特工作、贡献和价值。
在开明派作家看来,真正的文学来自作家对自我生命、情感的忠实把握和创造性表达,社会事件和人生实况在作者体验和想象的层面上进入作品,从而达到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由此,“真诚”的文学观修正了“再现”说和“表现〞说各自的理论偏执,也消弭了两者之间巨大的理论鸿沟。
比起创造社的超越一切功利、否定文学的社会作用,它无疑更加符合实际,多了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也更体现出启蒙时代的社会吁求;比起茅盾单纯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和功利目的,它无疑多了一份文学的自身建构,也更能揭示文学的本体意义。就此而言,“真诚”说可以说是超越了“再现”说和“表现”说,实现了文学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统一。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本书信息:新书推荐|寻找“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独特流派
往期回顾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其他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