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潮鞋、汉服、洛丽塔、盲盒……潮流消费映射“Z世代”的X面 | 新刊推荐

《教育家》编辑部 光明社教育家 2022-09-27


 新刊推荐



《教育家》6月第2期如约而至!


Z世代,即GenerationZ,是源于欧美地区的代际划分,意指1995年到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他们在电子和互联网时代长大,从小就接触MP3、电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物,故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潮玩手办、汉服、洛丽塔、潮鞋、游戏、盲盒……在互联网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Z世代”是这些潮流消费的主导力量。他们的消费呈现出哪些特点?反映出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其背后有哪些值得探求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本期“专题报道”让我们透过潮流消费看懂“Z世代”的X面。


“作为职业中专的老师,我们没有培养出精英,没有教育出栋梁,有的只是‘问题学生’的点滴进步。我每天所想的,就是让他们成为心地善良、健康快乐、能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争取把自己的天赋才华发挥到极致。”本期“寻找大国良师”,带你走进郑州科技工业学校教师李迪的教育故事。

今年上半年,有两部教育题材热播剧《陪你一起长大》《小舍得》先后上映,将“鸡娃”模式和家长的教育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育内卷化的当下,作为家长和老师,该如何消解这种教育焦虑,不强加干涉、不过度打扰,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不疾不徐,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本期“教师书房”为您带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澜山学校语文特级教师王君的心得和体会。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患精神疾病的人数激增,因心理疾病而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从“心”出发,为“心”聚力。本期“校长论坛”,重在探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求真的路径与方法。


本期“治校”,邀请高记平、吴于宽、赵丹阳、韩高波这几位校长分享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教育家》杂志!


本期目录


潮流消费映射“Z世代”的X面
专题报道


Z世代,即GenerationZ,是源于欧美地区的代际划分,意指1995年到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他们在电子和互联网时代长大,从小就接触MP3、电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物,故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


如今,关于“Z世代”的关注和讨论也越来越多,为直播一掷千金,为偶像疯狂打榜,向娃娃、宠物等寻求治愈……他们为自己打造着不同的人设,给想尽力看懂他们的人一个回音:“想用单一标签来定义我们,不是件容易的事。”“Z世代”的文化属性非常多元,“二次元文化”“潮鞋文化”“汉服文化”“洛丽塔文化”等,是他们的一个个不同切面,塑造了风格迥异的时尚范。


“Z世代”扔掉了“旧地图”,找到了“新大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是一腔孤勇,而是集体登陆。如此庞大的年轻群体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跨领域文化现象。本期专题报道希望透过“Z世代”潮流消费这一切口,结合文化、教育领域对“Z世代”的关注与研究,剖析这代人的多元文化属性,唤起教育者以及全社会对这一代年轻人的认识与理解,促进主流文化与青少年亚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师者的柔情,成就一场美丽的蜕变
寻找大国良师


今年4月,郑州科技工业学校教师李迪获得第六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当主办方致辞时说到“今年开了先河,有了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李迪在台下不禁满眼泪花。她走上领奖台,难掩激动地说:“面对诸多优秀的普教老师,我总有深深的自卑。因为我是一名职业中专的老师,我从来没有培养出博士、硕士,我的学生能成为遵纪守法、拥有一技之长、能养家糊口的合格公民,我就心满意足了。职校的老师很难出成绩,职校的学生也很难因成绩被关注。”



隐性心理问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

心灵创可贴



“晚上5时50分我才把他送到学校,高高兴兴送去的,一个小时后就出事了。”“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案”发生后,坠亡学生的母亲鲁女士称,对她而言,这件事“毫无征兆”。

每一个放弃自己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不愿接受、不敢相信的父母。孩子做出了令人痛心的决定,只给父母留下了永远的疑惑。他们一遍遍问着自己:我的孩子明明好端端的,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一般来讲,孩子具有敏感、反应剧烈、容易受伤害等特点,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如此。他们的表现与内心却常常不相符,他们明明有心理压力,却表现得很轻松,他们平时看起来十分阳光,内心却很敏感。如何预防并及时发现孩子的隐性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不要只着眼于显著的情绪反应,也要多留意隐藏的情绪行为表征。



重新审视人生,才能安放“教育焦虑”
教师书房


《亲爱的孩子,见字如面》,是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书信集,也是一位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对自己双重角色的思考探究和实践:如何在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同时,也能跟孩子保持顺畅有效的沟通。王君用生活中、工作中、旅行中以及休闲娱乐时的经历和感悟为媒介,通过独到剖析,帮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价值、成长的意义,回答了无数家长的困惑和焦虑。它不是传统的上对下的谆谆教导,而是一位母亲以广阔的视野、超人的智慧、深刻的情怀与下一代的对话。它既是教子之书,更是母亲自我反省、自我成长之书。在书中,王君写道:“我亲爱的孩子,最大的学问不在书本上,不在考卷上,而在天地间。”她也正是以这样的体验和理念不断调整着对孩子、对学生的教育思路。



职场妈妈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
视点



《2021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的职场妈妈对自身工作表现更具信心。职场妈妈不忘自我提升,在充电学习上分配的时间占比为42.6%,晋升概率比去年有所提升。同时,86.8%的职场妈妈也将时间分配在陪伴孩子和家人上。近期,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几位不同职业的妈妈,听听她们如何利用在职场上练就的本领和积累的经验,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从“心”出发,突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困境
校长论坛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患精神疾病的人数激增,因心理疾病而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和复学后,青少年心理问题更为突出。2021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呼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形式主义严重、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从“心”出发,为“心”聚力。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重在探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求真的路径与方法。




……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相关推荐:

“冷漠症”在学生中蔓延,教育何为?| 新刊推荐

创新人才培养,普高怎么做?| 新刊推荐

“野孩子”都去哪了 | 新刊推荐

读书,照亮新时代教师的一束光 | 新刊推荐

重拾“耕读”必修课,找回通往精神家园的路| 新刊推荐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发布| 新刊推荐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关于开展“寻找榜样园长”公益活动的启事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