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不只有阳光,也有暗礁,“做坏事会遭天谴的”!抗美援朝老兵回乡记(3)

2017-10-08 书剑飘香 齐城剑侠

往期齐城剑侠公众号文章精选:

两个8旬老人相拥而泣,一段70年的生死情!抗美援朝老兵回乡记(2)

关注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耄耋老兵的回乡之旅(1)

知道易牙吗?司马迁说他是“奸臣”,其实,他是中国美食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厨师的鼻祖!

这辉煌,是民族的,来之不易!写在国庆68周年……

9月30日,中国烈士日,一个两次参战的老兵,不得不说的话!

从林彪的历史看,这是个直率的人,也是认死理的人!

有人认为,是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共产党机会,共产党人才胜利了,真的是这样吗?

一些美国人为什么害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等功臣,杨长峰烈士(籍贯,山东滨州)的家人们,你们在哪?当年参战的梁盛春在找你们!

战友们,网络不是净土,千万不要转发一些来路不明的视频和网络信息!

知道黄继光、邱少云吗?抗美援朝战争中知名的战斗英雄,15军的!

一个不讲人间感情的连长(10)

(长江上的一颗明珠,重庆市忠县石宝寨风景)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俗语是王顺模9旬人生的最大体验。

这些年来,令王顺模老人不解和最痛心的,就是他家曾救养了一个“白眼狼”式人物。

大约是1940年左右,王顺模家来了一对讨饭的母子。母亲40左右,怯生生的,小男孩大约4岁吧,可怜兮兮的。

一问,他们一家从湖北宜昌一带,一路逃难过来的,男人让小日本的飞机炸死了。见两人孤苦凄凄,无依无靠,也不知何处去,王顺模的父亲王万和就收留了他们俩。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王万和其实是有想法的。他一辈子生了6男9女15个孩子,只存活了3个,两个闺女和一个儿子王顺模。


(王顺模在67军200师后勤部汽车连当驾驶员时,与战友在青岛市即墨县合影。)

为了给儿子找个伴,于是,见了这个男孩,就有了收个养子的想法。

这样,这俩苦命的人,总算找到了一个温暖的栖息地。当娘的在王万和家缝缝补补,男孩先是陪着小顺模读私塾,等年龄再大一点,正式到学校读书。

一年后,由王万和做主,还给了一些嫁妆,把女人嫁给了本村一个姓谭的光棍汉。男孩也改名为谭宗德,因继父是“上无片瓦,下无扎针之地”的特困户,他不愿去,就一直吃住在王家。

等谭宗德到了上学的年龄,王万和就带着他去村里的初级小学读书,可是,不几天,他就跑回来,说:“村里的同龄人都在玩耍,他却坐在那里,去死记硬背那些八股文,不好耍!”

从那之后,再也没有进学堂。

就是这个谭宗德,在往后的岁月里,可把王顺模和他的一家人害苦了。

土改时,村农会斗争王顺模一家。尤其是乡工作组提出大挖地主金银财宝运动时,他一下子成了土改运动的积极分子,第一个跳起来,斗争、批判王万和,不但划清了界线,还要王万和把财宝交出来!

王万和气得大声骂到:“你这个狗东西,在我家这么多年,有没有金银财宝你还不知道?”

“王万和,你不要骂人嘛!”谭宗德悻悻地说。这之后,他与王顺模一家的梁子越结越深。

(2011年,申才发老人在建党90周年时,被重庆市委评委优秀共产党员。)

这次见面,申才发老人对王顺模说:谭宗德这个人品质很坏,土改时,他到上级工作组诉苦,说他受尽了王万和的剥削,他就是王家雇的长工!

“恰恰我在场,我气得对他说,你一个14岁的孩子,还能当长工?”当时,申才发严厉指责了谭宗德这种说假话、冒充积极的行为。

这一时期,抗美援朝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运动。

基层经验丰富的申才发便鼓励王顺模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他说:“你虽然为人正直,倾向革命,可这地主家庭的出身套在身上,又在这穷山恶水的农村,难有大出息。我看,还是去参军入伍,走出一步天地宽啊!”

本家一个1948年参加川东地下党、时为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年龄大他5岁的胞侄王朝廷也这样说。

王顺模说:“我这地主的儿子,组织上能同意?”

王朝廷说:“革命论成分,不唯成分。”“你积极报名,县、区、乡的政审、核定工作我们来做。”

就这样,1951年2月,村里的参军动员工作刚展开,王顺模就和3名青年就踊跃报名,首批参军。

(1951年3月,王顺模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的第一张照片)

在王顺模等进步青年的带动下,双岭村先后有11名适龄年轻人应征入伍。

1951年3月,王顺模这一帮人与他们的四川老乡黄继光一起,乘车北上,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行列中。

从此,王顺模离开家乡,走上革命生涯,在军营这个大熔炉中,成为一名优秀战士,多次立功,艰苦卓绝,百炼成钢。

多少年来,王顺模永远忘不了指引他走上参军报国之路的申才发、王朝廷两位恩人。

(2017年10月4日,王顺模老人与申才发老人激情相见,共话过去的兄弟友情。)

随着年轮的增加,这种思忆、惦念越来越甚,尤其是到了耄耋之年,思乡之情更是难解难舍!

2017年10月4日和6日,他不远数千里,从山东淄博来到重庆市忠县,先是在汝溪镇探见了83岁的申才发老人,又在忠县城看望了93岁的胞侄王朝廷。

当年互相激励着一起走上革命道路的患难兄弟,70年后再相逢,这份丰盈的情愫、这份难以表达的激动!

(2017年10月6日,87岁的王顺模老人与93岁的王朝廷老人在忠县德胜宾馆相拥相泣)

唯有心潮澎湃,老泪纵横!

(王顺模老人紧紧握着王朝廷老人的手,动情的交谈,久久地不松开,不松开!)

人生不只有阳光,也有暗礁。

那个靠王顺模一家救助才落户双岭村、结束了流浪命运的谭宗德,解放初期,积极表现了一阵子,凭着一穷二白的赤贫和无产者的家境(那时期,有一种普遍的认识:“越穷越革命”),也蒙蔽了一些乡领导,20世纪50年代末,还干上了村支书。不过,60年代初就被免职。

人说,山难移,性难改。文革中,山东水利技校收到一些状告该校总务主任王顺模的黑材料,学校遣人到四川省忠县调查,都是子虚乌有的诬告。后来得知,全是谭宗德一人所为。

因果相报,自古有之。这次,王顺模21年后回忠县省亲,双岭村的人,见到87岁高龄的他,子孙绕膝,其乐融融,都兴高采烈,奔走相告,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2017年10月5日,离开忠县汝溪镇时,亲人们依依不舍地与王顺模老人拥抱告别)

同时,村里人告诉老人,那个名声不好的谭宗德6年前死了。

据说,谭宗德患病日久,几个孩子也不孝顺,他在凄苦伶仃中,无奈的上吊自杀!

这结局,呵呵!孤独流浪来,引颈阎王索!

“做坏事会遭天谴的”,这一语成谶,竟然不虚!

人啊,善待今生,善待他人,才是更大的善待自己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