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屿会议和黄花岗“最后一搏”秘闻
“黄花岗起义”是辛亥革命爆发当年4月发生于广州的一次大规模且十分惨烈的武装暴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早已留下了赫赫大名,但此前一年在南洋马来亚槟榔屿城召开的起义策划及筹备会议迄今却知之者甚少。
1910年全国各地先后爆发了抗捐税斗争,经历了9次失败暴动(起义)的兴中会领导人孙中山认为革命时机已日趋成熟,决定把握此好时机,积极筹款,组织人员,准备再举大事。6月25日孙中山离开日本横滨前往南洋槟榔屿(又称庇能,此前汪精卫等已因同盟会领导层的分裂离日本在该地成立了同盟会南洋分部),并邀国内的黄兴、赵声及胡汉民等骨干前往聚会“以商卷土重来之计划”。
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城打铜仔街120号召开了秘密会议,亦即国民革命史上著名的“槟榔屿会议”(又称“庇能会议”),与同盟会诸大佬骨干商讨革命政策调整、发展组织及第三次广州起义新计划。
其时正值1907年日本“倒孙风潮”、同盟会领导层分裂及第9次武装暴动刚失败之际,灰心丧气的章太炎及刘师培等领导人甚至准备放弃不断暗杀爆炸武装暴动、流血牺牲但却屡无结果的暴力革命方式,向正在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清廷示好;而宋教仁、谭人凤及陈其美等人则在上海成立了以黄兴为精神领袖的“同盟会中部总会”,并在湖北秘密设立了起义指挥部,孙中山所青睐的革命模式正处于历史上的最低潮。向与会者“询及将来计划,莫不唏嘘太息”。
决心再做最后一搏的孙中山在会上分析了广州时局,坚持认为自最后一次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广州满清当局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因此“防御必疏”;他信心满满地告知诸骨干:“吾党同志果能鼓其勇气,乘此良机重谋大举,则克复广州易于反掌”。在此次会议上孙中山也接受了部分领导人“放弃在两广沿海地区以零零散散会党式暗杀及爆炸革命方式”的建议,也同意了黄兴等人“抛弃会党旧盟友,改行大量发展满清新军官兵入会,策反新军官佐反正”革命新策略。
与会代表最后接受了孙中山“不惜一切代价再发动一次武装暴动以夺取全国政权”之提议,决定以“中国教育义捐”名义在南洋英属及荷属殖民地各筹款5万银元,在广州再次发动武装起义。起义仍以新军为主力,另外选择500名志士充当“先锋”(即敢死队),“任发难及领导各军之责”。热情激情大于理性策略的革命骨干还及时制定了武装起义行动计划。他们一厢情愿地计划在占领广州以后,由黄兴率领一军出湖南攻湖北,赵声率领一军出江西取南京,胜利会师后再移师北伐,直捣幽燕满清核心地区。会议结束后,革命党人积极进行广州起义的武器弹药及人员准备工作,于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发动了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核心指挥部最初制定了貌似非常周密严谨的作战计划:4月13日为举事正日(后因一独行侠革命者突然发起刺杀清廷广州将军的未遂行动而暴露,经众领导人协商推延至27日。最初起义领导人黄兴、姚雨平及义士喻培伦反对延期,而起义领导陈炯明和胡逸生则任务必须延期,);参与起义的武装人员分为10路从惠州及佛山等多地同时出击广州(驻广州之外的各路义军及反正新军因各种原因均未能参与起义行动,因此实际队伍仅有已在广州的4路);起义核心武装“选锋”部队由原定500人增加到800人(“选锋”部队因很多成员互不相识,之前也没有进行过实地演练,因此完全没能起到“引领各军”之作用);在市区及各地设立38个秘密联络点,负责协调联络包括参与行动的清廷新军在内的各方力量(但在起义过程中却意外发生了革命义士方声洞指挥部下误开枪击毙了正率部作战的“新军战友指挥官”温带雄之乱局,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失)。
而广州清廷总督张铭岐及其军事实力和警惕性也比“槟榔屿会议”上预估的要强了很多,总督府被总指挥黄兴亲自率领120名起义军敢死队攻破后,张总督成功翻墙逃至广州水师提督署,并在那里调兵遣将进行猛烈的反扑镇压,导致大量革命义士(包括多位来自南洋的华侨义士)不幸殉难于广州街头。后来在张铭岐总督审讯革命义士林觉民的档案记录中,研究者发现了林烈士透露出的下述情况:同盟会大领导孙中山与黄兴都为此次的冲动懊悔不已。
黄花岗流血起义失败后,行动总指挥黄兴逃亡至香港避难,自此,他与孙中山在革命策略及方式方法上的分歧也越来越大,1912年他与李烈钧、陈炯明、柏文蔚及熊克武等革命元老一样,没有参加孙中山为领导反袁世凯“二次革命”而改组新建的“中华革命党”,但也从不公开反对前战友孙中山。1916年10月31日,大半生奔走革命事业,积劳成疾的黄兴将军于暴病辞世于上海,次年以国葬规格归葬于其故乡长沙。
“黄花岗起义”正值广州地区的炎热时期,清廷总督张铭岐完成镇压后还下令不准收敛埋葬所有牺牲于街头的义军遗体,企图利用迅速腐烂发臭的义军遗体来震慑民众。同盟会会员潘达威先生,出于对革命战友义士的敬仰,以新闻记者身份公然违抗总督禁令,自己出资雇请百余农民收敛了72具义士遗骸,购置棺木再购买了黄花岗附近的一块荒地,妥善安葬了他们。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在原墓穴地址建造了庄严肃穆的“黄花岗革命烈士墓园”,供后人永久瞻仰凭吊。
推荐阅读: